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分享 > 植物组织培养试题

植物组织培养试题

1、植物组织培养试题 一、名词解释 1. 外植体 2.愈伤组织培养3. 单倍体育种4. 液体悬浮培养5. 玻璃化现象 1、外植体:在植物组织培养过程中,由植物体上切取的根、茎、叶、花、果、种子等器官以及各种组织、细胞或原生质体等统称为外植体。2、热处理脱毒:利用病毒和植物细胞对高温忍耐性不同,选择适当的高温处理染病植株,使植株体内的病毒部分或全部失活,而植株本身仍然存活。3、平板培养法:是把单细胞悬浮液与融化的琼脂培养基均匀混合,平铺一薄层在培养基底上的培养方法。4、消毒:指杀死、消除或充分抑制部分微生物,使之不再发生危害作用。5、玻璃化现象:在长期的离体培养繁殖时,有些试管苗的嫩茎、叶片呈现半透

2、明水渍状,这种现象称为玻璃化。1、脱毒苗:是指不含该种植物的主要危害病毒,即经检测主要病毒在植物内的存在表现阴性反应的苗木。2、灭菌:是指用物理或化学的方法,杀死物体表面和孔隙内的一切微生物或生物体,即把所有生命的物质全部杀死。3、褐变:是指外植体在培养中体内的多酚氧化酶被激活,使细胞里的酚类物质氧化成棕褐色的醌类物质,有时使整个培养基变褐,从而抑制其他酶的活性,影响材料的培养。4、纸桥培养:将培养基中放入滤纸,再将材料置于滤纸上进行培养称为纸桥培养。5、微尖嫁接:指在人工培养基上培养实生砧木,嫁接无病毒茎尖以培养脱毒苗的技术。主要程序:无菌砧木培养茎尖准备嫁接嫁接苗培养移栽。1. 植物细胞全

3、能性:一个生活的植物细胞,只要有完整的膜系统和细胞核,它就会有一整套发育成一个完整植株的遗传基础,在适当的条件下可以通过分裂、分化再生成一个完整的植株。2. 人工种子:将组织培养产生的体细胞胚或不定牙包裹在能提供养分的胶囊里,再在胶囊的外面包上一层具有保护功能和防止机械损伤的外膜,形成一种类似自然种子的结构。3. 试管苗驯化:植物组织培养中获得的小植株,长期生长在试管或三角瓶内,体表几乎没有保护组织,生长势弱,适应性差,要露地移栽成活,完成由“异养”到“自养”的转变,需要一个逐渐适应的驯化过程。4. 微体嫁接:指将0.1-0.2mm 的茎尖作为接穗,嫁接到由试管中培养出来的无菌实生砧木上,继续

4、进行试管培养,愈合成为完整的的植株。5. 器官培养:植物的根、茎、叶、花器(包括花药、子房)和幼小果实的无菌培养。6.玻璃化现象: 玻璃化现象指当植物材料不断地进行离体繁殖时,有些培养物的嫩茎、叶片往往会呈透明水浸状的现象。1. 植物细胞全能性:一个生活的植物细胞,只要有完整的膜系统和细胞核,它就会有一整套发育成一个完整植株的遗传基础,在适当的条件下可以通过分裂、分化再生成一个完整的植株。2. 人工种子:将组织培养产生的体细胞胚或不定牙包裹在能提供养分的胶囊里,再在胶囊的外面包上一层具有保护功能和防止机械损伤的外膜,形成一种类似自然种子的结构。3. 试管苗驯化:植物组织培养中获得的小植株,长期

5、生长在试管或三角瓶内,体表几乎没有保护组织,生长势弱,适应性差,要露地移栽成活,完成由“异养”到“自养”的转变,需要一个逐渐适应的驯化过程。4. 微体嫁接:指将0.1-0.2mm 的茎尖作为接穗,嫁接到由试管中培养出来的无菌实生砧木上,继续进行试管培养,愈合成为完整的的植株。5. 器官培养:植物的根、茎、叶、花器(包括花药、子房)和幼小果实的无菌培养。6.玻璃化现象: 玻璃化现象指当植物材料不断地进行离体繁殖时,有些培养物的嫩茎、叶片往往会呈透明水浸状的现象。 1,快速繁殖(微繁殖): 用组织培养的方法,使植物的部分器官,组织迅速扩大培养,并移植到温室或农田繁殖出大量幼苗的繁殖方法. 2,脱分

6、化:将已分化组织的已停止分裂的细胞从植物体的抑制性影响下解脱出来,恢复细胞的分裂活性.一个成熟的细胞转变为分生状态的过程叫脱分化. 3,原生质体融合(体细胞杂交):就是使分离下来的不同亲本的原生质体,在离体条件下通过诱导发生的质膜融合进而细胞核融合,像性细胞受精作用那样互相融合成一体的现象. 4,脱毒苗:是指不含该种植物的主要危害病毒,即经检测主要病毒在植物内的存在表现阴性反应的苗木. 5,愈伤组织培养:是指将母体植株上的外植体,接种到无菌的培养基上,进行愈伤组织诱导,生长和发育的一门技术.1、细胞全能性:即植物体的每一个细胞都携带有一套完整的基因组,并具有发育成为完整植株的潜在能力。2、脱分

7、化:将已分化组织的已停止分裂的细胞从植物体的抑制性影响下解脱出来,恢复细胞的分裂活性。一个成熟的细胞转变为分生状态的过程叫脱分化。3、驯化:试管苗移植前可将培养瓶移到自然光照下锻炼310d,让试管苗接受自然光的照射,感受自然温度的昼夜温差现象,使其壮实,然后再开瓶移植,经过较低温、湿度的处理,以适应自然温、湿度条件。4、微尖嫁接:指在人工培养基上培养实生砧木,嫁接无病毒茎尖以培养脱毒苗的技术。主要程序:无菌砧木培养茎尖准备嫁接嫁接苗培养移栽。5、褐变:是指外植体在培养中体内的多酚氧化酶被激活,使细胞里的酚类物质氧化成棕褐色的醌类物质,有时使整个培养基变褐,从而抑制其他酶的活性,影响材料的培养。

8、1、MS培养基 2、无病毒苗 3、细胞培养周期 4、花药培养 5、继代培养1、 植物组织培养2、 细胞全能性3、 愈伤组织培养4、 固体培养5、 污染6、 褐变7、器官培养8、试管苗的移植(移栽)9、脱分化10、外植体二、填空题1. 植物组织培养按培养对象分为_、_、_、_、_等几种类型。2. 一个已停止分裂的成熟细胞转变为分生状态,并形成未分化的愈伤组织的现象称为"_"3. 不同的灭菌剂其灭菌的机理一般不一样,次氯酸钙和次氯酸钠都是利用分解产生_来杀菌的;升汞是靠_来达到灭菌目的。4. 去除植物病毒的主要方法是_和_两种方法,当把二者结合起来脱毒效果最好5. 在通过微茎尖

9、培养脱毒时,外植体的大小应以成苗率和脱毒率综合确定,一般以_mm、带_个叶原基为好。6. White培养基_浓度低,适合生根培养。7. 一个已停止分裂的成熟细胞转变为_状态,并形成_的现象称为"脱分化"。8. BA / NAA的高低决定了外植体的发育方向,比值低时促进_的生长,这时_占主导地位;比值高促进_的生长,这时_占主导地位。9. 进行植物组织培养最基本的前提条件是_。 1、植物组织培养的理论基础是植物细胞全能性。2、组织培养实验室必要的设备有   超净工作台、   高压灭菌器  、 &#

10、160;空调机  、   天平  、 显微镜 、 蒸馏水发生器等。3、糖在植物组织培养中是不可缺少的,它不但作为离体组织赖以生长的  碳源  ,而且还能维持   培养基渗透压  4、培养基灭菌一般在 108 kPa的压力下,锅内温度达 121 ,维持 20-30 min。5、在离体叶培养中,6-BA和KT利于芽 的形成;2,4-D利于愈伤组织 的形成6、在离体叶组织脱分化和再分化培养中,茎和芽的分化主要有4个途径:直接产生不定芽、由愈伤组织产生不定芽、胚状

11、体形成、形成球状体或小鳞茎等途径。7、目前培育无病毒苗最广泛和最重要的一个途径是茎尖培养脱毒 。8、花药培养前的预处理:低温冷藏 是最常用的方法。1、植物组织培养的发展分为三个阶段:萌芽阶段 、 奠基阶段 和 快速发展和应用阶段 。2、培养基最常用的碳源是 蔗糖,使用浓度在1%-5% 常用 3 %。3、培养基的种类按其态相不同分为 固体培养基 与 液体培养基 ,其灭菌方法一般采用 湿热消毒 灭菌方法。4、pH的大小会影响琼脂的凝固能力,一般当pH大于6.0时,培养基将会 变硬 ,低于5.0时,琼脂 不能很好地凝固 。5、一般情况下,生长素/细胞分裂素的比值高,有利于 根的形成和愈伤组织 的形成

12、;比值低,有利于 芽 的形成。6、选择外植体时应选择 选择优良的种质、选健壮的植株 、选最适的时期 和选取适宜的大小 。7、花药和发粉培养的共同特点是利用花粉 (小孢子)染色体数目的单倍性,培育出单倍体植株。8、原生质体的分离方法有机械分离法和酶法分离法。 1.器官培养、愈伤组织培养、细胞培养、原生质体培养、茎尖分生组织培养;","2.分生、愈伤组织;","3.普通培养、暗培养;","4.固体、液体;","5.植物脱毒、离体快繁;","6.不定器官形成、体细胞胚胎发生;","

13、7.无菌操作,在人工培养基上培养;","8.器官、组织、细胞、去除细胞壁的原生质体;","9.胚状体、器官;","10.脱分化、再分化;","11.细胞全能性;","12.全部遗传信息、形成完整植株;","13.培养条件可以人为控制、生长周期短,繁殖率高、管理方便,利于工厂化生产和自动化控制;","14.植物脱毒、离体快繁;","15.细胞;","16.机械法、酶解法;","17.愈伤;"

14、;,"18.浅层培养、深层培养;","19.成批培养、连续培养;","20.腋芽萌发、不定芽发生、体细胞胚胎发生;","21.糖的浓度;","22.高;","23.CTKIAA;","24.GA、GA浸种;","25.单核靠边期;","26.器官、细胞、单倍体植株;","27.自然释放法、研磨过滤收集法、剖裂释放法;","28.正比、反比;","29.高温钝化、组织培

15、养;","30.普通茎尖、微茎尖培养;","31.指示植物法、抗血清鉴定法、电子显微镜鉴定法、酶联免疫测定法;","32.砧木培养、茎尖准备、嫁接、嫁接苗培养、移栽;","33.细胞分裂素、脱分化;","34.无菌外植体的建立、芽的增殖、中间繁殖体的增殖、诱导生根、移栽;","35.脱毒、0.2-0.5mm、热处理、病毒检定;","36.反比;","37.无性繁殖;","38.营养体;","39.

16、50;");填空题 1植物组织培养按培养对象分为()、( )、( )、()、( )等几种类型。 2一个已停止分裂的成熟细胞转变为( )状态,并形成( )的现象称为"脱分化"。 3 植物组织培养按培养过程中是否需要光,可分为( )培养和()培养。 4 植物组织培养按培养的方式分为()培养和( )培养。 5 目前植物组织培养应用最广泛的方面是( )和()。 6 由脱分化的细胞再分化出完整植株有两种途径,一种叫做(),另一种叫做( )。 7 不同组织培养类型之间的相同点是()。 8 进行植物组织培养时,外植体可以是 ()、( ) 、() 、( ) 。 9 组织培养植株的

17、再生途径有两条:一是()发生,另一是()发生。 10 细胞的全能性,可以通过成熟细胞的()和()过程得以体现。 11植物组织培养的理论基础是() 。 12 细胞全能性是指植物的每个细胞都具有该植物的( )和()的能力。 13 植物组织培养的特点是:()、( )、( )。 14 ( )和( )是目前植物细胞组织培养应用最多.最有效的方面。 15 ( )培养和组织培养、器官培养并称为三种最基本的、传统的离体培养方式。 16 单细胞分离的方法有( )、() 。 17 常从离体培养的()组织分离单细胞。 18 浮培养根据培养的目的分为()和()两种方式。 19 悬浮培养根据继代培养时是否将培养细胞转移

18、到另一容器分为()和()。 20 外植体器官发生的三种途径包括()、()、( )。 21 幼胚培养与成熟胚培养在培养基成分上最大的不同点是( ) 。 22 进行再生培养(如叶片)时,通过诱导培养基诱导出愈伤组织后应更换分化培养基,分化培养基的特点是细胞分裂素的浓度应比诱导培养基(23 ( )控制着植物离体器官的发育方向。 24 种子培养时打破休眠可在培养基中添加 (),或在接种前进行()处理。 25 大多数植物花药培养所要求的花粉发育适宜时期是在( ) 。 26 花药培养属()培养,花粉培养属于()培养,但二者的培养目的一样,都是要诱导花粉细胞发育成单倍体细胞,最后发育成()。 27 分离花粉

19、的方法有(),( ),()。 28 在无毒苗的组织培养中,外植体的大小与其成活率成(),而与脱毒效果成()。 29 去除植物病毒的主要方法是()和()两种方法,当把二者结合起来脱毒效果最好。30 茎尖培养根据培养目的和取材大小分为( )和()两种类型。 31 脱毒苗鉴定与检测的主要方法有() 、() 、( ) 、() 。 32应用微尖嫁接技术进行脱毒培养无病毒苗,主要程序为() ( ) () () ()。 33 “微型扦插”的主要原理是利用()来抑制植物原有的顶端优势,而使侧芽和顶芽能共同生长,因为这种方法不通过()而再生,是最能使无性系后代保持原品质特性的一种方法。 34 茎尖微繁殖过程一般

20、包括五个阶段,即() 、() 、() 、( ) 、( ) 。 35 茎尖分生组织培养的目的主要是( ),其茎尖一般取( ) 毫米。为了使脱毒效果更好,可以将茎尖分生组织培养与() 结合起来。脱毒处理的试管苗,在用于生产之前,必须进行( )。 36 茎尖外植体的大小与脱毒效果成() 。 37 危害植物的病毒主要是靠()的作物。 38 无性繁殖的种类由于病毒通过()进行传递,在母株内逐代积累。 39 温汤浸渍处理是在()左右的温水中浸渍 10 分钟至数小时。 1、组织培养植株再生的途径: 体细胞胚胎发生途径 和 器官发生途径 。2、培养基的主要成分包括    

21、;无机营养成分(大量元素、微量元素和铁盐) 、    有机营养成分(包括维生素、氨基酸等) 、  植物生长调节物质 、   碳水化合物 、 其它物质 。3、在固体培养时琼脂是使用最方便、最好的 凝固剂和支持物 ,一般用量为 6-10gL 之间。4、一般情况下,生长素/细胞分裂素的比值高,有利于 根的形成和愈伤组织 的形成;比值低,有利于 芽 的形成。5、试管苗的生态环境: 高温且恒温 、 高湿 、 弱光 、 无菌 。6、愈伤组织的形态发生方式主要

22、有   不定芽方式  和 胚状体 方式。7、无病毒苗的保存分:隔离保存和长期保存两种方法。8、压片染色法是检测划分发育时期的简便有效方法,常用染色剂为醋酸洋红。1、在植物组织培养中, 多用于诱导外植体脱分化,但当诱导再分化,即诱导体细胞胚时,则应去除培养基中的 ,而选用 、 、 。2、 和 的比值大时,有利于 的形成,比值小时,则促进 的形成。(激素模式)。3、1902年德国植物生理学家Haberlandt提 概念。1962年,Murashige和Skoog发表的一种改良培养基,后来被称为 培养基,现已经广泛应用于植物组织培养。4、普通培养室要求每日光照 h,光照

23、强度 lx,温度 之间。5、植物组织培养的三大难题: 、 、 。6、培养基的成分主要包括 、 、 、 等。1、植物热处理脱毒有两种方法:一种是_处理;另一种是_处理。 2、大多数植物组织培养的适宜温度范围是_,培养基的pH值范围是_。3、原生质体培养方法:_、_和_。4、在组织培养中,不耐热的物质用_法除菌,而培养基常用_法灭菌。5、原生质体的分离方法有_分离法和_分离法。 6、6-BA / NAA的高低决定了外植体的发育方向,比值_可促进根的生长;比值_可促进芽的生长。 7、植物种质保存的方式:_和_。 8、White培养基中_浓度低,适合试管苗的_培养。 9、单倍体细胞培养包括3方面:_、

24、_和_培养。三、单项选择题 1、1974年我国朱至清等设计了( B )培养基,目前广泛应用在花药培养中。A、马铃薯-2号 B、N6 C、W14 D、c172、组培室应建立在安静、清洁,并且在该地长年主风向的( A )方向。A、上风 B、下风 C、左风 D、右风3、制作每升固体培养基常用琼脂的用量为( B )克。A、46 B、610 C、1015 D、15204、下列培养类型不属于液体培养的是( D )A、旋转培养 B、纸桥培养 C、振荡培养 D、看护培养5 、进行茎尖培养脱毒时,通常以带 1-3 个幼叶原基的茎尖作外植体较合适。则茎尖的长度约为( B )。 A 、 0.1-0.3mm B 、

25、0.3-0.5mm C 、 0.4-0.6mm D 、 0.6-0.8mm6、下列现象中不属于离体培养容易出现的三大问题的是( C )。A、污染 B、褐变 C、黄化 D、玻璃化7、超低温种质保存的温度为( C )。     A、015;  B、-80;  C、-196;  D、-2808、在植物组织培养表面灭菌时,常用的酒精浓度为( A )。A、70%-75% B、80%-85% C、90%-95% D、100%9、一般来说,在愈伤组织培养时,幼年细胞和组织比成年细胞和组织( B )。A、困难 B、容易 C、一样

26、D、不一定10、利用花粉或花药培养,进行单倍体育种选育一个新品种只需( C )年。A、1-3 B、2-4 C、3-5 D、4-61、细胞工程、( B )、酶工程、发酵工程是生物技术的主要范畴。A、蛋白质工程 B、基因工程 C、微生物工程 D、生化工程2、配制( B )溶液时应先用10%的HCl溶解,再加蒸馏水定容。A、2,4-D B、BA C、GA3 D、IAA3、炼苗的环境开始时和( A )相似,后期类似于田间栽培条件。A、培养室条件 B、无菌界室条件 C、缓冲间条件 D、准备室条件4、离体培养常用的诱导生根的生长调节物质主要是( A )。A、生长素 B、细胞分裂素 C、脱落酸 D、乙烯5、

27、植物组织培养实验室需要定期用( A )进行熏蒸。A、高锰酸钾和甲醛 B、酒精和洗液 C、高锰酸钾和酒精 D、高锰酸钾和洗液6、进行无菌操作前,工作人员可以不必( A )。A、洗脸 B、换拖鞋 C、穿工作服 D、洗手7、电子天平的感量一般在( C )范围。A、0.1g或0.01g B、0.01g或0.001g C、0.001g或0.0001g D、0.1g或0.0001g8、进行干热灭菌时,应在150时保持( B )分钟。A、30 B、60 C、90 D、1209、适合双子叶植物花药培养的培养基是( A )。 A 、 MS 培养基 B 、 B 5 培养基 C 、 N 6 培养基 D 、 Whit

28、e 培养基 10、下列不属于原生质体培养的是( D )A 、平板培养 B 、液体浅层培养 C 、悬滴培养 D 、糖培养 1、根据培养器官的不同,植物组织培养的分类下列哪项除外?()A、花药培养 B、光培养 C、根培养 D、叶培养2、大量元素中,不包括下列哪种元素? ()A、氮 B、磷 C、钾 D、锌3、细胞分裂素的生理作用,下列哪项除外? ()A、促进细胞分裂和扩大 B、诱导芽的分化C、抑制衰老,减少叶绿素的分解 D、促进细胞伸长,脱分化4、培养基的PH大都要求在5.65.8的条件下,但经高温高压灭菌后,培养基的PH会下降()个单位。 ()A、0.20.8 B、12 C、34 D、565、母液

29、的配制和保存时,下列哪两项需要单独配制? ()A、CaCl2和KH2PO4 B、MgSO4和CaCl2C、KNO3和KH2PO4 D、KNO3和CaCl26、铁盐容易发生沉淀,需要单独配制,一般与下列哪种物质相互配? ()A、Na2-EDTA B、KNO3 C、CaCl2 D、KH2PO47、95%的纯酒精可以溶解下列哪两种物质? ()A、6-BA 和2,4-D B、IAA和KT C、NAA和ZT D、KT和ZT8、植物生长物质不包括下列哪项? ()A、NAA B、2,4-D C、6-BA D、VB69、在培养室和操作室中,一年中要定期进行一两次熏蒸,使用的药品是 ()A、甲醛和高锰酸钾 B、

30、酒精和次氯酸钠 C、紫外灯和酒精 D、升汞和酒精10、玻璃化产生的主要原因,不包括在内的是 ()A、激素浓度 B、苗太大 C、琼脂用量 D、离子水平1、下列实验中可能获得单倍体植株的是_。A、 小麦的茎尖培养; B、番茄花药培养; C、玉米胚乳培养; D、烟草叶片培养 2、外植体接种时,刀、剪、镊子等用具一般在使用前浸泡在( )中,用时在火焰上灼烧灭菌,冷却后使用。 A、70%酒精; B、85%酒精; C、95%酒精; D 、0.1% 升汞 3、第一次提出植物细胞具有全能性的理论概念的科学家是_: A、Morel; B、 Haberland; C、 Schleiden; D、 White4、进

31、行茎尖培养脱毒时,通常以带12个幼叶原基的茎尖作外植体较合适;则茎尖的长度约为( )。A、0.10.3mm; B、0.20.5mm; C、0.40.6mm; D、 0.60.8mm5、下列不属于细胞分裂素类的植物激素是_。A、 6-BA; B、 NAA; C、 Zt; D、 Kt6、油菜的生根培养基配方为:MS+NAA 0.1mg/L。已知NAA的母液浓度为 2mg/mL;如配制500mL的生根培养基,需加入的NAA母液的量为( ) A、0.2mL; B、0.1mL; C、0.05mL; D、0.5mL7、琼脂在固体培养基中的用量一般为( )g/L。 A、610; B 0.61.0; C、26

32、; D、0.20.6 8、在进行花药和花粉培养时,最适宜的花粉发育时期是( )。 A、成熟花粉粒; B、单核花粉期; C、二核花粉期; D、三核花粉期 9、适合豆科和十字花科植物花药培养的培养基是( )。 A、MS培养基; B、B5培养基; C、N6培养基; D、White培养基 10、超低温种质保存的温度为( )A、015; B、-800; C、-196; D、-2801、为了减少污染,一般选择培养材料的大小,在( A )之间。A、0.1-0.5cm B、0.5-1.0cm C、1.0-1.5cm D、1.5-2.0cm2、世界上首次提出植物细胞具有全能性的理论概念的科学家是( B )。 A

33、、 Morel B、Haberlandt C、 Schleiden D、 White3、在植物组织培养表面灭菌时,常用的氯化汞浓度为( A )。A、0.1-1% B、0.2-2% C、0.3-3% D、0.4-4%4 、在细胞悬浮液成批培养过程中,细胞数目会不断发生变化,其中细胞数目迅速增加,增长速率保持不变的是( C )。 A 、减慢期 B 、延迟期 C 、对数生长期 D 、静止期 5、下列不属于原生质体培养的是( D )A 、平板培养 B 、液体浅层培养 C 、悬滴培养 D 、糖培养 6、在愈伤组织培养时,一般双子叶植物比单子叶植物诱导愈伤组织( B )。A、困难 B、容易 C、一样 D、

34、不一定7、在进行花药和花粉培养时,最适宜的花粉发育时期是(B )。 A 、成熟花粉粒 B 、单核花粉期 C 、二核花粉期 D 、三核花粉期 8、植物组织培养中大多数植物都适用的培养基是( A )培养基。A、MS B、N6 C、White D、B59、下列现象中不属于离体培养容易出现的三大问题的是( C )。A、污染 B、褐变 C、黄化 D、玻璃化10、配制微量元素母液时,浓缩了200倍保存在1升容量瓶内,当制作4升培养基时,应取用铁盐母液( D )ml。A、50 B、40 C、30 D、20四、单或多项选择题 1. 下列不属于细胞分裂素类的植物激素是_。 A BA; B NAA; C ZT;

35、D KT2. 植物组织培养的特点是_:A培养条件可人为控制;B生长周期短,繁殖率高;C管理方便;D产量大、诱导试管苗生根,培养基的调整应 A加大生长素的浓度 B加大分裂素的浓度 C加活性炭 D 降低盐的浓度4. 下列不属于大量元素的盐是_。 A NH4NO3;B KNO3;C ZnSO4.7H2O; D MgSO4.7H2O5. 培养休眠的植物材料时必需加入的激素是: A GA; B IAA; C NAA; D ZT1.AC 2.A 3.ED 4.D 5.B五、判断题1. 在MS的培养基成分中,MgSO4.7H2O属于微量元素。2. 试管苗生长细长有愈生组织化是生长素过高3. 固体培养基可加进

36、活性炭来增加通气度,以利于发根。4. 生根培养中加入GA3可提高生根率。5. 用于外植体、手、超净台等的表面消毒酒精浓度越大,消毒效果越好越好。1、PH增高不利于原生质体的再生。( × )2、剥离法是植物离体培养中花粉分离的一种方法。( × )3、茎尖培养一般采用半固体培养基,也可使用液体培养基。( )4、培养基的营养成分越复杂、营养成分越丰富,植板细胞的临界密度越低。( )5、晴天下午取材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减轻污染。( )6、细胞悬浮培养的培养基中氧浓度低于临界水平时,利于根的形成。( × )7、植物组织培养有利于快速繁殖稀有植物并挽救濒临灭绝得植物。( )8、培

37、养室的试管苗瓶内湿度在80%左右。( × )9、愈伤组织继代培养中铵态氮的含量一般不能高于8mmol/L。( )10、“脱毒苗”是指不含该种植物的主要危害病毒。( )1、叶柄和叶脉的切口处不能形成愈伤组织和分化成苗( × )。2、在植物组织培养过程中,所用外植体是指植物体上的根、茎、叶、花、果、种子。( × )3、植物组织培养的培养基使用前须经过高压灭菌。( )4、离体叶培养中,消毒后的叶片应整理切割成5×5mm大小。( )5、一般来说单叶子植物的愈伤组织培养比双子叶植物容易。( × )6、连续培养是植物脱毒的常用方法。( × )7、

38、试管苗与常规苗相比,茎、叶绿色,光合作用更强。( × )8、茎尖培养主要用于消除病毒,也可消除植物体中其他病原菌,包括类病毒、类菌质体、细菌和真菌。( )9、细胞悬浮培养的培养基中氧浓度低于临界水平时,利于形成胚状体。( )10、漂浮释放法是植物离体培养中花粉分离的一种方法。( )1、 环境的相对湿度可以影响培养基的水分蒸发,一般要求8090的相对湿度。2、幼年的细胞和组织比成年的细胞和组织诱导愈伤组织更容易。3、一般地说,PH值高于6.5时,培养基易变硬;低于5时,琼脂不能很好地凝固。4、在配制6-BA母液时,要先加少量的1mol的NaOH溶解,再加温蒸馏水定容。5、在MS的培养基

39、成分中,化合物MgSO4.7H2O中含有微量元素Mg。 1、植物组织培养属于有性繁殖范畴。( × )2、茎尖分生组织主要是指对茎尖长度不超过0.1mm的茎尖进行培养。( )3、外植体是指用于组培接种用的离体植物材料。( )4、悬浮培养属固体培养的一种。( × )5、植物离体培养中细菌污染的特点是污染部分长有不同颜色的霉菌。( × )6、试管苗的茎叶呈绿色,光合作用弱。( )7、大多数植物组织培养要求的PH范围是4.0-7.0。( × )8、植株进行一次病毒鉴定未发现病毒,就可确定该植株不带病毒。( × )9、大多数外植体组织培养的温度要求在25

40、±2。( )10、IAA/KT高,利于芽分化。( × )六、问答题1、 如何在香蕉组培的各个环节中减少和防止产生变异。2、 阐述培养基配制的全过程(己配制好母液)。3、 培养材料的取材有哪些原则和要求?1.无病毒苗培育的意义?答:从根本上消除只靠种苗传播的病毒病的危害。无病毒栽培可改善果树品质,提高丰产性,抗逆性及利用砧木的优良性状减少农药的使用,降低生产成本,减少或避免对环境的污染。2.组培苗基质选配的原则?答:需具有良好的物理特性,通气性好。需具有良好的化学特性,不含有对植物和人类有毒的成分,不与营养液中的盐类发生化学反应而影响苗正常生长。需对盐类要有良好的缓冲能力,维

41、持稳定,适且植物生长的PH值。选用基质还需物美价廉,便于就地取材。3. 褐化现象的产生原因和预防措施各是什么?答:褐变的主要原因:植物品种;生理状态;培养基成分;培养条件不当。预防措施:选择合适的外植体;合适的培养条件;使用抗氧化剂;连续转移。 4.在植物组织培养中,造成组培材料污染的因素都有哪些?如何采取相应的措施防止或降低污染?答:造成污染的原因:培养基灭菌不彻底;外植物体表面消毒灭菌不彻底;操作不当。防止污染的措施是:培养基正确灭菌,外植体冲洗充分,消毒灭菌彻底,严格无菌操作。5.花药和花粉培养在育种学方面的作用是什么?答:花药培养和花粉培养使单个花粉粒发育成完整的单倍体植株,经过染色体

42、的加倍处理成为正常结实的二倍体植株,其后代属于真正的纯系。可以大大缩短育种年限。MS固体培养基的制作步骤如下: 母液取出。适量蒸馏水放入加热容器,接通电源加热。加入称量好的琼脂至完全溶化,称取相应量的蔗糖至溶解,将母液混合液加入混匀,最后用蒸馏水定容至所需体积。测试培养基溶液的PH值(5.8-6.0),调整。1.无病毒苗培育的意义?答:从根本上消除只靠种苗传播的病毒病的危害。无病毒栽培可改善果树品质,提高丰产性,抗逆性及利用砧木的优良性状减少农药的使用,降低生产成本,减少或避免对环境的污染。2.组培苗基质选配的原则?答:需具有良好的物理特性,通气性好。需具有良好的化学特性,不含有对植物和人类有

43、毒的成分,不与营养液中的盐类发生化学反应而影响苗正常生长。需对盐类要有良好的缓冲能力,维持稳定,适且植物生长的PH值。选用基质还需物美价廉,便于就地取材。3. 褐化现象的产生原因和预防措施各是什么?答:褐变的主要原因:植物品种;生理状态;培养基成分;培养条件不当。预防措施:选择合适的外植体;合适的培养条件;使用抗氧化剂;连续转移。 4.在植物组织培养中,造成组培材料污染的因素都有哪些?如何采取相应的措施防止或降低污染?答:造成污染的原因:培养基灭菌不彻底;外植物体表面消毒灭菌不彻底;操作不当。防止污染的措施是:培养基正确灭菌,外植体冲洗充分,消毒灭菌彻底,严格无菌操作。5.花药和花粉培养在育种

44、学方面的作用是什么?答:花药培养和花粉培养使单个花粉粒发育成完整的单倍体植株,经过染色体的加倍处理成为正常结实的二倍体植株,其后代属于真正的纯系。可以大大缩短育种年限。1、简述MS培养基、White培养基、B5培养基的特点?2、外植体的选择的主要原则?3、外植体灭菌的一般程序?4、试管苗的生态环境的特点?七、论述题1.请阐明大花蕙兰通过组织培养技术生产的过程是什么?培养基的配方的确定:诱导培养基: MS+BA4-10mg/L+NAA0.1-1mg/L (花梗) MS+BA0.5mg/L+NAA0.1mg/L (种子萌发)增殖培养基: MS+BA3mg/L+NAA1.0mg/L 生根培养基:1/

45、2MS+IBA1.5mg/L +2%蔗糖操作步骤:.选材 : 选择健壮无病虫害、性状优良、生长120天以上、未开裂的蝴蝶兰蒴果。 .灭菌:蝴蝶兰蒴果 流水冲洗 75%酒精浸泡2030秒0.1%升汞810分钟 无菌水冲洗35遍 用无菌滤纸吸干水分。 .接种与初代培养:把灭过菌蝴蝶兰蒴果放在无菌培养皿中,并用解剖刀切开果皮使种子散出,放入种子萌发培养基中培养。60天后,种子萌发成4高、 23片真叶的无菌苗。 继代培养:取无菌苗接种到诱导培养基中,30天后长出愈伤组织,继续培养形成原球体。 . 增殖培养:将原球体切割成小块,接种到增殖培养基中,40天后,每个原球体形成1315个原球茎芽,然后再切割培

46、养,周而复始的进行。 .生根培养 :将增殖培养中的健壮芽接种到生根培养基中,20天后芽基小根,40天后根变得健壮生根率95%以上。 .驯化和移栽 选择基质:苔藓或树皮。 驯化:置于炼苗室内自然光下培养1周。 移栽:洗根,用500倍托布津水溶液浸泡苗根数秒后移栽到苔藓或树皮基质中。 移栽后管理:注意温、光、湿度(89%)、肥、水和防病虫害的管理。2.简述通过小叶嫁接法鉴定草莓病毒的操作步骤。从被鉴定的草莓采集长成不久的新叶,除去两边的小叶,中央的小叶带11.5cm的叶柄,把它削成楔形作接穗。将指示植物除去中间的小叶,在叶柄的中央用刀切入11.5cm,再插入接穗,用线把接合部位包扎好。为了防止干燥

47、,在接合部位涂上少量的凡士林。观察。约经2周时间,撤去塑料袋。若带有病毒,嫁接后12个月,在新展开的叶、匍匐茎或老叶上会出现病症。1、请你设计一个组培实验室,说明你设计组培实验室的各分室及其所需的仪器设备。2、目前植物病毒的鉴定和检测方法有哪些?各有何特点?3、诱导试管苗生根时应注意哪些问题?八、操作题 制作配方为MS+6-BA0.5mg/ L的培养基2L (大量元素母液为10×,微量元素母液、铁盐母液、有机物母液均为100×,激素母液浓度为1mg/ml)(1)按配方移取各母液:大量元素母液为200ml,微量元素母液、铁盐母液、有机物母液均为20ml,6-BA激素母液为1m

48、l。(2)定容:用蒸馏水定容至2L。 (3)称量蔗糖和琼脂:蔗糖5060g,琼脂1416g。(4)培养基熬制:加入蔗糖和琼脂后进行培养液熬制,直至琼脂全部融化。 (5) 调PH值:先用PH计或PH试纸测量后再用0.1MNaOH或HCl调PH值为5.86.0。(6)二次定容:当培养基熬制后总体积少于2L时要定容至2L。(7)分装并扎瓶口:趁热分装,100ml的三角瓶约装入3040ml, 35瓶/L。(8)高压灭菌:及时灭菌,121-123条件下保持2030分钟。(9)冷却:待接种。高压湿热灭菌程序培养瓶及培养器械放入高压灭菌锅。灭菌锅加水至淹没电热丝,封闭高压灭菌锅各出气口,接通电源。

49、加压至49kPa(0.5MPa),打开排气阀,排冷气至压力为0 kPa。继续加压至108kPa(,即121),当压力至108kPa(,即121)时,稳压在此压力15-20min。关闭电源,自然冷却至压力为0 kPa,取出培养基和器械冷却,贮存于30以下室内。四、计算题(每题5分)1、培养基的配方是1/2MSBA0.5IBA1.02.5%糖,要配制1000ml, MS母液的浓度分别是:大量元素20倍,微量元素500倍,铁盐100倍,有机物50倍,BA1 mg/ml ,NAA0.1mg/ml。要吸取各种母液各多少ml?糖称取多少克。 2有一培养基的NAA浓度是2.5mg/L ,问其mol/L和pp

50、m浓度各是多少?(分子量 186.2)一、选择题1植物组织培养是指( )A离体的植物器官或细胞培育成愈伤组织 B愈伤组织培育成植株C离体的植物器官、组织或细胞培养成完整植物体D愈伤组织形成高度液泡化组织2植物体细胞杂交要先去除细胞壁的原因是( )A.植物体细胞的结构组成中不包括细胞壁 B.细胞壁使原生质体失去活力C.细胞壁阻碍了原生质体的融合  D.细胞壁不是原生质的组成部分3植物体细胞杂交的结果是( )A.产生杂种植株B产生杂种细胞 C原生质体融合 D形成愈伤组织4科学家把天竺葵的原生质体和香茅草的原生质体进行诱导融合,培育出的驱蚊草含有香茅醛,能散发出一种特殊的达到驱蚊且对人体无害的效果。下列关于驱蚊草培育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驱蚊草的培育属于细胞工程育种,其优点是能克服远源杂交不亲和的障碍B驱蚊草培育过程要用到纤维素酶果胶酶、PEG等试剂或离心、振动、电刺激等方法C驱蚊草培育过程是植物体细胞杂交,不同于植物组织培养无愈伤组织和试管苗形成D驱蚊草不能通过天竺葵和香茅草杂交而获得是因为不同物种间存在生殖隔离

相关知识

植物组织培养试题
(完整版)植物组织培养试题及答案总结 (20页)
植物组织培养论文17篇
植物组织培养技术
植物组织培养名词解释
什么是植物组织培养技术 植物组织培养技术是什么
植物组织培养.ppt
菊花的植物组织培养
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及
什么是“植物组织培养”

网址: 植物组织培养试题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289927.html

所属分类:花卉
上一篇: 鲜花养护:微孔草的栽培技术以及繁
下一篇: (完整版)植物组织培养试题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