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一节第一节 植物病害的定义植物病害的定义一、什么是植物病害(Plant Disease)? A、植物在生长发育过程中由于受到病原生物或不良环境条件的影响,其影响或干扰强度超过了植物能够忍耐的程度,植物正常的生理代谢功能受到严重影响,产生一系列病理学变化过程,在生理上和形态上偏离了正常发育的植物状态,有的植株甚至死亡,造成显著的经济损失,这种现象就是植物病害。(普通植物病理学,许志刚主编,2009)第1页/共103页 B、植物受到有害生物的侵染或不良的非生物因素的持续干扰作用,当超出所能忍受的限度时,其正常的生理和生化功能受到干扰,生长和发育受到影响,因而在生理或组织结构上出现种种病理变化,表
2、现出各种不正常的状态即病态,甚至死亡,最后使植物或其产品受到质量或产量损失的现象,称为植物病害 (植物病理学导论,刘大群,董金皋 主编,2007) 。一、什么是植物病害(Plant Disease)?第2页/共103页 C、植物在环境因素的有害作用下,其生理程序的正常功能偏离到不能或难以调节复原的程度,从而导致一系列生理病变、组织病变和形态病变,生长发育失常或受害,最终使人类所需产品的产量和品质受到损失,这种现象称作植物病害(曾士迈,1989)。一、什么是植物病害(Plant Disease)?第3页/共103页 D、植物在生长发育过程中受到生物因子或(和)非生物因子的影响,使正常的新陈代谢过
3、程受到干扰或破坏,导致植株生长偏离正常轨迹,最终影响到植物的繁衍和生息等称为植物病害(普通植物病理学,谢联辉主编,2006)。一、什么是植物病害(Plant Disease)?第4页/共103页 从植物病害的定义,我们不难看出,作为一种病害必须具备下列特征:1 具有病理变化过程具有病理变化过程 植物病害有一个病理变化过程(病理程序,简称病程),而且这个过程是动态连续的变化过程,大致如下:二、植物病害的特征第5页/共103页环境条件的有害作用(不良的环境条件,其他生物的侵袭)植物新陈代谢受到干扰,出现紊乱,生理生化功能失调(生理病变)细胞、组织结构异常(组织病变)器官和外部形态异常(形态病变)第
4、6页/共103页 例如: 水稻叶片受到稻瘟病菌侵染后,先是生理生化功能失调(呼吸、蒸腾加强,产生植保素、PR蛋白),侵染点周围叶绿素急剧减少(生理病变)细胞、叶肉组织受害逐渐死亡(组织病变)叶表出现褪绿变黄变褐的枯斑(形态病变)。二、植物病害的特征第7页/共103页 环境因素的有害作用,并不都是构成病害的原因,只有那些能引起植物生理程序正常功能失常,引起一系列病理变化过程的,且过程是动态连续的时候,才能称其为病害,可以说植物病害是动态的病理变化过程及其后果。 单纯的机械损伤、冰雹、鸟兽取食、虫伤等都不列入病害之中,因为它们对植物的损害是瞬间完成的,没有病理变化过程,这是病害与伤害的本质区别。二
5、、植物病害的特征第8页/共103页2 具有经济学观念具有经济学观念 上面是生理学、生物学观点下的病害特征,但并非凡是具有病理变化过程的都称之为病害,还必须从经济学观点认识病害。 从植物病害的定义不难看出,对人类而言,所谓病害需要造成一定经济上的损失,也就是说其病理变化过程的结果只有当造成人类所需产品的产量下降或品质降低时,才称其为病害。 如果这种病变过程的结果对人类没有损失,甚至对人有益,也不包括在植物病害研究范畴。如茭白黑粉病、韭黄、蒜黄、郁金香花叶病(病毒所致)等; 当然,从植物本身而言,病害概念不应加进经济学观点。二、植物病害的特征第9页/共103页 3 具有生态观具有生态观 进一步从生
6、态学观点分析病害,我们可以看出,环境因素中,非生物因素有些是植物生存所必需的,如水分、光照、无机营养等,但若强度或浓度过高或过低,超过了植物自身调节范围,便成了致病的因素;对于非必需的非生物因素也是如此;在生物因素中,可分为对植物有益(豆科植物根瘤菌)、有害、中性三大类,对于有害生物,在自然生态系统中,它与寄主植物协同进化,处于一种动态平衡状态,但在农业生态系统中,由于人类的干扰,大面积单一品种种植,病害就发生了。所以,病害可以看作生态失调的现象。二、植物病害的特征第10页/共103页第11页/共103页第二节第二节 植物病害形成的原因植物病害形成的原因一、几个专业术语:1 病原(因)(cau
7、se of disease):引起植物生病的直接原因。 2 寄生物(parasite):以寄生方式生活的生物,或寄生于其他生物的生物。3 寄主(host):被寄生物所寄生的生物。4 病原物(pathogen):引起植物病害的生物的统称。5 病原菌:真菌、细菌生物性病原物。 第12页/共103页二、植物病害病因分析1 病原病原(1) 生物因素:生物因素中主要是寄生于高等植物的多种真菌、病毒(类病毒)、细菌、线虫、寄生性种子植物等,它们是寄生物,也是病原物。涉及整个生物界。 由病原生物引起的病害能够传染,因此,将这类病害称作侵染性病害,或传染性病害,或寄生性病害。 如小麦条锈病、烟草花叶病、白菜软
8、腐病、泡桐丛枝病、大豆根结线虫病和菟丝子害等。第13页/共103页(2) 非生物因素:如营养元素的缺乏或过量、温度失调、水分失调、盐碱和有毒物质或有害气体、光照过强或过弱等。 由非生物因素引起的病害不能相互传染,因此,将这类病害称作非侵染性病害,或非传染性病害,或生理性病害。 对于非侵染性病害来讲,由于各种植物对环境条件的反应不同,在相同的环境条件下,只有那些对不利环境因素较敏感的植物才会生病,因此,非侵染性病害发生的原因是两方面的,即不利的环境因素和植物对这些因素的反应。 植物自身遗传因子或先天性缺陷引起的遗传性病害或生理性病害,属于非侵染性病害。二、植物病害病因分析第14页/共103页2
9、感病寄主感病寄主 不同植物种类、品种、品系或个体间对病害的表现不一,其发病程度、轻重也就不一。只有那些感病寄主植物在大面积种植下,病害才会大流行。二、植物病害病因分析第15页/共103页 3 环境条件环境条件 适宜病害发生的环境条件(包括自然环境和栽培条件); 植物病害的发生是寄主、病原物、环境条件三方面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病害三角)。但对某一些或某种植物病害而言,三者不是等同的,有主次之分,要区别对待,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如: 小麦条锈病发生条件: 大面积单一的感病小麦品种; 适宜的环境条件(北京地区4月上中旬5月上旬的降雨); 越冬菌源(或大区流行的越冬菌源)。 小麦赤霉病:南方,菌源大量存
10、在,小麦品种间抗病性差异不明显,病害发生主要决定于扬花糊熟期的降雨。 二、植物病害病因分析第16页/共103页4 人类干预作用(人类干预作用(病害四面体病害四面体) 20世纪70年代初,美国玉米小斑病大流行,是因大面积种植单一的不抗T小种的玉米品种所致,导致病害大发生,损失惨重。 人的经济、社会、商业、文化交流等活动,携带传播病害的事例屡见不鲜,如: 甘薯黑斑病,日本侵华传来; 澳大利亚的小麦条锈病; 品种的引进、调运等,如水稻白叶枯病的北移。二、植物病害病因分析第17页/共103页植物保护2004年第30卷第6期第10页第18页/共103页三、植物病害的症状及其类型症状(symptom):植
11、物生病后所表现的病态。包括病状和病征。病状:感病植物本身所表现的不正常状态。病征(sign):病原物在感病植物病部所形成的结构或特征。 症状是植物病害诊断的主要依据之一,为此,了解植物病害症状类型,症状是植物病害诊断的主要依据之一,为此,了解植物病害症状类型,掌握主要病害的典型症状,是进行病害初步诊断的重要一环。掌握主要病害的典型症状,是进行病害初步诊断的重要一环。 第19页/共103页1 病状类型病状类型感病植物本身所表现的不正常状态,即病状,可归纳为五大类型;三、植物病害的症状及其类型第20页/共103页 (1)变色(discoloration):植物被侵染后,细胞色素发生变化而引起的表观
12、颜色变化。细胞并没死亡。变色主要发生在叶片上,其次为果实和花上,甚至全株。常见变色有两种。A 均匀变色:主要表现为褪绿、黄化、白化、红化、银叶等。 褪绿:叶绿素减少,叶片均匀变浅绿色;例:缺N,盐碱危害。 黄化:叶绿素减少,胡萝卜素增多,叶片变黄;例:小麦黄矮病、苹果黄叶病(缺Fe)。 红叶:花青素增多。例:小麦红矮病、桃红叶病(病毒病)。 银叶:叶片变成银灰色,且表皮与叶肉分离;例:苹果银叶病。 白化:呈白色;例:玉米缺Zn的白苗。B 不均匀变色:主要表现为花叶。 花叶(mosaic):叶肉色泽浓淡不均;例:烟草花叶病。 斑驳(mottle):例:小麦黄矮病。 条斑、条纹:例,水稻普通矮缩病
13、叶脉平行条状。 明脉(vein cleaning):主脉、支脉呈透明状,叶肉呈绿色;如苹果花叶病。 三、植物病害的症状及其类型第21页/共103页大麦黄化病毒病第22页/共103页柑橘黄龙病第23页/共103页大豆孢囊线虫病第24页/共103页烟草花叶病第25页/共103页甜菜黄脉病毒病第26页/共103页第27页/共103页(2)坏死(necrosis) 寄主植物细胞、组织死亡,但仍保持原有形状。受害部位不同,表现不同。一般颜色变褐或后期变灰白色,病斑形状有多种。A 各种斑点(spot) 角斑,如棉花细菌性角斑病;黄瓜霜霉病。 条斑:玉米大斑病(条斑,呈梭形)。 网斑:花生网斑病。 圆斑、轮
14、斑:番茄早疫病;苹果圆斑病;烟草环斑病;柿子圆斑病。B 枯斑 穿孔:桃细菌性穿孔病、桃霉斑穿孔病、桃褐斑穿孔病。 叶枯:叶片上较大面积的枯死,如日灼病。 梢枯:木本植物顶梢的坏死。 立枯:幼苗茎基部枯死,倒伏或不倒伏。 猝倒: 三、植物病害的症状及其类型第28页/共103页花生黑斑病、褐斑病第29页/共103页烟草霜霉病第30页/共103页黄瓜霜霉病第31页/共103页玉米纹枯病第32页/共103页大葱紫斑病第33页/共103页梨树黑星病第34页/共103页柑橘溃疡病第35页/共103页马铃薯黄萎病第36页/共103页(3)腐烂(rot) 寄主组织受侵染的肉质或木质部分由于病菌的酶和毒素的作用
15、,引起分解、腐败,根、茎、叶、花、果均可发生,尤其是幼嫩多汁的组织更易发生;腐烂常伴有气味,有的还有流胶产生。腐烂可分为以下三种:A 干腐:水分及时散失、组织干缩,例玉米干腐病。B 湿腐:水分不能及时散失,苹果腐烂病、棉花烂铃病。C 软腐:中胶层先受到破坏,细胞离析后再分解,如瓜、果、蔬菜的软腐病。 根据腐烂发生的部位,又可分为根腐、茎腐、果腐、花腐、种腐。三、植物病害的症状及其类型第37页/共103页桃褐腐病第38页/共103页苹果炭疽病 苹果轮纹病第39页/共103页大白菜软腐病第40页/共103页菠萝黑腐病第41页/共103页流胶第42页/共103页(4)萎蔫(wilt) 植物根茎维管束
16、受到破坏,而皮层组织完好,出现由于水分供应不及,不可逆的凋萎现象。 枯萎:发展较慢,轻者萎蔫,重者枯死,例棉花黄、枯萎病。 青枯:迅速凋萎死亡,而叶色仍呈绿色;如茄子青枯病;马铃薯青枯病等。 三、植物病害的症状及其类型第43页/共103页(5)畸形(malformation) 寄主细胞、组织受到抑制,或促进增长,局部或全株表现畸形。 矮化(stunt)、矮缩(dwarf):缺素、病毒;玉米粗缩病; 丛生、丛枝:泡桐丛枝病; 器官变态:谷子白发病,枣疯病;花变叶; 卷叶、蕨叶、扁枝:国槐带化病; 徒长:水稻恶苗病; 肿瘤:葡萄根癌病,大白菜根肿病等。三、植物病害的症状及其类型第44页/共103页
17、第45页/共103页第46页/共103页第47页/共103页第48页/共103页第49页/共103页油菜根肿病第50页/共103页枣疯病第51页/共103页泡桐丛枝病第52页/共103页2 病征类型病征类型 症状的另一方面为病征表现,根据病原物各种形态、结构表现,也可大致归纳为以下几种类型:A 霉状物:霜霉、灰霉、青霉(各种霜霉病、番茄灰霉病、苹果青霉病)B 粉状物:白粉、黑粉、黄粉(白粉病、黑粉病、锈病)C 颗粒状、点状物:炭疽病、白粉病后期的闭囊壳;D 絮状物:水稻绵腐病(烂秧)、苹果白娟病;E 菌核、菌索:油菜菌核病、小麦纹枯病、苹果紫纹羽病;F 溢脓:杨树细菌性溃疡病;G 管状物:苹果
18、桧柏锈病。 三、植物病害的症状及其类型第53页/共103页第54页/共103页闭囊壳第55页/共103页第56页/共103页第57页/共103页第58页/共103页第59页/共103页第60页/共103页第61页/共103页梨黑星病第62页/共103页第63页/共103页第64页/共103页第65页/共103页第66页/共103页第67页/共103页第68页/共103页辣椒白粉病第69页/共103页菌膜第70页/共103页第71页/共103页菌核第72页/共103页玉米纹枯病菌核第73页/共103页大豆孢囊线虫第74页/共103页菟丝子第75页/共103页松槲寄生第76页/共103页海棠锈病第
19、77页/共103页冬孢子角第78页/共103页3 植物病害症状的复杂性 症状是一定环境条件下,病原物和寄主相互作用的最后表现,具有一定的特异性和相对稳定性。因此,症状是病害诊断的主要依据之一。但由于植物病害是复杂的大系统,环境条件多变,植物种类和病原物种类多,增加了症状的复杂性。 (1)不同品种、不同生育期、不同环境条件症状不同 如:谷子白发病:n烂芽芽腐;n幼苗和3-4叶片灰背;n不抽心叶,不能正常展开,象一杆枪,呈白色枪谷、白尖;n心叶破裂呈丝状白发;n抽穗畸形,小花内外颖卷曲刺猬头。 苹果锈果病:锈果型;花脸型;混合型。第79页/共103页(2)同症和异症 同症:不同病原物引起相同的症状
20、;如黄叶病(缺Fe,病毒);桃穿孔病(细菌性、褐斑穿孔、霉斑穿孔) 异症:同一病原物引起不同的症状:如苹果桧柏锈病;(3)潜伏侵染和隐症:潜伏侵染:有些病害侵染后不表现明显症状,苹果腐烂病;隐症:一种病害的症状出现后,由于环境条件的改变,或者使用农药治疗之后,原有症状逐渐减退直至消失的现象。如有些病毒病害的症状因高温而消失。(4)复合侵染 复合侵染:多种病原物同时侵染同一寄主植物的现象。如TMV、PVX混合侵染番茄,造成褐色条斑。生物性病原与非生物性病原混合侵染。3 植物病害症状的复杂性第80页/共103页四、植物病害的分类植物病害的分类方法很多,每种分类方法都有其作用和目的意义。主要有以下几种:1 根据病原分: 侵染性病害和非侵染性病害;用于区别病害两大类型。2 根据病原物分: 真菌病害、细菌病害、病毒病害、线虫病害等,以反应同类病原物所致病害的共同特征。3 根据症状分: 叶斑病、腐烂病
相关知识
普通植物病理学PPT课件
《普通植物病理学》课程简介
《植物病理学》课件.pptx
普通植物病理学—智慧树网
植物病毒[PPT课件]
普通植物病理学原理.ppt
《园艺植物病理学(第3版普通高等教育十三五规划教材)》 【简介
《百合花》PPT课件3
《第6课 花的变化》PPT课件(江苏省县级优课).ppt
《花卉栽培》课件.ppt
网址: 普通植物病理学PPT课件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284292.html
上一篇: 园艺植物病理学(山东联盟)(山东 |
下一篇: 植物形态解剖学:flowe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