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分享 > 尚织汉服学塾:盛唐纹的艺术特色及其在服饰中的应用

尚织汉服学塾:盛唐纹的艺术特色及其在服饰中的应用

盛唐纹,乃中国古代装饰艺术中的瑰宝,它在唐代流行,故得其名,为唐代特有的装饰纹样。

在唐朝,经济与文化的繁荣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艺术的春天也随之到来。物质的丰富,催生了人们对精神层面的更高追求。此时,花卉图案以其独特的魅力,成为了金银器皿、铜镜、玉器、瓷器、织锦、绢画等工艺品上的主流装饰。牡丹、芍药、菊花、月季、莲花、佛手、石榴、桃花、百合等寓意美好的花卉,成为了首选的装饰元素。


图源网络

盛唐时期,最具代表性的装饰纹样,莫过于那波状弯曲、连绵不断的蔓草纹,亦称“卷草纹”,其盛行于唐代,故又有唐草纹之称。此纹样构图繁简有致,疏密得当,展现出一种富丽华贵的气质,成为了隋唐时期的一种标志性装饰。缠枝纹与卷草纹一道,成为了这一时期的代表纹样,而其他的装饰纹样,也均被统称为“盛唐纹”。

在唐代服饰上,装饰纹样同样展现出了非凡的创造力。与以往不同的是,唐代服饰图案开始以真实的花、草、鱼、虫为题材进行写生,但传统的龙、凤图案依然占据一席之地,这无疑是皇权神授观念的影响所致。此时的服饰图案,更加注重表现自由、丰满、肥壮的艺术风格。

到了晚唐时期,服饰图案更是精美绝伦。花鸟、边饰、团花等图案在轻柔的帛纱上交织辉映,宛如一幅幅生动的画卷。正如五代时期的王建所言:“罗衫叶叶绣重重,金凤银鹅各一丛,每翩舞时分两向,太平万岁字当中。”这些珍贵的服饰图案,是画工们在敦煌石窟中辛勤劳动的成果,为我们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

唐代服饰图案在继承前代风格的基础上,又融入了新的元素。它继承了周代的严谨、战国的舒展、汉代的明快以及魏晋的飘逸,并在此基础上更加华贵,使服饰图案达到了历史上的巅峰。唐代服饰及图案对后代的影响深远,一直延续至今。例如,缠枝纹在现代服饰图案中的运用,就充分展示了传统纹样与现代审美意识的完美结合。

在隋唐五代时期,除了政府官员按规定穿用特定花色的官服外,民间服饰的图案也极为丰富多彩。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一、联珠团窠纹,以连续的圆形为基本骨骼,圆周饰以联珠边饰,圆心则饰以鸟或兽纹,圆外空间则饰以放射状的宝相纹。这种纹样可能受到了波斯萨珊王朝的影响,也有可能是当时出口贸易中的热销产品。

二、宝相花纹,以盛开的花朵、花瓣、花蕾和叶子等自然素材为基础,按放射对称的规律重新组合而成的装饰花纹。其灵感来源于金属珠宝镶嵌的工艺美及多种花的自然美。

三、瑞锦纹,以雪花的自然形态为基础加工而成,呈现出多面放射对称的装饰形态,寓意着“瑞雪兆丰年”的吉祥含义。

四、散点式小簇花、小朵花,以花叶的自然形态为基础做成对称形小簇花,呈散点排列。这种纹样在盛唐时期非常流行。

五、穿枝花,以波状线结构为基础,将花、花苞、枝叶、藤蔓等组合成富丽缠绵的装饰纹样。此纹样流行于唐、宋、明、清各代,也被称为唐草纹。

六、鸟衔花草纹,多为鸾凤、孔雀、大雁、鹦鹉等禽鸟嘴中含着瑞草、璎珞、同心百结、花枝等图案,有的作飞翔状,有的作栖立式。

七、狩猎纹,作自由散列式或联珠团窠式排列。

八、几何纹,包括龟甲、双距、方棋、双胜、盘绦、如意等形式。隋唐时期的纹样造型丰腴、主纹突出、地部疏朗,常用对称构图,色彩鲜丽明快。到了五代时期,纹样逐渐趋于写实细腻。这些花式名称在宋代继续流行,并对明清时期的织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关知识

南宋女性服饰的花卉纹装饰时尚探析
华服时课|唐代服饰织物中的花卉纹样
曹县汉服“黑科技”!牡丹花“织”裙子、花香保存两年之久...
简论花卉植物装饰图案在服饰上的应用
浅谈花卉植物装饰图案在服饰上的应用.doc全文
花饰品在服饰中是应用得非常广泛的类别
彝族花腰服饰装饰图案的审美与解读
具有逐花异色效应一组经提花织锦的纹织工艺设计方法
中国传统装饰纹样艺术特色探究
【苗疆】红苗、白苗、青苗、花苗、蓝苗的服饰辨别

网址: 尚织汉服学塾:盛唐纹的艺术特色及其在服饰中的应用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277582.html

所属分类:花卉
上一篇: 西安三色装饰
下一篇: 探寻植物里的“染色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