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分享 > 我国十二个月花令的传说

我国十二个月花令的传说

    中华民族是一个爱花的民族,已有3000多年养花、赏花及用花的历史。中国古称“华夏”,古字“华”与“花”通,“华夏”之称有“花之盛者”的含意,名花之多,为世界之冠。悠久的花文化,璀璨夺目,博大深远。

    花是美的化身,予人以愉快的感受和生命的希望。“含苞欲放”是新生命的顽强孕育,“灿烂盛开”是唱响生命最辉煌的华章,“硕果累累”是生命的不懈地延续。在地球上的任何角落,没有花的生活就像是一片荒漠。

    古往今来,文人墨客多喜欢借花明志,以花传情。屈原植兰九畹,陶渊明采菊东篱,李白醉卧花丛,杜甫感花溅泪……千百年来,与花有关的浩瀚诗篇和闪光妙文,奇人趣事,已成为中华传统文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为中华文明增添了一抹极为亮丽的色彩。

    人们在庆祝花朝之余,总认为万物有灵,花的美丑,花的生死荣枯,应该有一位司命之神在主宰;於是人们学样於朝廷的“司花之官”,认为民间应有“司花之神”。这样的想法渐渐演变成习俗,最终反而影响了士大夫,透过他们的闲情逸致,创造出更有亲合性的人间司花之神,成为今日普遍为国人所乐道的花仙。 

    “花神”一词早在唐朝即已出现。唐代文学家陆龟蒙《甫里集‧和杨州看辛夷花韵》有“柳疏梅坠少春丛,天遣花神别致功”之句。花神女夷的传说,一般认为始自魏晋时期,但普遍性的十二个月花仙的说法,则可能酝酿於唐宋之际,到了明代才逐渐定调;清代以后,则因爱花者个人喜爱,另行取舍而成。 

    最早的花神,源自於民间生活的题材。人们推举亲尝百草的神农氏为“花皇”,将六一道教的神仙女夷封之为“花神”,专管人间百花的形质、时序与生死荣枯。花神女夷,承王母娘娘之命,选定梅花、杏花、桃花、牡丹花、石榴花、莲花、兰花、桂花、菊花、芙蓉花、山茶花、水仙花,为十二个月的当令花。虽然如此,花神本是神格化的产物,众说纷纭反而能从情有独钟之中,显现出多彩多姿;同时,也让花神的故事更加丰美。  

    到了清代,学者俞曲园又根据佛教故事,尊“拈花微笑”的大迦叶尊者为“总领百花之男花神”;封道教南岳魏夫人李华存为“总领百花之女花神”。传说佛陀有一次聚众说法时,手拈一花,众人都不明白其中的奥秘,只有弟子大迦叶尊者默然神会,微微一笑。佛陀知他已经领悟,於是宣布:“吾有‘正法眼藏’付嘱摩诃迦叶。”“正法眼藏”就是禅宗以心印心的起源,而摩诃迦叶也就成了禅宗的开山祖。佛陀手中的那朵花,是他和大迦叶之间心心相通的沉默语言,也就是禅宗所谓“不可说”的最高境界。这应是俞曲园以大迦叶尊者作男总领花神的理由。  

    花皇、总领花神的流传远不及花神。《太平广记》说花神女夷是南岳魏夫人的女弟子,擅长莳花种草,后人尊她为“花神”,并把花朝节附会为她的生日。西汉刘安《淮南子‧天文训》说:“女夷鼓歌,以司天和,以长百谷禽鸟草木。”明冯应京《月令广义‧岁令一》也说:“女夷,主春夏长养之神,即花神也”。可见初期的女夷既管花草,也管禽鸟;到了明代,才专职为花神。但李汝珍作《镜花缘》时,女夷又回复成“百花”、“百草”、“百果”、“百谷”四位仙子之一,司命九十九种花卉,加上她自己,合成“百花仙子”。女夷所选的十二月当令花,大概也是文人士子所公认,可以兼容并蓄,代表中华大地上十二个月份节气的人间花卉,因此,它们变成了我国十二月的当令花代表,而与之对应的十二位花神,便也应运而生。      

    单一仙子司命百花的思想,与国人习惯的多神思想相悖,因此有一花一仙子的想法产生,这也反映了古人珍视每一种花,视花如生命的感情。但不论是单一的花神女夷,还是一花一神祗,都只是神话或想像,缺乏具体可亲的感觉;若以当令花代表当月的百花,除了具像,又兼有浪漫,更能跟农耕节气结合,融入百姓日常生活,也容易记忆。

    明人程羽文针对花与节气的关系,写了《百花历》一文。在爱花人士口中,十二个月的当令花卉如数家珍。我国古来即有“一月兰花娇,二月桃花媚,三月蔷薇展红艳,四月牡丹最尊贵,五月石榴鲜欲醉,六月鸡冠傲独帜,七月荷花俏绝尘,芬芳桂花八月香,九月菊花淡悠然,十月芦苇煽秋凉,海棠迎冬十一月,十二梅花独坐堂”的说法;又有“正月梅花香又香,二月兰花盆里装,三月桃花连十里,四月蔷薇靠短墙,五月石榴红似火,六月荷花满池塘,七月栀子头上戴,八月丹桂满枝黄,九月菊花初开放,十月芙蓉正上妆,十一月水仙供上案,十二月腊梅雪里藏” 的别议。古代文人对花的兴趣偏重於赏花,在於愉悦花之姿色而赏其神骨,因而发展出一套欣赏各种花之精髓的简要文字:梅标清骨,兰挺幽芳,茶呈雅韵,李谢弄妆,杏娇疏丽,菊傲严霜,水仙冰肌玉肤,牡丹国色天香,玉树亭亭阶砌,金莲冉冉池塘,丹桂飘香月宫,芙蓉冷艳寒江。后来赏花又从纯客观的欣赏,进阶到融入主见的赏析,像诗作“冷艳清香受雪知,雨中谁把蜡为衣”,形容的是梅花的美出自傲骨;“锦烂重阳节到时,繁华梦里傲霜枝”,描述的是菊花的美因其不凡;“出谷送香非不远,那能送到俗尘中”,赞美的是兰花的美在於出尘。   

    我国幅员辽阔,各地气候差异颇大,加上个人的偏好,十二个月的代表花令,难免也不一致。近人左华成先生在其《花语花诗花谱》中,列出代表各月的花,依序为:梅花、海棠、牡丹、芍药、石榴、莲花、紫薇花、木犀、菊花、茶花、红梅、腊梅。

    笔者一生爱花、赏花、种花、研究花,倾心于传承与发扬我国悠久的花文化,综合我国各地赏花习俗,集我国市花评比之精华,撰列出十二个月的花令民谣,再配与时令鲜花与诗赋,以飨读者。

我国十二个月的花令民谣

一月水仙清水养

【赋水仙花】宋·朱熹

 隆冬凋百卉,江梅历孤芳。

 如何蓬艾底,亦有春风香。

 纷敷翠羽披,温色自玉相。

 黄冠表独立,淡然水仙装。

http://s10/mw690/001N4eHbty6FIkamQGt09&690

二月杏花伸出墙

【春中田园作】唐·王维  

屋上春鸠鸣,村边杏花白。

持斧伐远扬,荷锄觇泉脉。

归燕识故巢,旧人看新历。

临觞忽不御,惆怅思远客。

http://s11/mw690/001N4eHbty6FIkfGK700a&690

三月桃花红艳艳

【晚桃花】唐·白居易

一树红桃亚拂地,竹遮松荫晚开时。

非因斜日无由见,不是闲人岂得知?

寒地生材遗较易,贫家养女嫁常迟。

春深欲落谁怜惜,白侍郎来折一枝。

http://s7/mw690/001N4eHbty6FIkjUAh826&690

四月杜鹃满山岗

【杜鹃花】宋·徐渭

烟雨艳阳天,山花发杜鹃。

魂愁数叶暗,血渍一丛鲜。

正色争炎日,重合沓绛笺。

春风几开落,遗恨自年年。

http://s7/mw690/001N4eHbty6FIkmWXTEf6&690

五月牡丹真国色

【赏牡丹】唐·刘禹锡

庭前芍药妖无格,池上芙蕖净少情。

惟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

http://s6/mw690/001N4eHbty6FIktKjRj95&690

六月兰花吐芬芳

【兰】宋·陆游

南岩路最近,饭已时散策。

香来知有兰,遽求乃费获。

生世本幽谷,岂愿为世娱。

无心论阶庭,当门任君锄。

http://s10/mw690/001N4eHbty6FIkwTpm909&690

七月荷花别样红

【拟古】唐·李白

 涉江弄秋水,爱此荷花鲜。

 攀荷弄其珠,荡漾不成圆。

http://s11/mw690/001N4eHbty6FIkzofSWfa&690

八月桂花十里香

【桂】唐·李峤

 未植银宫里,宁移玉殿幽。

 枝生无限月,花满自然秋。

 侠客条为马,仙人叶作舟。

 愿君期道术,攀折不淹留。

http://s6/mw690/001N4eHbty6FIkCGxzT45&690

九月菊花傲秋风

【菊】晋·陶渊明

  芳菊开林耀,青松冠岩列。

  怀此贞秀姿,卓为霜下去。

http://s5/mw690/001N4eHbty6FIkIxrP684&690

十月芙蓉斗寒霜

【木芙蓉】唐·韩愈

艳色宁相柘?嘉名偶自同。

采江官渡晚,搴木古祠空。

http://s15/mw690/001N4eHbty6FIkYwLsG6e&690

十一月山茶初开放

【山茶花】宋·王十朋

 莺声老矣移虽晚,鹤顶丹时着始佳。

 雨叶鳞鳞成小盖,春枝艳艳首群花。

http://s16/mw690/001N4eHbty6FIl2k02zff&690

十二月梅花雪中唱

【雪梅】宋·卢梅坡

有梅无雪不精神,有雪无梅俗了人。

日暮诗成天又雪,与梅并作十分香。

http://s12/mw690/001N4eHbty6FIl9SXuX2b&690 

相关知识

最美十二花令,你错过了哪一季的花期?
百花生日是花朝,来看四川历史名人中的“十二花神”|我们的节日·口述民俗
农历二月花朝节 十二花神次第来,人间月月花儿开
十二花令
农历十二个月花名
每个人都有守护花,这十二个月的时令花,每个都娇艳动人!
农历中国 二月十二 · 花朝节
家庭养花指南:十二个月花事完全手册
美炸了的十二花令,一月一花一诗词 ​,惊艳了时光,值得收藏!
踏青的最好节日:花朝节传说一二

网址: 我国十二个月花令的传说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303550.html

所属分类:花卉
上一篇: 【课外阅读】民间传说中的千古英雄
下一篇: 仙女=妓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