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分享 > 菊花“红粉”ד延红”杂交种组培快繁技术

菊花“红粉”ד延红”杂交种组培快繁技术

《延边大学农学学报》 2019年01期

收藏 | 投稿 |

论文排版

菊花“红粉”ד延红”杂交种组培快繁技术

岳圆圆   陈慧   全英杰   龚晨   李鑫   高日   开通知网号

【摘要】:以菊花杂交品种"红粉"×"延红"杂交种子为外植体,研究外植体消毒时间、生长调节剂浓度以及基本培养基浓度对其增殖和生根的影响,旨在建立组培快繁体系。结果表明:0.1%HgCl_2消毒8 min,种子发芽率最高为78.3%。在MS+BA 1.0 mg/L+NAA 0.4 mg/L的培养基中,试管苗增殖及生长最佳,株高为9 cm,节数为7.7个。在生根培养中,基本培养基浓度为3/4 MS,当添加IBA 1.0 mg/L时,根生长最佳,根长和根数分别为3.5 cm和15.6条,地上部生长良好,株高和干重均好于其它培养基。将生根的幼苗移栽到栽培基质中(腐殖土∶珍珠岩=3∶1),成活率达95%以上。

下载App查看全文

下载全文 更多同类文献 个人查重>> 个人AIGC检测>> 文献综述>>

(如何获取全文? 欢迎:购买知网充值卡、在线充值、在线咨询)

CAJViewer阅读器支持CAJ、PDF文件格式,AdobeReader仅支持PDF格式


1290318664393818112

【引证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邵会会;菊花珍品梨香菊离体快繁技术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23年11期 2 王琮;陈浩;李飞跃;俞浩;滁菊总黄酮抗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作用研究[J];安徽科技学院学报;2021年02期 3 高景凯;赵前程;孙佳琦;苗永美;广东石豆兰内生细菌分离鉴定及抑菌活性[J];安徽科技学院学报;2019年03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刘辉;小菊非生根组培苗扩繁及盆栽观赏微型化效应[D];宁夏大学;2021年 2 宋桂平;食用玫瑰‘安玫1号’组培快繁与花期成分变化研究[D];安徽农业大学;2021年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姜颖;赵越;孙全军;李振伟;植物生长调节剂在植物生长发育中的应用[J];黑龙江科学;2018年24期 2 李晓亮;张军云;张钟;段永华;张建康;王文智;杨光炤;钱遵姚;张翠萍;盆栽菊花的茎尖组织培养快繁技术[J];江苏农业科学;2018年24期 3 贾小丽;董艺凝;师海荣;余文文;李裕娇;王婷;菊花脑花活性成分提取工艺及挥发油成分分析[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8年04期 4 赵宝泉;王茂文;丁海荣;邢锦城;朱小梅;刘冲;董静;洪立洲;药用菊花连作障碍及其缓解措施研究进展[J];安徽农业科学;2016年09期 5 施敏;杨红玉;张国斌;陈倩;鄢波;菊花“千代姬”组培快繁条件优化[J];北方园艺;2014年20期 6 秦恩华;罗文华;两个菊花品种再生体系的建立[J];湖北民族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年01期 7 周洲,尹新明,张德强,卢孟柱‘小黄’菊遗传转化再生体系的建立[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2004年05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岳圆圆;陈慧;全英杰;龚晨;李鑫;高日;菊花“红粉”ד延红”杂交种组培快繁技术[J];延边大学农学学报;2019年01期 2 陈志英;李文阳;崔广荣;外源激素对甜叶菊新品种‘惠农5号’试管苗增殖及生根的影响[J];江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0年06期 3 唐蓉,沈宁东,韦梅琴,张长青香石竹试管苗瓶内生根试验[J];青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0年05期 4 胡相伟;植物试管苗开花诱导的主要途径研究综述[J];安徽农学通报;2020年11期 5 吴田;蓝增全;王华芳;诺丽试管苗的耐盐性初探[J];中国南方果树;2017年04期 6 张晓丽;王医鹏;刘雯;郭晓博;李书杰;李明军;铁棍山药试管苗快繁培养基的优化[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年02期 7 孙志蓉;王美云;金家兴;严建红;王文全;王明;铁皮石斛试管苗生长发育动态研究[J];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10年02期 8 余斌;刘娟;刘昕;黄慧英;王清;不同外源激素及培养方式对甘草试管苗生长的影响[J];草原与草坪;2010年03期 9 孙志蓉;陈明颖;王美云;龙友邻;白音;王明;王文全;环草石斛试管苗生长节律及分级标准研究[J];中草药;2009年03期 10 刘石泉;钟桐生;赵新民;徐玲;邓中日;稀土元素对霍山石斛试管苗生长的影响[J];生物技术;2008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佳伟;翟鑫娜;王磊;纪艺红;罗亚婷;刘畅;冯琰;尹江;高兴;曹一帆;不同浓度NaCl胁迫对马铃薯“北方006”试管苗的影响[A];马铃薯产业与种业创新(2022)[C];2022年 2 翟鑫娜;张云帅;刘毅强;田再民;龚学臣;冯琰;祁利潘;王宽;尹江;纪艺红;不同NaCl浓度对“冀张薯8号”试管苗生长指标的影响[A];马铃薯产业与绿色发展(2021)[C];2021年 3 孙志蓉;陈明颖;王美云;白音;王文全;王明;武孔媛;环草石斛试管苗生长发育动态研究[A];中华中医药学会第九届中药鉴定学术会议论文集——祝贺中华中医药学会中药鉴定分会成立二十周年[C];2008年 4 郝文胜;云庭;杨海鹰;杨惠民;赵永秀;几种基本培养基对紫花白试管苗生长的影响[A];中国马铃薯学术研讨会与第五届世界马铃薯大会论文集[C];2004年 5 郝文胜;云庭;杨海鹰;杨惠民;赵永秀;几种基本培养基对紫花白试管苗生长的影响[A];中国作物学会马铃薯专业委员会2004年年会论文集[C];2004年 6 孙志蓉;陈明颖;王美云;龙友邻;白音;武孔媛;王明;环草石斛试管苗生长节律及分级标准研究[A];第一届全国中药商品学术大会论文集[C];2008年 7 赵惠祥;顾乃良;张文庆;胡忠惠;珠美海棠试管苗移栽前后解剖结构的研究[A];中国园艺学会成立六十周年纪念暨第六届年会论文集(Ⅰ果树)[C];1989年 8 何为中;刘丽敏;刘红坚;翁梦苓;余坤兴;甘蔗试管苗光合自养生根技术研究[A];2018中国作物学会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18年 9 刘用生;赵云岭;琚小飞;张建伟;活性炭与生长调节剂对梨试管苗生长的影响[A];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第二届青年学术年会园艺学论文集[C];1995年 10 刘玉平;柯卫东;黄新芳;彭静;芋试管苗及试管芋的田间中试[A];植物组织培养与脱毒快繁技术——全国植物组培、脱毒快繁及工厂化生产技术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陈佰鸿;葡萄试管苗光合与呼吸特性的研究[D];甘肃农业大学;2004年 2 李胜;葡萄试管苗离体生根机理的研究[D];甘肃农业大学;2003年 3 刘敏;活性氧介导的大蒜试管苗玻璃化发生机制[D];南京农业大学;2018年 4 艾鹏飞;部分柿属植物种质资源离体保存及其遗传稳定性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04年 5 王章奎;普通小麦杂交种与亲本间根系基因表达差异与杂种优势分子机理[D];中国农业大学;2004年 6 符真珠;酚酸类物质与牡丹试管苗生根及褐化关系的研究[D];河南农业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黄瀛;山奈茎尖组培快繁与试管姜的诱导[D];广东海洋大学;2019年 2 王颖;不同碳源对‘黑比诺’葡萄试管苗驯化移栽的影响[D];甘肃农业大学;2019年 3 黄颖融;白芨组织培养及试管球茎膨大技术研究[D];江西农业大学;2019年 4 孙晓玉;硅对蓝莓试管苗生长及生理代谢的影响[D];大连理工大学;2019年 5 孔祥宇;外源ABA对大蒜试管苗玻璃化和抗氧化系统的影响[D];南京农业大学;2017年 6 谢哲臻;铁皮石斛试管苗再生体系及抗肿瘤活性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2年 7 周红玲;福建枇杷种质资源试管苗保存及其生理与超微结构变化[D];福建农林大学;2008年 8 冯云格;葡萄组织培养过程中培养基成分与试管苗生理特性动态分析[D];甘肃农业大学;2012年 9 管虹;铜离子对不同品种葡萄试管苗毒害机理的初步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9年 10 裴薇;铁皮石斛试管苗开花及相关机理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7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记者 李新雄 通讯员 叶薇;广西甘蔗试管苗生产简化技术国际领先[N];广西日报;2014年 2 本报记者 缪翼;“100元一株试管苗并不贵”[N];农民日报;2016年 3 ;优种地黄脱毒实用技术[N];瓜果蔬菜报.农业信息周刊;2005年 4 ;菊花脑栽培[N];江苏科技报;2006年 5 记者 孟静 通讯员 邹仕侨 胡志勇;首个硒高效蔬菜杂交种在汉育成[N];湖北日报;2019年 6 鲁伟 邹仕乔;我国育成全球首个硒高效蔬菜杂交种“硒滋圆1号”[N];中国科学报;2019年 7 记者 陈云芬;强优势小麦杂交种创制与应用工作会召开[N];云南日报;2009年 8 记者 孙春艳;首批玉米杂交种出口[N];吉林日报;2005年 9 ;加强农作物杂交种优势,提高作物单产迫在眉睫[N];科技日报;2010年 10 本报记者 刘家琴;玉米不育化杂交种将成“市场宠儿”[N];农民日报;2004年

相关知识

花卉组培快繁技术
植物组培快繁技术
花卉组培快繁技术及产业化运用
花卉组培快繁技术的应用
花卉组培快繁技术.doc
花卉苗木组培快繁生产技术研究
杜鹃花组培快繁技术的研究
兰花组培快繁技术概叙
一种花卉组培快繁系统的制作方法
什么是花卉组培快繁技术?

网址: 菊花“红粉”ד延红”杂交种组培快繁技术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285690.html

所属分类:花卉
上一篇: 细胞工程的应用
下一篇: 银叶树品种‘Kervin r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