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分享 > 安徽三农之声(第四十期)丨植物检疫与生物安全 你必须了解!

安徽三农之声(第四十期)丨植物检疫与生物安全 你必须了解!

(来源:安徽省农业农村厅)

作为安徽的农民朋友和农业从业者,很多人觉得植物检疫与生物安全似乎离我们很遥远可是您知道吗?水稻上的细菌性条斑病就是我国检疫性有害生物之一。

今天的《安徽三农之声》就带大家来感受下植物检疫与生物安全!

.

本期主题 | PROFILE

本期嘉宾:苗广飞

安徽省植物保护总站检疫科科长 一级主任科员 苗广飞

2月22日,苗广飞科长做客安徽农村广播直播间,通过《安徽三农之声》与听众分享植物检疫与生物安全。

快来了解下植物防疫

1、什么是植物检疫

国际上将“植物检疫”定义为:旨在防止检疫性有害生物传入和扩散或确保其官方防治的一切活动。

通俗的说,植物检疫是通过法律、行政和技术的手段,防止检疫性有害生物的人为传播,保障农业生产安全,服务农产品贸易的一项措施。

2、为什么要进行植物检疫

植物检疫的根本目的:防止外地的检疫性有害生物传入本地造成危害,防止本地的检疫性有害生物扩散蔓延,保护农业生产安全,服务于植物、植物产品贸易。

其重要性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植物检疫是农业生产安全的保障。通过开展检疫,确保引种和调运植物、植物产品的安全,防止了检疫性有害生物的传播蔓延,保护了广大未发生区的安全;通过开展发生区的防治灭杀,有效遏制了检疫性有害生物的发生和危害。

植物检疫是农产品对外贸易安全的保障。近年来,植物检疫机构与其他相关部门加强合作,不断提升我国植物检疫安全水平,确保出口农产品符合进口国家的植物检疫要求,突破了一些国家的检疫技术壁垒,确保我国农产品的顺利出口。

植物检疫是生态安全的保障。通过预防和控制检疫性有害生物的传播蔓延,避免了检疫性有害生物对未发生区植被的危害,减少了农药等的使用,对生态环境的保护有重要作用。

3、植物检疫与生物安全的关系

什么是检疫性有害生物

国际上将“检疫性有害生物”定义为:对受其威胁的地区具有潜在经济重要性但尚未在该地区发生,或虽已分布但分布不广并进行官方防治的有害生物。该定义包括了国内的检疫性有害生物和国家之间检疫性有害生物的内容。

《植物检疫条例》将国内植物检疫性有害生物定义为:局部地区发生,危险性大,能随植物及其产品传播的病、虫、杂草。

检疫性有害生物和常规的病虫有什么区别

一、发生范围不同。检疫性有害生物一般发生在局部地区,而常规的病、虫发生分布比较普通。

二、强制性不同。检疫性有害生物是指国家有关法律法规以及双边或多边植物检疫协定规定的危险性特别大、在我国没有发生或发生但局部分布的一些病虫草,必须按照国家检疫机构的要求进行防治;而常规的病虫害则是指普遍发生的,危害或可能危害植物及其产品的有害生物,且未列入国家植物检疫性有害生物名录的所有有害生物,由国家植保机构指导相关单位或个人开展防治。

三、防治目标不同。对检疫性有害生物,主要以法律法规为依据,采取封锁、控制、消灭等措施,防治措施的强度更大,重点是阻止其传播扩散;对常规的病虫,主要开展农业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和化学防治等相结合的综合治理,一般只要求通过防治将常规的病虫的为害程度控制在经济允许的阈值或防治指标以下即可,重点控制其危害。

我们现行农业植物检疫性有害生物有哪些

我国现行农业植物检疫性有害生物包括由农业农村部公布的全国农业植物检疫性有害生物和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农业农村主管部门公布的地方补充农业植物检疫性有害生物。其中全国的农业植物检疫性有害生物共31种。包括一开始提到的水稻细菌性条斑病。

我省的植物疫情情况

稻水象甲

稻水象甲寄主广泛,尤其喜食水稻和禾本科及莎草科杂草。成虫多在叶尖、叶喙或叶间沿叶脉方向啃食嫩叶的叶肉留下表皮,形成长短不等的白色条斑。低龄幼虫啃食稻根造成断根,形成浮秧或影响生长,是造成水稻减产的主要因素。该虫危害引起的产量损失为20%左右,严重者可达50%。

主要防治措施:1.检疫措施,严禁未经检疫从发生区调运稻谷、秧苗、稻草及其制品。2.化学防治,以防治越冬代成虫为主,针对越冬场所、秧田期和大田期分三个阶段施药防治。3.物理防治,发生稻田利用灯光诱杀成虫压低虫源,对小片孤立稻田设置防虫网防止稻水象甲迁移进入稻田或者覆膜无水栽培,减少稻株落卵量。4.农业防治,水稻收割后至土壤封冻前对稻田进行翻耕或耕耙,降低田间越冬成虫成活率。

水稻细菌性条斑病

水稻细菌性条斑病是危害水稻的重要细菌病害,主要集中在长江以南稻区,一般粳稻较抗病,籼稻大多感病受害重,杂交稻比常规稻感病。水稻细条病主要为害水稻叶片,病斑局限于叶脉间薄壁细胞,由初期深绿色水浸状斑点逐渐变为淡黄色狭长条斑,后期多条病斑连成大块坏死斑,病部菌脓呈串珠状。水稻从苗期到孕穗期都可见到典型病状。病菌侵染种子颖壳后出现变色斑点。

主要防治措施:1.检疫措施,禁止从发生区调种、换种。2.种子消毒处理,播种前采用温汤浸种法或强氯精进行种子消毒处理。3.药剂防治,苗期或大田稻叶上发现有细菌性条斑病出现时,应立即喷施噻森铜等药剂防治。

黄瓜绿斑驳花叶病毒

黄瓜绿斑驳花叶病毒主要危害黄瓜、西瓜、南瓜和甜瓜等葫芦科作物,一般造成减产20%以上,严重的甚至绝收,目前尚无有效的防治药剂。西瓜症状表现为幼叶不规则褪色或淡黄色花叶,叶面凹凸不平,接近果皮及种子周围的果肉分别呈黄色和暗红色水浸状,成熟西瓜果肉出现块状纤维形成空洞,味苦不能食用。黄瓜症状表现为新叶现黄色小斑点或花叶,有浓绿瘤状突起,叶小、叶缘上卷,病株开花迟和少花,不结果或果畸形。

主要防治措施:1.检疫措施,种植经检疫合格的健康种子,严禁病区内的种苗、果实外调。2.及时挖除植株,就地集中晒干焚烧或深埋处理植株和果实。3.化学防治,播种前用3-10%亚磷酸三钠浸种10分钟,发病田土壤和农具用100倍福尔马林处理后覆膜封闭5-7天。4.农业防治,作物种植期间加强肥水管理,避免农事操作对植株造成伤口,病田改种非葫芦科作物两年以上。

瓜类果斑病

瓜类果斑病是西瓜上的重大危险性病害,该病还为害甜瓜、南瓜、黄瓜、西葫芦和苦瓜等。发病田块可使西瓜减产50%以上,新红宝西瓜较感病。西瓜子叶、真叶和果实上均可受感染发病,果实上典型症状是表皮出现水浸状小斑点,病斑逐渐扩大,边缘不规则可布满整个果面,初期病变只局限在果皮,后期果实很快腐烂。

大豆疫病

大豆疫霉病只侵染为害大豆,对大豆各个生育期均可侵染为害。大豆出芽前引起种子腐烂,出苗后引起植株枯萎。苗期感病茎基部出现水浸状病斑,叶片变黄萎蔫,严重时植株猝倒死亡。成株期感病叶片自下而上逐渐变黄并很快萎蔫,茎基部褐色病斑向上扩展,根系腐烂或发育不良。病株结荚少,空荚、瘪荚多,籽粒皱缩干瘪。

主要防治措施:1.检疫措施,禁止从发病区繁种调运。2.种植抗病和耐病品种。3.种子处理,大豆播种前用甲霜灵等药剂进行种子包衣处理。4.农业防治,采用垄作、减少连作,科学施肥和及时排水等。

(来源:农民服务台)

责任编辑:

相关知识

事关农业安全!海南植物检疫你应该知道的这些事!
第四十期 兰花意象的发展和文化底蕴(下)
生态安全科普丨防范外来物种入侵, 守护国门生物安全!
【动植物检疫】进出境动植物检疫知识了解一下!
抓好农林业植物疫情防控 保护生物多样性安全
植物检疫政策知多少丨进口泰国罗汉松植物检疫要求知多少
国外动植物检疫准入的那些事
【动植物检疫】国外动植物检疫准入的那些事
花之声 | 鸢尾花
植物检疫的措施.docx

网址: 安徽三农之声(第四十期)丨植物检疫与生物安全 你必须了解!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265666.html

所属分类:花卉
上一篇: 植物检疫知识宣传
下一篇: 四川省农业农村厅 关于印发《四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