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修订的《森林法》对产业的监管政策以取消行政审批、事前监管向事中事后监管过渡为特点,主要体现在删除了木材生产计划、木材调拨等带有计划经济色彩的内容、取消了木材运输许可制度,以及增加了木材加工企业建立材料和产品的出入库台账要求。这些监管变化是顺应历史发展的,但仍然存在一定的监管风险和难度,建议加强被监管单位的告知承诺义务以及充分利用大数据平台和信用风险等级的工具,推动监管制度完善。
2022年04期 No.592 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98K]为保护和合理利用野生植物资源,安徽省林业科学研究院在黄山九龙峰自然保护区布设代表性的样地并设置样方,于2015年和2020年分别开展植物资源本底调查。所选择的样地乔木层森林植被类型为天然次生林,调查人员详细调查了样方内乔木层树种的基本情况,根据重要值对各样地优势种进行分析,并与2015年的前期调查情况进行对比分析,以期为黄山地区生物多样性保护和可持续利用提供参考依据。
2022年04期 No.592 7-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17K]西昌泸山“3·30”火灾后8个月,研究组在泸山后山重度火烧区内设置了6个样地对植物群落进行样方调查,统计群落的优势种和α多样性指数,并结合遥感影像分析了该地的植被恢复状况。结果表明:1)植被覆盖度指数显示泸山后山地区植被覆盖率平均值高达74.9%,标准差为0.17,其中覆盖度在60%以下的区域仅占18.8%,覆盖度在60%以上的区域达81.2%,覆盖度在80%以上的区域也有41.2%。2)重度火烧地区的实地调查显示各样地群落相似性指数平均为0.215,物种组成差异极大且聚集分布明显,但都以恢复生长的灌草为主,紫茎泽兰入侵较为严重。3)各样地物种多样性指数总体较高,Margalef丰富度指数(Ma)、Shannon-wiener指数(H′)、Simpson多样性指数(D)、Pielou均匀度指数(E)平均值分别为3.761、2.118、0.790和0.708。各样地的多样性指数与坡度呈现不显著负相关关系。总体上看,火灾后8个月该地区植被覆盖率已较高,恢复状况较好,暂时无需人为干预,但需高度关注紫茎泽兰的入侵状况。本研究可为凉山州乃至干热河谷区火灾后植被恢复过程中,生态系统恢复重建和水土保持工作对策选择提供参考。
2022年04期 No.592 13-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43K]本文以北京市大兴区平原生态林养护经营为例,从平原生态林面积及分布、树种构成、保持水土、景观效果、生物多样性等几个方面介绍了平原生态林的现状及养护经营成效。重点分析了养护经营中存在的体制机制、区镇两级管理及养护经营技术方面存在的问题。研究探讨了推进新型集体林场建设、加强区镇两级监管和提高养护经营技术水平3个方面的对策措施。以期对北京市及全国类似地区的平原生态林的养护经营提供有借鉴意义的方法和对策。
2022年04期 No.592 18-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24K]为了有效了解陆地生态系统的演变特点,为造林措施的选择提供参考,研究气候变化对森林树种分布信息和地上生物量的影响。以某地区森林林区为研究对象,利用空间直观景观模型,对研究区进行气候模拟,分析研究区森林树种的分布信息和生物量变化趋势。研究结果表明,在气候变暖情景下,阳坡、阶地和阴坡的白桦分布信息占比较高,亚高山区的落叶松分布信息占比最高。在森林地上生物量影响分析中,生物总量随着气候变暖而变多。当前气候条件下,研究区中针叶、阔叶树种对气候变暖的生物量变化不同,白桦与落叶松的生物量,会因为气候的变暖而降低,山杨、云杉、樟子松的生物量会因为气候变暖而变高,针阔树种的生物量在气候变暖25~50年后才会有变化。研究区森林对CO_2浓度升高引起的气候变暖有响应,可以根据这个研究气候变化对森林树种分布信息和地上生物量的影响。
2022年04期 No.592 23-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92K]为探究乡土树种栓皮栎(Quercus variabilis Bl.)和4种北美栎树引种后的适应性变化,测定了5种栎树引种后种子发芽率、生长节律、移栽成活率、叶片气体交换等参数。研究结果表明,栓皮栎种子千粒质量和发芽率为5种栎树中最高,舒玛栎和栓皮栎的高生长和径生长明显高于其他栎树,沼生栎生长量最小;5种栎树生长节律基本相似,均存在中期生长缓慢或停止并二次生长的情况;与栓皮栎相比,4种北美栎树的移栽成活率明显降低;气体交换参数呈现出双峰变化趋势,主要表现为栓皮栎>舒玛栎>娜塔栎>猩红栎>沼生栎。综合分析,与乡土树种栓皮栎相比,舒玛栎的引种适应性最好,次之为娜塔栎和猩红栎,沼生栎的引种适应性最差。
2022年04期 No.592 28-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86K]以兰香草[Caryopteris incana(Thunb.) Miq.]的干种子和湿种子为试材,采用~(137)Cs-γ射线进行10个不同剂量的辐射处理。研究了~(137)Cs-γ射线对兰香草种子的诱变效应。结果表明:与CK相比,50 Gy可小幅提高兰香草种子的萌发率和成苗率;100~1 000 Gy的辐射处理对种子发芽率具有抑制作用,对成苗率具有明显的致死效应;兰香草干种子和湿种子经~(137)Cs-γ射线诱变育种的半致死剂量分别约为422 Gy和399 Gy。本研究结果为兰香草辐射育种技术的应用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和技术参考。
2022年04期 No.592 33-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46K]现阶段生态林业建设已经成为林业发展的主要方向,所以为了满足现今生态林业的建设需求,维护生态系统平衡,研究了生态林业建设中林业信息化创新发展模式。依据林业信息化创新发展需求,搭建创新发展模式整体架构。在此基础上通过层次分析法确定林业信息化创新发展方向,制定林业信息化发展模式运作机制与保障机制,以此实现面向生态林业建设的林业信息化创新发展。将某市林业作为研究对象,将研究区域划分为10个部分,设置信息化水平评价指标,采用模糊综合评价法获取林业信息化水平的最终评价结果。测试结果显示,所得林业信息化水平评价结果与实验对象的实际信息化水平情况一致,可以促进林业信息化创新发展,充分证实该模式具备可行性。
2022年04期 No.592 36-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13K]使用编制县级巨尾桉(Eucalyptus grandis×E.urophylla)胸径一元材积表的138株解析木,分编表样本103株,检验样本35株。以根径立木材积表编制技术规程推荐的13个根径—胸径回归方程作为备选模型,根据103株编表样本的根径和胸径数据,应用Levenberg-Marquardt迭代法进行拟合评价,以离差平方和、相关系数、总相对误差、相对误差平均值、相对误差绝对值作为评价指标,选择拟合效果最好的回归方程作为编表模型。编表样本各备选回归方程评价指标的结果表明:根径—胸径回归方程以D=a_0+a_1×DR+a_2×DR~2+a_3×DR~3为最优,主要的两项评价指标相关系数(R)为0.981 48,总相对误差(RS)为0.033 58%,显示回归模型具有很高的拟合精度。经使用35株检验样本对优选的根径—胸径回归模型进行适用性检验,结果显示:总相对误差(RS)为1.435 19%,在±5%的误差范围内;相对误差绝对值平均值(REAA)为5.932 09%,在10%的误差范围内;F检验统计量为1.08,小于F_(0.05)(1,33)的临界值4.14,检验的结果表明模型适用。本文通过根径和胸径回归备选模型拟合、评价选优和适用性检验,利用最优根径—胸径回归方程中两个变量之间的回归关系,以编表样本中最小根径和最大根径值作为编表的根径幅度,以1 cm作为根径一元材积表的径阶距,导入县级巨尾桉胸径一元材积表公式V=0.000 256 D~(2.281 034)1.013 750~D,编制形成巨尾桉根径一元材积表。
2022年04期 No.592 40-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46K]为研究适宜松材线虫病(Bursaphelenchus xylophilus)除治迹地恢复的补植树种选择及其栽培技术,对浙江临海市的3种土层厚度的地类开展林地更新补植造林试验。经调查分析7个树种15年的树高、胸径和冠幅生长结果表明,3种地类间不同树种生长存在极显著差异,其中木荷、樟树和枫香表现出对优良立地条件的需求特性,而青冈、黄檀、白栎则表现出较好的耐瘠薄特性。分析木荷单株树高和胸径的频率分布结果显示,3种地类的树高和胸径均呈类正态分布,且在土层厚度小于40 cm的地类Ⅱ、Ⅲ中仍然存在0.84%~12.8%(树高)和10.4%~32.4%(胸径)的优良植株,其树高和胸径高于地类Ⅰ的平均水平,预示在南方相对瘠薄山地内存在优良的微立地环境,可通过选择微立地补植珍贵彩色树种实现瘠薄林地的质量精准提升。基于本研究结果,综合考虑具有相似生长习性的树种,提出适于浙江沿海松材线虫病除治迹地更新补植造林树种及其人工补植技术。
2022年04期 No.592 46-5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22K]森林资源变化对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具有显著的影响。及时调查分析森林资源保护成效及存在的问题,是制定和改革森林资源保护政策法规,合理保护与利用森林资源的重要依据。应用“3S”技术,于2017-2018年开展甘肃祁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森林资源现状调查,对森林保护成效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自保护区建立之初的1990-2017年,林地面积、活立木蓄积分别增加321 231.2 hm~2、903.6万m~3,增幅分别为65.2%、48.65%;其中,有林地面积、蓄积分别增加65 843.8 hm~2、1 023.4万m~3,增幅分别为59.2%、61.68%;优势树种林地面积、蓄积显著增加。2)灌木林地、未成林地面积分别增加306 791.7 hm~2、1 996.43 hm~2,增幅分别为104.5%、78.4%。3)有林地面积占保护区总面积比例增长了2.5%;林木绿化率增长了14%。森林生态系统每年产生的服务功能价值增加258.32亿元。可以得出结论:1)祁连山保护区建立以来,有林地、灌木林地、未成林地面积和活立木蓄积大幅度增加,说明森林植被得到显著保护与恢复,森林生态系统呈进展演替。2)分析了保护区森林资源增加的原因及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加强森林资源保护的对策建议。
2022年04期 No.592 51-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75K]本文在对安阳地区野生可食用蔬菜维管植物进行调查的基础上,分析了当地野生蔬菜植物野生分布、可食部位、种类构成及利用现状,并对本地区野生蔬菜植物提出保护性开发利用的建议。
2022年04期 No.592 58-6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13K]林产工业对国民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而木材加工产业作为林业的支柱产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本文对国内木材加工主要省区的整体产业情况、专利现状进行了分析研究,并提出了发展建议。
2022年04期 No.592 64-6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38K]<正>2021年12月25日,中国林学会组织专家对中国林科院热林所主持完成的“南方主要珍贵树种高效培育技术”成果进行了评价。评价专家来自北京林业大学、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国际竹藤中心和南京林业大学等单位。会议采用线上线下结合的方式召开。专家组经质询、讨论,一致认为该成果针对我国珍贵树种资源奇缺和木材安全等国家战略需求,构建了从选种、快繁、造林、经营管理的系统技术体系,丰富了我国森林培育类型,对林业产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2022年04期 No.592 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97K]<正>近日,山东省淄博市原山集团有限公司与华能山东发电有限公司白杨河发电厂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双方将在“林光互补”项目、“林风互补”项目、生物质耦合发电项目、光伏车棚+充电桩、分布式光伏、清洁供热等10个方面进行深入合作,打造“碳中和森林小镇”示范工程。
2022年04期 No.592 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13K]<正>日前,云南省林业和草原局与云南省林木品种审定委员会下发了2021年度云南省林木良种名录,高原所与普洱市林业和草原科学研究所合作培育的鼓槌石斛良种“云鼓1号(云R-SC-DC-065-2021)”、“云鼓2号(云R-SC-DC-066-2021)”获得林木良种证书。鼓槌石斛具有较高的药用价值,常作为保健品原料和观赏植物,用途非常广泛。自2010年始,高原所干热河谷资源培育与植被恢复研究团队以更新和规范现有种质,
2022年04期 No.592 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70K]<正>浙江省林业局近日发布2022年林业主导品种和主推技术(机械),共173项。林业主导品种共68个,主要为增产潜力大、适应性广、抗性强、品质优、产量高和生产急需的品种,涉及经济林、林下经济、花卉苗木、速生用材、珍贵用材等领域。主推技术80项,主要突出先进性和实用性,且取得成果被管理部门认定,包括种质资源创新及高效栽培技术、生态修复与病虫害防治技术、林下复合经营技术、林产化学与加工技术四大类。
2022年04期 No.592 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45K]<正>草地生态系统在调节气候、涵养水源、保持水土、更新与维持土壤肥力、促进营养物质循环、固定二氧化碳及释放氧气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近几十年来,由于气候变化和人为干扰的影响,内蒙古草原出现了不同程度的退化现象。特别是极端气候事件的频发,促进了内蒙古草原暖干化,更加加速了草原退化。但对于内蒙古不同草原类型区极端气候变化和极端气候对其的影响还尚不明确。
2022年04期 No.592 6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05K]<正>《英汉日木材与木结构词典》近日由中国林业出版社出版发行。《英汉日木材与木结构词典》是林业产业、建筑家居业、检验检疫的从业人员及科研院所、高校师生必备的重要参考书。可以解决中国与世界各国在木材与木结构领域的技术交流、学术交流和贸易往来中存在的专业术语的理解差异、使用误区,减少技术和交流障碍。
2022年04期 No.592 7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56K]<正>近日,云南省林业和草原局公布省草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通过的草品种名录,确定“云农1号”非洲狗尾草、“腾越”类地毯草、“中甸”百脉根等9个草品种为林草良种。云南作为南方草原的代表和草种质资源大省,高质量推进草种业工作关系着全省生态文明建设。自机构改革以来,针对云南省用种短缺、种源不足等问题,第一届云南省草品种审定委员会首次完成全省草品种审定工作。
2022年04期 No.592 7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89K]试验以泥炭、蛭石、珍珠岩、砂子、泥土等5种基质材料,按不同体积比配制成6种基质配比,对北京市密云区云蒙山迎红杜鹃(Rhododendron mucronulatum)播种苗进行栽培观测,综合株高、叶长、叶宽、株高增长量、移栽成活率等指标评价其生长情况。结果表明:6种基质配比对迎红杜鹃生长的影响明显不同,以品氏托普泥炭(20~40 mm)生长最好,东北泥炭(0~10 mm)次之,泥土生长表现最差。
2022年04期 No.592 69-7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00K]为了研究‘霞多丽’葡萄(Vitis vinifrea ‘Chardonnay’)在不同采收期果实各品质指标的变化,探索该品种在河西走廊嘉峪关产区的最佳采收期。本试验以5年生‘霞多丽’葡萄为试材,通过测定不同采收期葡萄浆果的可溶性糖含量等品质指标,使用主成分分析法对葡萄浆果品质进行综合评价,从而确定河西走廊嘉峪关产区‘霞多丽’葡萄的最佳采收期。结果发现,河西走廊嘉峪关产区‘霞多丽’葡萄在花后86~92 d的得分函数值大于零,其中花后89 d的得分函数分值最大,达到了0.753 5。综上可以得出,‘霞多丽’葡萄的适宜采收时间段为花后89 d至花后92 d,其中花后89 d为该地区‘霞多丽’葡萄的最佳采收期。
2022年04期 No.592 72-7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47K]紫薇绒蚧(Eriococcus lagerstroemiae Kuwana)以若虫和雌成虫危害为主,分泌蜡丝包裹身体固定危害,我们通过观测生物学特性,找出发生规律。寻求高效、低毒、无污染的农药进行科学防治,利用废机油与洗衣粉1∶1混合均匀的水溶剂喷药试验,6%、9%浓度药效分别达99.5%、100%,达到高效、绿色防治的目的。
2022年04期 No.592 76-7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98K]矮化密植枣园是获得红枣(Ziziphus jujuba Mill.)丰产优质栽培的一项关键技术,本文通过多年实践经验和引进先进技术的结合,总结了一套沙荒地红枣矮化密植技术,为干旱区沙荒地红枣栽培提供有力的科学依据。
2022年04期 No.592 78-8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57K]白蜡外齿茎蜂(Stenocephus fraxini Wei)是危害白蜡树属植物的重要枝梢害虫,危害高峰时可致羽状复叶大量脱落。自然界中,发现白蜡外齿茎蜂幼虫能被管氏肿腿蜂(Sclerodermus guani Xiao et Wu)寄生,但未进行详细研究。本研究表明:在温度25℃,相对湿度30%~60%,黑暗条件下,白蜡外齿茎蜂预蛹能够被管氏肿腿蜂寄生且繁育出蜂,发育历期为35 d左右。管氏肿腿蜂寄生白蜡外齿茎蜂预蛹的成功率为30.6%,白蜡外齿茎蜂预蛹平均单个质量0.029 0 g,繁育出管氏肿腿蜂的数量为4~12头不等。
2022年04期 No.592 82-8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17K]箬叶又名蜘蛛抱蛋(Aspidistra elatior),主要作为粽子的绿色天然包装材料和药用,多处有少量人工分株栽培,从对贵州兴义箬叶的栽培利用中,探索形成了一定的育苗、栽培技术方法。
2022年04期 No.592 84-8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86K]在花博会这样的大事件背景下,通过分析广西展园设计的困难与挑战,针对性的从主题立意、景观构架等方面着手,阐述展园设计的五大景区。方案为避免与往届展园设计的雷同,力求通过花卉植物材料的运用来进行创新,营造不同主题的景观空间,最终勾勒出一副极具广西意境的山水画卷——花开南国,秀甲天下。
2022年04期 No.592 87-8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17K]为探究黄花补血草(Limonium aureum)育苗及栽植技术,本研究通过直播育苗和穴盘育苗方式得出其实用育苗技术,旨在为黄花补血草的推广应用提供基础依据。
2022年04期 No.592 90-9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84K]2019年对宁夏危害枸杞的蛀果蛾(Phthorimaea sp.)进行了标本采集,经南开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李后魂教授鉴定确认是刺沟须麦蛾(Scrobipalpa erichiodes Bidzilya et Li)。本文提供了其简要形态特征描述、寄主植物和分布情况。
2022年04期 No.592 92-9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27K]为了分析平茬后沙棘(Hippophae rhamnoides)营养生长状况,确定平茬强度对沙棘的营养生长影响、沙棘首次平茬适宜树龄和平茬年限的影响,为实际生产提供技术依据,试验以沙棘为材料,对不同平茬强度、不同树龄及不同平茬年限的沙棘进行平茬试验;测定平茬后沙棘株高、冠幅、地径和成条比例。结果表明,不同平茬强度对沙棘营养生长状况的影响不大(P>0.05);不同树龄沙棘平茬后8年树龄沙棘平茬后株高、冠幅、地径与10、12、14年树龄的有显著差异(P<0.05);不同平茬年限沙棘营养显示不论是沙地还是硬梁地,株高、冠幅、地径在平茬后的连续3年中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平茬强度对沙棘的营养生长没有明显的影响;8年树龄的沙棘是首次平茬的适宜树龄;沙棘的营养生长随着平茬年限增长而逐渐增加,平茬前2年增长幅度较大,从第3年开始增长幅度有所下降。
2022年04期 No.592 93-9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85K]一种非宜林新围垦滩涂沿海防护林基干林带的构建和营造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在新围垦滩涂开挖主干河道,建造控水闸,建设海塘地的道路交通和排水系统;挖土翻土、堆筑土墩或土垅;种植容器苗;在造林成活后,进行松土抚育;割除杂草、用鲜嫩田菁或青草覆盖土壤和养护管理。可以使木麻黄(Casuarina equisetifolia)等耐盐碱植物在非宜林的沿海新围垦滩涂上正常生长,并提高防护林成活率,是一种生态环保的造林方法,对于抵御沿海地区重大自然灾害具有重要意义。
2022年04期 No.592 96-9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21K]通过对茖葱(Allium victorialis)种子进行不同采集时间、不同低温层积处理时间和不同浓度外源激素处理试验,以探讨最适于茖葱种子萌发的处理方法。结果表明:青蒴果发芽率最高,为81.67%,发芽势最好,为74.67%;低温层积150 d,种子发芽较好,发芽率达到了80.67%,发芽势达到了80.33%;外源激素处理以GA_3浓度100 mg/L处理24 h效果较好,发芽率达到了84.33%,发芽势81.33%。
2022年04期 No.592 98-10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07K]采用喷淋树干法3种不同的药剂配方防治银杏小线角木蠹蛾,通过对不同胸径的银杏进行处理,详细对比银杏小线角木蠹蛾的防治效果,筛选出针对银杏小线角木蠹蛾的最优药剂方案。
2022年04期 No.592 101-10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27K]<正>编著者徐梅卿经近十年的工作,完成了这两本书的编撰,于2020年先后出版发行。徐梅卿为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业研究所原《林业科学研究》编辑部主任和编审。现将其内容介绍如下:《中国木本植物病原总汇》(修订版)共收录了1975-2015年的木本植物病原物9 565个分类单位。其中:根肿菌2个,卵菌113个,真菌8 011个(含地衣180个),细菌107个,难培养原核生物82个,病毒87个,线虫862个,螨类147个,寄生性种子植物、藻类154个;寄主植物5 376个分类单元。全书共分四篇。
2022年04期 No.592 10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71K]<正>‘中研10号’马大相思(Acacia mangium×A.auriculiformis'Zhongyan10',良种编号:国S-ETS-AM-006-2017),是2008年由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业研究所通过资源交换,由越南国家林业科学研究所引进,为马大相思F_1代家系Bv10中选育的无性系。2013年由中国林科院林业所通过原国家林业局引智示范项目的资助,进行区域化试验和示范推广。‘中研10号’林相整齐,生长性状无遗传分化,早期速生、干型较为通直、冠幅紧凑;材质优良、耐瘠薄、无明显病害和虫害发生,适应性强;该品种在偏酸性土壤及海滨沙地生长良好,在南亚热带干热河谷绿化和滨海防护林建设方面有很大推广潜力。
2022年04期 No.592 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08K]<正>《林业科技通讯》创刊于1958年,2002年更名《林业实用技术》,2015年复名。是中国林科院科信所主办的中央级技术研究类期刊。办刊宗旨:为基层生产、科研、教学人员和广大林农服务,促进林业科学与技术交流。报道形式:理论研究、综述、实验报告、技术研究、问题探讨等。报道内容:专家论坛、学术研究、森环森保、技术研究、问题与探讨、特快专递、广告专栏等。凡属国家、省级重点及各类基金项目论文及创新成果优先录用。
2022年04期 No.592 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46K]<正>在“十一五”“十二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杉木育种与栽培专题、“863计划”等20余个国家及地方项目资助下,成果由中国林科院林业研究所组织全国12家省级以上研究单位历经10余年持续攻关完成。这项成果作为农村领域重点研发成果入选国家“十三五”科技创新成就展。成果揭示了杉木主要经济性状遗传变异规律,选育出多目标多水平良种101个,全面推进了杉木产区良种换代升级。在湘、桂、赣、浙、闽、黔、粤等主产区完成杉木第三代遗传改良,营建高世代种子园1万余亩;选育优良无性系51个,材积遗传增益19.8%~92.7%。
2022年04期 No.592 10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75K]<正>在国家“863”计划、林业行业公益专项、“十三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等项目的支持下,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木材工业研究所于文吉研究员带领团队,历经近20年的潜心研究,突破了高性能木质重组材料制造关键技术,开发出了高耐候性、高强度、高环保性等系列重组材料。该项技术2015年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2017年被列入《国家重点节能低碳技术推广目录(2017年本低碳部分)》;2020年12月被列入《绿色技术推广目录》,也是我国林草行业唯一入选的绿色技术。
2022年04期 No.592 10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15K]相关知识
林业科技通讯
鹤壁市林业发展“十二五”规划
承德市林业和草原局 科技园地 “土壤改良剂+赤桉”联合修复重金属矿渣潜力大
温州市林业发展“十二五”规划
投身林业研究36年 让科技植根林业——泰山林业科学研究院王长宪
平凉市崆峒区“十三五”林业生态文明建设和林果产业发展规划
黎川县人民政府 工作动态 黎川县林业科技服务团对毛竹林下仿野生种植多花黄精进行技术指导
安徽农业大学林学与园林学院导师介绍:傅松玲
城市林业团队在重要花卉植物花色花香研究方面取得新进展
福建省林业科技试验中心
网址: 林业科技通讯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79528.html
上一篇: 河北省木本植物物候变化特征及其对 |
下一篇: 2023年云南省阜外心血管病医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