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分享 > 野生观赏木本植物10篇(全文)

野生观赏木本植物10篇(全文)

野生观赏木本植物(精选10篇)

野生观赏木本植物 第1篇

关键词:野生木本观赏植物,开发利用,浙江龙泉

野生木本观赏植物具有浓厚的地方色彩, 育苗容易, 抗逆性和应环境能力强。因此, 野生观赏植物近年来被广泛应用于城市园林绿化和林分改造中。为了给城市园林绿化和林分改造提供更多更优良的野生观赏植物, 并为当地野生观赏植物的开发利用和保护提供参考[1], 笔者对龙泉市观赏植物资源进行了调查, 并对野生观赏植物资源园林开发利用进行了分析研究。

1 自然环境

龙泉市地处浙江西南, 北纬27°42′~28°21′, 东经118°43′~119°26′, 总面积30.39hm2, 其中林业用地26.30hm2, 是一个“九山半水半分田”的林区市。境内海拔1 000m以上的山峰有730余座, 其中海拔1 929m的江浙最高峰黄茅尖, 为瓯江、钱塘江、闽江的源头。属亚热带湿润季风区, 四季分明, 温暖湿润, 雨量充沛。年平均气温17.6℃, 最冷1月平均气温6.5℃, 最热7月平均气温27.9℃, 年平均积温为6 446℃, 年平均无霜期263d, 年降雨量1 700mm左右, 相对湿度79%。土壤种类较多, 分布随海拔的不同而有差异。中部低山区一般为红、黄泥土、红泥沙土、石沙土;高山地区为山地黄泥土、石沙土、香灰土。由于地形复杂, 高山与平谷气温差异较明显, 有着多样性小气候环境, 动植物种类丰富, 有“华东植物摇篮”之称[2]。

2 龙泉市野生木本观赏植物资源

经笔者多次调查统计, 龙泉市有1 106种野生植物具有观赏价值, 其中木本植物703种[3], 根据其特征和功能分为庭院和行道观赏类、花灌木类、树桩盆景类、垂直绿化类等4种园林观赏植物类型。

2.1 庭院和行道观赏树种

适合作行道树或庭院树的植物有青钱柳、灯台树、杜仲、苦木、紫楠等;适合观花的植物有黄山木兰、天女花、垂珠花、山樱花、香果树等;适合观果的植物有水榆花楸、冬青、山桐子、丝棉木、黄连木等;适合观叶的植物有漆树、盐肤木、石楠、乌桕、枫香、蓝果树、银鹊树等。

2.2 园林花灌木

该类植物一般具有姿态优美、花色艳丽、芳香四溢、果色夺目等特征, 常被用于庭院、林带、路旁、池边、水际、墙垣以及树坛边缘配置, 根据其观赏特性和在园林中的应用, 可分为观叶、观花、观果园林植物等类型。适合观叶的植物有柃木、竹叶椒、野花椒、山麻杆等;适合春季观花的植物有锦鸡儿、紫荆、金樱子、杜鹃花、米饭树、结香、金银忍冬、绣线菊等;适合夏季观花的植物有金丝桃、臭牡丹、忍冬、木蓝、野蔷薇、宁波溲疏等;适合秋季观花的植物有海州常山、胡枝子、紫薇等;适合观果的植物有荚蒾、紫珠、紫金牛、朱砂根、扁担杆、胡颓子、木半夏、乌饭树、石斑木、省沽油、算盘子等。

2.3 树桩盆景植物

此类植物能够制作观赏盆景, 主要有榔榆、榉树、三尖杉、三角枫、雀梅、野茉莉、柘树、白马骨、枸骨冬青等。

2.4 垂直绿化植物

根据攀援能力、配置特点可分为花架、篱栏、墙面类园林植物, 用于建筑墙面、假山、桥沿及立柱等空间绿化的植物有薜荔、扶芳藤、爬山虎、络石等;用于花架、棚架绿化的有紫藤、云实、猕猴桃、凌霄、忍冬等;用于篱笆、围墙等绿化的有铁线莲属、木通属、大血藤、南蛇藤属、勾儿茶属、蛇葡萄属、清风藤、木防己、菝葜等。

3 龙泉市野生观赏植物在现代园林中的应用

3.1 孤植树

孤植树是指可以独立成景、表现个体美的乔木植物, 可布置在花坛、广场、草地中央, 道路交岔点, 河流曲线转折处外侧, 水池岸边, 缓坡山岗, 庭院角落, 假山, 登山道及园林建筑等处, 起主景作用。适宜作孤植树的树木一般要求高大雄伟, 树形优美, 具有特色, 且寿命较长或具有美丽的花、果、树皮或叶色的种类, 如苦楮、香果树、南酸枣、枫杨、小叶青冈、栲树等。

3.2 配景树

树木多具有优美的树冠, 在园林配置中可创造美丽的、富有诗情画意的园林境界。近期可引种的种类主要有马尾松、厚朴、山樱花、金丝桃、金丝梅、糯米条、荚蒾等。

3.3 行道树

行道树是指树冠整齐、干形挺拔、枝叶繁茂、树冠浓密扩展的树种, 近期可引种的种类主要有闽楠、红楠、檫木、深山含笑、黄山木兰等。

3.4 庭荫树

庭荫树是指能形成浓荫供纳凉避暑的乔木植物, 一般冠幅较大, 树姿优美, 常布置于庭院和绿化广场等处用来遮荫。许多具有观花、观果、观叶的乔木植物均可作为庭荫树, 如雷公鹅耳枥、黄檀、苦楮、栲树、小叶青冈、栓皮栎、朴树、南酸枣、山桐子等。

3.5 藤蔓植物

多为木质藤本, 具有较长的茎和较强的攀援、附着能力, 可攀援、缠绕于棚架或墙面, 如三叶木通、野蔷薇、香花崖豆藤、乌敛莓、金樱子、扶芳藤、铁线莲等。

3.6 绿篱植物

多为常绿灌木, 具有丛生密集的茎, 耐修剪, 萌生性强, 如冬青、山矾、六月雪、十大功劳、胡颓子、海桐、满山红等。

3.7 片植灌木

片植灌木指生长整齐一致、能形成整体景观效果的小灌木, 可以片植于林地下或丛植于草坪上, 如瑞香科的结香、杜鹃花科的映山红、忍冬科的荚蒾等都可以用于片植。

3.8 盆景植物

盆景植物是再现大自然风貌或表达特定意境的植物艺术品, 是用适应性强、根系分布浅、耐干旱土壤、耐荫、寿命长、耐修剪蟠扎、萌芽力强、花果叶均有较高观赏价值的植物所造就。可做树桩盆景的有雀舌黄杨、赤楠、小叶石楠、蜡瓣花、满山红、荚蒾等。

4 野生木本观赏植物的开发利用途径

广泛深入进行野外调查, 掌握观赏植物的资源分布状况。在清楚掌握植物资源的基础上, 进行综合分析及评价, 然后确定重点开发利用对象, 遵循因地制宜的原则, 制定合理开发利用规划。做好引种驯化工作, 对于栽培地区与植物原产地环境相似的植物, 可直接从产地引入栽培地区。若原生环境与栽培地区的环境条件差异大, 则可分步引种, 待适应后再引入目的地栽培。做好野生木本观赏植物的生物学特性、生态学特性和观赏特性研究, 建立引种和驯化基地, 使气候及土壤差异较大的种类通过人工培育, 达到增强抗性、逐步扩大适生区域的目的。尽可能多地区收集野生种类和栽培品种, 进行种源对比试验和引种研究, 为其推广和应用打下基础。做好野生木本观赏植物的繁殖和栽培方法研究, 运用先进的生物技术, 改良野生植物品质, 培育抗性强、适应范围广、利用价值高的新品种, 在保护好资源的前提下, 利用组织培养等方法, 快速扩大其数量。

参考文献

[1]陈有民.园林树木学[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 1998.

[2]浙江植物志编委会.浙江植物志 (总论及1-7卷) [M].杭州:浙江科技出版社, 1989-1994.

野生观赏木本植物 第2篇

【发布文号】林护发〔2010〕195号 【发布日期】2010-07-26 【生效日期】2010-07-26 【失效日期】 【所属类别】政策参考 【文件来源】国家林业局

国家林业局关于对野生动物观赏展演单位野生动物驯养繁殖活动进行清理整顿和监督检查的通知

(林护发〔2010〕195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林业厅(局),内蒙古、吉林、龙江、大兴安岭森工(林业)集团公司,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林业局,国家林业局各派驻森林资源监督机构:

动物园、野生动物园等野生动物观赏展演单位,是以野生动物驯养繁殖为基础,具有自然保护科普教育、弘扬生态文化、公众休闲娱乐、野生动物种源保存和科学研究等功能的机构。在各级政府的关心重视下,各地不断加强野生动物观赏展演场所设施建设,提高科普教育水平,在完备城市功能、提升城市品位、倡导人与自然和谐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但在发展过程中,部分野生动物观赏展演单位由于片面“求全求大”、技术能力跟不上、过度注重经济效益、后续保障措施不到位等原因,导致以不当方式对待野生动物、违规经营野生动物产品以及野生动物非正常死亡、伤人等事件时有发生,还屡屡出现低俗广告、误导性宣传等情况,不仅给珍贵濒危野生动物种群安全和公众卫生健康带来隐患,有悖于弘扬生态文化的宗旨,也对我国野生动物保护形象和声誉造成不良影响。针对上述情况,为进一步规范野生动物观赏展演行为,引导全行业沿着生态文明方向健康发展,经研究,我局决定对野生动物观赏展演单位野生动物驯养繁殖及相关活动,开展一次全面的清理整顿和监督检查。现将有关要求通知如下:

一、组织野生动物观赏展演单位开展自查自纠。本通知下达后,各省级林业主管部门要立即通知辖区内动物园、野生动物园、野生动物观赏园、马戏团等所有野生动物观赏展演单位,要求其依据有关野生动物保护、驯养繁殖的法律法规、规章和技术标准等,对本单位野生动物驯养繁殖场所设施及条件、技术能力、经费保障、规章制度、应急预案、档案记录、活体标记、广告宣传、经营管理等各个方面,进行全面的自查自纠,并立即停止低俗广告、野生动物与观众零距离接触、虐待性表演、违规经营野生动物产品等各种不当行为。对规章制度不健全、管理不善、设施条件简陋等问题要立即整改,尤其是要消除各类风险隐患和完善应急预案,确保珍贵濒危野生动物种群安全和公众卫生健康;对短期内难以完成整改的问题,要作出详细说明,提出整改措施和期限。各单位自查自纠情况,须于8月31日前上报省级林业主管部门。

二、加强对清理整顿工作的指导和监督检查。在清理整顿过程中,各省级林业主管部门要组织力量赴野生动物观赏展演单位,实地指导各单位自查自纠工作,查找问题和不足,提出整改意见。国家林业局各派驻森林资源监督机构要把清理整顿工作作为当前野生动植物监督管理工作的重点,切实加强监督检查。我局将根据各地开展清理整顿的实际情况,派出专门的监督检查组,赴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调研清理整顿进展,抽查有关单位自查自纠及整改落实情况,并在了解行业发展动态的基础上,研究进一步规范管理野生动物观赏展演等相关活动的政策和措施。

三、暂停受理以观赏展演为目的驯养繁殖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和引进野生动物种源的行政许可申请。为确保清理整顿工作力度,2010年7月30日至12月31日期间,暂停受理以观赏展演为目的驯养繁殖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和引进野生动物种源的行政许可申请。在此期间,依法定程序已获批准的相关行政许可事项,可继续执行其所获行政许可决定。因特殊情形,确需在此期间申请且不能推迟的相关行政许可事项,申请单位须作出书面说明,依法定程序报批。

四、做好清理整顿工作总结和评估。野生动物观赏展演单位完成自查自纠并上报省级林业主管部门后,各省级林业主管部门要会同国家林业局驻当地森林资源监督机构,结合实地监督检查情况,对其自查自纠情况作出结论。对各方面情况良好或经自我整改达到要求的,予以确认;对存在问题和不足的,下达整改意见和期限;对存在非法行为的,严格依法采取停业整顿、经济处罚、吊销野生动物驯养繁殖许可证、没收野生动物、移交司法部门处理等措施。同时,还要对本区域清理整顿和监督检查总体情况进行总结,分析本区域行业发展动态,研究提出引导行业健康发展和强化规范管理的意见和建议,并附上对各单位自查自纠情况的结论,于2010年9月31日前报送国家林业局野生动植物保护与自然保护区管理司。

五、加强领导、落实责任、正面宣传,确保清理整顿和监督检查工作收到实效。对野生动物观赏展演单位野生动物驯养繁殖及相关活动进行清理整顿和监督检查,进一步强化规范管理,引导行业健康发展,是保障珍贵濒危野生动物种群安全、维护公众卫生健康、弘扬生态文化、树立我国野生动物保护对外形象的重要举措,各级林业主管部门对此要予以高度重视,加强领导,逐级指定责任人,研究制定清理整顿和监督检查工作方案,周密部署、稳妥推进,确保不发生意外情况。在工作进行过程中,要切实做好正面宣传,促使野生动物观赏展演单位深入认识开展清理整顿的必要性,自觉配合各项工作,同时还要发挥公众舆论监督的特殊作用,广泛争取公众的理解和支持,确保清理整顿不走过场、不流于形式、收到实效,从而促使该行业在保护野生动物、强化科普教育、弘扬生态文化等方面更好地发挥积极作用。

特此通知。

三种野生观赏蕨类植物的耐旱性研究 第3篇

关键词: 狗脊;盾蕨;凤丫蕨;耐旱性

中图分类号:S68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020(2015)02-0017-05

蕨类植物独特的观赏性,日益受到人们的喜爱,它虽然没有鲜艳的花朵,但以古朴、典雅、清纯的形态而独树一帜,享有“无花之美”的赞誉,在园林中应用前景广阔。

干旱是影响植物成活与生长的重要限制因子。城市园林绿地每天都在消耗着大量的水资源。如何推动“耗水型园林”向“节水型园林”发展,使城市绿化走上持续、健康的发展道路,成为当前的一个热门话题。蕨类植物由于其种类多,观赏价值高,耐荫性、耐瘠薄性强,可广泛用作地被植物、盆景和切花材料,具有独特的景观价值和多样化的生态适应性。蕨类植物的根系较上层乔木和灌木浅,耐旱性相对较差,容易受到干旱胁迫的影响。目前国内对蕨类植物的研究,大多还是集中在繁殖、资源调查等方面,针对抗性方面的研究很少,近年来有少数人开展了蕨类植物的耐荫性、耐旱性等抗性研究,但也只是对某单一种类进行研究[1-4]。

描述植物抗旱性的指标很多,有生长指标、生理生化指标等。生理指标包括水分饱和亏缺、水势、叶绿素含量、叶片膨压以及与水分相关的生理指标如蒸腾速率、光合速率和呼吸速率、气孔导度、叶片保水力、质膜透性等;生化指标主要包括ABA含量、脯氨酸含量、保护酶系统(SOD、POD、CAT)、可溶性糖含量及丙二醛含量等;此外叶片保水力、相对电导率、可溶性蛋白的含量、叶绿素荧光参数等也可作为抗旱性生理指标[5]。

狗脊Woodwardia japonica、凤丫蕨Coniogramme japonica、盾蕨Neolepisorus ovatus三种蕨类植物在国内地理分布较为广泛,适应性强,形态优美,具有良好的景观欣赏价值,其中凤丫蕨嫩叶可作蔬菜,根茎可提取淀粉;狗脊和盾蕨皆可入药,狗脊的根状茎能补肝肾,强腰膝,祛风湿;盾蕨能清热利湿,散瘀活血。本文选取这三种植物作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较系统的耐旱性研究,为其园林应用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及处理

春季(2013年)采集浙江临安野生的狗脊、盾蕨、凤丫蕨,种植在浙江农林大学风景园林与建筑学院温室中。翌年春季分株繁殖,栽植于直径为18 cm的塑料盆中。将正常生长的三种植物材料每种准备10盆,置于学院温室内,1次性浇透水,以保持每盆内土壤含水量的一致性。然后其中5盆停止浇水,另5盆正常浇水作为对照。采取自然干旱的方式对三种植物进行干旱胁迫,分别于5,10,15,20,25 d取样,3次重复,取样时间均为上午9∶00。

1.2 试验方法

1.2.1 叶片保水力的测定

在室内自然干燥,取鲜叶后定时称重直至基本恒重[6]。计算公式:

保水力W=1/Wk

Wk=失水量/总水量×100%。

1.2.2 膜透性的测定

用电导仪法测膜透性(细胞膜伤害率)[7]。计算公式:

相对电导率(%)=(C1-C0)/(C2-C0)×100%。

式中:C0为空白电导率,C1为样品在常温下的电导率,C2为样品在煮沸后的电导率。

1.2.3 叶绿素含量的测定

采用浸提法测定叶绿素a、叶绿素b、叶绿素含量及叶绿素a/b值[8]。计算公式:

Ca=12.71×D663-2.69×D645

Cb=22.88×D645-4.67×D663

Ca+b=8.04×D663+20.19×D645

叶绿素含量(mg·g1·Fw1)=C×V×N×10001×M1

式中:Ca、Cb、Ca+b为叶绿素a、叶绿素b、叶绿素总的浓度,mg/L;D663、D645为叶绿素提取液在663,645 nm波长下的光密度;C为Ca、Cb、Ca+b的值,V为提取液体积(mL),N为稀释倍数(l,2,3),M为样品鲜重(g)。

1.2.4 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的测定

采用氮蓝四唑(NBT)法[9]。计算公式:

SOD总活性(U·g1·FW1)=(OD0-ODE)×Vt/0.5×OD0×W×VS)

式中:SOD总活性以每克鲜重酶单位表示;OD0为照光对照管的吸光度;ODE为样品管的吸光度;Vt为样品液总体积(mL);VS为测定时样品液用量(mL);W为样品鲜重(g)。

1.2.5 过氧化物酶(POD)活性的测定

采用比色法[10]。计算公式:POD活性(U·g1·min1·FW1)=(△A470×VT)/(0.01×VS×W×t)

式中:△A470为反应时间内吸光度△A470的变化;VT为提取酶液总体积(mL);W为样品鲜重(g);VS为测定时取用酶液体积(mL);t为反应时间。

1.2.6 丙二醛(MDA)含量测定

计算公式[8]:MDA含量(μmol·g1·FW1)=(OD532-OD600)×Vt×V/(1.55×101×WF×Vs)

nlc202309040706

式中:OD532为样品管在532 nm处的吸光度;OD600为样品管在600 nm处的吸光度;Vt为样品液总体积(mL);Vs为测定时样品液用量(mL);V为反应体系总量(mL);WF为样品鲜重(g)。

1.2.7 可溶性蛋白含量的测定

采用考马思亮蓝法[8]。计算公式:样品中蛋白质含量(mg·g1·FW1)=(C×VT)/(VS×WF×1 000)。式中:C为查得的蛋白质含量;VT为提取液总量(mL);VS为测定材料的重量(g);WF为测试时提取液用量(mL)。所有数据采用Excel 2003和SAS软件处理分析。

1.2.8 综合评价

采用隶属函数评估法。首先利用隶属函数给定各项指标在闭区间(0,1)内相应的数值,称为“单因素隶属度”,对各指标作出单项评估。然后对各单因素隶属度进行加权算术平均,计算综合隶属度,得出综合评估的指标值。其结果越接近0越差,越接近1越好。计算公式:综合指数为D=(∑di×P)/∑P。式中:D为综合指标指数(得分);di为各指标的单因素隶属度;P为指标标准值(权数)。

2 结果与分析

2.1 叶片保水力的测定

叶片保水力是鉴定植物耐旱性的重要指标之一,是指叶片在离体条件下保持原有水分的能力,反应了植物细胞内自由水和束缚水的状况,保水能力越强说明其耐旱性越强[11]。叶片失水量占总含量的百分比随时间的延长均增加,但其增加的幅度不同,可以看出狗脊的变化幅度最大,凤丫蕨的其次,盾蕨最小。试验结果表明,三种植物的耐旱能力依次为盾蕨>凤丫蕨>狗脊(图1)。

2.2 干旱胁迫对植物细胞膜透性的影响

各种环境胁迫对植物的原生质膜都有破坏作用,相对电导率的大小可以表示植物细胞膜的透性,反映膜系统受逆境伤害的程度。当细胞膜受到损伤后,其透性增大,从而使溶液中的电解质增加,相对电导率上升[12]。

随着干旱胁迫时间的延长,三种植物相对电导率与同期对照组相比,均呈上升趋势,特别是在干旱处理15天后相对电导率明显增大。凤丫蕨在干旱处理从第15~25天上升幅度最大;狗脊、盾蕨表现为缓慢上升。能在较长时间内保持相对电导率缓慢上升的植物具有较强的耐旱性,因此三种蕨类植物叶片细胞膜忍受干旱胁迫的能力为:狗脊>盾蕨>凤丫蕨,这个结果与干旱胁迫实验中植物萎蔫死亡的过程相吻合(表1)。

2.3 干旱胁迫对植物叶绿素的影响

干旱胁迫能引起蕨类植物叶片中叶绿素含量的变化。有些学者认为可以根据干旱胁迫下叶绿素a/b的变化量来确定植物的抗旱性[13]。随着干旱胁迫时间的延长,叶绿素的含量下降。凤丫蕨的叶绿素含量变化幅度最大,表明凤丫蕨在干旱胁迫下光合作用受到的影响最大。分析可知叶绿素a、叶绿素a+b,同一处理时间内不同植物间差异极显著(P﹤0.01);叶绿素b、a/b,不同植物间差异显著(P﹤0.05);不同处理时间内,同种植物的叶绿素a、叶绿素b、叶绿素a+b差异极显著(P﹤0.01),a/b差异不显著;不同植物在不同的处理时间内叶绿素a、叶绿素a+b差异显著(P﹤0.05),叶绿素b、a/b差异不显著(图2)。

能在较长时间内维持SOD活性的蕨类植物,意味着有较强的耐旱能力。试验表明,随着干旱胁迫时间的延长,三种蕨类植物叶片中的SOD活性均有变化,总体趋势均为先升后降。凤丫蕨叶片中的SOD活性在前期迅速增长,在第15天达到最高值,然后就快速下降,说明凤丫蕨的SOD活性较低,耐旱性较差;狗脊、盾蕨叶片中的SOD活性随胁迫时间的延长快速上升,在第20天达到最大值,然后下降,在干旱胁迫后期狗脊SOD活性下降缓慢,说明耐旱性较强。方差分析可知同一处理时间内不同植物间差异显著(P﹤0.05),同种植物在不同处理时间差异极显著(P﹤0.01),不同的植物在不同处理时间间差异也是极显著(P﹤0.01)(图3)。

2.4 干旱胁迫对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影响

2.5 干旱胁迫对植物体内过氧化物酶(POD)的影响

在植物遭受干旱逆境时,POD含量会上升[14]。在干旱胁迫的过程中,三种植物叶片中的过氧化物酶(POD)均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凤丫蕨叶片中过氧化物酶(POD)在干旱处理的第15天达到最高值,然后下降,说明凤丫蕨过氧化物酶(POD)活性较弱;盾蕨、狗脊叶片中过氧化物酶(POD)活性上升的速度和幅度较接近,在第20天达到最大值,之后下降,其活性较强。可以看出同一处理时间内不同植物间差异不显著,同种植物在不同处理时间差异极显著(P﹤0.01),不同植物在不同处理时间差异也是极显著(P﹤0.01)(图4)。

2.6 干旱胁迫对丙二醛(MDA)含量的影响

MDA含量可以反映植物遭受逆境伤害的程度[15]。在干旱胁迫过程中,叶片MDA含量缓慢增加的时间持续越长,其耐旱性能越强。三种蕨类叶片的MDA含量随着干旱处理时间的延长均呈先升后降的趋势。凤丫蕨叶片的MDA含量上升的最快,在第15天时达到最大值,随后开始下降,说明凤丫蕨的耐旱能力最弱;狗脊、盾蕨叶片的MDA含量上升幅度较平缓,在第20天时达到最大值,然后下降。结果表明同一处理时间内不同植物间差异显著(P﹤0.05),同种植物在不同处理时间间差异极显著(P﹤0.01),不同植物在不同的处理时间的差异极显著(P﹤0.01)(图5)。

2.7 干旱胁迫对可溶性蛋白的影响

三种植物体内的可溶性蛋白随着干旱时间的延长先增后减,均在第15天达到最大值。方差分析表明同一处理时间内不同植物间差异极显著(P﹤0.01),同种植物在不同时间梯度间均差异极显著(P﹤0.01),不同植物在不同的处理时间的差异极显著(P﹤0.01)(图6)。

2.8 三种植物耐旱性综合评价

nlc202309040706

用上述某一种指标来评价植物的耐旱能力强弱虽然有一定的相关性,但不能反映整体的生理生态机制。植物的耐旱性是由多种因素相互作用构成的一个较为复杂的综合性状。采用模糊数学中的隶属函数法对三种试验材料的上述指标进行综合评价,进行种间比较,可评定其耐旱性强弱[16]。通过隶属函数法综合分析,三种蕨类植物的耐旱性强弱依次为:狗脊>盾蕨>凤丫蕨。

3 结论与讨论

实验表明,在干旱胁迫下,盾蕨的叶片保水力最强,狗脊最弱;凤丫蕨的细胞膜损伤程度最大,狗脊最小;SOD活性、POD活性、MDA含量、可溶性蛋白含量均呈先升后降的趋势。凤丫蕨的SOD活性、POD活性较低,耐旱能力较差。因此,用单一的指标很难全面而准确的测定不同植物的耐旱性强弱,应对多种植物生理指标进行综合评价。隶属函数法综合评价结果表明:三种蕨类植物中凤丫蕨耐旱性最差;盾蕨耐旱性较好;狗脊耐旱性最强,可以尝试在园林绿地中推广应用(用作地被植物、盆景和切花材料等等)。

参 考 文 献

[1]高菊.浙江省三种蕨类植物抗逆生理特性的研究[D].临安:浙江农林大学,2010.

[2]钱瑭璜,雷江丽,庄雪影.三种草本蕨类植物耐旱性研究[J].西北林学院学报,2012,27(1):2227.

[3]黄超群.南京市几种蕨类植物孢子繁殖及杭旱性研究[D].南京:南京林业大学,2006.

[4]杨海艳,李雪玲,王波,等.干旱胁迫对蕨类植物生理指标的影响[J].安徽农业科学,2011,39(11):63166317.

[5]孙雪婷,曹妍,李国树.五种蕨类植物抗旱生理指标研究[J].楚雄师范学院学报,2012,27(6):4552.

[6]谢寅峰,沈惠娟,罗爱珍,等.南方7个造林树种幼苗抗旱性生理指标的比较[J].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9,23(4):1316.

[7]郑炳松.现代植物生理生化试验技术[M].北京:气象出版社,2006.

[8]郝建军.植物生理学实验技术[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6.

[9]李合生.植物生理生化实验原理和技术[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10]孙群,胡景江.植物生理学研究技术[M].咸阳: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出版社,2006.

[11]张卫华,张方秋,张守攻,等.三种相思幼苗的抗旱性研究[J].林业科学研究,2005,18(6):695700.

[12]庞士铨.植物逆境生理学基础[M].哈尔滨:东北林业大学出版社,1990.

[13]王雅琴,赵翠仙.水分胁迫对不同植物叶片游离脯氨酸含量及叶绿素含量的影响[J].甘肃林业科技,1991,(4):16.

[14]李晶,阎秀峰,祖元刚.低温胁迫下红松幼苗活性氧的产生及保护酶的变化[J].植物学报,2000,42(2):148152.

[15]许振柱,于振文,亓新华,等.土壤干旱对冬小麦旗叶乙烯释放、多胺积累和细胞质膜的影响[J].植物生理与分子生物学学报,1995,21(3):295301.

[16]张文娥,王飞,潘学军.应用隶属函数法综合评价葡萄种间抗寒性[J].果树学报,2007,24(6):849853.

(责任编辑:郑京津)

野生观赏木本植物 第4篇

关键词:野生木本,观赏植物,开发,利用,浙江缙云

缙云县位于浙江省南部腹地、中南部丘陵山区, 总面积15.01万hm2, 地貌类型分中山、低山、丘陵、谷地4类, 其中山地、丘陵约占全县总面积的80%, 属于“八山一水一分田”。中亚热带季风气候, 四季分明, 冬季温和, 降水充沛, 光、热、水条件良好, 山地气候特征明显, 年均温17.9℃, 年均相对湿度81%;年降雨量1610.5 mm。属于东部湿润林区,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 地带性红壤呈酸性, 土质黏重, 分布于海拔750 m以下的山地, 土层厚度中至厚, 普遍缺磷, 有机质含量偏低, 肥力中等。黄壤分布于海拔750 m以上的山地, 间有黄棕壤分布。缙云县自然地形复杂, 水源条件充沛, 森林植被保存较完整, 森林覆盖率达75.2%。缙云县全年气候温暖湿润, 是浙江省植物种类最为丰富的区域, 有大量的野生观赏植物[1,2,3,4]。该文对缙云县野生观赏植物的种类、分布、分类及园林用途等进行调查和研究, 并对其开发利用提出建议。

1 缙云县野生木本观赏植物的分类

通过调查发现, 缙云县有野生木本观赏植物79科181属251种[1,2]。依园林用途, 将所选野生观赏植物分为园景树、庭荫树、行道树、绿篱植物、垂直绿化植物、盆栽和盆景植物6个大类[3,4] (表1) 。

1.1 园景树

指具有较高观赏价值, 树形优美, 花多或大而美丽, 叶形秀丽, 叶色美丽, 果实鲜艳, 在园林绿地中能独自构成景致的树木, 共46种。如南方红豆杉、江南油杉、华东黄杉、火力楠、刨花楠、檫木、红楠、糙叶树、乳源木莲、乌桕、南岭栲、紫茎、椿叶花椒、黄连木、臭椿、猴欢喜、红豆树、福建柏等。

1.2 绿篱植物

缙云县共有绿篱植物37种, 其可以利用树木密植代替篱笆、栏杆和围墙, 达到隔离、围护和装饰的作用。一般绿篱植物萌芽力强, 发枝旺盛, 耐修剪, 耐粗放管理, 抗病虫能力强, 多为彩叶或花果美丽的植物。根据观赏部位不同, 将其分为绿篱植物 (如赤楠、三叶赤楠、厚皮香、厚叶石斑木等) 、刺篱植物 (如葨芝、枸枳、枸骨、柞木等) 、花果篱植物 (如火棘、卫矛、羊踯躅、美丽胡枝子、栀子等) 。

1.3 盆栽和盆景植物

缙云县共有37种盆栽植物, 其中木本观赏植物 (乔木、灌木及藤本类) 主要应用于树桩盆景的构建。乔木一般选择生长慢、叶细小、能矮化的植物;灌木选择塑性高的植物;藤本选择寿命长、耐修剪、有“神态”的植物。缙云县可用于盆栽的植物有白马骨、枸骨、冬青、朱砂根、圆头蚊母树、白檀、赤楠、三叶赤楠、榔榆、三尖杉、三角枫、水杨梅、雀梅、柘树等。

1.4 行道树

缙云县共有32种行道树, 将其栽植在路侧及分车带可以为车辆和行人遮荫, 减少路面辐射和反光, 达到降温、防风、滞尘、减噪、装饰和美化街景的目的。缙云县可用作行道树的木本观赏植物有灯台树、南方红豆杉、朴树、山合欢、梓树、檫木、枫香、鹅掌楸、枫杨、重阳木、大叶冬青、朴树、黄檀、杜仲、紫楠、青钱柳、深山含笑、梧桐等。

1.5 垂直绿化植物

缙云县共有40种可用作垂直绿化的植物, 其茎蔓细长, 必须攀附支持物才能向上生长, 将其栽植于墙面、山石、枯树、灯柱、拱门、棚架和篱桓等旁边, 可以形成各种立体的绿化效果, 如爱玉子、大血藤、薜荔、爬山虎、络石、扶芳藤、羊角藤、铁线莲属、珍珠莲、鄂西清风藤、香花崖豆藤、玉叶金花、凌霄、金银花、紫藤、云实、木通、南蛇藤属、蔷薇属、五味子属等植物。

1.6 庭荫树

庭荫树又称绿荫树, 缙云县共有41种, 将其栽种于庭院和公园中, 可为游人遮挡阳光。缙云县可用作庭荫树的木本观赏植物有南方红豆杉、细柄蕈树、朴树、榉树、山杜英、光皮桦、栓皮栎、红豆树、榉树、麻栎、栲树、甜槠、灯台树、少叶黄杞、花榈木、豹皮樟、苦楝、南岭黄檀、苦槠、苦木、榔榆、酸枣、木荷、蓝果树、香果树、伯乐树、栲树、重阳木、枫香、青钱柳、香港四照花等。

2 缙云县野生木本观赏植物的开发利用

近年来, 缙云县依托境内丰富的野生观赏植物资源, 不断加大城市绿化投入, 取得可喜的成果。对观赏价值较高的野生木本观赏植物, 为了充分发挥其经济和社会效益, 建议有关部门在保护植物资源的前提下进行引种驯化和栽培繁殖, 使野生资源得到合理地开发利用, 并纳入良性的生态循环中。对于白豆杉、香果树等不能直接利用的珍稀观赏植物, 为了使其适应新的环境条件, 要开展区域化栽培试验, 其引种驯化要有计划、有目的、有步骤地进行。在坚持生态保护的基础上, 要创造条件, 有限制地局部开放发展旅游业 (如缙云大洋山的森林公园) , 把旅游网点与自然保护的规划建设网点有机地结合起来, 以相互促进为宗旨, 使资源得到充分利用。

参考文献

[1]浙江植物志编委会.浙江植物志:总论及1~7卷[M].杭州:浙江科技出版社, 1989—1994.

[2]郑朝宗.浙江种子植物鉴定检索表[M].杭州: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5.

[3]王清玲, 苏建华.天宝岩自然保护区观赏植物资源调查[J].林业科技开发, 2000, 14 (5) :21-23.

观赏植物初二作文 第5篇

桂花树在金华是很常见的,我们的校园里就有。桂花树的枝干并不粗壮,但根深深地扎在泥土里。两棵桂花树并肩立在一起,仿佛一对兄弟。春天,桂花树刚刚出来的叶子是嫩绿的,后来逐渐变成深绿。就像一个刚睡醒的孩子,欣欣然睁开眼;毛茸茸的新芽,就像可爱的小手抚摸这个充满生机与未知的世界。夏天,桂树青翠欲滴,就像个风姿绰约的女子,枝叶随风招摇,就像风拂过少女的裙裾,哗啦啦的叶子声就像她在轻声欢笑。秋天,桂花树露出了笑脸,就像盛装的新娘,展示着自己最美的一面给每个人,从骨子里透出美丽芬芳,让人们陶醉其中。

有一次,我急匆匆地赶往大操场参加体育活动。路过教师宿舍时,我被桂花香吸引住了,情不自禁地停下了脚步。这时,吹来了一阵凉风,吹落了几朵桂花。我拣起来闻了闻,一股清香迎面而来。我感慨道:“大自然真神奇!”然后将它们小心翼翼地藏在我的衣袋里,留下美好的回忆。

听妈妈说,桂花作用可大了,可以做成香甜的桂花糕,泡出芳香四溢的桂花茶。为了证明自己说的没错,妈妈亲自制作桂花糕、泡桂花茶。“哦,香喷喷的桂花糕出炉了。”我兴奋地欢呼着。瞧,这个是正方形,那个是圆形、桂花糕做成了不同的形状,看着就让人垂涎三尺。吃着桂花糕、品着桂花茶、闻着桂花香,我仿佛来到了人间仙境。桂花糕甜丝丝的,入口即化、十分酥软,让人吃了还想吃;桂花茶甘甜解渴,香味令人神清气爽。

我爱桂花,爱它的淡雅清香,无私奉献。

我喜欢的植物作文12

我想说说“我喜爱的植物”。我喜欢的植物有很多,田间的油菜花,阳台上的吊兰,湖边的柳树等,但是,要说最喜爱的植物,那要算是小草了。从小到大,学过很多关于小草精神的诗句和文章,如:“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这是白居易的著名诗句。那时感触不是很深,现在再去回味,才发现小草真的很伟大。它没有高大的身躯,没有艳丽的体态,也没有浓厚的芳香,它是那么渺小,甚至没有人会注意它,然而,它却那么地不平凡。

它看上去真的很普通,但它的生命力很强,人们一年四季都能看到它。寒冷的冬天,别的植物都凋谢了,小草仍然能在土地上顽强地生存,黄色的一片格外突出。别看它已经变黄了,但它却没有枯萎,它是用这种颜色来保护自己。你看,野火都烧不尽,这点儿寒冷算得了什么!

春风吹来的时候,许多花草树木都还没开始生长,小草又早早地复苏了,把黄色变成了绿色,也挺拔了不少。那鲜亮的绿色,给春天增添了不少的色彩,人们的心情也开始阳光起来。

野生观赏木本植物 第6篇

野生木本观赏植物具有浓厚的地方色彩, 并且育苗容易, 抗逆性及环境适应能力强。因此, 野生木本观赏植物近年来被广泛应用于城市园林绿化和林分改造中。为了给城市园林绿化和林分改造提供更多更优良的野生观赏植物, 也为当地野生观赏植物的开发利用和保护提供参考, 笔者对缙云县木本观赏植物进行了调查, 并对野生观赏植物开发利用进行分析, 以期为丰富园林植物多样性、引种驯化野生观赏植物等方面提供参考。

1 野生木本观赏植物资源

通过野外调查, 缙云县有野生木本观赏植物87科204属450种[1], 其中乔木127种、灌木213种、藤本150种。根据用途及保护现状分为以下几类。

1.1 特有珍稀植物

根据国务院1996年批准, 1999年正式发布野生保护植物名录 (第一批) [2], 在缙云县属于一级珍稀濒危植物的有银杏、南方红豆杉、伯乐树;二级有福建柏、金钱松、白豆杉、榧树、厚朴、凹叶厚朴、香果树、榉树、花榈木、樟树等14种。另外, 根据《浙江珍稀濒危植物》[3], 属省级珍稀濒危植物的还有青钱柳、细叶香桂、杜仲、浙江红山茶等10种。

1.2 乔木类观赏植物

缙云县有127种乔木, 有的种类树冠优美, 有的种类花朵艳丽, 有的种类叶形奇特且色泽秀丽, 有的种类树根怪异。这些植物经引种、栽培、驯化可作行道树、庭荫树, 也可作树桩盆景。其中, 可作行道树或庭荫树的有马尾松、灯台树、杜仲、苦木、紫楠、响叶杨、青钱柳、枫杨、紫楠、檫木、枫香、黄檀、南岭黄檀、花榈木、重阳木、冬青、大叶冬青、梧桐、泡桐等;可作观花的有杜鹃、凹叶厚朴、湖北海棠、李属、山矾属等植物;可作观果的有柿树、浙江柿、青钱柳、樟叶槭、秀丽槭、山桐子、野鸦椿、杨梅、猴欢喜等;可作观叶的有水榆花楸、青皮木、南酸枣、木荷、乌桕、山乌桕、蓝果树、老鼠矢、小叶白辛树、苦枥木、厚壳树、香果树等植物。有的树干挺拔、分支少, 可作用材树种, 如青钱柳、檫木。有的树皮可作药, 如杜仲。有的木材可作特殊用途, 如黄檀、紫楠等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

1.3 灌木类观赏植物

此类植物常位于乔木树种的下层、草本植物的上层, 缙云县有213种。这些树木姿态优美、花果观赏性强, 常用于庭院、河流或池塘岸边、高等级公路绿化带、草坪及花坛边缘配植。观花植物有锦鸡儿、紫荆、金樱子、杜鹃花、米饭树、结香、臭牡丹、金银忍冬、绣线菊、金钟花、木蓝、野蔷薇、宁波溲疏、美丽胡枝子、春花胡枝子、醉鱼草等植物;花果兼观的植物有蔷薇属、悬钩子、卫矛属、荚属、忍冬、栀子荚蒾、紫珠、紫金牛、朱砂根、扁担杆、胡颓子、木半夏、乌饭树、石斑木、省沽油、算盘子等植物;观叶的植物有柃木、竹叶椒、野花椒、山麻杆、赤楠、白檀、豆腐柴、无花果、长柱小檗、毛黄栌、浙江红山茶等。这些灌木观赏植物由于花期、花色、果色、叶的变异和季相的变化, 可在不同的时空内形成丰富多彩的景观, 美化人们的生活。

1.4 藤本观赏植物

此类植物的茎缠绕、攀缘或蔓生, 缙云县有120种。常见的有薜荔、络石、木防己、扶芳藤、常春藤、爬山虎、紫藤、香花崖豆藤等藤本植物, 常用于石壁、假山、墙壁、路坡等垂直绿化;观花的有崖豆藤属、凌霄、金银花、紫藤、云实等植物;观果的有猕猴桃属、葡萄属等植物;花果兼观的有木通、蔷薇属、五味子属等藤本植物;观叶的藤本植物有大血藤、南蛇藤属、扶芳藤、羊角藤、铁线莲属、珍珠莲、鄂西清风藤等植物。以上这些藤本植物不仅可以作为花栏、花亭、棚架的绿化与点缀, 有的还可以食用或药用, 具有较大的经济价值。

2 野生观赏植物资源开发利用建议

缙云县生长着极其丰富的珍稀野生花卉及城镇庭院绿化植物。长期以来, 这些宝贵的资源一直埋没于深山密林之中, 未能合理地加以发掘利用。近年来, 把野生观赏植物直接应用于城市绿化中, 效果颇佳。由于缙云县特异的气候条件, 不仅蕴藏着大量的常见观赏植物, 而且还有一些古老的珍稀濒危观赏植物如鹅掌楸、南方红豆杉、香果树等。因此, 在保护植物资源的前提下, 应对那些观赏价值较高的珍贵野生花木, 进行引种驯化, 栽培繁殖, 变野生为家生, 合理地开发利用其野生资源, 以发挥其应有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并满足人民文化生活需要, 把保护和开发有机地结合起来, 纳入良性的生态循环中。对此, 提出以下建议:一是引种驯化与野生资源发掘并重。山上的野生观赏植物资源发掘总是有限的, 对于需求量大或有市场潜力的品种, 必须进行人工大量引种驯化栽培, 使野生观赏植物资源得到可持续利用, 避免资源枯竭。二是国内市场和国外市场并重。缙云县的园林花卉业要立足于浙江、国内市场, 但也不能放弃国外市场, 例如日本市场对红淡比 (杨桐) 需求很大, 缙云县的花卉业主得益匪浅。三是观赏价值与经济效益相结合。许多野生观赏植物既有绿化美化的作用[4,5], 又有多种经济用途。如枫香、樟树等乔木可作用材树种;杜仲等可作药用;猕猴桃属、悬钩子属、梧桐等植物的果实或种子可食用;泡桐、榉树等植物有净化空气的作用;黄杨可作木雕;大叶冬青的叶可制苦丁茶等。

摘要:通过野外调查和统计, 缙云县有野生木本观赏植物87科204属450种, 其中乔木127种、灌木213种、藤本150种;对缙云县野生木本观赏植物进行评价, 并提出了开发利用建议。

关键词:野生木本观赏植物,资源,开发利用,建议,浙江缙云

参考文献

[1]浙江植物志编委会.浙江植物志 (第1~8卷) [M].杭州: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3.

[2]于永福.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J].植物杂志, 1999 (5) :4-11.

[3]浙江珍稀濒危植物编委会.浙江珍稀濒危植物[M].杭州: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4.

[4]蔡东平, 毛日华, 吴高相.龙泉市野生木本观赏植物资源及其应用研究[J].现代农业科技, 2010 (2) :238-239.

塞罕坝野生观赏植物的开发利用 第7篇

1 塞罕坝野生观赏植物的开发现状

塞罕坝野生观赏植物资源虽很丰富, 但大量可供观赏的种类仍处于野生状态, 未被开发利用, 缺乏对野生植物开发利用的深入研究, 开发利用缺乏技术支撑。又由于利益驱使, 当地居民直接从山上乱采乱挖野生植物, 造成资源的极大破坏。同时, 科研与生产脱节, 科研成果的转化率较低, 例如, 金莲花、二色补血草已经人工培育成功, 由于科研体制问题, 没有得到推广和开发利用。

2 野生观赏植物在园林中的应用

在园林绿化中, 要创造出丰富多彩的植物景观, 首先要有丰富的植物材料。要在保护的基础上, 合理开发利用当地野生观赏植物资源, 既能丰富园林植物种类, 克服园林植物种类单调, 又能形成层次感的植物景观, 具有事半功倍的效果。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 人们对环境的要求越来越高。因此, 运用一些新的植物种类来进行城市园林绿化将成为一种趋势。而塞罕坝的野生植物, 在城市绿化中没有得到很好地开发利用, 多年来, 仅有云杉、樟子松、柞树等少数乔木树种在北京、内蒙古等地的城市和公路绿化中得到应用。

2.1 开发野生植物资源, 建设生态城市

城市生态园林主要是指以生态学原理为指导所建设的园林绿地系统。在这个系统中, 乔木、灌木、草本和藤本植物被因地制宜地配置在一个群落中, 种间相互协调, 有复合的层次和相宜的季相色彩, 具有不同生态特性的植物各得其所。它是现代城市园林绿化工作最高层次的体现, 是人类物质和精神文明发展的必然结果。在生态园林建设中, 不仅要注意乔木、灌木、地被植物的复层次生态位, 而且要尽量丰富各层次内的植物种类。野生植物是植物与环境相适应的最好样板。

2.2 合理利用野生植物资源, 增加城市物种多样性

生物多样性的3个层次中, 最基本的就是物种多样性。在城市中绿地本身有限, 在有限的范围内人工引进野生植物, 再现植物的多样性具有更大意义。

3 野生观赏植物的引种驯化原理

3.1 气候相似论

气候相似理论是德国著名林学家迈尔 (Mayr H.) 1906年提出的, 认为植物引进时, 引进地和原产地的气候必须相似, 引进的树木才能正常生长发育。这一理论明确了气候对植物引种驯化的制约作用, 对植物引种驯化的实践有一定指导意义, 不失为现代树木引种驯化理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3.2 生态历史分析法

这一方法是前苏联总植物园在试验了3000多种植物后总结出来的, 并由库里基阿索夫于1953年提出, 其理论基础是根据某一植物区系成分起源的分析和揭露这些成分的生态历史, 在引种工作中可以选择那些外来的区系成分, 把它们迁回原来生存过的生态条件下, 这些植物极容易引种成功。目前, 此方法对于自然区系植物的引种工作具有特殊的价值。

3.3 米丘林学说

这个理论的基础是有机体与环境是矛盾的统一体, 通过改变环境和遗传育种2条途径改造植物的本性, 创造新的类型, 以满足人类的需要。这一理论的提出, 对于各类植物的引种驯化工作具有普遍的理论指导意义。

3.4 区系发生法

本法是建立在区系成分、区系成分的形成历史和自然生态的研究基础上的, 认为引种起源上有亲缘关系和有某些共性的区系之间的植物容易成功。这一方法可供乔灌木引种时选择原材料之用。

3.5 生态相似法

这一方法由中国学者朱彦丞提出, 认为植物引种驯化应从整个植物生态环境出发来分析, 在生态条件相似时所选择的植物材料引种就容易成功, 生态条件相差悬殊的植物材料引种不易成功。

4 塞罕坝野生植物资源的开发利用

由于受气候条件的限制, 无霜期67天, 冬季天气寒冷, 塞罕坝野生植物生长期短, 适应能力强, 引种驯化成本低, 同时塞罕坝又是一个天然的植物宝库, 开发前景广阔。受技术和观念的影响, 野生观赏植物的开发利用处于初级阶段, 没有专业的科研机构作为支撑。另外, 受利益驱使, 对野生花卉资源进行掠夺式开发, 而不是引种驯化, 不利于物种多样性的保护, 建议对坝上的野生植物资源在保护的基础上, 以引种驯化为主要培育手段合理地开发利用。

参考文献

[1] 黄金祥, 李信, 钱进源.塞罕坝植物志[M].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6

[2] 罗伟祥, 刘广全, 李嘉珏.西北主要树种培育技术[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 2007

野生观赏木本植物 第8篇

棕榈科植物栽培历史十分悠久, 因其婆娑秀美的天然艺术造型和清秀、潇洒、挺拔、壮观的独特风姿及易于栽植、生长快速、常绿浓荫等特点, 而广泛应用于热带、亚热带地区景观规划建设中, 利用外部特有的天然造型、枝叶疏密排序、时空特色相关变化等体现出高雅、清新的具有浓厚热带气息的景观特色[2]。

1 云南棕榈科野生植物资源概况

云南地处中国西南边陲, 因其地形地貌、水热状况和土壤条件等因素影响, 云南省境内植物种类繁多, 植被类型多样, 分布错综复杂, 植物资源十分丰富。云南省植被类型有热带雨林、热带季雨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硬叶常绿阔叶林、落叶阔叶林、暖性针叶林、温性针叶林、竹林、稀疏灌丛草丛、灌丛、草甸、高原湖泊水生植被12种类型, 棕榈科植物属于泛热带连续分布区植物体系主要分布于前3种类型中。

云南棕榈科植物原产有棕榈属3种、石山棕属1种、棕竹属3种、蒲葵属2种、轴榈属1种、刺葵属2种、钩叶藤属3种、蛇皮果属1种、省藤属35种、桄榔属1种、鱼尾葵属4种、瓦里棕属6种、山槟榔属5种、椰子属1种, 共14属68种, 主要分布于滇南和滇中的热带、亚热带植被中, 少数种分布于滇西和滇西北地带。

2 主要棕榈科野生观赏植物分布

棕榈科植物中钩叶藤属、蛇皮果属和省藤属植物, 在云南分布的野生资源极为丰富, 且分布地也较为分散, 大部分被人们应用为生活用材, 但因全株带刺, 目前在园林中应用范围较窄, 仅应用于棕榈专类园。现主要阐述除钩叶藤属、蛇皮果属和省藤属之外的其余28种有较高观赏价值的棕榈植物分布情况 (见表1) [3]。

3 云南省棕榈野生观赏植物资源应用现状

3.1 应用现状

随着园林绿化在城市建设中重要性的突出, 人们追求热带风光而棕榈植物被广泛应用为园林绿化树种及室内盆景。目前, 云南园林绿化中棕榈植物种类极为繁多, 其中乡土野生种也得到了广泛地开发利用, 棕榈、棕竹、多裂棕竹、美丽蒲葵、大叶蒲葵、江边刺葵、刺葵、桄榔、单穗鱼尾葵、鱼尾葵、董棕、椰子等原产树种现已在园林中较为常用, 美丽蒲葵、大叶蒲葵、桄榔、椰子多作为行道树景观出现, 同时也作为优良的庭院绿化树种;棕竹、多裂棕竹、江边刺葵、刺葵等棕榈植物时常作为山石景观小品的点缀装饰, 亦或是丛植于水边, 形成柔和的临水景观。棕榈、单穗鱼尾葵、鱼尾葵、董棕等植于小区、公园或建筑入口处作为入口景观, 不仅起到标志的作用, 同时还能柔化建筑物的刚硬线条起到障景的效果

3.2 有开发潜力的棕榈科观赏植物

野生棕榈植物资源具有较高的观赏和科学价值, 大部分棕榈野生种已被广泛应用为绿化观赏树种或经济树种, 但原产龙棕、贡山棕榈、石山棕、矮棕竹、毛花轴榈、大董棕、瓦里棕类、山槟榔类等植物 (见表1) 观赏效果较好, 却几乎未被利用, 现对这几种具有开发潜力的棕榈植物进行相应的观赏特征介绍以及推荐用途分析。

3.2.1 龙棕

常绿小乔木, 茎匍匐, 弯曲形似游龙, 叶与棕榈极为相似, 可以作为庭园绿化和盆景植物。

3.2.2 贡山棕榈

常绿乔木状, 石头缝里生长的奇特植株, 极危濒危植物, 若引种驯化可作为庭院观赏树种并因其独特的生长环境植株本身同时蕴涵了一种特殊文化的景观阐释。

3.2.3 石山棕

矮小丛生, 叶掌状, 上面绿色, 背面被毡状的银白色绒毛, 树形美观, 宜作盆景观赏或假山雕塑小品等配景植物。

3.2.4 毛花轴榈

丛生灌木, 叶半圆形放射状, 形状奇特, 非常雅致, 具较高的观赏价值, 可盆栽或植于庭园中, 较耐荫, 轴榈类在园林中应用较少, 可以将其它轴榈种一同引种驯化应用于园林中。

3.2.5 瓦里棕类

多为丛生大灌木或小乔木, 叶近似于鱼尾葵类的叶片, 但叶背密被灰白色毛, 极具观赏性, 树形优美自然, 枝叶繁茂, 可以替代散尾葵、鱼尾葵等植物, 是非常理想的庭园绿化树种, 部分种类有较强的耐寒性。

3.2.6山槟榔类

灌木, 植株清秀隽永, 叶色翠绿, 茎具环状叶痕, 颇似青青翠竹, 较为耐荫, 可在庭园与其它植物配植或盆栽作室内摆设[2]。

其中贡山棕榈、云南瓦理棕和山槟榔等多种棕榈植物为国家极危濒危植物, 若引种加以开发应用于园林景观中, 不仅可以作为城市绿化树种, 也是对濒危植物的一种保护与应用。

4 结论与建议

4.1 资源分布特点

在我国棕榈植物野生种分布中, 龙棕、贡山棕榈、江边刺葵、美丽蒲葵、二列瓦里棕、密花瓦里棕、琴叶瓦里棕、云南瓦里棕、泰国瓦里棕、长枝山竹、华山竹、六列山槟榔及钩叶藤属3种、蛇皮果属1种、省藤属24种仅为云南特有分布种, 占我国棕榈资源野生种40%左右, 成为云南野生棕榈资源的一大特色。且大部分棕榈树种分布在云南南部地区, 成为云南热带森林的组成成分之一。

4.2 资源亟待保护

我国野生棕榈科植物资源不太丰富, 许多种类分布较狭窄, 云南省是棕榈植物资源的主要分布省份, 但由于各种人为或自然因素, 资源正急剧减少, 甚至有些种发展成为濒危物种。建议针对云南野生棕榈科植物资源进行合理的、多样性的调查和保护[1]。

4.3 加强开发利用力度

经调查分析, 目前依旧有许多野生种未应用于园林绿化中, 应尽量减少资源的浪费, 在保护的基础上进行科学适度的开发利用。对具有潜在观赏用途的棕榈植物, 应进行适当采种, 杜绝私采乱挖, 尽量采用分株繁殖、扦插和组培等科学方法或是提高种子繁殖技术来进行棕榈野生植物的引种栽培, 同时加强其在不同环境下的生态适应性试验充分发挥棕榈资源的优势[5]

其中省藤、钩叶藤类棕榈植物也可适度地开发作为墙垣、假山的庭院绿化植物。蛇皮果类因其水果可实用, 可作为一种兼具经济作物用途的园林观赏树种。

4.4 注重棕榈植物配置方式

4.4.1 结合“美学效益”营造棕榈植物景观

棕榈植物因其自身具有四时青倩、姿态优美等特点而成为近年园林绿化树种新宠, 具有极高的园林美学和文化品位特征, 在应用时应充分发挥棕榈植物独特的形体个性, 利用美学原则进行合理巧妙的植物组合搭配, 让人们感受到棕榈植物独特的艺术美。

4.4.2注重棕榈植物的生态习性, 形成良好的“生态效益”

在园林景观营造过程中, 人们日益重视生态平衡等问题, 在棕榈植物配置时, 宜配置生态习性与该场地相适的树种, 尽量参照自然生态稳定的群落, 增加棕榈景观的植物多样性、丰富度, 构筑出棕榈植物的自然美。

4.4.3 发挥棕榈植物的“社会效益”, 营造多功能景观

棕榈植物不仅具有园林绿化用途, 有些种还有其它经济价值, 如椰子与蛇皮果为热带水果;省藤类植物作为藤类制品用材等[4]。因此, 在景观中结合棕榈植物的多功能可以为人们提供生活用材或水果等功能兼得的棕榈景观。

摘要:通过介绍云南棕榈科野生植物资源的分布情况, 以及对具有园林用途的棕榈野生观赏植物资源进行分析, 提出野生棕榈植物在园林绿化中开发应用的相关建议及发展趋向。

关键词:棕榈科,野生观赏植物资源,云南

参考文献

[1]林秀香, 陈振东.我国棕榈科植物的研究进展[J].热带作物学报, 2007, 28 (3) :115-119.

[2]王勇进.我国的野生棕榈科园林观赏植物资源[J].中国野生植物资源, 2002, 21 (6) :9-11.

[3]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云南植物志[M].北京:科学出版社, 2003.

[4]王慷林, 普迎冬.云南棕榈藤资源及发展策略[J].自然资源学报, 2002, 17 (4) :499-503.

野生观赏木本植物 第9篇

中条山林区位于山西省南部, 由于其独特的生态环境, 为孕育多种植物种类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且有许多国家珍稀濒危物种分布, 植物如南方红豆杉、连香树、山白树、暖木、木姜子等;动物如猕猴、大鲵等。为了科学保护、合理利用中条山林区内的野生观赏植物资源, 经过多年对野生植物资源的系统调查, 基本摸清了该区野生植物资源分类状况。本文以以往调查数据和资料记载为依据, 对中条山林区野生观赏植物资源进行了系统分析, 以期为该区的野生观赏植物资源保护提供科学依据, 为其在城市绿化设计、植物配置、绿地规划、旅游绿地的规划等奠定坚实的理论和实践基础。

1 自然概况

中条山林区处于黄土高原向华北平原过渡的东南边缘区, 属于典型的以古冰川冰缘作用和以流水切割作用为主的冲击峡谷地貌, 山体走向为东北—西南, 东西长220 km, 南北宽80 km, 东经110°15′~112°37′, 北纬34°38′~35°37′, 最低处垣曲县古城镇黄河谷地海拔约200 m, 最高峰舜王坪海拔2 358 m。

中条山属于暖温带半湿润大陆性季风气候, 年均温8℃~14℃, 年均日照约2 500 h, ≥10℃年积温4 000℃, 年均降水量600 mm~720 mm, 年相对温度60%, 无霜期175 d~200 d。土壤主要有亚高山草甸土、棕色森林土和冲击土。森林植被以暖温带区系成分为主, 兼有亚热带区系成分存在。

2 植物区系组成

中条山林区地理位置独特, 地形复杂, 气候多样。这种独特的地理条件和气候条件, 为各种植物提供了适宜生长繁衍的环境, 主要是温带和暖温带植物区系成份, 但亚热带区系成份亦有强烈反映。调查采集结果统计, 共有野生种子植物1 289种, 分别隶属于526属、111科, 其中裸子植物9种、6属、4科, 被子植物1 280种、520属、107科 (双子叶植物1057种、420属、95科, 单子叶植物223种、100属、12科) 。其中国家一级保护的植物有红豆杉 (Taxus chinensis) 、南方红豆杉 (Taxus mairei) , 二级保护的植物有连香树 (Cercidiphyllum japonicam) 、野大豆 (Glycine soja) 、翅果油 (Ealeagnus mollis) 、水曲柳 (Fraxinus mandschurica) 等15种;列为山西省省级重点保护的植物有青檀 (Pteroceltis tatarinowii) 、领春木 (Euptelea pleiospermum) 、刺楸 (Kalopanax septemlobus) 、猬实 (Kollwitzia ambilis) 、暖木 (Melios mavaitchiorum) 、老鸹铃 (Styrax hemsleyana) 等36种。

中条山野生种子植物科内属、种的组成差异较大。含6属以上的科共有22个, 但属数高达342, 种数高达840, 在该区系中占有主导地位。其中菊科 (Compositae 57属:150种, 下同) 和禾本科 (Gramineae 42:78) 在该区系组成中占有绝对的优势, 两科的属、种数占总属数的18.82%, 占总种数的17.69%。此外, 还有蔷薇科 (Roscaeae 23:94) 、唇形科 (Labiatae 22:50) 、伞形科 (Umbelliferae 22:33) 、豆科 (Leguminosae 21:68) 、百合科 (Liliaceae 20:55) 、毛莨科 (Ranunculaceae 15:47) 、兰科 (Orchidaceae 15:19) 、十字花科 (Cruciferae 14:23) 、玄参科 (Scrophulariaceae 12:25) 。含6属以下的科共有89个, 但属数只有184, 种数只有449, 在该区系中占有从属地位。本地区只含1属的科较多, 为41科, 其中1属、1种的科有17科, 如连香树科 (Cercidiphyllaceae) 、领春木科 (Euptelaceae) 。此外, 本地区的单型科有透骨草科 (Phrymaceae) 。

中条山林区野生种子植物属内种的组成如下:含10种以上的属有13属, 共193种, 其中15种以上的有蒿属 (Artemisia 32种, 下同) 、蓼属 (Polygonum 21) 、委陵菜属 (Potentilla 18) 、苔草属 (Carex 15) 等。6种-10种的属共有34属, 共251种, 主要有铁线莲属 (Clematis 10) 、紫堇属 (Corydalis 10) 、绣线菊属 (Spiraea 10) 等。2种-5种的属有198属, 共564种, 常见的有苋属 (Amaranthus 5) 、景天属 (Sedum5) 、蒲公英属 (Taraxacum 5) 、莎草属 (Cyperus 5) 、苹果属 (Malus 5) 等。仅1种的属有281属, 占林区总种数的21.80%。其中单型属有26属, 如侧柏属 (Platycladus) 、文冠果属 (Xanthoceras) 、刺楸属 (Kalopanax) 、太行菊属 (Opisthopapus) 等。由此表明, 单少种属在本区系中占有绝对的优势。

3 野生观赏植物分类

3.1 观叶植物

以观叶为目的, 要求叶形独特或其有色彩变化的特性, 主要有:马蔺、天门冬、桃叶卫矛、鸢尾、辽东栎、臭椿、照山白、地榆、唐松草、茶条槭、五角枫、黄栌等。具体如五角枫、黄栌早春树叶嫩绿, 可给早春园林带来生机;秋季树叶红艳, 层林尽染, 给人以“不似春光, 胜似春光”之感, 宜栽作庭园观赏。臭椿新叶鲜红, 远望犹如朵朵红花, 艳丽夺目, 秋季果实红黄相间, 季相变化明显, 是极好的观叶、观果庭荫树和行道树。照山白叶两面异色, 可栽作庭园观赏。

3.2 观花植物

中条山林区观花植物资源极其丰富, 根据色彩不同可分白色花、粉白色花、粉红色花、红色花、紫红色花和黄色花等。不同色彩的花给人以不同的感觉, 如白色象征纯洁, 给人以清新的感觉;紫色象征幽静, 给人以安宁和静穆之感;黄色象征高贵等等。主要植物有:三桠绣线菊、棠梨、北京丁香、暴马丁香、唐松草属、山楂属、毛樱桃、山杏、野棉花、六道木、地榆、紫花地丁、连翘、黄刺玫、白鹃梅、猬实、珍珠梅、流苏、荆条、野茉莉。观花植物色彩艳丽, 常形成主景, 可作园林、庭院的美化植物。一些易造型、姿态苍劲古朴的种类, 如海棠、荆条等可加工制作盆景。

3.3 观果植物

以观果为目的, 按果色分为红色果、橙色果、蓝黑果等, 主要植物有:黄刺玫、毛樱桃、山楂、桃叶卫茅、金银忍冬、蒙古荚迷等。观果植物美果盈枝, 可给人以丰富繁荣的感觉, 尤其是在秋季, 可打破园林的单调气氛, 易栽作庭院观赏树。

4 开发利用

4.1 继续资源调查

掌握各类资源的分布区范围、资源密度、再生能力、动态变化以及开发潜力等, 以便为科学合理利用野生观赏植物资源提供科学依据。

4.2 加快培育速度

为保护中条山林区丰富的野生植物资源, 应加快对优良树种的繁育速度, 大力培育乡土树种的绿化苗木, 将大量的有特色的珍贵绿化苗木运用到生态建设和城乡绿化美化之中。

4.3 建立种子基地

对优质野生植物资源, 可以建立母树林、采种基地、采穗圃, 为林业生产提供优良种源和为社会提供多用途植物种籽。

参考文献

[1]中条山树木志编委会编.中条山树木志[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1995.1-5.

[2]吴应建, 王良民.山西太宽河自然保护区植物多样性及保护研究[J].中国农学通报, 2009 (, 18) :174-177.

[3]茹文明, 张峰.山西中条山东部种子植物区系分析[J].山西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 2000, 23 (1) :82-87.

野生观赏木本植物 第10篇

关键词:马铺山,野生植物,资源,调查

山西马铺山位于著名风景区采凉山的东南方向, 在大同周士庄镇三条涧村附近, 距离大同市区政府大约12km, 纬度40°7′~40°8′, 经度113°22′~113°23′, 省道S301以北, 在地质构造上处于华北地台的山西台背斜与阴山隆起的交接部位。境内有桑干河、六棱山2处地质断裂带。该区域属于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 冬季时间长且干燥寒冷, 夏季时间短且多雨温热, 春秋凉爽, 温差幅度较大。年均气温5.5℃, 极端最低气温-29.2℃, 极端最高气温37.8℃;无霜期为125天左右, 全年日照时数为2973小时;年平均大风日数34天, 平均风速3.0m/秒。由于当地气候条件多变, 使得本地区的特殊野生植物资源可以加以利用。当地政府拟在本地区进行植物园的规划, 所以对该地区的野生观赏植物进行调查研究。

1马铺山野生草本植物资源概况

在山西大同马铺山的山区以及丘陵地带进行了实地考察, 查找可以应用的野生园林植物资源。据初步统计, 马铺山野生观赏植物20科, 31属, 32种。

2 马铺山野生观赏植物在园林中的应用

2.1 观叶植物

野西瓜苗、萝藦、角嵩、兴安天门冬、细叶韭、马蔺。

2.2 观花植物

角茴香、朝天委陵菜、披针叶黄华、米口袋、甘草、牻牛儿苗、乳浆大戟、紫花地丁、狼毒、北柴胡、打碗花、田旋花、黄岑、百里香、蒙古芯芭、车前、阿尔泰狗娃花、丝毛飞廉、多花麻花头、风毛菊、草地风毛菊、蒲公英。

2.3 观果植物

益母草、蓬子菜。

3 建议

调查地区属于北温带 (或北暖温带) 的大同盆地, 海拔在1000~1100m, 风沙危害比较严重, 分布有面积不等的沙荒和沙丘。大部分土地开垦为农田, 其中坡耕地比重很大, 剩余的土地多为黄土侵蚀、沟壑和夹杂石质的丘陵和山地。气候寒冷干旱, 自然植被稀少, 野生状态的植物经过长期的自然淘汰才形成稳定的群落, 其生态位、伴生树种以及生长环境都是物竞天择的结果, 植被构成上总体属于半干旱温带草原地带, 以旱生和旱中生草原植物区系成分中的观花植物的种类占优势。根据野生观赏植物其自身的特点, 在园林绿化设计和应用中要向大自然学习, 首先要考虑植物的生态习性, 使野生观赏植物能够在园林绿化中发挥其特有的作用, 从而增加园林景观的生物多样性。

参考文献

[1] 陈时选.海岛乡土植物资源调查及其在园林绿化中的应用[J].代农业科技, 2009 (3)

注:本站所有资料均来源于本站老师原创写作和网友上传,仅供会员学习和参考,旨在传播知识,不代表本站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iwenmi@163.com

相关知识

黑龙江省野生宿根花卉观赏与利用
多年生木本植物季节性休眠的分子机制
云南野生鸢尾属植物种质资源及观赏应用
河北省木本植物物候变化特征及其对气候变暖的响应
生态园林设计论文范文10篇(全文)
木本植物季节性休眠的分子机制
金塔县野生花卉资源调查研究
赤霉素解除木本植物季节性休眠机制的研究进展
新疆早春的野生花卉
新疆主要野生花卉(二)

网址: 野生观赏木本植物10篇(全文)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260195.html

所属分类:花卉
上一篇: 苗木公司简介(共5篇) .doc
下一篇: 2023年园林植物调查报告(汇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