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分享 > 园林生态学第九章城市植物群落的类型与配置

园林生态学第九章城市植物群落的类型与配置

1、LOGO第九章第九章 城市植物群落的城市植物群落的类型与类型与配置配置Contents第一节第一节 城市植物群落的概念及配置城市植物群落的概念及配置1 第二节第二节 城市植物群落的动态变化城市植物群落的动态变化2 第三节第三节 城市地带性植被的恢复与重建城市地带性植被的恢复与重建3第一节第一节 城市植物群落的概念与分类城市植物群落的概念与分类v一、城市植物群落与城市植被的概念一、城市植物群落与城市植被的概念 城市植物群落:城市植物群落:指城市区域内各种植物的总和,包括一切自然生长和人工栽培的各种植物类型,如森林、灌丛、绿篱、花坛、草地、粮食作物和果园等等。 城市植被:城市植被:泛指城市内地表植

2、物的总体,与城市植物群落所指的对象相同,但一般不涉及群落范围、群落结构等特征。v由于城市环境与人为干扰的影响,使得城市植被种类、分布、群落形成及其发育状况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20世纪7080年代开始成为生态学研究的热点之一。v城市植物群落的分类: 植物群落本身特征+发挥功能v二、城市植物群落的分类二、城市植物群落的分类v1、根据人为影响程度分类、根据人为影响程度分类(大泽雅彦大泽雅彦) 人工栽培群落:人工栽培群落:人为引入城市区域的植物群落类型,包括市区道路两旁、街心花坛、居住区内人工种植的绿化群落以及郊区的农田、人工防护林带等等。 残存自然群落:残存自然群落:在城市化以前就已经存在,但在城市

3、化过程中不断被清除而残留的原生或此生的植物群落,如寺庙风水林,这些群落大都以小面积孤岛形式存在。v 城市杂草群落:城市杂草群落:指城市化过程中受到人为干扰后仍可出现的植物群落。这些植物群落中包括当地的乡土植物,能够适应当地的生境、抵抗各种人为干扰。 2、根据群落的来源、根据群落的来源(蒋高明,(蒋高明,1993) 自然植被:自然植被:多为城市化过程中残留下来的原生或此生的植物群落,代表了当地城市化前自然状态下的植物顶级群落。多存于寺庙、教堂、大学校园以及私人宅院中。珊瑚菜 枸骨 半自然植被伴人植物群落:半自然植被伴人植物群落:大部分为侵入到人工生境中的伴人植物群落(建筑废弃地、缝隙空间),以及

4、各类此生林或湿地植物群落(人工绿化山林地)。多数为一年生或多年生草本植物,城市先锋植物。 人工植被:人工植被:包括行道树、城市森林、公园和街头绿地四类。v 3、基于植被生活型的城市植被群落分类、基于植被生活型的城市植被群落分类 方法:方法:遥感判读与地面调研 类型类型:自然/半自然植被和人工植被2个大类,其下共有9个植被类型和34个植被亚型。 内部以建群种为特征划分群系群丛等植物群落类型自然与半自然自然与半自然植被植被森林森林灌丛灌丛草本植被草本植被水生草本植被水生草本植被 人工植被人工植被人工密林人工密林人工疏林人工疏林人工灌丛人工灌丛人工草本植物人工草本植物水生草本植被水生草本植被第二节第

5、二节 城市植物群落动态变化城市植物群落动态变化v一、城市植物群落动态变化的一、城市植物群落动态变化的主要诱因主要诱因1、城市化进程改变了城市环境(生境条件) 光照、温度、风、水文/水环境、土壤状况、大气环境等;2、城市土地利用方式的变化,直接导致植物生境的破碎化;3、城市人工活动干扰的加强,造成植物群落的人工化特征。v二、城市植物群落动态变化的主要特征二、城市植物群落动态变化的主要特征v1、植物群落区系成分中出现乡土树种减少、人、植物群落区系成分中出现乡土树种减少、人工种增加的趋势工种增加的趋势城市植物区系成分与原生植被具有较大的相似性,城市植被群落中灌木、草本和藤本植物远比原生植被少。人类引

6、进或伴人植物的比例明显增多,城市乡土种或地带性植被特征不明显:人布植物与归化率(植物群落物种组成中人不植物的百分率)。调查地点调查地点样地面样地面积(积(m2)植物种数(种)植物种数(种)乔木乔木灌木灌木草本、草本、藤本藤本黄花岗公园黄花岗公园1009410广东省科学院机关大院广东省科学院机关大院100759东郊低丘陵台地人工林东郊低丘陵台地人工林100455罗岗水西村近自然群落罗岗水西村近自然群落100185825日本仙台市,日本仙台市,1972年,归化年,归化率率老城区老城区50%住宅住宅区区35%上海市,宋永昌等上海市,宋永昌等人布种人布种60.7%(不包括杂(不包括杂草)草)v2、植物

7、群落区系组成中,植物对环境适应、植物群落区系组成中,植物对环境适应力差异显著力差异显著 自然植被群落减少、人工栽培、管理的植被群落自然植被群落减少、人工栽培、管理的植被群落类型增加类型增加 栽培度栽培度 适应力适应力栽培度栽培度v适应力适应力v3、城市生境条件的变化,改变了城市植被、城市生境条件的变化,改变了城市植被群落的演替过程群落的演替过程城市环境变化,自然植被的清除以及人工种植的城市环境变化,自然植被的清除以及人工种植的乔灌木与人本草本植物的侵入,使得自然植被被乔灌木与人本草本植物的侵入,使得自然植被被演替过程发生中断,演替方向发生变化演替过程发生中断,演替方向发生变化。(。(直接直接)

8、大气污染大气污染树种长势衰退,树种长势衰退, 日本米槠林,日本米槠林冠日本米槠林,日本米槠林冠 层小层小城市中呈小面积孤岛状分布的残存自然植被,其城市中呈小面积孤岛状分布的残存自然植被,其维持机理与演替过程具有与地带性自然植被不同维持机理与演替过程具有与地带性自然植被不同的特点的特点。(。(间接间接)种源母树的存在以及种子扩散的能力。种源母树的存在以及种子扩散的能力。第三节第三节 城市地带性植被的恢复与重建城市地带性植被的恢复与重建v一、城市地带性植被恢复重建的生态学原一、城市地带性植被恢复重建的生态学原理理1、以群落为基本单位的原则:以群落为基本单位的原则: 群落物种组成多样性群落物种组成多

9、样性+生态位生态位2、地带性原则:地带性原则: 气候气候+植被分区植被分区+适地适树,乡土树种适地适树,乡土树种3、生态演替原则:生态演替原则:顶级群落顶级群落+序列顶级序列顶级4、以自然潜在植被理论为指导的原则以自然潜在植被理论为指导的原则5、保护生物多样性原则:保护生物多样性原则:保留保护保留保护+模拟模拟6、整体性和系统性原则:整体性和系统性原则: 破碎化破碎化网络化,绿地网络化,绿地绿地统绿地统7、 景观多样性原则:景观多样性原则: 城市的美化,绿地系统的稳定城市的美化,绿地系统的稳定v二二 城市森林恢复重建方法以日本宫胁城市森林恢复重建方法以日本宫胁法为例法为例v1、宫胁法的理论基础、宫胁法的理论基础 宫胁法,全称宫胁昭环境保护林建造法,主要是宫胁法,全称宫胁昭环境保护林建造法,主要是基于生态演替理论,并以此为依据重建当地自然基于生态演替理论,并以此为依据重建当地自然潜在植被。潜在植被。 目前主要用于城市森林建设与恢复。目前主要用于城市森林建设与恢复。植被演替理论与顶级演替学说植被演替理论与顶级演替学说即通过当地的潜在植被(顶级群落)、改造土壤、即通过当地的潜在植被(顶级

相关知识

植物生态学课程
城市中的园林植物群落可以降低城市温度、减弱热岛效应
透析生态学的科学内涵
园林生态学》课程教学大纲
衡水市园林植物多样性与园林植物群落自然度分析
植物生态学原理
园林生态学
植物群落在绿色保障房社区中的优化配置初探
园林生态学 (2)
园林小品配置

网址: 园林生态学第九章城市植物群落的类型与配置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272823.html

所属分类:花卉
上一篇: 「周末精华」景观设计中的植物搭配
下一篇: 花境:源于自然,艺术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