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炎炎夏日的烘烤下,人体难免出现些如咽痛、咳嗽、眼睛红肿之类的小毛病。很多人在这时会选择用“抗生素”来解决问题。殊不知,这朵花,才是最好的植物治疗剂!
金银花药用历史悠久,早在一千多年前,我们的祖先就开始用它来防治疾病,在魏晋时期的本草著作《名医别录》中被列为“上品”。在治疗感冒、咳嗽、咽炎的方子中,大家常能看到它。因其初开色白、经一二日则色黄,一花兼具两色,故得名“金银花”。
金银花,夏季的解毒花!
金银花味甘、性寒,归肺、胃经,具有清热解毒、消炎退肿的功效。又因它气味芳香,甘寒清热而不伤胃,故临床应用甚广。
1.疏热散邪
金银花对外感风热、身热头痛、心烦少寐、咽干口燥等有一定的调理作用。夏天得了风热感冒,用金银花泡水喝,一般连喝3-4次,就会有好转。
2.凉血止痢
金银花有清热解毒、凉血止痢的功效。当有咽喉肿痛、上火的情况,医生一般会建议多喝水,在喝水的时候加上金银花,连喝2-3天就能好。
3.抗菌消炎
现代药理研究认为,金银花有抑制肿痛、炎症、解热的作用,可以有效促进肾上腺皮质激素的释放。夏季生冷食物多,容易引发腹泻及胃肠炎,用金银花泡水喝不仅可以杀菌止泻,还可以提高肠胃的抵抗能力。
4.降血脂
金银花中的活性物可以和胆固醇结合,减少胆固醇被人体吸收,用金银花泡水喝可以达到降低血浆胆固醇含量的作用。
5.美容养颜
平时人们饮用金银花茶,可以滋养肌肤,淡化色斑,让皮肤变得白嫩细滑。金银花茶还含有消炎杀菌成分,能防止青春痘和痤疮生成。
金银花的妙用
麦粒肿
麦粒肿又称睑腺炎,俗称"针眼",是如葡萄球菌等侵入眼睑腺体引起的急性炎症。
材料:蒲公英30g,金银花15g(儿童、体弱者药量减半)。
做法:加水煎煮,第1煎内服,第2煎熏洗,每日口服、熏洗各2次。本方连用1~3天即有明显的抗炎消肿之效果。
慢性咽炎
材料:取鲜无花果5个(切片),麦冬12克,金银花20克(1日量)。
做法:用沸水浸泡半小时后代茶饮,连饮5~7天。
急性扁桃体炎
大多数扁桃体急性发炎,都是由于火毒积聚上焦引起的。所以,中医一般采取清热解毒的治疗方法。
材料:金银花6克,薄荷3克。
做法:将这两味药材放入杯中,倒入适量的开水,再加入1块冰糖。儿童亦可服用。
皮肤瘙痒症
多见于夏秋季,周身皮肤瘙痒,热盛,痒剧,得冷则痒止,皮肤瘙痒鲜红,触之灼热,搔抓出津血后痒止,心烦口渴,食入辛辣食物而瘙痒加剧,舌红苔薄白,脉弦数。
材料:金银花12克,刺蒺藜12克,蜂蜜10克。
做法:将金银花、刺蒺藜入砂锅加入适量水,蒸煮 2 次,合并蒸液,去渣,调入蜂蜜即成。
七种情况,远离金银花
金银花性寒凉,若非对症,当慎重使用。
1、不要服用过量
金银花药用单次不超过15克,代茶饮单次使用不超过5克,煮粥( 汤) 单次使用不超过40克。
2、月经期间禁止服用
金银花性寒,在月经期间最好别服用,避免对身体造成不利影响。
3、脾胃虚寒者服用要慎重
金银花属于寒性之品,对于虚寒体质或体弱多病者而言,反而会加重脾胃所需要承受的负担,这对于健康非常不利。
4、金银花泡水勿隔夜服用
金银花泡水冲泡两三次就可以了,隔夜之后最好不要服用,避免由于变质影响身体健康。
5、金银花泡水不宜冷饮
因为双重寒凉很容易导致身体出现拉肚子的情况。开水冲泡之后趁热服用,才能更好地发挥金银花的药效以及营养价值。
6、金银花泡水不可天天喝
只有在当你的身体出现“上火”等情况的时候才应选择服用金银花,而且最好不要每天喝,否则对于脾胃的伤害比较大。
7、乙肝患者不宜长期服用
乙肝患者不可长期用金银花泡水喝,否则很容易导致身体出现肠胃不适的情况,例如腹泻、肠鸣或者是胃纳欠佳。
注意
每年的4~6月份,山上都会有大片的野生金银花盛开,但你在采摘时,务必要当心与它外形酷似的钩吻!
钩吻整株都有毒,主要成分为钩吻碱,其中嫩叶的毒性最强,成人吞食几片就可能致命。
传说中神农正是因为吃下钩吻而肝肠寸断、毒发身亡,因此钩吻又被称作“断肠草”。
我们可以从花型和颜色来进行区分:
●断肠草:花冠黄色,花形呈漏斗状,是合瓣花,长1~1.6厘米;
●金银花:花冠呈唇形,花朵呈喇叭状,是离瓣花,花筒较细长。
来源:养生中国
相关知识
它是夏日“解毒花”,堪称“天然保健品”!清热降火、消炎杀菌……太好用了
【养生】它是夏日“解毒花”,清热降火、消炎杀菌…太好用了!
消炎不只有阿莫西林,这4种植物竟然是“天然消炎药”!
阳台养上这几盆花,清热败火,消炎又止痛,堪称“家庭小药箱”!
这十种花春天养,堪比家庭小药箱(下)
藿香薄荷菊花茶 祛湿清热要记牢
清热解减肥茶的配方与功效:哪些茶可帮助减肥?
这五种花清香宜人,杀菌又消炎,家里必须养一盆
各种天然花草茶养生功效
冬降火养生茶推荐,缓解喉咙干燥、缓身心效果!
网址: 它是夏日“解毒花”,堪称“天然保健品”!清热降火、消炎杀菌……太好用了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257003.html
上一篇: 这5类植物是天然“消炎药” 副作 |
下一篇: 花椒属植物抗炎活性研究进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