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艺植物遗传学实验指导 编写说明 课程编码:1306104040 课程教学总学时:54 课程实验总学时:18 总学分:3 适用专业:园艺 先修课程:植物学;基础生物化学 一、目的与任务 理论联系实际,使学生掌握研究生物遗传规律的相关实验技术,培养学生的 实验操作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实验教学的基本要求 通过《园艺植物遗传学》实验教学,使学生能够理论联系实际,加强实验能 力培养,掌握遗传学实验的基本方法,为以后的学习和研究打下基础。 三、实验教学的时数安排 总学时18 学时,各实验学时数分配见下表: 实验一 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观察 一、实验目的 通过对植物细胞有丝分裂制片的观察,熟悉有丝分裂的全过程,以及各个分裂时期染色体 的形态特征。 二、实验材料 蚕豆(Viciafaba)、玉米(Zeamays)、大麦(Hordeumsativum)、豌豆(Pisumsativum)等作物的细 胞有丝分裂永久制片。 三、实验用具 普通生物显微镜、计数器、实验报告纸、铅笔、橡皮等。 四、实验说明 细胞有丝分裂是生物细胞最主要最普通和最基本的一种分裂方式,也是生物体增殖的重要 方式。它包括细胞核分裂和细胞质分裂。有丝分裂是一个连续的过程,为研究方便起见,人们 依据不同时期细胞核及其内部染色体的变化特征,划分为前期((prophase)、中期(metaphase)、后 期(anaphase)、末期(telophase)。在细胞两次分裂之前还有一个间期(interphase)。详见教材。现简 要说明镜检下各个时期细胞核及染色体的变化特征。 1.间期:为两次分裂之间的时期,这个时期的主要特征是细胞质均匀一致,细胞核在染料 的作用下核质呈均匀致密状态,有明显的核仁,染色体细长呈丝状散布于核内,一般制片在低 倍镜下不可见,良好制片在高倍油镜下可以观察到一些染色较深的细小颗粒。一般认为是染色 线上染色质螺旋卷曲而成的染色粒。核与质之间有核膜分开。但核膜和核质在普通生物显微镜 下不能明显区分。 2.前期这个时期又可分为三个时间: (1)早前期 染色质开始螺旋卷曲形成细丝状,分布于核内,核仁清楚。 (2)中前期 染色体继续收缩,由于染色体周围基质不断增加,染色加深加粗,染色体呈 连续的线状。此时染色体仍扭曲很长,并互相缠绕,故整个核内的染色体犹似一团搅乱的粗麻 线,这时尚有核膜核仁,但在普通生物显微镜下核膜一般不易见到,核仁隐约可见。 (3)晚前期 染色体进一步螺旋变粗变短,呈明显的双股性,即两条染色单体由一个着丝 粒相连,可见端点,染色体渐趋中央赤道面处集结,但彼此仍然缠绕,核膜、核仁逐渐消失。 3.中期染色体着丝粒均处于赤道面上,染色体的两臂自由伸展在细胞质内,纺缍丝与着丝 粒相连形成纺锤体,着丝粒未分裂,纺锤丝在一般制片中看不到,良好的制片根据细胞质着色 微粒的排列可隐约见到曳引丝状分布。着丝粒位置非常清楚,其形状是一条双股性连续的染色 体,突然在某个地方出现不着色的透明点,好象整个染色体分成两段。中期极面观染色体排列 图像形似车轮辐条状,故此期通过特殊制片方法可观察染色体的个体性。 4.后期染色体的着丝粒分裂,两个染色单体互相排斥分开,并由纺锤丝的曳引逐渐移向两 极。 5.末期以分开的两组染色体到达细胞的两极为末期的开始,然后染色体重新聚集起来平行 排列,染色体解螺旋化;核仁、核膜再现,形成两个新的子核。细胞质随着核的形成不均等分 裂最终形成两个新的细胞。 五、观察方法 将制片先放在低倍镜视野下,寻找典型的各时期的分裂相细胞,然后转换于高倍镜下仔细 观察染色体的形态并描绘下来。 六、作业 1.绘出你所看到的细胞有丝分裂各个时期的典型图象,并简要说明各时期染色体的行为和变化。 2.在高倍镜下观察统计5个视野内的分裂相细胞填入下表: 观察中所见何种分裂相细胞最少?为什么? 实验二 植物细胞减数分裂的观察 一、实验目的 通过对植物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制片的观察、熟悉细胞减数分裂的全过程以及各个分裂时 期染色体的特征,掌握减效分裂的遗传学意义。 二、实验材料 蚕豆(Viciafaba)、玉米(Zenmays)、大麦(Hordeumsativum)、豌豆(Pisumsativum)等花粉母细 胞减数分裂永久制片。 三、实验用具 普通生
相关知识
园林植物遗传学.doc 文档全文免费预览
园艺植物遗传学
玉米花药发育的细胞生物学与分子遗传学的研究方法.pdf 文档全文免费预览
【图文】园林植物遗传学 第十一章 花朵大小的遗传
植物遗传学课件
园艺植物遗传学基础
园艺植物配送方案.docx
园艺疗法课件.ppt 文档全文免费预览
老年痴呆症园艺疗法].doc 文档全文免费预览
植物保护遗传学
网址: 园艺植物遗传学指导.PDF 文档全文免费预览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291207.html
上一篇: 研究植物体内的生物学机制,如同进 |
下一篇: 《园林花卉学》绪论.pp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