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分享 > 湿地碳汇功能探讨:以泥炭地和芦苇湿地为例

湿地碳汇功能探讨:以泥炭地和芦苇湿地为例

《生态环境》 2008年05期

收藏 | 投稿 |

论文排版

湿地碳汇功能探讨:以泥炭地和芦苇湿地为例

于洪贤   黄璞祎   开通知网号

【摘要】:大量研究表明湿地是地球表层系统中的重要碳汇,对于吸收大气中的温室气体,减缓全球气候变暖有重要作用。由于近几十年来全球气候变暖和人类活动的影响,湿地碳汇功能不断减弱。文章以泥炭地和芦苇Phragmites australis湿地为例来分析湿地的碳汇功能发现:农业排水、土地利用方式的改变、大气中CO2体积分数升高、全球气候变化等人为和自然因素影响了泥炭地的碳汇功能,泥炭地的碳蓄积能力下降,逐渐由"碳汇"转变为"碳源";尽管芦苇湿地是CH4的重要来源,但其对CO2具有较强的碳汇作用,综合来看芦苇湿地的仍是温室气体的净汇;人工芦苇湿地污水净化系统的温室气体排放量高于天然芦苇湿地。分析表明,研究泥炭地和芦苇湿地在全球气候变化下的响应及反馈机制,确定合理的湿地开发模式将是未来湿地碳汇研究的主要方向。

下载App查看全文

下载全文 更多同类文献 个人查重>> 个人AIGC检测>> 文献综述>>

(如何获取全文? 欢迎:购买知网充值卡、在线充值、在线咨询)

CAJViewer阅读器支持CAJ、PDF文件格式,AdobeReader仅支持PDF格式


1234187246572142592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于洪贤;黄璞祎;湿地碳汇功能探讨:以泥炭地和芦苇湿地为例[J];生态环境;2008年05期 2 张兵;王洋;芦苇湿地的碳汇功能研究[J];现代农业科技;2011年16期 3 高晋丽;宋艳宇;宋长春;宫超;马秀艳;高思齐;刘桢迪;北方泥炭地氮素有效性的变化及其对碳汇功能的影响[J];应用生态学报;2022年10期 4 吴友芳;碳汇造林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解决策略探究[J];南方农业;2017年33期 5 黄凯旋;“双碳”背景下森林碳汇功能及展望[J];辽宁林业科技;2024年01期 6 范振林;“自然资本中和”提升碳汇潜力的路径思考[J];中国土地;2021年04期 7 李洁华;广东林业碳汇探索与实践[J];花卉;2017年16期 8 张迎春;创建青海碳汇功能区探讨[J];青海金融;2013年07期 9 高明森;刘娜;建立青藏高原碳汇功能区是实现协调绿色共享发展的有效途径[J];柴达木开发研究;2016年04期 10 王天津;设立宁夏区域碳汇功能区 应对气候变化挑战[J];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董克库;米晓琴;李英;李忠有;浅谈设立宁夏六盘山地区碳汇功能区的重要性[A];宁夏林学会第二届林业优秀学术论文集[C];2011年 2 唐寅智;碳汇认购:生态环境替代性修复方式再拓展[A];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地方实践(2022卷)[C];2024年 3 王森森;陈丽卿;郭鑫;董风霞;陈悦龙;卢琦瑶;黄举;竹林碳汇计量方法研究[A];中国造纸学会第二十一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24年 4 张慧鸣;碳汇的概念及几种典型碳汇发展概况[A];中国环境科学学会2023年科学技术年会论文集(一)[C];2023年 5 李静;李林轩;动态平衡理论视角下“认购碳汇”措施差异化适用之理性思辨及规制路径[A];人民法院服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与刑事法律适用问题研究——全国法院第34届学术讨论会获奖论文集(下)[C];2022年 6 刘淑敏;乐艳艳;郭睿;王军鑫;幸福林带城市绿地碳汇效应与优化策略研究[A];人民城市,规划赋能——2023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12风景环境规划)[C];2023年 7 郭婷婷;邵锋;付彦荣;章银柯;碳汇视角下的园林绿地营建和管理[A];中国风景园林学会2021年会论文集[C];2021年 8 李德亮;张婷;肖调义;王红权;陈开健;刘安民;李祖军;大通湖软体动物碳汇功能初探[A];渔业科技创新与发展方式转变——2011年中国水产学会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11年 9 郎平;张文;赖长鸿;唐才富;汪晖;代丽梅;谭欣悦;四川林业碳汇造林发展潜力分析[A];四川省森林可持续经营学术研讨会2017论文集[C];2017年 10 刘玮;王文杰;孙伟;崔崧;东北人工林不同林分土壤呼吸及其碳汇功能研究[A];第三届全国植物生态学前沿论坛第三届全国克隆植物生态学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媛媛;大小兴安岭森林植物组成与生物量碳汇功能耦合机制解析[D];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2021年 2 伊博力;全球变化背景下哈泥泥炭地氧化亚氮源汇功能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23年 3 贾庆宇;辽河三角洲芦苇湿地局地气候变化特征及地-气相互影响关系研究[D];沈阳农业大学;2018年 4 王锐诚;亚热带亚高山泥炭地甲烷循环过程及其驱动机制[D];中国地质大学;2021年 5 杨艳丽;苏打盐碱芦苇湿地碳氮磷累积及其在退化、恢复过程中的变化特征[D];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2020年 6 许士麒;森林和泥炭地土壤氮素转化机制及其生物地球化学意义[D];天津大学;2022年 7 凌云;生物强化净化作用在梦清园芦苇湿地中的应用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8 李疆;甲烷可控转化新途径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9 张逸飞;气候变暖下泥炭地植物与微生物多样性关系及其对碳排放的影响研究[D];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2023年 10 易明浩;应力条件下煤体甲烷扩散-渗流演化特征及其主控运移形式转化机制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2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鸿鹄;扎龙湿地碳汇功能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13年 2 田惠玲;广东省基于林农的林业碳汇交易研究[D];华南农业大学;2017年 3 徐英明;南亚热带不同造林模式碳汇林碳积累与碳汇功能研究[D];华南农业大学;2018年 4 李昊;基于InVEST模型的五华县不同碳汇林碳汇能力研究[D];华南农业大学;2018年 5 张静娉;碳汇林经营风险识别及生成原因研究[D];华南农业大学;2017年 6 古强;跨区域草原碳汇管理协同研究[D];内蒙古工业大学;2019年 7 吴杭纬经;东极养殖海域碳通量计算及扩增碳汇研究[D];浙江海洋大学;2019年 8 袁辰;基于演化博弈的黑龙江省林业碳汇利益共享体构建的影响因素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19年 9 张冬阳;基于树盘图像数字化北京松山主要树种碳汇能力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8年 10 吕斯涵;山东省农业净碳汇时空演化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分析[D];西北师范大学;201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岳宝彩;发展海洋碳汇渔业 助力生态文明建设[N];中国海洋报;2016年 2 本报记者 曾惠娟 马佳;应对减排压力海洋碳汇大有可为[N];国家电网报;2017年 3 本报记者 陈慧;种植碳汇林 “卖空气”挣钱[N];河南日报;2017年 4 记者 张瑛;我区开启对贺兰山自然保护区森林碳汇功能研究[N];宁夏日报;2011年 5 本报记者 赵杰 陶乐;专家认为:内蒙古应注重发挥草原碳汇功能[N];中国经济时报;2010年 6 记者 胡海林;精准提升林草质量 充分发挥碳汇功能[N];辽宁日报;2022年 7 记者 高琳;致公党中央培育草原碳汇功能应对气候变化[N];中国气象报;2010年 8 内蒙古自治区农牧厅厅长 郭健;开发草原碳汇功能 转变牧区发展方式[N];农民日报;2010年 9 主持人 本报记者 白峰哲 嘉宾: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研究员 李胜功 河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 万师强;草原建设应重视碳汇功能[N];农民日报;2010年 10 张双虎 黄辛;古老苔藓揭示全球泥炭地分布趋势[N];中国科学报;2022年

相关知识

湿地碳汇功能探讨:以泥炭地和芦苇湿地为例
芦苇湿地的碳汇功能研究
广州上海市园科院推进滨海芦苇湿地碳汇研究
扎龙湿地碳汇功能研究
高原泥炭地碳汇功能响应极端干旱气候事件研究取得进展
植物性状变化对湿地碳汇功能的调控作用发现
研究:湿地排水后碳汇功能会受到影响,具体取决于植物—微生物交互作用
市园科院碳汇中心湿地植物碳汇研究取得进展
湿地植物及其碳汇作用
湖北首个湿地碳汇调查结果出炉 沉湖湿地碳汇价值达600万元

网址: 湿地碳汇功能探讨:以泥炭地和芦苇湿地为例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304338.html

所属分类:花卉
上一篇: 时代需要创立西藏区域碳汇功能区
下一篇: 大小兴安岭森林植物组成与生物量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