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无土栽培,很多人可能会想到蘑菇。毕竟种蘑菇的话,光靠一棵原木或者一堆植物秸秆就行了,完全不需要用到土壤。
但现在告诉你,如今像玉米、大豆等植物,也能依靠无土栽培种出来,你敢不敢信?
像今天要介绍的成都无人化垂直植物工厂,就是里面的一个典型代表。这座工厂作为国内规模最大的植物工厂,已经整合出了72种无土栽培的农作物。
换句话说,它就是一个当代版的人造绿洲。一旦将其进行大规模推广的话,这类植物工厂将会创造出不可估量的农业价值。
那说了这么多,这座植物工厂的运营原理又是怎样的呢?
植物也睡“上下铺”
按照有关人士的介绍,这座植物工厂利用建筑物内部的垂直空间,对植物进行一个多层种植模式。简单来说,就是把植物分为上下铺。这样一来,就能利用有限的空间地块,进行无限的作物种植了。
除了空间利用率高以外,这座植物工厂还能利用特殊技术,来缩短农作物的生长周期。
比如该工厂利用雾培、水培技术,让植物吸收大量的养分。再通过光照调控,来使植物提早开花结果。这样就能将农作物的收获期给提前。
像植物工厂内的大豆、玉米和小麦,就依靠这种科学调控方式,将生长周期缩短了50%以上。由此可见,这座植物工厂主打的就是一个“逆天而行”,这样就能将农作物的潜力开发到极致了。
按照工厂负责人的说法,这座植物工厂一年的年产量在50吨左右。由于没有气候的限制,所以它在一年之内可以收获10茬以上的蔬菜。真正做到了什么叫人定胜天。
就目前的情况来看,成都无人化垂直植物工厂,已经拥有了1300多个光配方的数据库,以及数百种可供实验的种子。一旦将这类植物工厂的运营模式铺设开来,势必会在我国农业领域掀起一场革命。
当然了,除了成都的植物工厂以外,在深圳也存在一座“逆天而行”的植物工厂。
无土蔬菜如何生存?中国“玻璃棚”智慧立大功
如果将蔬菜养在玻璃棚里,将会产生什么结果?早在几年前,位于深圳的华大基因,就开启了这类蔬菜工厂的先例。
当时华大基因的工作人员,将这些蔬菜全部种在玻璃棚里,通过人工控制光线,来实现自然光的效果。
按照华大基因负责人的说法,他们公司开发出来的人造光源,可以精确模仿太阳的亮度和颜色。只要把算好的数据给加进去,这些人造光源立马就能变成一个个小太阳,给植物们创造一个温暖舒适的“家”。
至于“土壤”的话,华大基因的工作人员则用营养液来替代。他们将氮磷钾钙镁这些元素,全部注入到水中。然后又把这些水,导入到植物根系下面的格子里。
当植物把营养液里的营养元素吸收殆尽以后,工作人员再把水放出去,同时把新注入营养元素的水给放进来。周而复始,直到植物长大为止。
可以说,有了这些营养液以后,植物需不需要泥土,已经无所谓了。毕竟光是这些营养元素就能把植物给喂饱了,又何必再去增加多余的土壤?
至于这些实验植物的品种,华大基因都是选择那些改良的种子种出来的。因为正常的植物在玻璃棚里一般挺不过三周,所以需要华大基因将这些植物的种子,进行改造和升级,这样才能更好的适应玻璃棚生态。
当这批种子中最“强有力”的几个品种脱颖而出以后,这个实验也就宣告成功了。
其实早在2020年的时候,华大基因就推出了一些玻璃棚内长出来的新菜品。当时这些菜品还出现在了潍坊寿光菜博会。只不过,根据那些试吃者的描述来看,玻璃棚内培育出来的菜,口感并不太好。
按照其中一位试吃员的说法,玻璃棚里的菜和普通蔬菜比起来,就像速生鸡和家养土鸡一样,口感差距极其明显。如果长期吃的话,他们绝对接受不了。
那关于这种玻璃棚种植的蔬菜,还存在哪些弊端呢?
植物工厂能干啥?或能助力火星移民!
除了口感不太好以外,用玻璃棚培育蔬菜,还有一个明显缺点,那就是成本太高。尤其是在耗电量方面,堪称吞电巨兽。
毕竟整个玻璃棚生态的运作,都是由智能化系统全程操控的。这些系统又涉及到温湿度监控,植物的病虫害监测,以及营养液各元素含量等。当这些子系统全部加载在一个中枢控制系统上面以后,耗电量不大就有鬼了。
也正因如此,所以华大基因玻璃棚的负责人就曾表示:将来只有等到核聚变技术和AI技术突破,让电能变得更廉价,让系统数据库积累更多经验,这样才可能将玻璃棚蔬菜大规模推行。否则的话,这些蔬菜目前只能停留在实验室阶段。
当然了,虽然理想很遥远,但对于未来的展望,大家还是抱以乐观态度的。尤其是植物工厂的未来应用,许多人纷纷对其表示期待。
比如到时候可以将其打造成城市化菜园,这样一来,就能极大的节省蔬菜运输成本。毕竟到时候咱们不用从村里拉蔬菜进城了,可不就大大节省了人力物力?
此外,这项技术到时候还可以应用到南海的岛屿蔬菜供应当中。在如今的南海诸岛,由于缺乏种植蔬菜的条件,以至于许多驻岛人员,只能苦苦等候大陆和海南岛送过来的蔬菜。
但今后不一样了,随着这项技术的铺开,到时候在海岛上也能种蔬菜了。这对于我国的国防事业而言,完全是有百利而无一害的。
此外,咱们还可以将这种培养液种菜的技术,运用到火星上面。早在前些年的时候,马斯克就曾提到,要在火星上开发一个生态圈,用来种植蔬菜水果。
到时候咱们正好可以利用这项技术,来打造属于我国自己的火星生态圈。在这种情况下,咱们以后登陆火星的宇航员,就能实现蔬菜自由了。
可以说,当这项植物工厂技术发扬光大之日,就是我国人民发挥民族天赋之时。到时候无论在哪个地方,咱们都能种地开荒,将中国人的菜地开垦到千里之外。而这,就是农耕民族得以延续千年的魅力所在。
相关知识
阜平豆致富植物工厂,一年能收50茬
全国首个智慧牧草厂在三师图木舒克市建成投用
北京建成首个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大型植物工厂
风雨兰不开花,就用“一招”,10天就能开花,一茬茬不停开很漂亮
植物工厂——现代化的农业生产方式
从中、日、荷三国“植物工厂”看未来农业
国内单体最大植物种苗工厂在福建投产
多地推进“植物工厂”项目,助力农业种植高效生产
植物工厂是个什么鬼?走进这9家看看!
数字植物工厂,有智慧!
网址: 国内首个“植物工厂”建成,不晒太阳无需土壤,1年就能收10茬!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283518.html
上一篇: 走进中国植物工厂:不靠阳光不靠土 |
下一篇: 植物工厂:都市农业新未来,构建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