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分享 > 中世纪装饰花边

中世纪装饰花边

迪多女王贴身穿着做工精美的的衬衣,用最上等的面料裁剪而成,绣着金线辍织成的蕾丝花边(蕾丝其实中世纪还没有,为了好看可以写也可以不写)露在外面。衬衣紧紧包裹住她美妙绝伦的身体,恰到好处凸显出她曼妙的身材,衬衣的贴边是昂贵的白色雪雕皮做成的,领口搭配的是鲜艳的红狐皮,袖口非常合适。下身的绿色塔夫绸长裙裁剪的非常合体,装饰有美丽的五彩花边和珍珠。她可不想放过任何展示自己美貌的机会。 ----按历史上法国传奇故事描写改编的

室内装饰艺术

第一章中国传统风格 一、特点:端庄典雅 二、元素: 1、 家具:主要是明清家具样式,这类家具造型简练、以线为主,采用卯榫结构,在跨度较大的局部之间,镶以牙板、牙条、圈口、券口、矮老、霸王枨、罗锅枨、卡子花等等,装饰手法有雕、镂、嵌、描,用材也很广泛,珐琅、螺甸、竹、牙、玉、石等,少堆砌,不曲意雕琢,是根据整体要求,在局部位置作小面积的透雕或镶嵌,用材广,有紫檀、花梨、鸡翅木、铁力木、红木、乌木、楠木等,木材纹理,自然优美。 2、界面与构件: 墙面:墙壁大都采用建筑材料的原色,木料一般会上漆并绘上丹青彩画来装饰。梁柱的上半边多用青绿色调,下半部则以红色为主。 天花:多用藻井天棚,一般建在屋顶的中心部位,口径较大,层次很多,结构复杂,如同花罩伞盖一般。历来的藻井结构多采用抹角,交叉叠木的做法。,含有五行 以水克火,预防火灾之义。一般都在寺庙佛座上或宫殿的宝座上 方。是平顶的凹进部分,有方格形、六角形、八角形或圆形,上有雕 刻或彩绘,常见的有“双龙戏珠”。藻井是中国建筑特有的形式,其做法和彩绘,集中代表了中国传统建筑的特点和精髓。 石青、石绿、抽金和大红大绿的色彩以及藻井的方圆交替。藻井是中国古代建筑的内檐装饰之一。起到重要的装饰作用兼接落顶上灰尘及调节室内的温度作用,有一种说法,造藻井是为了防止火灾。藻井明清时花样、色彩增多,雕镶彩饰更为豪华,增加了室内富丽堂皇的气氛。这些通体金饰,华美壮观的藻井,表现了中国装饰工艺的高度技巧。 雀替:又称为插角或托木,有龙、凤、仙鹤、花鸟、花篮、金蟾等各种形式,雕法则有圆雕、浮雕、透雕。位于梁柱或垂花与寿梁交角上的近三角形木雕构件,功用有三:1.缩短梁净跨的长度 2.减少梁与柱相接处的剪力 3.防阻横竖构材间角度的倾斜。雀替从力学上的构件,逐渐发展成美学的构件,就像一对翅膀在柱的上部向两边伸出,一种生动的形式随着柱间框格而改变,轮廓由直线转变为柔和的曲线,由方形变成有趣而更为丰富、更自由的多边形。甚至出现龙、凤、鳖鱼、仙鹤、花鸟、花篮、金蟾等各种形式的雀替。    格扇:是一般所指中间镶嵌通花格子门,由一个门扇框组成,直的称边梃,横的称抹头。其中分为三部分: A、安装透光的通花格子称格眼或花心: B、 下半部实心木格称裙板。 C、花心与裙板之间称环板。 常见于神龛的两侧。 博古架: 又称多宝格,其上布置丰富的吉祥图案,称为博古图。吉祥图案的题材,大多采自中国神话、历史故事等,其纹样有动物、植物、自然、文字、人物、器物等,可由单一题材代表意义,也可多样题材组合传达完整的含义。 柱子:常雕有各种动物纹样,颜色一般用朱红色: 3、装饰品:室内陈设包括中式字画、匾幅、挂屏、盆景、瓷器、古玩等。 4、图案:图案多龙、凤、龟、狮等。 5、灯笼:常用纸糊成,有的绘有各种彩画。 第二章 欧式风格 一、 特点:曲线趣味、非对称法则、色彩柔和艳丽、崇尚自然。欧式风格中有典雅的古代风格、纤致的中世纪风格、富丽的文艺复兴风格、浪漫的巴洛克、洛可可风格,一直到庞贝式、帝政式的新古典风格。 二、元素: 1、家具:为古典弯腿式,大多有花纹、雕饰、描金,尤其是有花及树木等图案装饰,线条优美。 也选用了华丽的窗帘、相搭配的挂画、绣布装饰。客厅和饭厅之间亦可精选一套贵妃椅,线条优雅,造型完美精致,兼具奢华的特质,金黄的椅面与客厅的主色调相得益彰。 2、柱子:主要采用古希腊多立克柱、古希腊爱奥尼克柱和古希腊科林斯柱、罗马多立克柱、罗马爱奥尼克柱、罗马科其林柱。 3、门窗:通常用拱和柱相结合的造型。 色彩:一般欧式古典风格,最擅于运用金色和银色以呈现居室的气派与复古韵味。 4、壁炉: 5、灯具:水晶灯饰是欧式风格很好的表现方式,它显出高贵典雅,流光溢彩,很能衬托出辉煌的氛围。 ☆☆☆古希腊风格 一、时间:前11世纪--前1世纪 二、特点:和谐完美 三、实例:雅典卫城、帕提农神庙、阿菲亚神庙、伊端克先神庙、帕加蒙的宙斯神坛、列雪格拉德纪念亭 四、元素: 1、 柱式:主要有三种:古希腊多立克柱、古希腊爱奥尼克柱和古希腊科林斯柱:追求建筑檐部(包括额枋、檐壁、檐口)及柱子(柱础、柱身、柱头)的严格和谐的比例和以人为尺度的造型格式。希腊建筑则以此三种柱式为构图原则; 2、 家具:家具有座椅、卧榻、供桌和三条腿的桌,家具腿部常以建筑柱式造型,以曲线构成椅腿和椅背,常以蓝色作底色,表面彩绘忍冬草、月桂、葡萄等纹样,并用象牙、玳瑁、金银等作镶嵌; 3、 纹饰:山形墙、涡卷、茛苕叶饰、竖琴古瓶、桂冠、花环、浮雕、雅典娜像女像柱: ☆☆☆古罗马风格 一、时间:前8世纪--4世纪 二、特点:坚厚凝重. 三、实例:罗马万神庙、维纳斯、罗马庙 四、元素: 1、 穹窿构造:通过圆拱、圆顶组成拱券结构,获得宽阔的内部空间; 2、 木结构中区别木桁架的拉杆和压杆; t3、 柱式:主要有罗马多立克柱、罗马爱奥尼克柱、罗马科其林柱,发展了古希腊柱式构图,创造出柱式同拱券的组合,即券柱式构图,券柱式和连续券既作结构又作装饰; 4、 家具:主要是青铜家具和大理石家具、木材家具:敦实的兽足形立腿,旋木腿座椅、躺椅、桌子、椅子,木家具开始使用格角桦木框镶板结构,并施以镶嵌装饰,常用纹样:雄鹰、带翼的狮、胜利女神、桂冠、忍冬草、棕榈、卷草、狮脚爪形、人面狮身形、茛苕叶形; 5、 壁画0 @" T- x V1 o7 [4 B- f3 K 6、 典型做法:列柱式中庭,有前后二个庭院,前庭中央有大天窗的接待室,后庭为家属用的各个房间,中间为祭祀祖先和家神之用,并有主人接待室。 ☆☆☆哥特式风格 一、时间:公元12世纪--16世纪 二、特点:华丽多彩 三、实例:巴黎圣母院、亚眠主教堂、兰斯主教堂、沙特尔主教堂、博韦主教堂; 四、元素: 1、小尖塔、尖形拱窗、彩色玻璃窗格、拱顶、飞扶壁(由侧厅外面的柱墩发券,平衡中厅拱脚的侧推力)、尖券、尖拱、束柱、扇拱、火焰纹式券廊 2、家具:彩用尖顶、尖拱、细柱、垂饰罩、浅雕或透雕的镶板装饰,家具的每一平面几乎都有规律划成矩形,其中布满藤蔓、花叶、根茎和几何图案的浮雕,也常嵌金属和附加铆钉 3、室内从竖向排列的柱子和柱间尖形向上的细花格拱形洞中,窗口上部火焰形线脚装饰,卷蔓、亚麻布、螺形等纹样装饰; 4、结构:由石头的骨架券和飞扶壁组成,其基本单元是在一个正方形或矩形平面四角的柱上做双圆心骨架尖券,四边和对角上各一道,屋面石板架在券上,形成拱顶; 5、英式布局:中厅矮深,两侧各有一侧厅,横翼突出较多,且有一较短的后横翼; 6、英半木构式住宅以木柱和木横档作为构架,加有装饰图案,深色的木梁柱与白墙相间; 7、德中厅侧厅高度一致,无侧窗,无飞扶壁,完全靠侧厅外墙瘦高的窗户采光,拱顶上再加一层整体陡坡屋面,内部是一个多柱大厅; 8、造型:常用拉丁十字形。 ☆☆☆巴洛克风格 一、时间:17世纪中期--18世纪30年代 二、特点:豪华艳丽厚重 三、实例:罗马耶稣会教堂、罗马圣卡罗教堂、法国凡尔赛宫 四、表现: 1、墙面:在室内将绘画、雕塑、工艺集中于装饰和陈设艺术上,多采用大理石、石膏泥灰或雕刻墙板,饰以华丽织物、精美油画,多彩法国壁毯;也有用深栗色木材墙板,间以蓝青、深绿织物饰面的 2、 花板:采用精致的模型装饰,布满雕刻; 3、地面:铺华贵的地毯; 家具:材料多用胡桃木、花梨木等硬木,采用大面积的雕刻,花样繁多的装饰,金箔贴面,描金涂漆,并在坐卧家具上大量应用面料包覆,靠背椅均用涡纹雕饰,采用优美的弯腿,座位靠背用豪华锦锻等织物; 4、洁具:科勒卫浴旗产品的丽依华系列:6升分体丽依华坐便器(用橡木作盖板)、铸铁材质的台上盆和柱式盆; 五、造型:大量使用曲面、圆形、椭圆形、梅花形、圆瓣形等; 六、手法:正门上面分层檐部和山花做成重叠的弧形和三角形,大门两侧用倚柱和扁壁柱,立面上部两侧作两对大涡卷,柱子一般都粗大,而且古典壁柱与山花联结。 ☆☆☆洛可可式风格(路易14风格) 一、时间:18世纪30年代 二、特点:明快纤巧细腻柔媚 三、实例: 四、元素: 1、 墙:大量嵌镜子,镶板,护壁板有时用木板,有时作框格,框内四周有圈花边,中间衬以浅色东方织锦,墙面粉刷爱用嫩绿、粉红、玫瑰红等鲜艳的浅色调,线脚用金色; 2、 天花板:天蓝色,画白云,闪烁光泽,天花与墙面有时以弧面相连,转角处布壁画; 3、 雕刻:色彩艳丽的浅浮雕,线脚和雕饰细薄; 4、 饰物:烛台(安装在大镜子前)、壁炉(采用磨光大理石)、瓷器 5、 家具:以胡桃木为主,常用回旋曲折的贝壳形曲线和精细纤巧的雕饰为主要特征,腿部用S形弯腿,少用交叉的横撑,图案装饰题材有海贝、卵形、花叶、果实、绶带、涡卷和天使,座椅蒙面料多为锈有花纹图样的天鹅绒或缎子,涂饰色彩有黑、红、绿、白、金各色; 6、 造型:无方形墙角、喜欢圆、椭圆、长圆或圆角多边形; ☆☆☆地中海风格 一、时间:二、特点:浪漫纯美自然三、实例:四、表现: 1、 家居设计元素:白灰泥墙、连续的拱廊与拱门,陶砖、陶罐、海蓝色的屋瓦和门窗粉红色九重葛、深红色天竺葵、神秘的玻璃器皿;"地中海风格"的建筑特色是,拱门与半拱门、马蹄状的门窗。建筑中的圆形拱门及回廊通常采用数个连接或以垂直交接的方式,在走动观赏中,出现延伸般的透视感。 此外,家中的墙面处(只要不是承重墙),均可运用半穿凿或者全穿凿的方式来塑造室内的景中窗。半拱形的门是地中海风格的明显特征 2、 纯美的色彩方案: 蓝与白:这是比较典型的地中海颜色搭配。西班牙、摩洛哥海岸延伸到地中海的东岸希腊。希腊的白色村庄与沙滩和碧海、蓝天连成一片,甚至门框、窗户、椅面都是蓝与白的配色,加上混着贝壳、细沙的墙面、小鹅卵石地、拼贴马赛克、金银铁的金属器皿,将蓝与白不同程度的对比与组合发挥到极致。   黄、蓝紫和绿:南意大利的向日葵、南法的薰衣草花田,金黄与蓝紫的花卉与绿叶相映,形成一种别有情调的色彩组合,十分具有自然的美感。  土黄及红褐:这是北非特有的沙漠、岩石、泥、沙等天然景观颜色,再辅以北非土生植物的深红、靛蓝,加上黄铜,带来一种大地般的浩瀚感觉。 3、 不修边幅的线条: 线条是构造形态的基础,因而在家居中是很重要的设计元素。地中海沿岸对于房屋或家具的线条不是直来直去的,显得比较自然,因而无论是家具还是建筑,都形成一种独特的浑圆造型。 白墙的不经意涂抹修整的结果也行成一种特殊的不规则表面。 4、 独特的装饰方式:家具尽量采用低彩度、线条简单且修边浑圆的木质家具。地面则多铺赤陶或石板。马赛克镶嵌、拼贴在地中海风格中算较为华丽的装饰。主要利用小石子、瓷砖、贝类、玻璃片、玻璃珠等素材,切割后再进行创意组合。 在室内,窗帘、桌巾、沙发套、灯罩等均以低彩度色调和棉织品为主。素雅的小细花条纹格子图案是主要风格。室内装饰以棉制品、贝壳为主饰以 铸铁、陶砖、马赛克、编织等装饰艺术 5、 独特的锻打铁艺家具,也是地中海风格独特的美学产物。同时,地中海风格的家居还要注意绿化,爬藤类植物是常见的居家植物,小巧可爱的绿色盆栽也常看见 第三章 日本和室风格 一、时间:明治时期 二、特点:优雅柔和 三、元素: 和室装饰产品及配套产品,包括:榻榻米、樟子门、樟子窗、彩绘门、天袋、地袋、顶天立地柱、壁龛、顶纸、壁纸、滑槽等。 二、榻榻米的设计说明事项: 1、 榻榻米材料说明: 1.1榻榻米有标准正规矩形和非标准矩形,正规矩形的长度比为——长:宽=2:1,尺寸规格为1800㎜×900㎜,标准厚度为35㎜、45㎜、55㎜,但一般均采用55㎜厚度规格,其他尺寸很少用. 2、 榻榻米敷设设计说明: 2. 1榻榻米不能直接敷设在水泥地面上,应镶嵌敷设在设计好的木地台上。 2.2如敷设榻榻米的房间是异型(斜面、非直线或非直角的)时: ◎我们建议设计的时候异型曲线部分考虑用其他材料(木料)做成直线。 榻榻米固定边线条外的部分可随时异面而变化,但榻榻米固定边线条内(靠榻榻米部分)必须成90°平直,靠门套部分的榻榻米固定边线条可以省去。 在处理好以上部分后,再将正规尺寸的榻榻米进行镶嵌安装,如客户有保留异型弧线的要求,也可加工定做。2.3标准的“和室”榻榻米的设计张数为4.5贴、6贴、8贴、10贴(也称N.贴),榻榻米房间最小的设计张数为4.5贴 矩形4.5贴 长型6贴,矩形8贴 长型N贴三、地台的设计说明事项: 1、 地台的设计高度: ◎ 不设计升降桌时,地台高度一般设计在150㎜~200㎜之间; ◎ 需设计升降桌时,地台高度应为客户订购的升降桌完全叠和后的高度与升降桌桌面厚度之和,一般设计在300㎜~400㎜之间; ◎ 地台设计高度中不含榻榻米安装高度; 2、 在地台上平面上须敷设木芯板或夹板,以保证地台平面的平整。 3、客户有设计升降桌的需要,且榻榻米的敷设张数大于4.5贴时,则必须将安装升降桌的中间部分设计成标准4.5贴: 4、有设计升降桌的地台,在地台的中间必须预留升降桌升降孔,升降孔的尺寸按定制的桌面尺寸预留。 5、升降桌面可按要求定制,定制的升降桌面宽度不能超过900㎜,且为正规方型。 四、彩绘门、天袋、地袋的设计说明事项: 1、 彩绘门、天袋和地袋的材料说明: 1.1彩绘门多用于衣柜门,也可以用于房门。 1.2彩绘门在设计时要注意相关尺寸,彩绘门的标准尺寸为——高度1900㎜,宽度800㎜。 1.3彩纭门也可按要求定制,定制的彩绘门不能超过2100㎜,宽度不能超过930㎜,如果需要做更高,可以在上面做天袋或在下面做地袋。 1.4柜体深度视房间的尺寸而定,一般均在500㎜~600㎜之间。 1.5天袋、地袋在设计时也要注意相关尺寸,天袋、地袋的标准尺寸为——高度400㎜,宽度800㎜。天袋、地袋也可按要求定制,定制的天袋、地袋高度不能超过600㎜,宽度不能超过930㎜。 2、设计说明: 2.1彩绘门多用于衣柜门,衣柜柜体的深度视房间的尺寸而定。 2.2天袋一般设计于彩绘门的上方,地袋一般设计在彩绘门的下方,地袋设计时也可根据空间便利设计在窗台下或有空间又便于存放物品的位置。 2.3彩绘门、天袋、地袋在设计时请注明使用专用滑槽,该滑槽经过特殊干燥处理,长期使用不变形,木槽内用滑条,无须设计轮。五、樟子门、窗的设计说明事项: 1、 樟子门、窗材料说明: 1.1樟子门多用于房间隔断门。 1.2樟子门在设计时要注意相关尺寸,樟子门的标准尺寸为——高度2000㎜,宽度750㎜。 1.3樟子门也可按要求定制,定制的樟子门高度不能超过2200㎜,宽度不能超过920㎜,如需要做更高,可以在上面做天窗。 1.4樟子窗的尺寸按实际窗体的尺寸定做。 1.5樟子门、窗的基准色调为本色,如须与室内设计的其他装饰风格的色调融合,可加工成与其他风格漆色相匹配的漆色,以便与房间其他风格相融合。 2、樟子门、窗的设计说明: 2.1樟子门、窗的外延边框必须包门、窗套、包门套、包窗套的木线条必须垂直落地,横向生根、碰角。2.2在设计樟子窗时,如客户的窗户上已有其他窗体,或房间的窗户很小,或只有一扇窗,可在里面做一扇装饰性的樟子窗配套。 2.3樟子门、窗在设计时请注明使用专用滑槽,该滑槽经过特殊干燥处理,长期使用不变形,木槽内用滑条,无须设计滑轮。 六、壁龛、顶天立地柱的设计说明事项:_ 1、 壁龛在设计时一般贴近衣柜彩绘门和壁龛的位置,宽度一般在900㎜左右,高度按房间具体高度权衡,上延应设置档板。 2、 壁翕搁台的台面高度一般为在榻榻米的上层面高出200㎜~300㎜之间。 3、 壁翕的顶部应设计射灯,角下应有电源插座。 4、 顶天立地柱在设计时应首先考虑在靠壁龛或彩绘门的位置,如该位置有局限,再考虑以装饰美观为主,不刻意局限方位。 5、 顶天立地柱一般为圆柱型,也可设计为方柱型,顶天立地柱一般很少修饰并特意保留疤、节。 6、 顶天立地柱的高度为300㎜,可按室内高度进行剪裁,如超高可定制。 七、墙面、吊顶、灯饰的设计说明事项: 1、 和室灯有顶灯、壁灯、落地灯等类别,且多为木制产品,设计时可根据需要选择,和至顶灯多设计在顶部空间的正中,如有需要也可设计壁灯。 2、 墙面设计时请不要设计踢脚线。 3、 墙壁饰面材料一般采用浅色素面暗纹壁纸饰面,顶面饰面材料一般采用深色的木纹顶纸饰面。 4、 墙面设计时,应用木装饰线条装饰成象征性的房屋横梁与立柱(也可以用实木制作),将房间分成几大块,线条的宽度为60㎜或80㎜,横竖都必须有,且为光滑平面的饰条,所有的装饰条都为直角边,不得带装饰花边。 5、 墙面和顶面的装饰性横梁与立柱的间隔宽度最好按顶纸或壁纸的最大接缝宽度设计,以便压缝,这样整个房间就可以不见搭接缝,有整体感。 6、 横梁与立柱在设计时要横对接,竖到地,一定要延伸到墙顶角。 7、 家庭条件允许的也可采用实木装饰吊顶,体现出典雅、华贵的特色。还可以采用一种颇有新意的饰材 竹席进行吊顶,营造出自然、朴实的风格。1、榻榻米:公共场所多用蓝色饰边,家装中采用紫红色或碧绿色饰边,是由纯天然植物稻草和蔺草加工而成,以席为面,铺设时架起龙骨,上铺大芯板再放榻榻米即可,方法是铺成田字型、井字型和对称型; 2、福司玛:也称浮世绘,一面是纸一面是棉布,布面有手工绘制的图案,用来制作推拉门的材质; 3、障子纸:日本传统工艺制作的专用线,一般用于格子门窗及日式纸灯,两面采用木纤维制成; 4、电动升降桌:使用前提是将木板地台做成夹层,升降基座安装其中,不使用时,桌面与地面严丝合缝地结合在一起; 5、推拉门:多用桧木制作,可用手绘的福司玛,也可用木格绷障子纸,推拉门须在上下的滑槽中安装专门的滑带,除作房间门也用于衣柜门,此外还有折叠门、卷帘; 6、天袋、地袋:在衣柜上(天袋)或下(地袋)留有小柜储物,也有做出一块空位,凹进去一块,上设挡板,专门挂字画或放大型饰品,这块空间称床间; 7、天花:有用实木铺设的,也有在屋顶与顶面衔接的地方设细格档板的; 8、日式纸灯:球形或柱形灯罩; 9、格子门窗 10、灰砂墙或用桧木; 11、家具:矮几或矮桌、床榻、矮柜、书柜、无腿椅,常用山毛榉、桦木、柏木、杉木、松木、胡桃木、紫檀、桃花芯木、香枝木、 12、饰物:垫子、或日式人偶、持刀武士、一幅传统仕女画、扇形画、一支花、一柱香、壁龛(用于放轴画或饰品或供佛像)、暖炉台、 13、地板:用金檀木铺设. 14、装饰材料:多用原木、竹、树皮、草、泥土、石A、样式: B、寝殿造样式:板户、障子(推拉门或隔扇)、幔、帘、屏风、软帐、冲立、软障、榻榻米、炭火盆; C、书院造式:主室:榻榻米、木地板的装饰台、书柜书架、有客厅和帐台构、坐垫、绘画、雕刻。通常在室内的床(装饰台)、柜架、书院(客厅)内绘画,摆件的装饰的定式:装饰台壁面上悬挂绘画以二、三、四幅为一组(一对),前置香炉,左右放花瓶或烛台; D、屋寄样式:面皮柱、花头窗和窗上部的障子构成,栏间花格、木本色为主的雅致装修,其空间还包含茶室:多用实木地板,配以原木的矮桌和坐垫直铺地面,桌上红木托盘放全套茶具,常用格子的图案作装饰,如桌上格子布的桌布,罩子为格子的白色纸灯。 第四章 伊斯兰风格元素: 1、穹顶:双圆心尖券、尖拱、尖穹顶、四圆心券拱、穹顶、马蹄形券、扇贝形券、火焰式券、及花瓣形券; 2、墙面:室内常砌成各式纹样或贴石膏浮雕,室外常用平浮雕式彩绘和琉璃砖,涂绘以深蓝、浅蓝; 3、门窗、券面:常用雕花木板和大理石板; 4、壁毯和地毯 5、纹样: A、几何形花纹:圆形、多角形、锯齿形、格子形、波浪形、万字形 B、植物花纹:以蔓草花纹为主体,以葡萄藤般的曲线为中心而展开,在曲线方向转折的反曲点上伸邮与曲线方向相反的分枝,在分枝尖端加花卉、叶子或葡萄类的装饰; C、文字:以纳斯希体为最优秀,有单纯库菲克体、叶状库菲克体、花体库菲克体等 D、图案:大面积色彩,以花卉为主(蔷薇、风信子、郁金香、菖蒲等为题材或缀以《古兰经》经文。

法国中世纪的衣服

世纪的服饰系列--拜占廷   西罗马帝国崩溃以后,欧洲的文明进入了一个黑暗时期。这一期间的欧洲服饰乏善可陈,唯一的例外拜占廷帝国。在中世纪的早期,拜占廷成为欧洲服装的流行中心。   六世纪时期拜占廷服装文化的特色是大量使用丝织品(拜占廷通过丝绸之路从中国大量进口 原丝和普通丝织物,然后再重新加工染整,成为风行欧洲的奢侈品),刺绣和以麻为经线、羊毛为纬线的织锦。纺织品有浓厚的东方色彩并掺杂着大量基督教内容。诸如圆象征无穷、羊象征基督、鸽子象征神圣的精神;色彩也被赋予了宗教含义:白色--纯洁;蓝色--神圣;紫色--威严;绿色--青春;金色--善行等等。   拜占廷时期的男女服装样式差别不大,因此以下这三种服装都是男女通用的,仅在裁剪和服装装饰上有细节上的区分。   最常见的贵族穿着是dalmatica,其实早期这是种很简单的服装,几乎为桶形,并有两根被称为clavi的条带式装饰。后来衣袖的形状有所增加,直桶形的躯干部分也采用了腰带。并配以突厥式样的外套。外套下贴身穿着的一般是tunica。   tunica是从东方民族传入的一种服装,它并不是专门的内衣,也可以当成外套使用(当时好象这方面区分并不严格)。一般是毛织物,长度抵膝上,躯干系带。袖子长而细。当用做内衣穿着时候一般是白色。   皇族和大贵族的正式外套则是paludamentum,此种外衣的特点是宽大且不显露身体线条。其裁剪的样式可能是将一块长方形织物的两角斜裁成梯形,穿着时披在左肩上,在右肩系带。paludamentum的色彩灿辉煌(皇帝和女皇可用紫色),大量使用宝石和绣金工艺,不能算是一种常服。因此往往 paludamentum里面还穿dalmatica或者tunica。   以查士丁尼皇帝的像为说明:其paludamentum采用紫色衣面(应为丝织品),里子采用另一种颜色。在paludamentum的前后左右均有特别装饰,此种装饰被称为塔布利恩。是拜占廷帝国特有的高贵的标志。这件paludamentum的塔布利恩图案是金色底子上刺绣着有红圆圈的鸟的排列。   女性穿着的paludamentum以提奥多拉皇后的像为例:同样的紫色面料的paludamentum,衣襟里表都采用金线装饰,领下使用宝石装饰。外套下面穿着白色dalmatica,襟和袖口有金和绿宝石装饰。   所谓paludamentum是特殊阶层的穿着,普通人一般穿着paenula,这是一种厚呢绒布制的圆形套头式衣服。在中世纪的圣像画上很常见。    中世纪服饰--欧洲早期   5-10世纪欧洲人对文化的需求还处在低水平,在服饰方面没有明显的发展,主要还是沿用后期罗马--拜占廷式样的服装。dalmatica和tunic 仍然是这一时期的主要服装式样。这一时期在妇女中出现了双层的tunic:先穿袖子细长一直可以遮到手腕的tunic,在外面再穿宽大短袖(到肘部)的 tunic。衣服上使用刺绣作为主要的装饰。外层衣服上系腰带。在外衣上面还有所谓表层衣,其形状类似于短斗篷,但有袖口,并且较为宽大。   面衣是贵族女性中常见的服饰。面衣不仅有面纱,而且相当的宽大:在背后垂于表层衣的衣襟附近,包住头部,还能包括覆盖整个上肩部分,类似于修女的头巾。在这样的面衣上戴冠。   男子服装的最大改变是采用了裤子。在上古的所有文明社会里,裤子作为一种服装都被认为是粗俗野蛮的,是野蛮人的穿着。赵武灵王的胡服骑射的伟大改革,引进的主要就是裤子。要骑马打仗,不穿裤子当然是不行的。因为裤子的实用性,很快在欧洲的所有阶层的男子中普及起来。  大家想必已经注意到,我们到目前为止提到的所有的男女服装都没有显著的差别,其基本样式都是圆通形,甚至连服装的名字也是相同的。这正是上古时代服装的特点。服饰史上一般把筒形衣服时代看做男女服装无差别的时代,至于是否穿裤子则不是主要的标志(是否穿裤子的确是男女服装的一个重大差别,一直到20世纪初期,女装与男装的最大不同还是是否穿用裤装的)。   西欧的筒形衣服在进入11世纪以后,通过十字军的东征发生了重大改变。西欧封建主对东方的8次远征大大开拓了野蛮的欧洲贵族的眼界,东方文明的传入大大刺激了欧洲贵族的奢侈欲望。服饰的发展进入了一个快速发展的时代。   这一时期出现了新的服装类型。有受东方风格的影响的,也有原有服装类型的改进。特点是无论男女服装都出现了大量的竖的褶皱。但这一时期的男女服装的区分仍然不十分明显,很多类型的服装继续同样的名字,类似的风格。下面做逐一说明。   法兰西女装   chainse。白细麻布制的内衣,紧袖口。袖口有刺绣和美丽的系带,领子下方有几排凸条纹和金银丝装饰。   bliaud。此种服装已经类似现在的连衣裙,材料据说是薄绸。肩、胸、背都较宽大,袖子在手腕部抽口。以长的带状织物从腰部回转到背后使之交叉,或者打结后再回到前身系结。这种服装到12世纪的后半期进一步美化,已经类似于近代的连衣裙(指女装)   mantel。是一种斗篷。有半圆形和长方形的,在右肩部用金属卡子系结或在左右肩下用细绳系结。布料采用高级毛织物、缎子、花布等,边缘使用色丝线、金线等装饰,追求对比强烈色彩艳丽的效果。   corsage。终于出现一款专门的女装了。corsage是装饰性的胸衣(并非内衣),常穿在bliaud这类服装的外面以为装饰。corsage紧身无袖,在背后系带使之紧身牢靠。卷领,领子上装饰着凸条纹和刺绣细花边。也有无领子露出bliaud的领子的样式。在corsage上用另一种织物接成褶裙的穿法也很多见。   女性不服用裤子,而使用名为chausses的一种类似于裙子的裤装(裙裤?),脚穿短靴。   (PS:从这一时期开始,无论男女装,腰带上都开始悬挂一个小袋子,用皮革或者丝绸制,称为aumoniere,用以装零钱、钥匙等小杂物,也有装食物的)   法兰西男装   男装和女装一样以chainse、bliaud、mantel为主。样式类似与女装。。   这一时期的男装bliaud是毛、丝织物,呈宽大的连衣裙状,袖口稍宽,卷领。领口、袖口和底襟有凸条纹装饰,裙部宽大。   现存慕尼黑博物馆的一件bliaud,传说是法王之物,白丝绸加金线、紫色边饰、绿色饰带,相当豪华。   mantel的形状和颜色与女装类似。后期长度有所增加,可抵地面,并加以美观的边饰,增加庄重感。   男性穿裤子,并在裤子外罩chausses。以麻或丝绸制作,无色或者条纹织物。有时用红缎子做边,边缘使用金线。外观奇特而豪华。 中世纪服饰系列--哥特时代   12、13世纪以来,城市的发展使西欧服饰进入了一个新的时代。衣服和材料复杂化了妇女也开始参与服装业有关的各种行业。分工细了起来,出现了花边装饰、发饰制作、裁剪和成衣、毛皮缝纫、皮带扣和饰针制作、染色业、鞋类加工和手套制作等等专业部门。服饰也开始趋向更 为复杂和精细。   我们知道,哥特式建筑的外观特征是采用锐角的塔和尖顶拱。而这一时期的服装受到了这种建筑风格的影响,诸如高高的冠戴、尖头的鞋、衣襟下端呈尖形和锯齿等锐角的感觉。而织物或服装表现出来的富于光泽和鲜明的色调是与哥特式教堂内彩色玻璃的效果一脉相通的。   法国女装  cotte。是过去的tunic发展而来,较之原来的样式有所加长。女装从躯干到袖子上半部为宽松形,从肘到袖口则紧箍并有纽扣。   chemise。内衣,也就是以前提到过的chainse,形式上并无大的变化,名字变了。   surcot。是穿在cotte之外的外衣。据说原是罩在铠甲外面防锈的外套。丝织或者毛织物,从胸部到裙舒畅宽大,有无袖、半袖、长袖式样的,一般似乎以无袖为多。领、袖、襟有用有色丝线刺绣的装饰。   cotardie。也是一种外衣,连衣裙式样。似乎发源于意大利。从躯干到腰部紧贴身,在前中央处或者腋下置纽扣、或是系带子。大的卷领翻到肩部,紧袖口,宽袖子。袖子的肘部垂着不同颜色的名为tipper的装饰布,有时tipper垂的很长。材料多采用呢绒、织锦、丝绸、毛皮等,宽三英寸、长五英尺。为了不使tipper出现褶皱,日常要使用扳子夹起来保存。   surcotouvert。这是从14世纪发展起来的surcot的变形。一般穿在cotardie外面,纯为装饰而用,因此大量使用贵金属、宝石和毛皮进行装饰。特征是大开着的卷袖。前中央有装饰宝石纽扣的,裙子部分宽绰有摺垂于地面,还有使用毛皮作为镶边。   法国男装   cotte。男子的cotte一般是素底的毛织物,在中上层阶层中,它主要穿在外衣里面,因此装饰很少。形状比女子的短,袖子也细。   surcot。其样式基本与女子相同。在pourpoint出现之前,它是相当常见的外套。   pourpoint。第一种男子专有的服装终于出现在14世纪的中期。所谓pourpoint原来是衲衣的意思,即把多层布衲在一起之意。原来是士兵在穿在铠甲内保护身体的紧身衣。其特点是紧身,前开式,胸部用羊毛或者其他碎织物填充的鼓起来。袖子贴身,并从袖口到肘部都有纽扣。下摆仅到臀线,较以前的任何一种衣服都短。pourpoint是第一种正式与长裤相搭配的男装。其基本样式一直延伸到路易十四时代。   与pourpoint搭配的长裤在这一时期变的非常贴身,在一些极端的例子上,几乎连肌肉的纹理都表现了出来,并且流行左右裤腿异色的搭配。   鞋。前面已经提到,这一时期的鞋为尖细形,鞋的宽度细的裹住脚的程度。在尖头的长度上面则还有一定的规定。如王族的鞋尖端长度为在脚的2.5倍以内,贵族2倍,骑士1.5倍,商人1倍,平民为1/2长度。 中世纪服饰系列--15世纪的西欧(哥特式后期)   法国女装   14世纪末期开始,一种新的服装类型成为了这一时期服装的主要式样--houppelande。这可以说是西欧的最后一款男女通用式样的筒形衣服。女装的houppelande特点是高位腰身的宽松裙子,带一些曳襟,袖子宽大可达地面。这种衣服的另一个特点是装饰豪华,使用白貂皮领子和花样繁多的边缘装饰。随着时间的推移,上身制作的更为贴身,袖子也改为紧袖,配以带有轻薄型面纱(这类面纱实际只起装饰作用,几乎是透明的)的尖顶高帽,名为hennin帽(和我们以前很熟悉的纸糊高帽子几乎一模一样)。这样的打扮是否很熟悉呢?在许多描写中世纪的电影里公主和贵妇都戴这种hennin,但实际它的流行是在中世纪后期了。尖顶高帽这类服饰的出现使的哥特式服装的发展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与哥特式建筑从神似到达了形似。   法国男装   前开式衣服传入欧洲以后,在装饰品中正式采用了纽扣。这一时期的服装有两大完全不同的种类:以pourpoint和裤子相结合的式样;筒形衣服houppelande。   这一时期的pourpoint在紧身、短的基础上又变化出新的类型:袖子膨大,又增加填充物使胸部、肩部膨大。同时,还出现过一种纽扣开在腋部的名为gippon的上衣,它与pourpoint的区别不是很大,因此到1420年以后就很少再出现gippon了。   houppelande原是抵地面长的筒形衣,由于受pourpoint的影响而逐渐缩短,并与裤子配了起来。但其基本特点:宽松的袖子和衣身仍然保留着,再一个特征是领子可以遮盖到耳朵附近。衣料是有花样的缎子和当时流行的小四方格图案的毛织物。也有为贵族用的在黑缎子上以金线或彩色丝线刺绣的衣料,还有左右异色的、从左肩到右襟异色的。其装饰种类繁多,以现今的眼光看给人以怪诞的感觉。15世纪晚期开始,筒形衣完全退出了男装的主流发展,成为女装的专用形式。

为什么欧洲中世纪的女子身材是那样

中世纪女人大约还是以丰腴为美,当然是在正常范围内,追求细腰是中世纪结束后巴洛克时代左右的事情。巴洛克艺术追求精致,所以衣服上有很多花边、蕾丝,并且不分男女。甚至不光在装饰上,就是款式男性衣饰也有女性化的趋势。随之又兴起了假发以及香水。等等.... 我个人认为包括你在内的大部分人关心和喜欢的大约是中世纪结束后的工业时代而不是那个黑暗的长达800年的中世纪。(欧洲人的结论)

中世纪欧洲贵族服装中,男士的脖子为什么都套个圈?那圈叫什么?

是拉夫领饰,拉夫是在高高的立领上装饰着白色的褶饰花边,这是独立于衣服外的领饰拉夫,流行于 16、17世纪,是文艺复兴时期又一个独具特色的服饰部件。 你说的很对,不过并不是中世纪,而是文艺复兴事情的男子服饰,是西班牙的服饰文化,因为那是西班牙可以说是那个时代的主宰,所以其服饰特点影响到整个欧洲。

相关知识

绳子花边装饰
花边装饰卡通
圆形花边装饰图片
彩色装饰花边图片
手绘玫瑰花边复古装饰素材图片免费下载
中世纪欧洲假发的发展历程,在装饰和艺术方面有什么价值?
手抄报花边 超级简单漂亮的手抄报花边图片
第4课巧用花边剪刀
广州·2026花边饰品展览会
欧洲中世纪:发型与发饰趋势的演变

网址: 中世纪装饰花边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297024.html

所属分类:花卉
上一篇: 欧洲中世纪的主要建筑风格类型有:
下一篇: 我国古代农业和欧洲中世纪农业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