营养繁殖传染
1、嫁接 芽接和枝接等。几乎所有植物病毒都可嫁接传染。
2、扦插 带有病毒的插条经扦插长成的苗带有病毒。
3、自然根接 如果树染病毒病后经株间接触传病。
4、匍匐茎 染病毒的草莓植株可通过匍匐茎与其他植株接触传病。
5、营养繁殖体 块茎(马铃薯)、块根(甘薯)、鳞茎(洋葱)、球茎(郁金香)都可作为病毒的传染载体。
汁液摩擦传染
1、风力摩擦传染 植物的叶片在风力的作用下摆动,病叶与健叶接触摩擦,可传病至健株。
2、田间操作传染 田间进行农事操作时,工具、手、衣服等接触病叶后,可将病毒传至健株。
种子传染
母株早期受侵染,病毒才能侵染花器。病毒进入种胚才能产生带毒种子,而仅种皮或胚乳带毒常不能种传。约100种病毒可经种传。种子中的病毒大多来自胚珠。病毒种子带毒率一般1%~30%,但大豆病株种子带烟草环斑病毒率几乎达到100%,甜瓜种子带南瓜花叶病毒率达28%~94%,大麦种带大麦条纹花叶病毒率可达50%~100%。
花粉传染
可经由花粉传染的病毒少。染病毒植株的花粉受精于健康植株时可将所带病毒传染。
昆虫传染
昆虫传毒是最普通、最重要的传毒方式。传毒昆虫以蚜虫和叶蝉最重要,其次是半翅目其他昆虫(飞虱、粉虱、粉蚧、蚧壳虫、椿象等,均为刺吸式口器),以及鞘翅目(甲虫等)、缨翅目(蓟马等)、直翅目(蝗虫)等昆虫。昆虫传毒的持久性依传毒的方式而异。
1、传毒方式
(1)口针型。主要是蚜虫,几秒可得毒,得毒后几秒可传毒,一次得毒后传几分钟至几小时。口针尖带毒。
(2)体内循环型。主要是叶蝉和飞虱,蚜虫也可。病毒经肠壁至血淋巴,再经唾腺至口器,体内不增殖。
(3)体内增殖型。与体内循环型不同处在于病毒在虫体内可增殖。
2、传毒持久性
(1)非持久型。一般为口针型传毒或非刺吸式口器昆虫传毒。从获毒到不再传毒的时间少于4小时,如马铃薯Y病毒属的成员经蚜虫口针传毒。
(2)半持久型。传毒时间10~100小时。一般为体内循环型传毒。由于病毒在虫体内不增殖,一旦虫体内的病毒减少到一定程度时便不能传毒。如大麦黄矮病毒可经蚜虫半持久性传毒。
(3)持久型。100小时以上。一般为体内增殖型传毒。由于病毒在虫体内增殖,因此,有源源不断的病毒供应,带毒虫可终生传毒,甚至经卵传到下一代,如水稻普通矮缩病毒(RDV)。
螨类传播
9种病毒可经螨传,均为口针型和增殖型。螨蜕皮不影响传毒。
线虫传染
近20种病毒可经土壤习居的外寄生性线虫传毒。4个属的线虫传毒。长针线虫属和剑线虫属的线虫可以传线虫多面体病毒属的病毒,如烟草环斑病毒、番茄环斑病毒等。毛刺线虫属和拟毛刺线虫属的线虫传烟草脆裂病毒属的病毒,如烟草脆裂病毒和豌豆早褐病毒。
真核菌传染
传毒的真核菌是真菌界壶菌门的油壶菌和原生界根肿菌门的多黏菌、粉痂菌。油壶菌主要通过表面携带病毒,病毒粒子黏附在游动孢子质膜与孢子一同进入植物根部的细胞。而多黏菌和粉痂菌作为传播介体时,病毒存在于游动孢子的体内,并可能在其原生质中进行增殖。
菟丝子传染
由于菟丝子与多株寄主植物的维管束连在一起,因而容易传播病毒。许多病毒可由这种方式传。菟丝子经吸盘从病株维管束得毒,运输至另一与无病毒植物维管束相连的吸盘传毒。
责任编辑:
相关知识
家庭花卉病毒病发病传染途径方式及防治方法
花卉病毒病的来源与传染途径
花卉园林苗木病毒病的来源与传染途径 – 根盆网
植物病毒病害
植物病毒能否感染人类(1)
植物常见病毒病防治
中国科研人员发现能感染蜜蜂的植物病毒 技术要闻
花卉病毒病的识别与防治
难怪植物病毒病无药可救!看完它的复制过程,就知道它有多厉害
花卉病毒病的识别及防治
网址: 植物病毒的传染方式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256566.html
上一篇: 健康科普丨登革热会不会人传人?如 |
下一篇: 【台城】预防登革热,这些知识要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