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花草树木 花草树木犹如园林的毛发。 首先,它具有构景作用,其色彩、姿态无不给人以柔情万千,绚丽多姿的美感。 其次,花木具有分隔空间的作用,它使景色层次丰富,虚实有致,韵味优美。 再次,花木还可以淡化人工造景的痕迹,使园林显现出自然之趣。 古树名木对创造园林气氛,寄托园主的精神追求和志趣十分重要。失去花木,园林便会失去它的秀媚和神韵 二、中国古典园林的构景手法 1.抑景 中国传统艺术历来讲究含蓄美、朦胧美和意境美。文人士大夫的参与,使我国古典园林艺术深得中国传统文化之精髓。园林设计者往往将园中最好的景致藏在后面,这在造园艺术上就叫做“抑景”。 2.添景 风景点远在彼处,如无其他的景色在视点与景点之间作些过渡,那么,视点与景点之间就会显得虚空,会直接降低园中景色的欣赏性。如果在视点与景点之间,适当地点缀些花草树木或其他过渡景观,可使景色错落有致、层次分明。 3.夹景 有的景观虽然具有较强的观赏性,但是如果景点两侧大而无当,便会令观赏者感到单调乏味。如果景观的两侧有建筑物或花草树木作些衬托,会增加景点的感染力,使其更具诗情画意。这些衬托即为夹景。 4.对景 是指造园时设法使园林中的两处风景点可以从此观彼,也可从彼观此,形成一种对应关系。 5.框景 园中建筑物的门、窗、洞或乔木树枝抱合而成的景框,往往可把远处的山水美景包含在其中,这是构景常用的手法——框景。 6.漏景 指在园林的围墙或是廊的侧墙上设以漏窗,使人们透过漏窗的缝隙可以看到园内或园外的景色。内外空间隔而不绝,浑然一体,使游客在有限空间可欣赏到无限的风光 7.借景 这是中国古典园林最重要的造景手法。园林家计成说“夫借景,园林之最重要也”。造园时设计者常常根据需要,有选择地将园林景观以外视线可及的景色“借”进来,以突破园林有限空间的限制,扩展游人的视野,增添园林景致的内容与层次,使园林内外景观相互呼应、融为一体。 借景的方法较多,主要有远借、邻借、仰借、俯借和应时而借等。 中国园林艺术概述 一、园林 在一定地域内运用工程技术和艺术手段, 通过因地制宜地改造地形、整治水系、 栽种植物、营造建筑和布置园路等方法 创作而成的优美的游憩境域 造园的五大要素: 地形 山石 水体 植物 建筑 2.园林发展简史 园林犹如一个浩瀚的海洋,源远流长,又无边无际,由于国家、民族、文化和时代的不同而呈现出不同的类型和做法。但就其体系来说,大致可把世界园林分为中国、欧洲和西亚。 一)中国园林及其发展历史 1、中国古典园林的历史分期 萌芽期 形成期 转折期 成熟期 高潮期 变革期 新兴期 萌芽期:殷、周 园林雏形——园、圃、囿(台) 功能:狩猎场地—游乐、礼祭—游观 代表:周文王灵囿、 形成期:秦、汉秦、汉:建筑宫苑和“一池三山”代表:阿房宫、上林苑、未央宫、建章宫一池三山:太液池、蓬莱、方丈和瀛洲 西汉著名辞赋家司马相如就 此写有《上林赋》,详细地 描述了上林苑的地理形胜、 山谷水泉、宫阙楼阁、果木 花卉及天子射猎之盛况。 转折期:魏晋南北朝 自然山水园林 寺庙园林 金谷园建于洛阳,“却阻长堤,前临清渠。百木几于万株,流水周于舍下。有观阁池召,多养鱼鸟。家素习技,颇有秦、赵之声。出则以游目弋钓为事,入则有琴书之娱。”可见园中有水有树,有鸟有鱼,还有一班艺伎可供赏乐之需。 成熟期 : 隋、唐、宋 山水建筑宫苑、 自然山水园林 、 写意山水园林 代表:王维“辋川别业” 白居易“庐山草堂” 《辋川图》是唐代诗人王维晚年隐居 辋川别业时所作 高潮期:明、清 类型:宫苑 私家园林 皇家园林 代表:皇家“五园”—圆明园、畅春园、颐和园、承德“避暑山庄” 私家园林:拙政园、沧浪亭、网师园、个园、小盘古 中国古典园林的园景主要是摹仿自然,达到明代计成《园冶》里 “虽有人作,宛自天开”的艺术境界。中国古典园林是建筑、山池、园艺、绘画、雕刻以至诗文等多种艺术的综合 2、中国古典园林的基本类型 ⑴按占有者的身份划分 皇家园林是专供帝王游乐、居住和听政的地方。 私家园林是供皇室宗亲、外戚、王公官吏、富商大贾等休闲娱乐的府宅园林。 宗教园林中最负盛名的是西藏的罗布林卡,其景观宗教色彩浓厚,具有很高的欣赏价值。 ⑵按其地理位置划分 北方园林多集中在西安、洛阳、开封、北京等几个古都。特点是气势雄伟、富丽堂皇,稳重严谨、
相关知识
园林发展简史.ppt
第一篇章插花艺术发展简史.ppt
园林学发展简史
中国插花简史之常见插花草本花卉PPT
插花艺术发展研究简史.ppt
邓晓军插花艺术发展简史东西方插花艺术.ppt
第四章插花术发展简史.ppt
中国传统插花发展简史
中国植物学发展史略——植物分类学发展简史
最新日本花道发展简史
网址: 园林发展简史.ppt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294341.html
上一篇: 2023山西农业大学817园艺学 |
下一篇: 百年鸢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