蝶形花亚科—车轴草族(上):紫雀花
真核生物域
植物界
被子植物门
双子叶植物纲
豆目
豆科
蝶形花亚科(豆亚科)
车轴草族
车轴草族(学名:Trifolieae),豆科蝶形花亚科的一个族。本族7属,500余种。我国有6属,44种,1亚种,2变种。
1.苜蓿属
苜蓿属(学名:Medicago)为豆目豆科的一属,约70余种,分布地中海区域、西南亚、中亚和非洲。我国有13种,1变种。
属名Medicago源于希腊语medike(豆科一种植物,一说是苜蓿)和ago(相似)的合成词。
(1)植物学史
原产地是外高加索、小亚细亚、伊朗一带。司马迁在《史记· 大宛列传》: “宛左右以蒲陶为酒, 富人藏酒至万馀石, 久者十岁不败。俗嗜酒,马嗜苜蓿。汉使取其实来,于是天子始种苜蓿、葡萄肥饶地。及天马多,外国使来众,则离宫别观旁尽种葡萄、苜蓿极望。”北魏杨衒之《洛阳伽蓝记》载:(洛阳城)“ 大夏门东北,今为光风园,苜蓿生焉。” 明朱橚《救荒本草》:“ 张骞自大宛带种归,今处处有自。”
《西京杂记》“乐游范自生玫瑰树下多苜蓿,首蓿一名怀风,时人或谓之光风,风在其问常箫萧然,日照其花有光采,故名苜蓿为怀风,茂陵人谓之连枝草。”
(2)形态特征
一年生或多年生草本,稀灌木,无香草气味。
三出羽状复叶,互生;托叶部分与叶柄合生,全缘或齿裂;小叶3,边缘通常具锯齿,侧脉直伸至齿尖。
总状花序腋生,有时呈头状或单生,花小,一般具花梗;苞片小或无;萼钟形或筒形,萼齿5,等长;花冠黄色,紫苜蓿及其它杂交种常为紫色、堇青色、褐色等,旗瓣倒卵形至长圆形,基部窄,常反折,翼瓣长圆形,一侧有齿尖突起与龙骨瓣的耳状体互相钩住,授粉后脱开,龙骨瓣钝头;雄蕊两体,花丝顶端不膨大,花药同型;花柱短,锥形或线形,两侧略扁,无毛,柱头顶生,子房线形,无柄或具短柄,胚珠1至多数。荚果螺旋形转曲、肾形、镰形或近于挺直,比萼长,背缝常具棱或刺;有种子1至多数。
种子小,通常平滑,多少呈肾形,无种阜;幼苗出土子叶基部不膨大,也无关节。
(3)野苜蓿
野苜蓿(学名:Medicago falcata),为豆科苜蓿属下的一个植物种。分布于中国东北、华北、西北各地。欧洲盛产,俄罗斯、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土库曼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蒙古、伊朗等亚洲地区分布也很广泛,世界各国都有引种栽培。
①生长环境
野苜蓿性喜温暖湿润气候,对土壤适应性较广,土壤pH值在5-8.5都可种植,能耐一定酸性,有灌溉条件的红壤坡地上可以生长;耐瘠性弱,在肥沃的土壤或适当的施肥条件下,生长良好;对海拔要求不严,在禄丰县海拔1300-2290米的地区种植生长良好;喜潮湿,宜在排水良好的水田种植;在土壤持水量为60-70%,生长最佳;积水的田块要先开好排水沟,降低地下水位,并配合施用磷肥时才可种植。黄花苜蓿耐旱性较差,应选择有灌溉条件的地块种植才能提高产量。
②主要价值
野苜蓿富含维生素A、C、E及多种氨基酸,其幼嫩茎叶尖部分可作蔬菜,营养价值高、味美,是冬春季节猪、牛、羊、兔、家禽、马属动物的优质青绿饲料 [3] 。荚果熟时自然开裂,种子收获量低,故在大田栽植尚有一些技术问题,主要是用来和紫苜蓿杂交培育优良的地区性新品系。
2.草木犀属
草木犀属(学名:Melilotus)是豆科下的一个属,为一年生或多年生草本植物。该属共有约20种,分布欧洲地中海区域,东欧和亚洲。其中有关饲料或药用种类,世界各地均有引种。中国有4种,1亚种。其中草木犀产于东北、华南、西南各地。其余各省常见栽培。
属名Melilotus源于希腊语mel(蜜)和lotos(百脉根属)的合成词,指本属似百脉根属,且蜜腺发达。
(1)形态特征
一、二年生或短期多年生草本。主根直。茎直立,多分枝。叶互生。羽状三出复叶;托叶全缘或具齿裂,先端锥尖,基部与叶柄合生;顶生小叶具较长小叶柄,侧小叶几无柄,边缘具锯齿,有时不明显;无小托叶。总状花序细长,着生叶腋,花序轴伸长,多花疏列,果期常延续伸展;苞片针刺状,无小苞片;花小;萼钟形,无毛或被毛,萼齿5,近等长,具短梗;花冠黄色或白色,偶带淡紫色晕斑,花瓣分离,旗瓣长圆状卵形,先端钝或微凹,基部几无瓣柄,冀瓣狭长圆形,等长或稍短于旗瓣,龙骨瓣阔镰形,钝头,通常最短;雄蕊两体,上方1枚完全离生或中部连合于雄蕊筒,其余9枚花丝合生成雄蕊筒,花丝顶端不膨大,花药同型;子房具胚珠2-8粒,无毛或被微毛,花柱细长,先端上弯,果时常宿存,柱头点状。荚果阔卵形、球形或长圆形,伸出萼外,表面具网状或波状脉纹或皱褶;果梗在果熟时与荚果一起脱落,有种子1-2粒。种子阔卵形,光滑或具细疣点。
(2)价值用途
草木犀属植物含蛋白质甚丰富,根瘤菌固氮能力强,适应温带中性或偏碱土壤,抗寒耐旱,对改良土质有重要作用,是优良的饲料和绿肥。全草含香豆素 (C9H6O2),有强裂的香气,可提供芳香油,用作烟草、食品、医药和化工的香料调合剂;花晒干后也可直接拌入烟草内作芳香剂;花期长,是北方良好的蜜源植物;种子可以酿酒;茎皮纤维供造纸原料。
(3)草木犀
草木犀(学名:Melilotus officinalis (L.) Pall.)是豆科,草木犀属二年生草本植物,分布于中国东北、华南、西南各地。中国各省常见栽培。欧洲地中海东岸、中东、中亚、东亚均有分布。生长在山坡、河岸、路旁、砂质草地及林缘。
饲用:草木犀花期比其他种早半个多月,耐碱性土壤,为常见的牧草。
药用:草木犀采收地上部分药用。其味微甘,性平,归脾、大肠经,有止咳平喘、散结止痛之功效,主治哮喘、支气管炎、肠绞痛、创伤、淋巴结肿痛。
3.芒柄花属
芒柄花属(学名:Ononis)是豆科下的一个属,为多年生或一年生草本植物,少数为灌木。该属共有70种以上,分布以地中海西岸为中心的北非、欧洲、西亚和中亚。我国有4种,其中2种为引进栽培。
(1)形态特征
多年生草本或灌木,有时具针刺,通常被柔毛和腺毛。羽状三出复叶,侧小叶甚不发达,有时成为1枚小叶;托叶叶片状,草质,大部分贴生叶柄,茎上部和托叶仅在基部常环绕抱茎合生,先端呈2短尖;无小托叶;小叶通常具锯齿,侧脉直伸达齿尖。花腋生,单生或2-3朵组成短总状花序,基部带有叶片;总梗常成尖刺;有时叶片呈苞状,形成假顶生佛焰苞状花序,真正的苞片与小苞片甚小或不存在;萼筒短,钟形,萼齿5,窄披针形,齿近等长;花冠黄色、粉红色至紫色,偶为白色,旗瓣近圆形或倒卵形,具短瓣柄,翼瓣倒卵状长圆形,龙骨瓣弯曲具缘;雄蕊单体,花丝顶端膨大,余部连合成闭合的雄蕊筒,雄蕊筒基部与瓣柄均分离,花药二型,背着和底着,长短交互;花柱细长,无毛,上弯,柱头小,子房具短柄,胚珠2至多数。荚果长圆形,膨胀,或为圆形,包藏于萼中,或伸出萼外2-3倍,2瓣裂;有少数种子。种子肾形至圆形,无种阜,种皮光滑、粗糙或具细疣点。
(2)芒柄花
芒柄花(学名:Ononis arvensis)为豆科芒柄花属下的一个种。生长于山坡草地、砂质湿润的土壤。产于中国新疆、西藏。欧洲中部和北部、中亚、西南亚、克什米尔、阿富汗也有分布。
本种的根内含有芒柄花根甙(C25H26O11) 、非晶体物质和芒柄花甾醇甙 (C26H44O2),有用以毒鱼,但茎叶在果期以前并无毒性,是大牲畜所喜食的牧草之一。
【功效】:消痔收脱。【主治】:治痔疮。
4.紫雀花属
紫雀花属 (学名:Parochetus)是豆科下的一个属,单种属,产于热带亚洲和非洲的山地。我国西南高原地带有分布。
(1)形态特征
多年生柔细草本。掌状三出复叶;托叶的基部与叶柄稍连合;叶柄细长。
花1-3朵组成伞形花序,着生于细长总花梗的顶端;苞片2-4枚,托叶状,分离,无小苞片;花具梗;萼钟形,具脉纹15-20条,萼齿5,略不等长,上方2齿连合较高,下方1齿稍长;花冠与雄蕊筒分离;雄蕊两体,上方1枚分离,在中部与雄蕊筒连合,其余9枚合生,连合部位达五分之四以上,花丝先端不膨大,花药同型;子房无柄,胚珠多数,花柱上弯,无毛,柱头小,顶生。
荚果线形,膨胀,稍压扁,先端斜截形,2瓣裂,种子间无隔膜。种子肾形,种脐侧生,无种阜,具1丝状珠柄。
(2)紫雀花
紫雀花(学名:Parochetus communis),又名蓝雀花,是豆科紫雀花属(蓝雀花属)的唯一一种植物。分布于中国、印度、尼泊尔、不丹、斯里兰卡、缅甸、泰国、马来西亚和非洲东部。在中国分布于四川、云南、西藏。生于海拔2000-3000米的林缘草地、山坡、路旁荒地。性喜温凉湿润气候,较耐寒、不耐炎热,在湿润地方生长特别良好,不抗干旱。
①生长习性
紫雀花具种子和营养两种繁殖方式,生活力和竞争力均较强,常成片生长,形成以蓝雀花占优势的群丛。耐践踏,再生力强,结实率低,荚果成熟易开裂,在野生状态下,较难收种。曾从中国四川凉山州采种在雅安栽培,秋冬生长较好,夏季生长稍差,表现出高温对生长有抑制作用。
②主要价值
药用:全草可以入药,味甘,性平。补肾壮阳,健脾开胃,止血接骨。主治肾虚阳痿,气虚食少,小儿疳积,刀伤出血,跌打骨折。
饲用:茎叶柔嫩,无毛,无特殊气味;叶量大,营养价值高,适宜放牧利用,牛、羊喜食。紫雀花具有发展前途,特别是在山地温带地区(海拔2500-3200米),作为改良天然草地和人工草地的混播材料,值得进一步引种驯化。
③保护现状
列入《中国生物多样性红色名录-高等植物卷》——无危(LC)。
5.胡卢巴属
胡卢巴属(学名:Trigonella)是豆科下的一个属,为一年生草本植物。该属共有约70种,分布于地中海区、中欧、西亚、非洲和大洋洲。我国有9种。
(1)形态特征
一年生或多年生草本,无毛或具单柔毛,或具腺毛,有特殊香气。茎直立、平卧或匍匐,多分枝。羽状三出复叶,顶生小叶通常稍大,具柄;小叶边缘多少具锯齿或缺刻状;托叶具明显脉纹,全缘具或齿裂。
花序腋生,呈短总状、伞状、头状或卵状,偶为1-2朵着生叶腋;总花梗发达或不发达,在果期与花序轴同时伸长;花梗短,通常不到5毫米,纤细,花后增粗,挺直;萼钟形,偶为筒形,萼齿5枚,近等长,稀上下近二唇形;花冠普通型或“苜蓿型”*,黄色、蓝色或紫色,偶为白色;雄蕊两体,与花瓣分离,花丝顶端不膨大,花药小,同型。荚果线形、线状披针形或圆锥形,直或弧形弯曲,成为半月形,但不作螺旋状转曲,膨胀或稍扁平,有时缝线具啮蚀状窄翅,两端狭尖或钝,表面有横向或斜向网纹;有种子1至多数。
种子具皱纹或细疣点,有时具暗色或紫色斑点,稍光滑;胚位于子叶与胚根之中间,子叶出土时叶柄基部具关节(Cotyledonary article)并膨大,第一叶为单叶,后生叶均为3小叶。
(2)胡芦巴
胡芦巴(学名:Trigonella foenum-graecum),为一年生豆科蝶形花亚科胡芦巴属的一种植物,分布于地中海东岸、中东、伊朗高原以至喜马拉雅地区;在中国南北各地均有栽培,中国西南、西北各地呈半野生状态。生长在田间、路旁。
胡卢巴的全草有香豆素气味。可作饲料;嫩茎、叶可作蔬菜食用;种子供药用,能补肾壮阳,祛痰除湿;茎、叶或种子晒干磨粉掺入面粉中蒸食作增香剂;干全草可驱除害虫。胡卢巴适应性强,抗寒,生长迅速,鲜草含氮量在0.6%左右,翻压土中对后熟作物有明显增产效果。
【更多精彩文章,请关注微信公众号“地球生物与人类文明”】
相关知识
蝶形花亚科植物花部适应机制与传粉系统
【植物界全系列】菊亚科—向日葵族(三):大丽花
180.【植物界全系列】管状花亚科—旋覆花族(二):花花柴
【植物界全系列】菊科—管状花亚科
201.【植物界全系列】菊亚科—紫菀族(二):雏菊
【植物界全系列】树兰亚科—树兰族:竹叶兰
【植物界全系列】兰科—兰亚科:绶草
【植物界全系列】管状花亚科—旋覆花族:花花柴
【植物界全系列】管状花亚科—旋覆花族:天名精
【植物界全系列】唇形科—薰衣草亚科
网址: 【植物界全系列】蝶形花亚科—车轴草族:紫雀花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309929.html
上一篇: 丁香花的学名是什么? |
下一篇: 植物名称的因类制宜翻译法探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