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分享 > 环境友好型玉米田除草法.pdf

环境友好型玉米田除草法.pdf

环境友好型玉米田除草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环境友好型玉米田除草法,属于农业领域。

背景技术

玉米是我国主要粮食作物之一,2015年全国播种面积有3700多万公顷,占全国粮
食作物播种面积的32.9%。玉米是稀植作物,且生长期雨水较多,田间杂草生长快,数量大,
发生期长。玉米田杂草通过与玉米争夺水分、养分、侵占空间以及传播病虫害等直接或间接
影响着玉米的产量和品质,可造成玉米大幅度减产。我国玉米种植区分布广,地域跨度大,
这也导致了玉米田繁多的杂草种类,其中危害严重的主要有马唐、牛筋草、稗草、狗尾草、反
枝苋、铁苋菜、马齿苋、藜、苣荬菜等杂草。

除草剂的推广应用有效地控制了杂草的危害,化学防治是目前最主要的玉米田杂
草治理措施。但是,连续多年使用除草剂后玉米田杂草对多种类型除草剂产生抗性。例如一
些地区报道马唐对阿特拉津的抗性,反枝苋对莠去津的抗性,牛筋草对烟嘧磺隆产生抗性
等,抗药性杂草的治理是当前一个突出的难题。

随着人们对农产品安全及生态安全的日益关注,人们在治理杂草的实践中努力探
索对环境友好的杂草控制方法,譬如目前玉米田杂草治理中常用的精选种子、中耕除草、人
工除草、机械除草等。虽然能起到一定的效果,但都存在一些制约因素,不能满足生产上杂
草治理的需要。

油菜是我国广泛种植的最重要的油料作物之一,仅浙江省油菜种植面积近20万公
顷。油菜秸秆养分含量高,风干后秸秆含氮2.52%,含五氧化二磷1.53%,含氧化钾2.57%。
然而,油菜秸秆目前的处理方式以焚烧为主,不仅造成秸秆资源的严重浪费,而且严重污染
环境。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环境友好型玉米田除草法,采用该方法可有
效防治玉米田中禾本科杂草、莎草科杂草和阔叶杂草的危害。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环境友好型玉米田除草法,采用油菜荚
干、油菜秸秆干或两者的混合物,在玉米播种或移栽后进行土表覆盖,从而有效防治玉米田
中杂草的危害。

作为本发明的环境友好型玉米田除草法的改进,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A、将油菜秸秆、油菜荚晒干,且将晒干后的油菜秸秆切成长度为0.01~20cm的茎
段,从而分别得油菜秸秆干、油菜荚干;

以油菜荚干、油菜秸秆干或两者的混合物作为覆盖物;

B、依据玉米田的类型,选择以下任一方式:

方式一、当为春、夏或秋直播玉米时,在播种后当天(第1天)~第12天,均匀撒施
300~1100g/m2的覆盖物;

方式二、当为育苗移栽玉米时,在玉米移栽后当天(第1天)~第12天,均匀撒施300
~1100g/m2的覆盖物;先撒施在玉米苗行间,然后在玉米田中分散开均匀覆盖土面;从而避
免压倒玉米苗。

作为本发明的环境友好型玉米田除草法的进一步改进:

在进行覆盖时,为一次撒施覆盖物或者为分2~3次均匀撒施(即,可一次撒施覆盖
物;也可分2~3次均匀撒施);撒施时均采用逐渐撒入的方法。

逐渐撒入为:每次撒施时,均适宜少量少量的逐渐撒入,不宜采用倾倒的方式将覆
盖物集中撒入;目的是确保覆盖物能基本落在玉米田土表,从而避免压倒玉米苗;撒施后正
常管理。

作为本发明的环境友好型玉米田除草法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杂草包括禾本科、莎
草科和阔叶杂草;

所述禾本科杂草包括马唐、牛筋草、稗草、狗尾草、谷莠子、千金子;

莎草科杂草包括碎米莎草、异型莎草、水虱草、香附子;

阔叶杂草包括反枝苋、铁苋菜、小藜、藜、苍耳、马齿苋、鸭跖草、皱果苋、反枝苋、鳢
肠、打碗花、刺儿菜、小酸浆、萹蓄、凹头苋、空心莲子草、苣荬菜。

作为本发明的环境友好型玉米田除草法的进一步改进,优选方案为:

茎段的长度为1~5cm;

在玉米播种或移栽后第1~8天进行覆盖物的撒施;

覆盖物的撒施用量为500~700g/m2。

作为本发明的环境友好型玉米田除草法的进一步改进:

油菜荚干、油菜秸秆干以任何重量比进行混合,从而获得油菜荚干、油菜秸秆干的
混合物。

作为本发明的环境友好型玉米田除草法的进一步改进:油菜荚干、油菜秸秆干的
混合物中,油菜荚干与油菜秸秆干的重量比=1:1~5(优选1:2.5)。

带有油菜荚的油菜秸秆进行常规的晾晒:在太阳下摊开晒3~7天,或阴凉处风干7
~15天,从油菜荚中收获油菜籽,然后再将晒干后的油菜秸秆切成长度为0.01~20cm的茎
段,从而分别得到油菜秸秆干、油菜荚干。若油菜荚干淋雨或受潮,按上述方式进行晒干。

本发明的环境友好型玉米田除草法,综合考虑了油菜秸秆覆盖对玉米和杂草生长
的影响。玉米萌发后前期生长较快,且幼苗较粗壮,适时覆盖一层0.01~20cm(较佳为1~
5cm)长的油菜秸秆,不会影响玉米的生长。而生长前期茎秆较细弱或叶面平展的杂草,撒施
秸秆后可将其压倒,幼苗难以穿透秸秆覆盖层。秸秆覆盖后还可起到遮光的作用,抑制其生
长。对于出苗较晚的一些杂草,遮光后抑制其萌发,从而起到控草作用。秸秆覆盖还可保墒,
改善土壤理化性质,促进玉米的生长发育,提高玉米的竞争力。油菜秸秆含有丰富的氮、磷、
钾等成分,腐烂后是理想的有机肥料,可减少化学肥料的使用。

本发明相比现有技术具有以下优点:

(1)本发明采用油菜生产的废弃物油菜秸秆(还包括油菜荚干)作为玉米田的控草
材料,方便易取,材料来源充足,同时解决了油菜秸秆处理的难题,变废为宝。

(2)采用油菜秸秆覆盖有效地解决了玉米田草害问题,从而减少使用或不用除草
剂,有利于改善玉米田生态环境,提高玉米品质。

(3)油菜秸秆覆盖可有效地防治玉米田抗药性杂草,延缓杂草产生抗药性,有利于
杂草可持续治理。

(4)油菜秸秆含有丰富的氮、磷、钾等成分,在田间腐烂后是理想的有机肥料,从而
减少化学肥料的使用。

综上所述,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新的环境友好型玉米田除草法;在玉米生长前期,采
用油菜秸秆覆盖玉米田土表,可以有效解决玉米田的杂草危害;同时,油菜秸秆得到充分利
用,减少除草剂和化肥使用,提高玉米品质,保护生态环境。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不限于以下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显而易见的
变换和替换均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以下案例中,油菜荚干、油菜秸秆干的获得方式如下:带有油菜荚的油菜秸秆进行
常规的晾晒:在太阳下摊开晒3~7天,或阴凉处风干7~15天,从油菜荚中收获油菜籽,然后
再将晒干后的油菜秸秆切成长度为0.01~20cm(较佳为1~5cm,更佳为2~5cm)的茎段,从
而分别得到油菜秸秆干、油菜荚干。若油菜荚干淋雨或受潮,按上述方式进行晒干。

实施例1、油菜秸秆晒干后切成长1~5cm的茎段。在春、夏、秋玉米播种后1~8天,
均匀的一次性撒施500~700g/m2的油菜荚干、油菜秸秆干或两者的混合物。撒施时采用少
量逐渐撒入的方式,不宜过多覆盖物集中撒入,目的是确保覆盖物能基本落在玉米田土表,
从而避免压倒玉米苗,即,以免影响玉米苗萌发和生长;撒施后正常管理。

实施例2、油菜秸秆晒干后切成长1~5cm的茎段。在玉米移栽后1~8天,均匀的一
次性撒施500-700g/m2的油菜荚干、油菜秸秆干或两者的混合物。撒施时采用少量逐渐撒入
的方式,不宜过多覆盖物集中撒入,目的是确保覆盖物能基本落在玉米田土表,从而避免压
倒玉米苗,即,以免影响玉米苗萌发和生长;撒施后正常管理。

实验一、按照实施例1所述方法,于浙江省绍兴市春玉米田进行田间试验,每穴播3
颗玉米种子,在玉米播后第1天和第8天分别进行300、500、700g/m2三个用量的油菜秸秆混
合物(油菜荚干与油菜秸秆干=1:2.5重量比的混合物)覆盖处理,不使用除草剂,除此之外
玉米田按常规方法管理。每个处理小区的面积为20.5m2,共设置以下7个处理,每处理重复3
次。玉米品种为美玉7号,主要防治对象有马唐、千金子、碎米莎草、鳢肠、牛筋草、稗草、狗尾
草、凹头苋、铁苋菜、马齿苋、小藜等。

处理1、在玉米播后第1天均匀覆盖300g/m2的油菜秸秆混合物。

处理2、在玉米播后第1天均匀覆盖500g/m2的油菜秸秆混合物。

处理3、在玉米播后第1天均匀覆盖700g/m2的油菜秸秆混合物。

处理4、在玉米播后第8天均匀覆盖300g/m2的油菜秸秆混合物。

处理5、在玉米播后第8天均匀覆盖500g/m2的油菜秸秆混合物。

处理6、在玉米播后第8天均匀覆盖700g/m2的油菜秸秆混合物。

CK、空白对照。

在玉米播后15天,随机取20穴调查玉米出苗株数。

在玉米播后40天,每小区在对角线上取3点,每点面积0.25m2(50*50cm),调查存活
杂草的株数和地上部鲜重,计算株防效和鲜重防效。

具体结果如表1和表2所示。

从表1结果可以看出,在玉米播后1天或第8天覆盖300、500和700g/m2的油菜秸秆,
在玉米播后15天调查,对玉米的出苗影响较小,玉米的出苗率都在相当于对照的93.7%以
上,且不同用量油菜秸秆覆盖对玉米苗的株高等无明显不利影响。这说明在玉米播后1-8天
进行油菜秸秆(300-700g/m2)覆盖对玉米的出苗和幼苗的生长安全。

从表2结果可以看出,在玉米播后第1天或第8天覆盖300、500和700g/m2的油菜秸
秆,在玉米播后40天调查,对玉米田杂草的防治效果,总体上播后第1天的处理优于播后第8
天的处理。对杂草防效随着油菜秸秆用量的增加而提高,玉米播后第1天覆盖700g/m2的油
菜秸秆的处理防效理想,对杂草的株防效和鲜重防效分别为92.5%和92.6%。而玉米播后
第8天覆盖700g/m2油菜秸秆的株防效和鲜重防效也分别达到了83.6%和81.0%,这说明玉
米播后1-8天进行油菜秸秆覆盖能有效的控制玉米田杂草的危害。

表1、不同时间和不同油菜秸秆量覆盖处理对玉米出苗的影响(玉米播后15天)

试验组
玉米株数(株/20穴)
占CK百分率(%)
处理1
57.0
99.5
处理2
56.3
98.3
处理3
53.7
93.7
处理4
56.7
99.0
处理5
56.0
97.7
处理6
54.0
94.2
CK
57.3

表2、不同时间和不同油菜秸秆量覆盖处理对玉米田杂草的防效(玉米播后40天)

以上田间试验结果表明,本发明在玉米播后1-8天进行油菜秸秆覆盖对玉米的幼
苗生长安全,能有效的控制玉米田杂草的危害,是一种理想的玉米田防治杂草新方法。

实验二、按照实施例1所述方法,于浙江省绍兴市春玉米田进行田间试验,每穴播3
颗玉米种子,在玉米播后1天分别进行700g/m2不同覆盖材料的控草比较试验,不使用除草
剂,除此之外玉米田按常规方法管理。小区面积为20.5m2,共设置以下6个处理,每处理重复
3次。玉米品种为美玉7号,主要防治对象有马唐、千金子、碎米莎草、鳢肠、牛筋草、稗草、狗
尾草、凹头苋、铁苋菜、马齿苋等。

处理1、在玉米播后1天均匀覆盖700g/m2的油菜荚干。

处理2、在玉米播后1天均匀覆盖700g/m2的油菜秸秆干。

处理3、在玉米播后1天均匀覆盖700g/m2的油菜秸秆混合物(油菜荚干与油菜秸秆
干=1:2.5重量比的混合物)。

处理4、在玉米播后1天均匀覆盖700g/m2的油菜秸秆混合物(油菜荚干与油菜秸秆
干=1:1重量比的混合物)。

处理5、在玉米播后1天均匀覆盖700g/m2的油菜秸秆混合物(油菜荚干与油菜秸秆
干=1:4重量比的混合物)。

CK、空白对照。

在玉米播后15天,随机取20穴调查玉米出苗株数。

在玉米播后40天,每小区在对角线上取3点,每点面积0.25m2(50*50cm),调查存活
杂草的株数和地上部鲜重,计算株防效和鲜重防效。

具体结果如表3和表4所述。

从表3结果可以看出,在玉米播后1天覆盖700g/m2的油菜荚干、油菜秸秆干或两者
的混合物,在玉米播后15天调查,对玉米的出苗影响较小,玉米的株数都在相当于对照的
93.6%以上,且不同处理对玉米苗的株高等无明显不利影响。这说明在玉米直播后1天进行
油菜荚干、油菜秸秆干或两者的混合物700g/m2覆盖处理对玉米出苗和幼苗的生长安全。

从表4结果可以看出,在玉米直播后1天覆盖700g/m2的油菜荚干、油菜秸秆干或两
者的混合物,在玉米播后40天调查,对玉米田杂草的防治效果,总体上油菜荚干与油菜秸秆
干的混合物处理明显优于两者的单独处理。其中,油菜秸秆混合物(油菜荚与油菜秸秆重量
比=1:2.5)处理的防效尤为理想。

表3、不同比例油菜秸秆混合物覆盖处理对玉米出苗的影响(玉米播种后15天)

试验组
玉米株数(株/20穴)
占CK百分率(%)
处理1
57.7
99.5
处理2
54.3
93.6
处理3
57.0
98.3
处理4
56.7
97.8
处理5
55.3
95.3
CK
58.0

表4、不同比例油菜秸秆混合物覆盖处理对玉米田杂草的防效(玉米播种后40天)

最后,还需要注意的是,以上列举的仅是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显然,本发明不限
于以上实施例,还可以有许多变形。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能从本发明公开的内容直接导
出或联想到的所有变形,均应认为是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相关知识

渭北春玉米田苗期除草剂喷雾除草效果试验
东北地区主要玉米田除草剂的药效试验
推广环境友好型农药的生态植保路径
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的法制保障
基于“环境友好型”社会理念的植物景观配置
环境友好型设施蔬菜有机栽培新技术(上)
什么是环境友好型社会
什么是“环境友好型社会”?
环境友好型园林病虫害管理.docx
棉铃虫Helicoverpa armigera的环境友好型诱杀技术研究.pdf

网址: 环境友好型玉米田除草法.pdf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308938.html

所属分类:花卉
上一篇: 一种环境友好型双组分聚氨酯种衣成
下一篇: 媒介昆虫松褐天牛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