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逢新春佳节,人们除了忙着准备各种年食、打扫卫生之外,剪窗花、贴对联更是不可或缺的。虽然离过年还有几天,但华池的部分群众家已经是大红灯笼高高挂,喜庆的对联贴起来了。这既渲染了新春的喜悦,传承了民俗文化,也象征着来年日子红红火火。今天,就让我们跟随记者的镜头走进华池县上里塬乡,一起去感受这浓浓的年味儿。
在华池县上里塬乡的红嫂绣坊里,安春霞和80岁的母亲郭玉梅一大早就开始忙着给街坊邻居剪过年的窗花。剪刀“咔嚓咔嚓”几个回合,一张张或夸张、或神似的作品便诞生了。“过年了,我剪了个放鞭炮的娃娃,这个剪法要把脸部挖空了,线条剪的要流畅,锯齿纹纹路要剪的清晰,要剪出过年的喜庆和祥和。”甘肃省副高级设计艺术师、民间艺术家安春霞一边剪一边告诉记者。
郭玉梅从小跟奶奶和母亲学习剪纸,是邻里乡亲“公认”的剪纸达人。女儿安春霞也自幼受母亲熏陶,六、七岁开始学习剪纸、画画,长期以来因擅长剪纸、刺绣、布贴画等大幅民俗风情作品,先后荣获“中国民间工艺美术大师”、“甘肃民间艺术家”等称号。
上里塬乡上里塬村村民郭玉梅说:“剪纸是中国古老的传统艺术,我就想通过剪纸把这些民间的故事一代一代传承下去,让现在的人知道过去人的生活,也让剪纸这个传统民俗一代一代传下去,不要失传了。”
甘肃省副高级设计艺术师、民间艺术家安春霞说:“我主要剪的是民俗传承这一类型的,最古老的,主要表现以“形”为主和故事系列的,像我剪的这些布贴画就是最早的一些孝道故事。”
今年与往年不同的是,她将“乡村振兴”等元素融入其中。不仅剪出了各种好看的虫鱼鸟兽、福字、喜字等,也剪出了群众的幸福生活,家乡的发展变化。“以前我剪的都是一些民间故事之类的。现在,我又结合当前的政策,剪一些脱贫攻坚、发家致富之类的题材,马上过年了,我剪了个“虎年发财”,也叫八方来财,四个娃娃拿着喜钱,祝咱们老百姓的日子越来越好,红红火火。”安春霞说。
一把剪刀,一张红纸,十指春风,剪出的是过去的回忆、传统的民俗、艺术的传承,也剪出了传统文化在中国年里的独特魅力和人们对美好幸福生活的向往。
剪好了窗花,和街坊邻居们开开心心的帖起来,再挂上表达吉祥如意、幸福安康的喜庆对联。一张张寓意深厚的窗花,一幅幅辞旧迎新的对联,一个个接福纳祥的福字。既是年俗的一种体现,也见证着华池农村的发展变化。
上里塬乡上里塬村村民方志艳说:“这几年,国家的政策很好,我们村新修了道路,我也新建了住房,儿子外出打工工作也好找,我在家养猪、种地,经济收入还是很不错的。马上过年了,孩子们都马上回来,我把窗花、对联都贴上,图个喜庆,希望以后的日子过得红红火火”。
终审:张强
相关知识
华池:剪窗花 贴对联 传承文化年味儿浓
【幸福过大年】剪窗花 迎新春 传承文化年味浓
独家:剪窗花捏泥人 复古年味别样浓 青报网
写春联、赠福字、送温暖……青山区迎新春文明实践活动年味十足
【我们的节日·春节】春节将至花枝俏,花卉市场“年味儿浓”
话说新年(一):二十八 贴花花
窗花
剪纸插花过新春 传承民俗年味浓
年宵花走俏!年味儿越来越浓 西安花卉市场持续升温
贴窗花用什么胶水
网址: 华池:剪窗花 贴对联 传承文化年味儿浓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32138.html
上一篇: 贵州灵瑞花生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
下一篇: 非遗知多少|探索非遗之美,传承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