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建筑》 2015年05期
收藏 | 投稿 |
论文排版
李宝鑫 刘军 张津奕 刘建华 李旭东 开通知网号
【摘要】:绿色校园的设计最终体现在为师生提供健康、舒适的室内外环境,且校园环境与自然环境和谐共生,这要求校园设计应以气候、场地条件作为切入点,对当地的自然气候环境进行回应。本文以邵阳市某中学校园项目为分析案例,从多个角度分析研究了气候适应性绿色校园设计方法,综合采用日照、风环境、采光等模拟分析方法对建筑布局与单体设计进行优化。
下载App查看全文
下载全文 更多同类文献 个人查重>> 个人AIGC检测>> 文献综述>>
(如何获取全文? 欢迎:购买知网充值卡、在线充值、在线咨询)
CAJViewer阅读器支持CAJ、PDF文件格式,AdobeReader仅支持PDF格式
【引证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马聪;刘东海;罗晓予;沈芳华;何怡群;基于增量成本的绿色校园建筑技术选择研究——以浙江省中小学为例[J];华中建筑;2020年07期 2 叶佳祥;两轴三心五区域,绿色校园和谐美——惠州市卫生学校新校区岭南特色现代校园的塑造[J];建筑知识;2016年13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刘晓凡;“气候-建筑-行为”关联下的坝上地区建筑设计方法研究[D];河北建筑工程学院;2023年 2 张露;以空间形态为核心的中小学气候适应性设计研究[D];天津大学;2021年 3 苏艳;基于ENVI-met模拟估算安徽农业大学校园绿地微气候效应[D];安徽农业大学;2022年 4 李婧悦;基于夏季室外空间热舒适的重庆地区高校教学区设计策略研究[D];重庆大学;2019年 5 宋扬帆;绿色理念下的小学校园设计研究[D];重庆大学;2020年 6 刘俊;湘潭矿业学院现代主义建筑的设计特点及成因分析[D];湖南科技大学;2017年 7 惠星星;基于BIM技术的被动式节能建筑设计研究[D];安徽建筑大学;2017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宝鑫;刘军;张津奕;刘建华;李旭东;基于气候适应性的绿色校园设计方法研究与实践[J];绿色建筑;2015年05期 2 舒欣;陈晨;唐超;碳中和导向的气候适应性建筑设计演绎——以英属哥伦比亚大学可持续发展互动研究中心为例[J];建筑师;2022年02期 3 舒欣;碳中和导向的气候适应性建筑设计策略研究[J];当代建筑;2022年11期 4 邹康;气候适应性背景下的设计思维与设计方法的变与不变[J];建筑与文化;2024年01期 5 舒欣;朱金津;姜涵;碳中和导向的气候适应性建筑设计关键要点研究[J];世界建筑;2023年01期 6 张金蝶;梁志敏;金秀瑶族建筑的气候适应性研究[J];住宅与房地产;2023年24期 7 高培;肖毅强;吕瑶;詹峤圣;气候·空间——巴克里希纳·多西的建筑空间气候适应性[J];住区;2023年03期 8 汪妍泽;吴冠中;李悦;气候适应性视角下亚洲城市历史街道更新策略研究——以越南河内老城马云街为例[J];新建筑;2022年05期 9 金国宇;考虑气候适应性的房建设计与规划研究[J];中国建筑装饰装修;2024年08期 10 李现康;韩星星;梁洪松;气候适应性技术采纳对农户农业收入的影响[J];气候变化研究进展;2024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玟萱;屈宣孜;贾鎔洷;多尺度视角下的聚落空间形态气候适应性研究——以夏热冬冷地区为例[A];人民城市,规划赋能——2023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01城市安全与防灾规划)[C];2023年 2 林瀚坤;基于气候适应性的城市与建筑绿化风热环境调节作用与设计研究[A];“双碳”语境下绿色建筑出版研讨会论文集[C];2024年 3 唐拥军;张晓宇;基于气候适应的南疆生土民居空间设计策略研究[A];2022年工业建筑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22年 4 董宇;赵紫璇;陈旸;“双碳”战略目标导向的气候适应性大空间公共建筑设计教学[A];2022中国高等学校建筑教育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23年 5 王琦琦;曾穗平;田健;回眸历史:基于气候适应性的中国营城思想钩沉[A];人民城市,规划赋能——2022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04城市规划历史与理论)[C];2023年 6 赵一舟;杨静黎;张丁月;巴渝山地场镇民居气候适应性营建模式研究——以重庆蔺市场镇为例[A];中国民族建筑学术论文特辑2023[C];2023年 7 聂危萧;吴婕;李晓晖;尹圣竹;基于居民热舒适与行为偏好的气候适应性规划管理研究——以广州为例[A];人民城市,规划赋能——2022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13规划实施与管理)[C];2023年 8 伍兆基;李晶磊;张宇峰;基于参数化的传统民居气候适应性研究工作流与平台——以广府传统民居三间两廊为例[A];数智营造:2020年全国建筑院系建筑数字技术教学与研究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20年 9 肖毅强;林健成;吕瑶;林瀚坤;基于节能与热舒适关联的湿热地区高密度城市小学气候空间设计研究——以深圳新洲小学为例[A];智筑未来——2021年全国建筑院系建筑数字技术教学与研究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21年 10 刘冉倩;齐羚;马梓烜;崔岳晨;基于气候适应性的天津市西井峪村山水格局参数化模拟辅助设计流程研究[A];中国风景园林学会2019年会论文集(下册)[C];201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韩培;基于生物气候适应性的寒地建筑适寒设计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6年 2 雷祖康;气候适应性的博物馆展示微环境研究[D];清华大学;2005年 3 田雨;亚热带体育建筑的气候适应性设计策略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20年 4 安赛(Akubue Jideofor Anselm);气候适应性的建筑表皮:夏热冬冷地区多层表皮建筑立面系统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8年 5 麦华;基于整体观的当代岭南建筑气候适应性创作策略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6年 6 安赛;气候适应性的建筑表皮:夏热冬冷地区多层表皮建筑立面系统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8年 7 王嘉亮;仿生·动态·可持续[D];天津大学;2011年 8 张慧玲;建筑节能气候适应性的时域划分研究[D];重庆大学;2009年 9 张文宇;广东地区医院建筑布局设计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9年 10 杜娅薇;基于问题和目标导向相统一的高校绿色校园评价体系研究[D];天津大学;202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胡显军;基于气候适应性的岭南旧城街区空间微改造策略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9年 2 陈子莹;吐鲁番传统民居的空间构成及其气候适应性探究[D];新疆大学;2019年 3 苏芝兰;贵州喀斯特地区聚落环境气候适应性研究[D];贵州大学;2018年 4 朱丽锓;绍兴地区传统村落被动式环境营造策略研究[D];河南大学;2018年 5 曾晨;时令性行为对人的气候适应性改善影响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8年 6 张强;夏热冬冷地区被动式超低能耗住宅气候适应性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7年 7 卓琪淞;辽东湾邮轮码头客运中心形态的气候适应性优化策略研究[D];沈阳建筑大学;2018年 8 徐亚男;巴渝地区轻薄型传统民居气候适应性研究[D];重庆大学;2018年 9 李亚运;湖南传统民居天井的界面及其自然通风量化研究[D];湖南大学;2016年 10 魏凡卜;福建传统民居建筑屋顶坡度与当地降水的关系研究[D];福州大学;2017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通讯员 邢长勇;丽水气候适应性城市建设经验“亮相”瑞士[N];丽水日报;2017年 2 通讯员 郑小琴;漳州局借水果气候适应性平台服务台农[N];中国气象报;2010年 3 李亮;当建筑环境邂逅东方哲思[N];中国科学报;2012年 4 本报记者 仇兆燕;气候适应性社会与信息披露[N];中国银行保险报;2022年 5 吉林师范大学博达学院 孙晟格 薄淏予;基于绿色建筑视角的高校绿色校园文化体系建设研究[N];中华建筑报;2024年 6 特派记者 窦延文;《深圳市中小学绿色校园设计标准》发布[N];深圳特区报;2021年 7 记者 董洁 通讯员 马金萍;我省首家“绿色校园”分布式光伏并网发电[N];青海日报;2021年 8 本报记者 魏萍;节水型绿色校园典范[N];宁夏日报;2019年 9 记者 得舟 整理;西宁教育加快推进绿色校园建设[N];西宁晚报;2018年 10 本报记者 毕德鹏;触摸“绿色校园”的真谛[N];中国建材报;2017年
相关知识
基于气候适应性的杭州主城区绿色基础设施构建策略研究
沈驰与他的“气候适应性”绿色设计
河套平原传统汉族民居气候适应性设计研究
夏热冬冷地区基于节能的气候适应性街区城市设计方法论研究
气候适应性设计
基于特殊地形与当地气候的植物园设计研究
基于气候适应的北方农村住宅节能设计与技术方法研究
乡村住宅空间气候适应性研究
冬季湿冷气候城市户外休憩的微气候适应性研究——以成都市老人为例
亚热带地区医院护理单元气候适应性设计研究
网址: 基于气候适应性的绿色校园设计方法研究与实践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314433.html
上一篇: 传统民居土掌房的气候适应性研究 |
下一篇: 第12讲 国际市场产品策略3=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