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分享 > 河北省木本植物物候变化特征及其对气候变暖的响应

河北省木本植物物候变化特征及其对气候变暖的响应

《中国农业气象》 2011年01期

收藏 | 投稿 |

论文排版

河北省木本植物物候变化特征及其对气候变暖的响应

高祺   缪启龙   岳艳霞   开通知网号

【摘要】:以1981-2006年河北省10个国家农业气象观测站的木本植物物候观测资料和47个气象站的地面观测资料为基础,运用线性倾向估计、Pearson相关系数、EOF和REOF等统计学方法,研究了河北省木本植物物候期的变化特征及其对气候变暖的响应。结果表明:河北省木本植物展叶始期总体呈提前趋势,其中东部沿海平原提前趋势最大,中南部平原次之,西北部山区最小;叶初变色期主要表现出推迟趋势,生长季长度以延长趋势为主;春季气温对展叶始期的影响最显著,河北省春季气温每上升1℃,木本植物展叶始期提前4.6d;各站点生长季倾向率与年均温倾向率呈显著正相关,即年均温升幅大的站点,生长季延长的幅度也较大。研究结果对丰富河北省物候与气候变化关系研究具有一定意义。

下载App查看全文

下载全文 更多同类文献 个人查重>>智能排版>>

(如何获取全文? 欢迎:购买知网充值卡、在线充值、在线咨询)

CAJViewer阅读器支持CAJ、PDF文件格式,AdobeReader仅支持PDF格式


1234187246572142592

【引证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宁瑞斌;气候条件对聊城地区木本植物物候期的影响——以2019年为例[J];宁夏农林科技;2023年03期 2 张晨;袁金国;基于MODIS数据的河北省草地和林地的物候期及其与NPP相关分析[J];遥感技术与应用;2022年01期 3 吉志红;刘晓迎;张燕燕;曹苏娅;三门峡红富士苹果始花期预测模型研究[J];农学学报;2022年08期 4 祁如英;聂永喜;钟存;门源红柳物侯特征及其对气候变化的响应[J];中国农学通报;2022年23期 5 赵永宏;赵维俊;马剑;祁连山青海云杉物候对水热驱动的响应[J];生态学报;2020年24期 6 李红英;王啸天;郑晓倩;许浩翊;向导;朱江丽;新疆农八师垦区木本植物物候期对气候变暖的响应[J];中国农学通报;2021年12期 7 李效珍;鲁宇星;李子龙;贾利芳;张建新;晋北仁(肉)用杏晚霜冻害与气象因子和地理环境的关系分析[J];气象与环境科学;2021年04期 8 吕爱丽;霍治国;杨建莹;晋南地区不同海拔高度典型木本植物物候特征及其对气候变化的响应[J];中国农业气象;2020年02期 9 高新月;戴君虎;张明庆;1965-2014年北京西郊地区植物观赏期对气候变化的响应[J];地理研究;2018年12期 10 张昉;呼伦贝尔农区NDVI时空变化及其对气候的响应[J];北方农业学报;2018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高祺;王磊;杜杉;河北省草本植物物候变化特征及其对气候变暖的响应[A];第28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S4应对气候变化,发展低碳经济[C];2011年 2 李树岩;马志红;河南省夏玉米生长季农业气候资源变化分析[A];第28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S11气象与现代农业[C];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马勇刚;中亚干旱区植被物候研究[D];新疆大学;2014年 2 赵永宏;祁连山北麓中段青海云杉(Picea crassifolia Kom.)对水热驱动的响应研究[D];甘肃农业大学;2018年 3 李夏子;气候变化对内蒙古草原优势牧草生长发育的影响[D];内蒙古农业大学;201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具琳静;赣南森林净初级生产力时空变化及其对气候和物候的响应[D];江西农业大学;2022年 2 陈可心;木槿资源的表型多样性研究[D];河北科技师范学院;2020年 3 张晨;基于MODIS数据的河北省2006-2016年不同植被类型的物候期及与NPP相关分析[D];河北师范大学;2021年 4 张文霞;1960-2016年中国绿洲胡杨不同生长季时空变化特征与区域响应[D];西北师范大学;2018年 5 郭栋;栽培措施对农牧交错区饲用油菜产量和品质形成的调控效应[D];河北北方学院;2019年 6 夏杰塬;改进的突变评价法在河南省农业干旱中的应用[D];华北水利水电大学;2017年 7 郭梦媚;江西省植被NDVI变化特征及其对气候因子的响应[D];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15年 8 穆佳;东北区玉米生产对气候变化的响应[D];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2015年 9 魏小萌;黑沙蒿、白沙蒿的物候特征及形态差异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4年 10 陈宇琪;模拟增温对C_3、C_4植物生长及水分利用的影响[D];内蒙古大学;2014年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高祺;缪启龙;赵世林;气候变暖对石家庄春季物候的影响[J];气象与环境学报;2010年01期 2 仲舒颖;郑景云;葛全胜;近40年中国东部木本植物秋季叶全变色期变化[J];中国农业气象;2010年01期 3 蒲金涌;姚小英;姚晓红;许彦平;王位泰;气候变暖对甘肃黄土高原苹果物候期及生长的影响[J];中国农业气象;2008年02期 4 祁如英;严进瑞;王启兰;青海小叶杨物候变化及其对气候变化的响应[J];中国农业气象;2006年01期 5 陆佩玲;于强;贺庆棠;植物物候对气候变化的响应[J];生态学报;2006年03期 6 连志鸾;赵世林;匡顺四;物候观测资料在小麦收获期预报中的应用[J];中国农业气象;2006年03期 7 王传海;吴飞倩;李淑娟;赵国强;西安植物园木本植物近十余年物候变化的特征分析[J];中国农业气象;2006年04期 8 车少静,智利辉,冯立辉气候变暖对石家庄冬小麦主要生育期的影响及对策[J];中国农业气象;2005年03期 9 刘学锋;阮新;李元华;河北省冷暖变化气候特征分析[J];气象科学;2005年06期 10 车少静,赵士林,智利辉迎春始花期预报方法的研究[J];中国农业气象;2004年03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高祺;缪启龙;岳艳霞;河北省木本植物物候变化特征及其对气候变暖的响应[J];中国农业气象;2011年01期 2 于裴洋;同小娟;李俊;张静茹;刘沛荣;解晗;中国暖温带木本植物物候模拟分析[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2021年11期 3 王晓荣;庞宏东;胡文杰;牛红玉;郑京津;王瑞文;唐万鹏;武汉城市森林常见木本植物物候研究——以九峰国家森林公园为例[J];中国农学通报;2020年10期 4 范广洲;刘雅星;赖欣;中国木本植物物候变化特征分析[J];气象科学;2012年01期 5 魏育国;蒋菊芳;刘明春;梁从虎;河西走廊东部木本植物物候对气候变化的响应[J];干旱区研究;2012年01期 6 赖欣;范广洲;刘雅星;中国植物物候变化预测[J];干旱气象;2011年03期 7 霍锦;冯浩;仇会民;荒漠绿洲区木本植物物候研究——以且末地区木本植物为例[J];中国农学通报;2019年02期 8 范广洲;赖欣;刘雅星;中国木本植物物候对气温变化的响应[J];高原山地气象研究;2012年02期 9 代奎;曾秀;王鑫洋;薛乾怀;杜彦君;春季增温对亚热带木本植物物候和生长的影响[J];生态学杂志;2021年12期 10 王传海;吴飞倩;李淑娟;赵国强;西安植物园木本植物近十余年物候变化的特征分析[J];中国农业气象;2006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高祺;王磊;杜杉;河北省草本植物物候变化特征及其对气候变暖的响应[A];第28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S4应对气候变化,发展低碳经济[C];2011年 2 高祺;缪启龙;河北省木本植物物候对气候变化的响应及地区差异性分析[A];第27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应对气候变化分会场——人类发展的永恒主题论文集[C];2010年 3 刘雅星;范广洲;朱叶玉;顾万龙;赖欣;中国木本植物生长季的变化特征分析[A];第27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现代农业气象防灾减灾与粮食安全分会场论文集[C];2010年 4 侯鲁文;青岛园林植物物候调查技术研究与应用[A];中国公园协会2007年论文集[C];2007年 5 吕新苗;Khum Paudayal;朱立平;珠峰大气花粉特征及其环境意义[A];中国古生物学会孢粉学分会十届二次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19年 6 杨扬;光温水气象因子对植物物候驱动的研究进展[A];第33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 S14 提升气象科技创新能力,保障农业丰产增效[C];2016年 7 李荣平;周广胜;植物物候模型研究[A];推进气象科技创新加快气象事业发展——中国气象学会2004年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4年 8 刘萍;2009~2010年极端天气事件对石家庄植物物候的影响[A];第27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现代农业气象防灾减灾与粮食安全分会场论文集[C];2010年 9 白松竹;李焕;李新豫;阿勒泰木本植物物候变化特征及其原因分析[A];第27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气候资源应用研究分会场论文集[C];2010年 10 张庆费;上海木本植物多样性和植物引种特点分析[A];中国植物学会七十周年年会论文摘要汇编(1933—2003)[C];200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代武君;典型东北木本植物物候变化及其对气候变暖的响应[D];东北林业大学;2020年 2 烟郑杰;增温对青藏高原多年冻土区植物物候的影响及其机制[D];兰州大学;2023年 3 宋福强;热带引种植物物候和生长量特征及对气候变化的响应[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2007年 4 陆佩玲;中国木本植物物候对气候变化的响应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06年 5 韦博良;乌岩岭次生常绿阔叶林不同菌根木本植物空间格局动态和密度制约研究[D];浙江大学;2022年 6 余若云;中国不同气候区四种森林植被木本植物的功能生态位及其地理分异规律[D];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2021年 7 陈亚丫;增温和降水变化对高寒草甸植物物候、群落生产力和稳定性的影响[D];兰州大学;2023年 8 范克欣;海南霸王岭自然保护区热带天然林木本植物周转动态分析[D];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2020年 9 张教林;元江干热河谷木本植物的物候、叶片结构和功能关系及光合作用的季节变化[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2007年 10 苗百岭;干旱与半干旱区植被动态及其对气候变化的响应[D];内蒙古大学;201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彬彬;河南省气候变化及其与木本植物物候变化相互关系研究[D];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07年 2 潘元琪;古田山常绿阔叶林木本植物物候对气候的响应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19年 3 刘聪;木本园林植物物候与花枝性状特征研究[D];西南大学;2018年 4 徐鹏雁;呼和浩特市城市化对植物物候的影响[D];内蒙古大学;2013年 5 孙加慧;三江源地区积雪和植物物候的时空分布及其影响关系研究[D];长安大学;2021年 6 谢莹莹;中国东部季风主要木本植物萌动及展叶对温度变化的响应[D];北京林业大学;2010年 7 孙勇;云环境下植物物候观测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云南大学;2013年 8 马改改;中国内蒙古温带典型草原植物物候对降水格局改变的响应[D];河南大学;2015年 9 轩娟;季节非对称性增温和增水对温带典型草原植物物候的影响[D];河南大学;2021年 10 容文婷;澳门季色叶植物物候及其对气候因子的响应[D];仲恺农业工程学院;202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记者 张明禄;高寒植物物候序列对气候变化响应不同[N];中国气象报;2016年 2 记者 刘苏雅;一张网监测近3000种木本植物[N];北京日报;2024年 3 记者 吕慎 陈冠合 通讯员 邓朝义;贵州发现木本植物新种马岭河算盘子[N];光明日报;2022年 4 本报记者 苏颖 编译;美木本植物育种成果丰硕[N];中国花卉报;2017年 5 记者 骆会欣;高效节水木本植物将上屋顶[N];中国花卉报;2009年 6 本报记者 骆会欣;嘉泰瞄准水生木本植物[N];中国花卉报;2011年 7 记者 范敏;《东北木本植物图志》将出新版[N];中国花卉报;2011年 8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汪训前 通讯员 赵辉;两次调查摸清木本植物底数[N];湖北日报;2021年 9 记者 汪训前 通讯员 赵辉 许红霞;湖北省有2783种木本植物[N];湖北日报;2021年 10 记者 王影 通讯员 孙玉雪;全市共有木本植物503种[N];威海日报;2015年

相关知识

河北省木本植物物候变化特征及其对气候变暖的响应
近150年北京春季物候对气候变化的响应
粤中地区木本植物春季物候特征及其对气候变化的响应
近30年呼和浩特市山桃、紫丁香叶和花的物候期对气候变化的响应
常绿阔叶树种栲树开花物候动态及花的空间配置
中国木本植物幼苗生长对光照强度的响应
物候模型在北京观赏植物开花期预测中的适用性
温度与降水协同作用对短花针茅生物量及其分配的影响
#花开背后的“气候密...
花开背后的“气候密码”

网址: 河北省木本植物物候变化特征及其对气候变暖的响应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79529.html

所属分类:花卉
上一篇: 攀枝花已被冬天“屏蔽”!为啥暖阳
下一篇: 林业科技通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