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关注我的公众号:极简生活启示录
昨天,我度过了一个完美的生日。上午和朋友去上了一节日式花道课,下课去看诗歌展、逛图书馆,中午去想去的餐厅吃了简单的午饭,下午去画室习字、读书,晚上陪伴家人,早早入睡。没有蛋糕、没有蜡烛、没有购物,却收获了满满的幸福和美好的回忆。
花道课是我一直想去体验的。不过,从前我对花的兴趣仅限于随便欣赏。不像我的妈妈那样爱花,种了满园的花,不管什么花她都喜欢。像老舍先生那样:“我只把养花当作生活中的一种乐趣,花开得大小好坏都不计较,只要开花,我就高兴。”妈妈也说,心情烦躁的时候,去看看花,心里就高兴了。
上课之前我看了老师朋友圈里有关小原流花道的图片,似乎很简单的形式。心里想,也许很快就能插完。于是和老师约定时间,回复说需要一个半小时到两个小时。我还暗暗思忖:就这么几朵花,用得着那么久么?结果,等课程结束果然也快两个小时。老师说:花道和普通插花的不同之处就在于它的哲理意味。而日本的许多文化都与中国传统文化密不可分。比如:求缺、留白、当下、转念、生命之美。
01
求缺
花道中插花要插单数,一般不会插双数。这是我学到的新知识。老子曰: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在古老的东方智慧中,单数代表“生生不息”,单数插出来的花叫“生花“,即有希望的花。而双数则太完满。所以,“求缺”是一种人生智慧。
曾国藩晚年给自己的书房取名作“求缺斋”,并将“花未全开月未圆“作为自己的处世态度。花开则谢,月满则亏。花未全开,月未全圆,才会有谦虚,有期待。没有一个人的人生是圆满的,总是有了这样缺了那样。而我们常常像猴子捞月般疲于追求心目中人生的“完满“,殊不知自己正在追求一种永远都得不到的镜花水月。也许,奔忙的我们正需要“求缺“的智慧:学会知足、谦逊、心怀希望,终生学习,终身成长。
02
留白
“留白”是区分东方文化和西方文化非常明显的手法,在书画中最为常见。有意留下的空白,使得整个作品画面、章法更为协调精美,留有想象的空间。对比西方花艺的繁复秾艳,在小原流花道中,多采用“留白“的手法来展现花朵自然的生命力。
课上,老师建议我们说:一定要大胆修剪枝叶,不要舍不得,但是对很多人来说,添加容易,舍去却很难。我不禁点头称是。正如蒋勋老师说:“留白不是不画,却比画还要难。生命里的留白,其实是件非常不容易的事。”可正是这样的“留白”,让我们把注意力集中在取舍之后的几支花和叶子上,想方设法展现出它们最美的姿态。这也是极简生活的智慧:把不重要的事物剔除掉,方才显现出重要的事物,方能把更多的精力和时间放在最重要的事物上。作家苏岑说:“那些人生的留白,让我们看起来更为丰富。一个会布局的人,永远不会把人生塞得太满。”因此,生活中我们需要“留白”,需要学习如何“留白”。给环境一点“留白”,给时间一点“留白”,给感情一点“留白”,给思想一点“留白”。
03
当下
小原流花道的插花哲学是“认识自然,表现自然”。在表现大自然四季轮回的色彩之美的同时,融入插花人自己的心境。老师说,她有时会到户外去上花道课,和学生们一起利用大自然中应季的花草来插花。茶道之书《日日是好日》里,作者的茶道老师每当季节更替、 节气变换,都会在茶道教室里换上一幅符合当下心境的字画,壁龛里也会摆饰当前花期的插花。让作者感受到:“雨天听雨、调动五感,全身投入,感受那一瞬间;雪天赏雪,夏天感受暑热,冬天体悟刺骨的寒冷;日日是好日,原来是这个意思。”体会“季节之道”,同样也是花道的哲学。不同的季节插不同的花,夏日的荷花、秋日的桂花、冬日的梅花……通过花期,感知当下的季节之美,感受“我也是季节的一部分”,是一种难以言喻地感动。
在花道课的两个小时里,我们关上门,放下手机,坐在花前,耐心听老师讲解,欣赏花的自然之美,闻一闻花香。选出心仪的花枝,减去多余的枝叶,一点一点调整花的角度。没有过去,没有未来,只存在于当下。昨日之日不可挽留,未来之日尚未抵达,唯有当下是我们能够决定和拥有的时间。活在当下,就是用心感受每一个呼吸,认真咀嚼每一口食物,踏实迈出每一个脚步,做好眼前每一件小事。
04
转念
插花完成后,老师帮助我们把初学作品重新调整。老师解释说:花还是原来的花哦,我只是帮你变换了一下花的角度。我惊异于一朵花细微的朝向变化,却能给整个作品带来不一样的感受。从原来松散、懈怠,变成挺拔、昂扬的姿态。
这像极了“转念”的智慧。佛家说:“境随心转,相由心生。”内心的力量不容小觑,心里的每一个念头都给我们带来不一样的能量。正面能量和负面能量往往就在一念之差。
就像胖了30斤的我,倘若一直在自怨自艾、破罐破摔,就永远都没有瘦下来的机会。后来,我把“变胖”这件事,看作一种挑战,一个机会。我一点点瘦下来,并把减肥经验分享给大家,如今也收获了六万多的浏览量。这是从前维持正常体重的我不曾有过的经验。就像失业后的我,从一开始的焦虑、迷茫、躺平。直到“转念”想:这是生命给我的“留白”,给我尝试的机会,给我重启人生的勇气。于是,我开始尝试不同的事物、重拾写作的热爱、给自己一些喘息的空间……于是,一切都变得不一样了。现在的我,每天都充满活力。作家林清玄说:“所有的遗憾,其实都是另一种成全。”如果你在生活中遇到了问题,内心充满消极的想法,不妨像插花一样,试着换个角度去看待,也许就会拥有不同的心态。
05
生命之美
花道中的插花,与我们买花的习惯很不同。买花时,我们往往只会挑选饱满、鲜艳的花,而抛弃枯萎、凋零的花。而花道教我们学会欣赏生命的各种美:锦簇之美、淡泊之美、蓬勃之美、颓败之美……
作家库索在《自在京都》中讲述了自己学习花道的经历,她的花道老师说:人也好,花也好,都拥有支撑其活下去的“命”,如何用优美手法体现“命”于根源之处的姿态,即是花道的精神。因为每天遭遇的阳光、雨水和风都不同,草木的“命”也会随之发生变化,这是花道中的“和”的精神。并不只是优美绽放的繁花,顶端枯萎的叶子、被虫啃噬的叶子,甚至枯枝。都和鲜艳的花朵一样,拥有草木之“命”,并能以这种与生俱来的姿态生长下去。在花道中,“命”的概念比单纯的美观更加崇高,也更重要。库索这篇文章的题目为《插花这件事,是旅途,也是人生》。上完花道课,读到这一段,感觉很受用。在花中,我们看到自己:无论拥有怎样的生命形态,我们的生命本身就已是一种独一无二的“美”,一种无与伦比的“崇高”。是一种昂扬,一种向上。每个人都无可替代,每种生命都值得被尊重、被爱。所以,我们要接纳自己的缺点,了解自己的长处,承认自己的处境。学会欣赏自己的美,像汪曾祺笔下的栀子花那样:“我就是这样香,香得痛痛快快”,任谁也管不着。
花道课结束了,我的人生也正式迈进了31岁。
晚上阅读时,读到一句触及内心的话:“幸福不是一直体验新事物,而是以崭新的、不同的方式,不断地体验你已经拥有的东西。”
或许,今后我不会再去上花道课。
但我想,我将会用学到的智慧,不断去践行生活里的“道”。
将在朴素平凡的日子里,活出独有的生命力。
祝我,也祝你。
相关知识
我在花道课上学到的5种极简生活的智慧
我的天哪❗️我好像发现了花道艺术的万能公式❗️
极简园艺入门
花道,一种简静唯美的生活诗和远方
花道的艺术
花道知识多,亲手插花更浪漫
日更简书D38——3000年的中华传统花道
花道,一种简静唯美的生活,有诗和远方
大道至简的花道
我,济南人,创业成功,热爱花道,花数十万学花艺,成为花道教授
网址: 我在花道课上学到的5种极简生活的智慧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283817.html
上一篇: 花道知识多,亲手插花更浪漫 |
下一篇: 侍花弄草 何其幸焉:半院教育·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