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分享 > 每天都要经历四季变换,她是这里唯一的女花匠

每天都要经历四季变换,她是这里唯一的女花匠

每天都要经历四季变换,她是这里唯一的女花匠

2021-03-30青年 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刘晶晶 通讯员 范立/文 上海崇明/图

走进花博园区内的智能温室,已储备的上百万盆花卉植物长势喜人。她们蓄势绽放、翘首以盼,等待着第十届中国花卉博览会的到来。和她们一同期盼的,还有照顾她们的花匠张睿婧。

  从寻花到养花  

张睿婧是个80后,她是光明花博会指挥部花卉组工作人员,也是其中唯一一位女花匠。总在温室里穿梭的张睿婧素面朝天、戴着眼镜、扎着利落的马尾,脚上虽沾满泥土,脸上却笑靥如花。7万平方米的温室中,都是她守护的“宝贝”:“这片红色的花海是大花海棠,这是浪漫唯美的绣球花……”张睿婧介绍说,这是她和同事经过两年奋战,试种、筛选出的花卉品种,总共有1000多种,用于花博会98个花卉景点,200余个花境等。   

满园花海,甚是漂亮。但美丽背后,却是一场艰辛与漫长的“寻花之旅”。“选种时,我们团队需要考虑很多内外部因素。”张睿婧说,比如,崇明的气候、土壤、环境,各个花卉品种的习性、花期,花博会场馆设计等。经过团队反复试种测试,以及与相关部门的不断沟通,才最终确定品种。为了使上千种花卉在花博期间开放,张睿婧和团队还制定了详细生产流程,并通过精准控制花期,达到花开满园的效果。

花卉品种终于尘埃落定,张睿婧的工作却未结束。去年8月,她又从上海来到崇明,开启第二阶段“养花之旅”。

  一天体验四季变换  

早上7点,张睿婧打开储备荷花的温室,一股热气扑面而来。三十多摄氏度的气温,让她半小时就开始出起了汗。脱去外套,她继续认真观察花卉生长情况、做好记录,细心与工人交代施肥、浇灌等事宜。等到完成所有工作,一个多小时已过去。此时,张睿婧脸上挂满汗珠,衣衫都已湿透。

走出湿热的温室,张睿婧擦了擦汗水,便直接来到下一间温室。这间温室气温差不多5-10摄氏度左右,张睿婧觉得一阵凉爽,随即投入到紧张的工作中。但没过多久,她就感到阵阵凉意。走出温室时,衣衫几乎都干了。

每天,这样的“反差感”张睿婧都要经历几次。张睿婧告诉记者,由于各个花卉品种特性不一,这里的温室被设置成不同栽培温度。比如,荷花的花期通常在6月以后,此次他们通过调控技术,将温度提高,使荷花的花期提前至5月,确保盛会期间绽放最美花容。

一天体验四季变换,感受冷热交替,这种“滋味”并不好受。“刚开始不太适应,身体不是特别舒适。但慢慢的时间久了,就锻炼出来了,倒没感冒过。”张睿婧轻描淡写地说。

  把对孩子的爱全部给了花  

刚来时,温室都没建好,四周还是一片荒地。张睿婧和其他男同事一起种花养花、装车、卸货,风吹日晒,弄得灰头土脸,却从未说过一句抱怨的话。同事们打趣地说:“你都不美了。”张睿婧“回嘴”道:“花开得美最重要。”

张睿婧是江苏启东人,在崇明住了半年多,与家人分隔两地,唯一让她放心不下的就是两岁多的孩子。随着花博会日益临近,张睿婧的工作越来越繁忙,回家的次数屈指可数。“以前和我儿子视频,他还会叫妈妈,现在好像不认识似的,只顾自己玩耍。”说到这儿,张睿婧有些怅然若失,眼睛也有点湿润。

“不过,分离是短暂的;眼下,花博会才是最重要的。”随着一批批种苗陆续到来,她把对孩子的爱全部倾注到照料这些花儿身上。张睿婧觉得,从培育花卉,到看着花卉生长、绽放,就像看到孩子从出生到牙牙学语,一步步成长的阶段,这是一个不断付出而又收获满满的过程。等到花卉盛开绽放最美姿容,就是对她最好的回报。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刘晶晶 通讯员 范立/文 上海崇明/图

编辑:陆天逸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返回上页 回到首页

相关推荐

相关知识

四季变换,肌肤如何适应?——季节性皮肤管理全攻略
四季更替,岁月轮回,初心永不变
一年四季春夏秋冬交替变换,四季花期不同……
腾讯QQ空间花匠养花帮助及技巧手册
[温暖泉城]7年如一日为居民照料花草 八旬老人义务做花匠
“聂花匠”和他的“植物王国”
花事 写景花在四季中的变换
花卉养殖,浇水时间“有讲究”,老花匠都这样做,株株花卉开爆盆
她是Helen,一名创意花艺师
花少我也经历

网址: 每天都要经历四季变换,她是这里唯一的女花匠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288512.html

所属分类:花卉
上一篇: 智能盆栽养花,不一样的养殖趣味
下一篇: 石狮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