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正交实验法对中华鳖免疫增强剂的初步研究
《水产养殖》 2009年10期
收藏 | 投稿 |
论文排版
利用正交实验法对中华鳖免疫增强剂的初步研究
刘凯 许宝青 谢楠 曹海鹏 开通知网号
【摘要】:利用L(934)正交表,通过正交实验设计初步研究了免疫多糖、低聚异麦芽糖和茶花粉等3种免疫增强剂对中华鳖免疫功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以存活率为考察指标,影响程度排序为低聚异麦芽糖>免疫多糖>茶花粉,低聚异麦芽糖最适水平为0.3%;免疫多糖最适添加水平为0.1%或0.3%,两水平间无显著差异;不同水平的茶花粉对中华鳖存活率影响均不显著。以脾脏指数为考察指标,影响程度排序为低聚异麦芽糖>茶花粉>免疫多糖,但3种免疫增强剂的影响程度不显著;同样,以溶菌酶为考察指标,影响程度排序为茶花粉>免疫多糖>低聚异麦芽糖,但3种免疫增强剂的影响程度不显著。因此低聚异麦芽糖和免疫多糖比较适合用作中华鳖的免疫增强剂。
下载App查看全文
下载全文 更多同类文献 个人查重>> 个人AIGC检测>> 文献综述>>
(如何获取全文? 欢迎:购买知网充值卡、在线充值、在线咨询)
CAJViewer阅读器支持CAJ、PDF文件格式,AdobeReader仅支持PDF格式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凯;许宝青;谢楠;曹海鹏;利用正交实验法对中华鳖免疫增强剂的初步研究[J];水产养殖;2009年10期 2 毛凯;杨琴;刘丽;潘红春;魏利华;刘红;低聚异麦芽糖铁配合物的制备工艺优化[J];食品科学;2014年22期 3 田方;李发财;刘峰;杨远志;杨海军;低聚异麦芽糖作为饲料添加剂的开发与应用[J];饲料研究;2010年02期 4 刘凯;林启存;许宝青;蔡丽娟;曹海鹏;低聚异麦芽糖和酵母细胞壁对中华鳖肠道菌群的影响[J];安徽农业科学;2010年04期 5 陈军;王娜;张姣勤;李子雨;艾志录;环状低聚异麦芽糖及其应用[J];安徽农业科学;2008年31期 6 葛声;蔡东联;万丽丽;木糖醇和低聚异麦芽糖醇血糖指数的测定[J];中国临床营养杂志;2006年04期 7 低聚异麦芽糖[J];技术与市场;2000年04期 8 杨志强;孙洪蕊;刘香英;张佳霖;曾宪鹏;康立宁;南喜平;孟悦;低聚异麦芽糖糖化转苷工艺的优化及成分分析[J];中国食品添加剂;2024年03期 9 满在伟;崔慧慧;蒋心怡;陈一鸣;邹祎然;张轩;郭静;含低聚异麦芽糖的传统麦芽糖食品制备[J];食品研究与开发;2022年23期 10 蒋银屏;朱赛华;朱忠伟;黄剑飞;王庆;低聚异麦芽糖在动物生产上的研究应用[J];广东饲料;2014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谷雪玲;毕梦凡;吕宏伟;宋泽和;范志勇;低聚异麦芽糖对乳酸杆菌增殖及产酸效果的研究[A];中国畜牧兽医学会2017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7年 2 简富民;简旭东;茶花粉[A];花粉·可持续发展(纪念联络组成立20周年)——第十一届全国花粉资源开发与利用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3 周洵;中华鳖雌、雄生长速度差异性研究[A];中国南方十六省(市、区)水产学会渔业学术论坛第二十六次学术交流大会论文集(下册)[C];2010年 4 曲春娟;HACCP在中华鳖健康养殖中的应用[A];促进科技经济结合,服务创新驱动发展——蚌埠市科协2012年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2年 5 王伟萍;童水明;贺刚;方春林;张志红;吴斌;王庆萍;中华鳖池塘昼夜水质变化的研究[A];2018年中国水产学会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18年 6 陈秋生;卞勋光;邬丽;韩向琨;张莉;刘海丽;包慧君;徐春生;杨平;黑乃楠;中华鳖精子储存模型的研究初报[A];中国遗传学会模式生物与人类健康研讨会会议论文集[C];2010年 7 张棋;陈孝煊;中华鳖肠道益生菌的筛选、鉴定与生长特性研究[A];中国水产学会鱼病专业委员会2013年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C];2013年 8 叶玉珍;黄文郁;吴清江;野生中华鳖人工养殖后的群体繁殖力研究[A];中国动物科学研究——中国动物学会第十四届会员代表大会及中国动物学会65周年年会论文集[C];1999年 9 万荣峰;江善祥;低聚异麦芽糖(IMO)和低聚果糖(FOS)对三株乳酸菌增殖的影响[A];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兽医药理毒理学分会第九次学术讨论会论文与摘要集[C];2006年 10 陆娟娟;张晓梅;皮杰;付莹;李太元;罗玉双;一例汉寿中华鳖(Pelodiscus sinensis)急性死亡的病原菌分离、鉴定与药敏分析[A];2018年中国水产学会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1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何晓红;茶花粉超氧化物歧化酶的分离提纯、表征及功能基团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2 刘丽;高脂对中华鳖肌肉和肝脏生物钟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D];湖南农业大学;2017年 3 徐洁皓;中华鳖肠道粘膜免疫细胞分子机理及口服纳米疫苗的研究[D];浙江大学;2017年 4 温安祥;谷氨酰胺缓解中华鳖免疫应激反应作用机理的研究[D];四川农业大学;2008年 5 郭利伟;中药多糖复方免疫增强剂AEI及其作用机理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12年 6 徐镇;中华鳖免疫球蛋白连接链和重链基因与抗体产生规律[D];华中农业大学;2009年 7 陈晓兰;中药黄酮免疫增强剂藿蜂饮及作用机理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14年 8 李海军;光照对温室中华鳖、中华草龟生长及生理的影响效应研究[D];浙江大学;2021年 9 Muhammad Yasir Waqas;中华鳖生殖管道系统的超微结构和分泌特性[D];南京农业大学;2016年 10 陈兴颖;中药多糖免疫增强剂芪藿饮及作用机理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1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晴;橡子粉低聚异麦芽糖制备及其润肠通便作用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17年 2 潘亚妮;羧甲基低聚异麦芽糖制备及生理活性研究[D];西北大学;2004年 3 郑孝贤;固定化细胞法和固定化酶法生产低聚异麦芽糖[D];广西大学;2005年 4 彭国霞;茶花粉的抗氧化、保肝及其降血糖功能的研究[D];西北大学;2018年 5 董亚婷;茶花粉提取物对胰脂肪酶及淀粉酶抑制作用的研究[D];集美大学;2014年 6 李广清;山茶花粉超低温保存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05年 7 范勇;中华鳖il21和il22 cDNA的克隆及急性冷胁迫对部分细胞因子表达的影响[D];山西大学;2019年 8 孙燃;中华鳖幼鳖同生群内不同增重性能群体间形质、消化酶及抗氧化酶活力的差异[D];浙江海洋大学;2019年 9 石双;中华鳖池塘不同养殖模式水环境因子和经济效益比较[D];扬州大学;2019年 10 张瑜;R-Spondin1基因在中华鳖雌性性腺分化中的功能研究[D];上海海洋大学;201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低聚异麦芽糖知识讲座之一[N];中国食品质量报;2003年 2 ;低聚异麦芽糖知识讲座(二)[N];中国食品质量报;2003年 3 ;低聚异麦芽糖知识讲座(三)[N];中国食品质量报;2003年 4 ;低聚异麦芽糖[N];中国食品质量报;2003年 5 ;低聚异麦芽糖[N];中国食品质量报;2003年 6 ;低聚异麦芽糖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N];中国食品质量报;2003年 7 记者 查理森;IMO900低聚异麦芽糖工业化生产及其应用通过鉴定[N];中华合作时报;2000年 8 记者 曾玉英 通讯员 万贵姣;我市审定发布中华鳖养殖企业标准[N];常德日报;2019年 9 本报记者 余向东 何红卫;“养殖大王”及其衍生效应[N];农民日报;2017年 10 记者 张铭贤;阜平中华鳖项目通过验收[N];河北经济日报;2011年
相关知识
中药免疫增强剂紫锥菊的研究staherb
花碱和己二异氰酸酯同时对聚乙烯醇胶水改性的研究
不同国家植物源免疫增强剂研究的现状与发展.pdf
动物用免疫增强剂
新型中药免疫增强剂专题
免疫增强剂的种类和应用
动物用免疫增强剂实用(5页)
老人常用免疫增强剂点出来!
中药免疫增强剂紫锥菊的研究进展
动物用免疫增强剂(论).pdf
网址: 利用正交实验法对中华鳖免疫增强剂的初步研究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3131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