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圈并非中国传统,而是由西方传入的。
在西方,用于葬礼的“花圈”和更常见的礼仪用品“花环”实属同源。花圈文化的起源可追溯至欧洲古典时代,生活于意大利半岛的伊特鲁里亚人用花草编制成类似王冠的头环,象征佩戴者伟大的成或崇高的地位。
GIF
花圈的由来谁才能送花圈花圈什么时候中国才有 古希腊人则早将花圈应用于葬礼,代表着永续循环的生命。欧洲早期的基督徒也常将绿色花圈放置在纯洁少女的墓前,以此歌颂不灭的灵魂战胜死亡。
到了近代,从英国的维多利亚时代开始,人们通过特定花朵、树枝制作的花圈来表达对死者的哀悼。这一时期,葬礼上的花圈文化已与现代殡葬花圈相差无几,但它的流行程度可能超过现代,至少,清末中国人对西方葬礼上这件用品的关注程度远超其他。1910 年,《申报》在报道英王爱德华七世逝世的新闻时,总是不厌其烦地提起谁谁谁送了花圈。
花圈被中国人用于葬礼也开始于这一时期——清朝末年。我们经过查找,发现的早记载是1903 年《国民日日报》上革命党人祭奠岳飞的一首诗:
西湖杨柳映朝霞,自结“花圈”献岳爷。
国会冤刑苏格拉,敌军威慑汉尼拔。
君臣昏聩河山耻,父老遮留将士哗。
气正销亡休更问,黄龙属话家。
虽然诗中提到的“花圈”相当于祭祀古人的道具,但还是反映出西方殡葬文化对中国的显著影响。
真正用于“中国人葬礼”的花圈早出现在1909 年《申报》一则本地新闻里:
需要说明的是,上图中的“华商义勇队”属于清末上海地方武装“万国团练会”的一部分,“万国团练会”成立目的在于保护租界。既然是租界产物,文化上自然深受西方影响,其队员葬礼中出现“花圈”也不足为奇——甚至,这个花圈都很可能是外国朋友送来的。
花圈作为丧葬礼器,在中国全境铺开,应是民国建立后的政策所致。
1912 年,民国政府在新颁布的《礼制》和《服制》中规定:“吊丧来宾,男子左腕围黑纱,女子胸际缀黑纱结;吊仪除挽联、挽幡、香花外,还有‘花圈’。”
这把花圈的使用提到了国家认可的高度,尤其是对官吏丧事的规定,势必导致民间掀起效仿浪潮。丧事中流行的追悼会,源于民国时期推行的礼制改革,足见其影响之深远。
相关知识
葬礼送花圈是中国传统吗?中国葬礼花圈的来历
参加葬礼要送花圈吗?送花圈送几个?葬礼花圈价格、买花圈多少钱
花圈专卖店:纪念逝者,花圈专卖店提供最美丽的葬礼花圈
花圈专卖店:提供定制花圈和葬礼鲜花的专业服务
送花圈怎么说?——送花圈的礼仪常识与文化背景
鲜花花圈多少钱一个:参加葬礼为什么都用菊花?送其他花行不行?
如何选购花圈?选购的花圈要怎么送?
花圈应该怎么送,花圈挽联应该怎么写?
细思极恐的花圈文化:中国葬礼白花圈,却成日本喜事专用!
丧事送花篮还是花圈:区别有以下几种情况,你知道吗?
网址: 葬礼送花圈是中国传统吗?中国葬礼花圈的来历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2834.html
上一篇: 送花圈怎么说?——送花圈的礼仪常 |
下一篇: 花圈的来历与意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