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5日,春城晚报-开屏新闻记者从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获悉,科研人员对红河州蒙自市周边的多个天坑进行调查采集,发现了“百年相遇”的大花石蝴蝶的一个新居群、“消失”106年的竹生羊奶子的成熟种子。
▲天坑航拍图
据介绍,天坑是喀斯特地区石灰岩地层经过地下河不断冲刷岩层并最终地表塌陷形成的一种规模较大的陷坑状负地貌形态。其四周岩壁陡峭,独特的地质地貌形成了有别于周围区域的小气候和适合生物生存的独特生境。
▲天坑内部景观
为了对这一特殊生境下物种的种质资源进行有效保存,2021年初,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中国西南野生生物种质资源库(以下简称“种质资源库”)在高山科学促进中心的支持下,联合红河州林业和草原局对蒙自市周边的多个天坑进行了初步调查,并于6月17日在无人机侦测和专业攀岩团队的协助下,通过绳降的方式对一直径超过100米、深度约60-100米的大型天坑开展了种质资源的调查和采集工作。
▲采集队在天坑内合影
此次天坑调查采集的成果颇丰,采集队在天坑内的崖壁上发现了“百年相遇”的大花石蝴蝶的一个新居群。该种是1895年由英国植物学家根据W.Hancock采自云南蒙自地区的标本描述的一个新物种,模式标本现存于英国皇家植物园邱园标本馆,但此后再也没有露过真容。124年后,种质资源库工作人员获悉大花石蝴蝶一个野生分布点,并终于在2020年6月成功采集到第一批大花石蝴蝶种子。
▲大花石蝴蝶新发现居群的植株状态
幸运的是,在天坑周边地区,采集队还获得了另一种“百年相遇”植物——竹生羊奶子的成熟种子。竹生羊奶子的模式标本由奥地利植物学家韩马迪于1915年3月8日在云南蒙自到蛮耗途中采集到,现存于奥地利维也纳大学标本馆,之后再无该物种的标本记录,至今已“消失”106年。再次发现的竹生羊奶子个体数量不足20株,且大部分植株生长在村庄周围,受人为影响极大,其在IUCN的濒危等级也是“极危”。经初步清理,此次采集队按单株对竹生羊奶子的种子进行的采集共收集到5份约5000粒成熟种子,该批种子已根据种质资源库的保存规范正在开展清理、检测和入库工作。
▲“消失”百年的竹生羊奶子果实
此外,采集队还采集到了天坑内的报春花属、秋海棠属、石蝴蝶属和球兰属等多种珍稀物种的种质资源。
春城晚报-开屏新闻记者 杨颖 文
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供图
责任编辑 猫恩泊
校对 刘权乐
编审 赵梅圭
相关知识
极危物种消失百年后重现,它们的“回归”意味着什么?
保护生物多样性的中国智慧
我国科研人员发现植物新种“秉滔大花藤”
【人民日报评论】生物越多样,地球越生动
“消失”百年的物种再次被成都科研人员发现 这次,它拿回了自己的中国“户籍”
云南发现“寄生花”,无根无叶无枝条,消失30年后重现人间!
【中国新闻网】云南野外首次发现极小种群野生植物“云南兰花蕉”
【生石花】生石花的肥料种类和施用方法
中越科研人员联合发表16个植物新分类群
云南发现报春花属一新种 命名为朱华报春
网址: 科研人员在云南发现大花石蝴蝶新居群,再遇“消失”106年的竹生羊奶子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259543.html
上一篇: 拥抱消失的生物——城市中的生物多 |
下一篇: 东营:逐绿而行 久久为功——翻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