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身处花卉革命中
保守的插花风格已经过去
数字媒体正与花匠花农合谋
带领人类重拾旧梦、解甲归田
▲ 摒弃了过去大规模种植的鲜花种类,新一代花匠将视线转向了诸如粉色霜藜芦或是水仙一类的季节性花卉。
我们正处于花卉革命之中。
也许你还是当局者迷,但蛛丝马迹早已露出了端痕。在过去的几年间,插花艺术正逐渐摆脱陈规和束缚。曾经生长于树林、花园、小道边,甚至在菜园里的季节性花卉摇身一变,踏入了插花殿堂。
比起一丛丛安安静静地卧在那里的玫瑰或者马蹄莲,你也许更容易被一束装满禾草的捧花,藤蔓缠绕的铁线莲,探出头来的贝母球茎和开得正好的紫罗兰所吸引——你心里暗自觉得价格不菲。的确如此,不过请允许我解释原因。
当代插花强调了不同种类花卉的个性美,极具灵活性。
相比过去的保守之风而言这无疑是一种进步:老一派的插花总是简单粗暴地用绸带将花茎绑在一起,绝不放过任何“一枝红杏出墙来”的乱象,哪怕是谈到波普艺术,鲜艳的花朵也不过是用来拼凑幼儿蜡笔画一般的图案。
过去的花匠们都使用什么花材呢?一定要打比方的话,就好比是两手空空,只有水果罐头和过季番茄的厨师,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而今,当代的花卉工业已经打破我们对鲜花的一切认知,过去香气短暂,花瓣娇弱,受时间、地理条件限制,稍纵即逝的缺点在人工培植技术的发展下已不复存在。价格低廉、不易凋零、易于运输成了鲜花的新特点。
北美市场上大多数鲜花都从拉美进口,拉美工作环境严酷,拥有大量廉价劳动力,化学产品使用广泛,同时法律条规漏洞百出。花卉在被杀菌剂处理过后,被放入大量防腐剂中浸泡约一周,然后这些无臭的、符合标准的、笔挺的花枝就会漂洋过海被运往花匠的手中,成为房间的装饰品。而在这些美丽背后,是一个巨大的碳排放值。
▲以犹他州为据点的插花艺术家Sarah Winward 的作品,原料为跳脱的牡丹花枝、俄罗斯橄榄和乳草荚。
对于现在为女权运动摇旗助威的女战士来说,鲜花这种冷冰冰的附庸,她们毫无兴趣。
事实上,花匠和花农才是革命家。
这些人大多数是妇女,处于30岁左右的年纪,极度敏锐,对美好生活的狂热追求赋予她们无穷的能量,促使其推动了这一革命的产生。
如同蝴蝶效应,这本始于一份单纯的热爱,然而批发市场里的蕨类植物萎靡不堪,野花野草、蔷薇更是难觅其踪——她们随即交流经验,寻根溯源,向市场索求更好的原料,市场又转而向种植者施压。
她们摒弃了竞争者的关系,互相汲取经验,构建了互帮互助的人际关系网,成立了类似于花卉姐妹会或是人类蜂巢的小组织。
秉着对自由式插花和纯天然原材料的偏好,20世纪的英国设计师Constance Spry将野草、种荚和羽衣甘蓝融入到插花之中,并献给了诸如英国女王、温莎公爵这样的大客户。80年代到90年代初,小却有大影响力的曼哈顿花店Madderlake 以简单的捧花设计而闻名,不论是路边生长的菊苣,还是被南瓜花环绕的蒲公英都是她的拿手好戏,往往能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不过这些个人的突破并不足以导致一场产业革命。这其中扭转乾坤的是Instagram。
在社交媒体泛滥的FOMO(Fear of missing out)效应下,人们争先恐后地上传自己的生活照片。
一瓶香豌豆或是一张有髯鸢尾的照片,花匠们传播的是审美情趣和生态意识,旨在往看客心中埋下兴趣的种子,从而发掘潜在的信徒。
这是一场亟待肆虐的风暴,尤其要把那些苦寻生活意义而不得的千禧一代高高卷起,他们不满于被困在格子间中,时刻准备着要推翻旧人生投身新桃源——或者他们抱有如此愿景。
在这个过程中,数字媒体似乎成为了人类重拾旧梦、高举返璞归真大旗的终极宣传手段,不得不说相当具有讽刺意味。
以华盛顿斯卡吉特山谷(the Skagit Valley)为据点的、Floret农场的花农Erin Benzakein是这场革命的领导人之一,她所教授的网络课程上线仅仅几分钟就被抢购一空。与此同时,她的著作《Cut Flower Garden》一经出版马上打破其出版商的预售纪录。
Benzakein 的目标就是要激励这一代的年轻人改变生活方式,解甲归田。“女人为了工作卑躬屈膝。” 以布鲁克林为据点的、Saipua农场的花农 Sarah Ryhanen 如此说道,她是这场革命的又一领头羊。
▲ 盛开于Sarah Ryhanen位于纽约北部花场的几瓶有髯鸢尾。
Benzakein蓬勃的声名连带着愈来愈响亮的重返田园的呼声,正与Ryhanen“人对自然自有深沉渴求”的观点不谋而合,相得益彰。在Ryhanen看来,现代智人远离土地而生的时间不过短短五代,而这一分离已经在向人类施压。
“我们锄田耕地,这样的日子延续了五百代,” Ryhanen说,“而在那五百代人之前,千万代人类以捕猎、采集为生。对自然的渴望根植于我们的灵魂,这份渴望让我们焦虑不已。”
通过社交媒体,Ryhanen和Benzakein这样的女性可以相互交流,也可以越过中间商和传统媒体,与客户直接对话。现代科技把过去需要花费数月甚至数年的工作缩短至一瞬间——这改变的不仅仅是思维和风格,也改变了市场本身。
农民现在可以直接向花匠朋友推广优良谷物,以百日菊为例,一位声名远播的花匠可以轻而易举地制造一场“百日菊热潮”,而她需要做的不过是在一件插花作品中加入一支百日菊,再将照片上传到社交网络。
反过来,花匠也可以直接要求花农种植更多她所需要的产品,比如近来热门的锈色毛茛。这一循环极有可能会推动培植链的发展:种什么,如何种,在哪里种,这一链条将惠及农民、加强景观保护,最终推动经济发展。
这就是一个现代版大卫和哥利亚的故事。故事中大卫用投石器发射石头杀死了巨人哥利亚,在现实中娇弱的花朵也可以在人类世界里翻云覆雨。这场革命美丽清新,亦是强大无比。
Instagram大热的花匠与花农
直接去 Instagram上关注推动花卉革命的花匠与花农们,从她们晒出的鲜花美照中汲取灵感,或许我们的生活方式即将改变,离解甲归田,推翻旧人生,投身新桃源的日子也就不远了。
Moonflower
@moonflower_design
在佐治亚州的雅典县,农民花艺师 Mandy O'Shea 与丈夫共同经营着一家名为 3 Porch Farm 的花艺设计工作室,周边则是他们种植的各类有机水果和蔬菜。他们利用太阳能电力进行种植,运输鲜花的车辆则采用生物燃料,尽可能地因地制宜,生态环保。
Floret
@floretflower
Erin Benzakein 是华盛顿州家庭农场 Floret Farm 的女主人。她出版了自己的第一本书籍《裁剪花园:培育、收获与布置美好的季节性花卉》。对于 Benzakein 的粉丝来说,这本书不容错过。她可不只是粉丝的灵感缪斯而已,她也会在网络研讨会与博文中向粉丝们提供自己的建议与意见。
June's Blooms
@junesblooms
Erika Stephens 在华盛顿州的奥林匹克半岛(Olympic Peninsula)经营着一个小型鲜花农场,正如她在 Instagram 自我介绍中写的那样,她一直对“土壤、种子和花朵”爱得深沉。因此,她经常在社交网络上晒些刚摘下的花朵照片,朴素而夺目,由家人朋友拿在手上,彰显文艺气质。
Emily Thompson Flowers
@emilythompsonflowers
Emily Thompson 是曼哈顿一家花店兼工作室的主人,其花茎、种荚和超凡脱俗的鲜花都是从当地种植者那里采购的。该店的花艺十分引人注目,有时颇具黑暗风且戏剧化。Thompson 还会携手艺术家制作像混凝纸浆容器和帆布手提包这样的物件,其客户包括纽约各大博物馆以及 Chanel 等时尚品牌。
Tulipina
@tulipinadesign
Kiana Underwood 是加利福尼亚 Tulipina 工作室的一名花艺师。她将自己在园艺方面的细腻感带到了婚礼与其他活动中,同时也应用到她旧金山工作室里那些超人气的不同工作区中。她走遍了周边(及稍远地区)的各大苗圃,寻找外观奇特的植物,放到自己奢华的设计当中,有时她也会在设计中加入水果。
Honey of a Thousand Flowers
@sarah_winward
度假婚礼花艺师 Sarah Winward 的工作室 Honey of a Thousand Flowers 位于盐湖城(Salt Lake City)。她最近还拓展了自己的研究领域,新开设了数字化插花课程。她崇尚极繁主义和令人叹为观止的设计风格,经常随着季节的变化而改变花束的设计;此外,她也会在 Instagram 上晒出自己的插花项目和萌娃,向粉丝分享私人生活的片段。
Amy Merrick
@amy_merrick
从日本到纽约,花艺设计师兼造型师 Amy Merrick 总会穿梭于城市各个角落寻找美丽的植物,就连人行道上的裂缝也不放过。每当她不需要为 Steven Alan 等品牌做设计时,或是不用与《Kinfolk》之类的杂志合作完成社论报道时,她就会外出沿途进行搜寻,并通过 Instagram 简要记录下自己的发现。
Love'n Fresh Flowers
@lovenfreshflowers
Jennie Love 的有机花卉农场为费城的婚礼和各大活动供应花束和绿植装饰,她也会沿途分享自己种植有机物的心得。她天马行空的花艺极具个人特色,鲜花的走向会向四面八方伸展,而非纯粹朝上,获得了作家 Martha Stewart 的关注与赞赏。
撰文:Hayley Krischer & Alainna Lexie Beddie
编辑:张权
责任编辑:
相关知识
水肥一体化:现代农业的智慧“灌溉”革命
八宝山革命公墓开展鲜花祭奠服务,设11座免费鲜花祭台
大棚水肥一体化系统:现代农业的智能灌溉革命
智能化农业革命:水肥一体化设备如何改变传统农田管理
灌溉新纪元:水肥一体化智能灌溉系统的绿色科技革命
西湖区“十三五”现代农业发展规划
什么是颜色革命
什么是工业化革命
【共舞长江经济带】昆明:卖出全国七成鲜花,酝酿马铃薯革命
现代农业
网址: 鲜花革命:Instagram改造现代农业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289169.html
上一篇: 鲜花美了生活 花农富了口袋 |
下一篇: 河南鄢陵“小额农贷”成为花农打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