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分享 > 移风易俗 | 移风易俗深入民心 文明新风扑面而来

移风易俗 | 移风易俗深入民心 文明新风扑面而来

劲吹文明风,城乡皆新景。初春时节,辽河两岸,和风拂面;鹤乡大地,一派清新。当您深人城乡,无论是公共场所,还是社区村屯,都会感受到盘锦的一个新变化:渐去的陈规陋习,更加纯朴的民风,蔚然而兴的时代新风,这座城市在移风易俗中变得更加和谐美好。

移风易俗破除丧葬等陋习

深化丧葬习俗改革,把殡葬移风易俗纳入文明城市、文明村镇和美丽乡村建设之中,加大推进力度,效果凸显。移风易俗从殡葬抓起。为此,我市在殡仪馆、墓园等场所,设置了“鲜花换烧纸”服务点,鼓励大家用更加绿色、文明的方式祭拜先人,取代烧纸钱、放鞭炮等传统祭奠习俗。

“为了保护环境,政府倡导‘文明祭扫生态殡葬’,用鲜花替代烧纸,用树葬、海葬替代土葬、墓葬,很多群众积极响应,作为文明城市的一员,我们非常支持在殡葬和祭扫方面的移风易俗。”双台子区辽河街道化建社区居民刘先生告诉记者,近年来盘锦鹤栖园公墓还推出了免费代亲祭祀,一分钱不收,只要预约,不用去公墓,需要的祭扫活动工作人员都替你办了,还有视频发来,这样的服务有力地引导了移风易俗。

据了解,从2020年开始,盘锦鹤栖园公墓管理处从疫情防控、满足市民祭祀需要的角度出发,推出了免费代亲祭祀服务项目,用户通过网站、手机微网登录“代亲祭祀服务平台”,预约成功后,由工作人员代为进行实地祭扫,包括清扫墓碑、敬献鲜花、行鞠躬礼等,并将这一系列服务活动录制成视频,反馈给用户。

今年清明节期间,我市广大群众普遍采取了网上祭祀、委托墓园工作人员代为祭扫等方式来怀念逝者、寄托衰思。如今,街头烧纸的祭祀现象大大减少。

“盘锦殡葬方面的移风易俗,对于群众来说是件大好事,既可改变人们薄养厚葬的陋习,又可省去不必要的支出,减轻经济负担。”殡葬司仪孟先生深有感触,他说,通过宣传引导,群众已经普遍接受了殡葬移风易俗的倡议,比如,城乡已经普遍不用传统的车马牛等“纸活”“雇吹”,不大量焚烧祭品等,即使是农村丧事也从简操办。殡仪馆采用电子花圈,经济环保。这些改革有效服务群众,也助力文明城市建设。

移风易俗倡树新型民俗观

近年来,我市积极探索深入推进移风易俗工作,围绕社区和乡村等重点,倡树新型民俗观,收到了实实在在的效果。

比如,注重发挥社区和村(居)委会、红白理事会、老年人协会等组织的作用,把红白喜事规范纳入村规民约、村民自治章程,推广文明、简约环保的殡葬礼仪,改变订婚彩礼、婚庆大办等传统婚俗观念,培育起新时代新型民风。

“遵法纪,讲道德,爱集体多公益,移风易俗树新风,崇尚科学讲正气;邻里间,要亲密,有纠纷,莫动气,你帮我来我帮你,互帮互助好关系……”在兴隆台区新工街道粮家村,从村部到文化广场等公共场所,随处可见《粮家村村规民约》公示板,经过村民们讨论制定的“村规民约”,涵盖了村里方方面面,如今已成了村民的行为规范,全村老少自觉遵守,互相监督,有效提升了全村的文明程度,也让村民普遍受益。

采访中,村党支部书记孙涛告诉记者,把移风易俗写进“村规民约”,在促进村文明建设上发挥了重要作用,让粮家村进入了区级文明村行列,并被确定为全省美丽示范村创建单位。

“咱们村的红白喜事变化可大了,改变了以往的陈规陋习。比如,村里老人去世,村上安排理事会送一对花篮,表示慰问,都不办酒席。村里有结婚的喜事,理事会人员上门讲村规,引导村民不操办,即使招待亲友也从简。”村红白理事会理事长孙秀祥告诉记者,现在村里红白事都从简,而村民乔迁、生孩子、子女上大学等都不操办,这大大减少了村民互相随礼带来的负担,也杜绝了铺张浪费问题。

据了解,像这样移风易俗带来的变化在全市城乡随处可见,通过除陋习减轻了群众负担,是百姓最受益的实事。

移风易俗培育良好生活习惯

倡导良好生活习惯,培育健康生活方式;崇尚勤俭节约,反对铺张浪费;留住淳朴民风,创建文明新风。

我市在推进移风易俗中,上下联动,城乡同步,通过持续开展移风易俗进农村、进社区、进学校、进企业、进机关、进家庭宣传教育活动,让移风易俗的一系列制度规范家喻户晓、入脑入心。同时,以文明城市、文明村镇建设为抓手,把移风易俗工作作为文明单位、文明村镇、文明户评选的重要条件,建立奖惩机制,打造一批移风易俗示范镇(街道)、示范村(社区)、示范户。

在大洼区王家街道石庙子村,村党支部以构建文明乡风为主题,定期开展“文明示范户”活动,评选村内文明家庭典型,并将典型推荐给上级部门,积极宣传上榜典型先进事迹,营造上榜光荣、人人争相上榜的良好氛围。同时,石庙子村充分利用村民“四会”组织,引领辖区群众树立文明意识,倡导文明新风。经过治理倡导,如今石庙子村村居环境焕然一新,村民普遍养成了爱护环境、健康生活的好习惯。家家户户门前,设置了不同类型的小型垃圾桶,垃圾分类,环境整洁,村貌美丽。

“通过推进移风易俗,让更多的村民有了良好行为习惯,通过树立典型示范带动,促讲村民的文明意识提升。”石庙子村党支部书记于宝兴说,移风易俗的内涵很丰富,只要坚持就一定会有收获。

推动移风易俗,贵在坚持,这是人们的共识。王家街道华侨村坚持科学谋划、坚持问题导向、坚持宣传教育,有效地推进了移风易俗深入人心。如,以解决群众关切问题为宗旨,积极开展“破陈规陋习、树文明新风”大讲堂,以勤俭养德过好“我们的节日”等载体活动,常态化开展专题教育,使群众思想认识不断提高。如今,结合美丽乡村建设,改厕工作全部落实到位,全村286户全部实现厕所改造,全域实现了水冲式厕所入户入室。结合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及文化服务,定期开展村史读书活动,以华侨文化为底蕴,展现农村风土人情,形成了新时代文明新风尚。

在盘山县沙岭镇沙岭村,围绕移风易俗、传承家风美德,开展了文明乡村系列教育活动,如今,崇尚孝道、尊老爱幼、勤俭持家、邻里互助等文明风尚在全村形成,成为全镇移风易俗教育的典型村。

“移风易俗带来了村里环境变化,大家也自觉保护好村居环境,对我们这些老华侨来说,好的环境让我们的养老生活也丰富多彩,有滋有味。”华侨村村民刘宗一说。

来源:盘锦日报

整理:文明盘锦

责任编辑:

相关知识

移风易俗 | 移风易俗深入民心 文明新风扑面而来
三山经济开发区保定街道:移风易俗“三个聚焦”,灌溉乡风文明之花
以民族文化促文明兴村 ——乐业县花坪镇移风易俗建设典型经验
移风易俗的电子花圈值得推广
璧山 文明祭祀 共倡新风
璧山:“鲜花换纸钱”倡导文明祭祀新风
当七夕节遇上集体婚礼 看肥西人的“文明浪漫”
推进殡葬改革,倡导移风易俗,河源取得了这些新成就
赤壁:鲜花置换塑料花 文明祭祀创新风
衡阳市:文明实践阵地遍开文明花

网址: 移风易俗 | 移风易俗深入民心 文明新风扑面而来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275787.html

所属分类:花卉
上一篇: 上柏坪村:维护公墓整洁环境 倡导
下一篇: 开花店插花培训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