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分享 > 汉式公祭微信点歌纸钱换鲜花 绿色祭扫文明祭祀新风拂清明

汉式公祭微信点歌纸钱换鲜花 绿色祭扫文明祭祀新风拂清明

石桥铺殡仪馆,市民在参与读诗词祭扫活动。 记者 龙在全 摄 石桥铺殡仪馆,汉式公祭表演现场。 记者 龙在全 摄 昨日,乘客在229路公交车终点站换鲜花。 受访者供图

    重庆商报-上游财经

    记者 刘真

    昨天是清明节假期第一天,来自市民政局清明节工作办公室消息,昨天主城区殡葬服务单位接待祭扫52.1万余人,疏导机动车辆约8.1万台次;全市殡葬服务单位共接待祭扫群众约102.9万人。记者走访主城多个祭扫点发现,相比焚香烧纸、烟花爆竹等传统祭祀方式,鲜花、寄语卡、诗词祭扫、汉服祭祀等文明祭扫风正在逐渐替代,到底今年有哪些不一样的地方呢?

    石桥铺殡仪馆 志愿者倡导文明祭祀

    13名来自重庆师范大学历史爱好者协会的大学生志愿者身着汉服,进行汉式公祭表演,用古人祭祀习俗寄托对故去亲人的哀思。

    上午10点,大学生志愿者们身着汉服,洗手后肃容缓步进入石桥埔殡仪馆,摆上香案,插香鞠躬,然后诵读祭文。开幕式后,13名男女身着汉服进行汉式公祭演示,其中一名男子扮演赞者(司仪),3名男子分别扮演初献官、亚献官、终献官,一名男子扮演侍者,剩下人员全部扮演参祭人员。

    据本次活动的相关负责人唐春林表示,他们想用这种既环保又庄重、古典的方式倡导大家文明祭祀,既是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也是为了弘扬和传承中国传统文化。为了此次表演,他们进行了4天的排练。

    九龙陵园 微信点歌寄哀思

    “往年我们是一直烧香烛纸钱,每次烧完都是一身烟灰味,今年听说有鲜花祭祀,我们就打算买一捧菊花来祭祀父母亲。”45岁的张女士昨天带着丈夫、儿子前去祭祀她父亲,她告诉记者,以往扫墓都会购买烟花爆竹、纸钱,今年改用新的祭扫方式,即用鲜花替代纸钱,觉得文明祭祀后空气好了。

    据了解,今年九龙陵园还推出了微信点歌寄哀思服务,“市民只要扫一扫,在网页上写明墓位编号、歌曲或想说的话,陵园内的广播便会播放。”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这种新颖环保方式得到了市民的认可,一上午就有数十名市民主动咨询。

    青龙山陵园 免费安葬44名逝者

    昨天上午,青龙山陵园,在身着黑衣、手举黑伞的工作人员陪同下,44位逝者亲人将裹着白布的骨灰盒一步步捧至山顶的生态葬,进行免费安葬。上午11点,逝者家属在墓前手捧鲜花,向亲人鞠躬,作最后的告别,不少家属的脸上还挂着泪痕。

    “今天安葬的,是我丈夫的哥哥。他是20年前患心肌梗塞去世的,因为没有后人,家又远在湖北,所以这20年来骨灰一直寄存在殡仪馆。”一位手捧鲜花的阿姨说,得知这里可以免费安葬,后期也不收管理费,于是通知了他的亲人,经同意后当天送他来此安葬,也算是入土为安了,以后每年的清明,亲人们会来这里祭扫。

    变化

    文明祭扫意识在提高 节地生态葬正成趋势

    “清明祭祀,现在年轻人大多选择买鲜花,而老人还是习惯买点纸钱香烛。”对于市民的文明祭扫意识,石桥铺殡仪馆党支部书记杨艳梅感触很深,“我们每年都会提供‘纸钱换鲜花’服务,从几年前整个清明期间只换几百枝,到去年每天换近2000枝,明显感觉到大家文明祭扫意识逐步提高。”

    除了引导宣传外,石桥铺殡仪馆还采取了一定的“强制措施”。如2015年7月开始弃用传统灵堂,全部改用鲜花灵堂,替代了传统烧香烛纸钱。“起初还有市民不习惯,我们就划出了一部分露天祭祀区供市民焚烧纸钱香烛,但除了春节、清明等这两个固定节假日外,其余时间段很难看见有市民选择露天焚烧纸钱香烛,而电子烛正在逐渐替代明烛。”杨艳梅说,在市民看来,两者价格差不多,后者确实更环保更美观。现在市民都在逐渐选择绿色、环保祭扫方式,如今年推出的祭扫活动就有:读诗词祭扫、鲜花换取香烛纸钱、挂绿丝带、写心愿卡、折纸、祭祀贴、提供哀伤抚慰等。

    市殡管中心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作为一种特殊的生命延续方式,节地生态葬正成为一种趋势。据介绍,作为“惠民殡葬”的重要措施,目前全市已有47家经营性公墓开辟“公益生态葬园区”,免费安葬对象扩展至低保户、困难户、残疾人、革命烈士及已故癌症病人,并以低价位对全市低收入群众提供安葬服务。

    截至2016年底,全市共推出免费的树葬、花葬、草坪葬48364.5平方米、小型地墓38506平方米、壁墓塔葬12800个,已免费安葬困难群众53309人。

    公交线路

    500枝鲜花换香烛鞭炮

    重庆商报-上游财经首席记者 郑三波

    重庆商报讯 昨日,一名80多岁的老爷爷及其女儿带着香烛纸钱和鞭炮,在杨家坪西郊229路公交车起点站准备上车。“爷爷,按照规定,易燃易爆物品是不能带上车的哟!“驾驶员兰师傅告诉爷爷。

    兰师傅说,看到老人很失望,他拿出鲜花,让其代替香烛纸线和鞭炮。最后老人同意换取,但要换10枝。

    西部小龙坎分公司负责人称,他们清明节推出了鲜花换香烛鞭炮活动,乘客都很自觉,愿意用香烛纸钱换鲜花。昨天,途经九龙公墓、松鹤陵园、歌乐山公墓的229、233、296、280路公交线路,全天用香烛纸钱免费换走500枝鲜花。今天和明天,乘客还可以到路队调度室用爆竹等祭祀物品免费换取鲜花。

    祭祀用品市场

    纸钱不如鲜花受欢迎

    重庆商报-上游财经见习记者 冯锐

    重庆商报讯 “鲜花献故人,植树绿祖坟”。2日,在主城多个祭祀点,白色、黄色菊花取代纸钱成为今年祭祀主力军。

    在江北飞来寺墓园,记者在入口处观察近半小时,没有发现提着大包纸钱前来扫墓的市民,扫墓的市民几乎都是携带一束鲜花。墓园周围销售祭祀用品的店铺,也都将鲜花摆在了显眼的位置。李大姐销售祭祀用品已有5年,昨天她准备了白色和黄色菊花共50束,两个小时就售出了一大半。她说,相比传统的纸钱祭祀,年轻人更喜欢以鲜花祭祀先人。而一同前来的老人表示,虽然用纸钱祭祀更传统,但只要能够表达对先人的追思,用鲜花祭祀,他们也能理解并支持。

    李大姐还说,虽然纸钱花样多,但今年明显不如鲜花受欢迎,而“金元宝”“金条”等较“俗气”的祭祀用品,几乎无人问津。

    祭扫现场

    市民写寄语卡追思故人

    重庆商报-上游财经记者 刘真

    重庆商报讯 “外婆,希望你在另一个世界开开心心,希望下辈子我还可以做你最贴心的外孙女,你永远在我心中”、“宝贝,来生有缘的话,一定要找到妈妈,还做妈妈的女儿”……昨天,在屏鼎山墓园,石桥铺殡仪馆社工站为祭扫市民准备了寄语卡、笔等,过往市民纷纷驻足留言,一上午时间,“生命树”上就挂满了500张左右卡片。

    “由于上个月在国外培训,没能陪您最后一程,谨在此表示怀念与祝福”——在卡片上写到这里时,32岁的吴琴眼眶有些湿润。她告诉记者,昨天她特地带着女儿来祭扫她的大伯。她常年在北京工作,一年也就回渝三四次。每次只要她回到重庆,大伯准会做她最喜欢吃的糖醋排骨和酸菜鱼。哪知上个月大伯因突发脑溢血,离世而去……

    “生命树”上的卡片今后如何处理?社工王怡介绍,将把卡片内容拍照并选取摘录,出版在《寄往天堂》这本书上,供祭扫亲属翻阅。卡片将定期焚烧,“寄”给天堂的人。

进入【新浪财经股吧】讨论

相关知识

汉式公祭微信点歌纸钱换鲜花 绿色祭扫文明祭祀新风拂清明
您的位置:首页 > 南京市民政局 > 专题回顾 > 2019年清明文明祭扫专题 > 媒体报道 >
“鲜花换纸钱”第三年 绿色清明蔚然成风 文明祭祀气象新
辽源兴起文明祭祀新风:网上祭奠 鲜花祭扫
江苏民政厅 媒体关注 【南京日报】鲜花祭扫成主流、社区共祭增多、网络祭奠成为新风尚 祭扫方式更多元,绿色文明祭扫蔚然成风
鲜花祭祀 让清明更文明
文明祭扫理念渐入人心 这才是清明正确打开方式
玉林:鲜花代替鞭炮 绿色祭扫让清明更文明
鲜花换纸钱 文明祭哀思
文明祭扫:鲜花替代纸钱 微信寄托哀思

网址: 汉式公祭微信点歌纸钱换鲜花 绿色祭扫文明祭祀新风拂清明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275774.html

所属分类:花卉
上一篇: 今年中元节,衡阳人文明祭祀不减哀
下一篇: “以树为碑,与花草为伴”,肇庆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