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分享 > 粘虫的发生规律与防治技术

粘虫的发生规律与防治技术

《中国园艺文摘》 2010年12期

收藏 | 投稿 |

论文排版

粘虫的发生规律与防治技术

徐金兰   徐金龙   闫学凯   开通知网号

【摘要】:粘虫是迁飞性害虫,可取食100多种植物,是北林区农作物最主要的害虫之一,每年都有不同程度的发生,特别在2007年是大发生年,给当地农作物造成一定危害。根据粘虫发生特点和几年来的防治经验,采取生态防治、农业控制和化学防治相结合的综合防治措施。防治粘虫的关键是掌握好防治时机,诱杀成虫要掌握在盛发期和尚未大量产卵之前;灭卵应掌握在孵化之前;防治幼虫要掌握在3龄之前。

下载App查看全文

下载全文 更多同类文献 个人查重>> 个人AIGC检测>> 文献综述>>

(如何获取全文? 欢迎:购买知网充值卡、在线充值、在线咨询)

CAJViewer阅读器支持CAJ、PDF文件格式,AdobeReader仅支持PDF格式


1290318664393818112

【引证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张苗;曹培基;不同药剂对玉米粘虫的田间防治效果研究[J];吉林农业;2016年23期 2 张道光;玉米黏虫形态鉴别及防治措施[J];农业灾害研究;2017年Z1期 3 王英华;刘美见;张丽;张照然;大豆田粘虫等鳞翅目害虫监测防治新技术[J];安徽农业科学;2016年06期 4 徐延驰;玉米粘虫的发生原因及防治措施[J];农业科技与装备;2016年01期 5 屈丽莉;郭英伟;辽宁省2013年粘虫严重发生原因分析[J];辽宁农业科学;2014年03期 6 魏旭明;玉米常见虫害的识别与防治[J];吉林农业;2014年14期 7 曲昌明;辽宁省粘虫发生与防控研究[J];农业科技与装备;2013年04期 8 陆军;浅谈粘虫防治技术[J];吉林农业;2012年08期 9 余洋;王高平;粘虫的实验室饲养方法研究[J];河南农业;2011年22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徐瑞斌;东方黏虫Mythimna separata迁飞生物学的季节性特征[D];福建农林大学;202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张雅男;黏虫CYP4G200基因的克隆、分子特性和功能研究[D];东北农业大学;2019年 2 王亚如;粘虫取食与MeJA胁迫下甘蔗内源抗虫相关基因的筛选与克隆[D];福建农林大学;2019年 3 吴永锋;上海农场小麦粘虫种群动态及控制技术研究[D];扬州大学;2018年 4 余洋;蜜源植物气味与花蜜粘度对黏虫蛾影响的初步研究[D];河南农业大学;2013年 5 何彩;粘虫幼虫肠道细菌群的分子鉴定[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2年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金伟;葫芦岛市粘虫发生特点及防治技术[J];辽宁农业科学;2010年02期 2 闫子勇;肖礼君;玉米粘虫的防治方法[J];农村实用科技信息;2009年11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徐金兰;徐金龙;闫学凯;粘虫的发生规律与防治技术[J];中国园艺文摘;2010年12期 2 邬祥光;粘虫的异地预测方法[J];病虫测报参考资料;1980年02期 3 柯玉成;徐进;小麦粘虫大发生原因及综合防治措施[J];湖北植保;2006年03期 4 张升;郭满库;1983年陇东、陇南二代粘虫大发生情况调查[J];甘肃农业科技;1984年12期 5 田秀萍粘虫大发生原因及防治措施[J];山西农业;2004年06期 6 胡高;吴秋琳;武向文;姜玉英;曾娟;翟保平;东北二代粘虫大发生机制:1978年个例分析[J];应用昆虫学报;2014年04期 7 沈书龙,张吉林,茅永琴,朱诚培1987年麦粘虫大发生的原因以及测报工作的改进[J];江苏农业科学;1988年02期 8 安玉山,张彤文,罗瑞梧,毕可信粘虫大发生虫源的探讨[J];山东农业科学;1964年04期 9 蓝继新2002年融水县粘虫大发生原因浅析[J];广西植保;2004年01期 10 吴荣宗广东晚稻粘虫大发生虫源的探讨[J];昆虫知识;1963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军辉;刘建平;洛阳市2017年粘虫发生与防治[A];河南省植物保护学会第十一次、河南省昆虫学会第十次、河南省植物病理学会第五次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17年 2 姜勇;义县粘虫的发生与综合防治初探[A];2004年辽宁农业科学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3 李光博;倪汉祥;粘虫发生动态及防治对策[A];北京昆虫学会成立四十周年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汇编[C];1990年 4 马重富;马元清;2007年安阳县二代粘虫偏重发生概况及原因浅析[A];河南省植物保护研究进展Ⅱ(下)[C];2007年 5 王广宇;高国团;冯晓留;张晓飞;小麦粘虫越冬存活试验[A];河南省植物保护研究进展Ⅱ(上)[C];2007年 6 史聚宝;粘虫致病菌——纤细假丝酵母研究[A];《中国虫生真菌研究与应用》(第二卷)[C];1991年 7 程登发;郭予元;倪汉祥;孙金如;李光博;麦田一代粘虫测报专家系统研究[A];北京昆虫学会成立四十周年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汇编[C];1990年 8 吴荣宗;广东晚稻粘虫大发生虫源的探讨[A];中国昆虫学会1962年学术讨论会会刊[C];1962年 9 陈梅香;李文勇;牛霆葳;李明;杜晓伟;孙传恒;李莎;杨信廷;基于机器视觉的粘虫板性诱害虫自动监测装置的设计与实现[A];2014年中国植物保护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4年 10 刘凌;陈斌;李正跃;陆进;杨仕生;不同设置模式粘虫板对石榴园蓟马的诱捕效果研究[A];云南省昆虫学会2009年年会论文集[C];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童丹丹;东方粘虫全基因组测序及两型体色相关基因的功能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23年 2 张梅;四川稻区主要迁飞性害虫种群动态研究[D];西南大学;2020年 3 吕敏;梣酮的杀虫活性及作用机理的初步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9年 4 张国彦;东方粘虫微卫星富集文库的构建与遗传标记筛选[D];南京农业大学;2009年 5 宋莹莹;减施氮肥与接种固氮菌协同影响玉米与粘虫互作关系及其机理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20年 6 程洪;面向园艺应用的机器视觉目标辨识方法创新[D];中国农业大学;201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秦建洋;三种粘虫近缘种生长发育、生殖和飞行行为的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7年 2 郭栋;群居型与散居型粘虫免疫反应差异、神经调节及对飞行的影响[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7年 3 刘月庆;粘虫细胞色素P450的克隆和特性分析[D];东北农业大学;2017年 4 熊凯;温带气旋对一代粘虫迁飞路径的影响[D];南京农业大学;2016年 5 刘红兵;黑化粘虫的形态特征及其生存对策和适应能力的变异[D];中国农业科学院;2002年 6 李君浩;粘虫细胞培养及对六种天然生物源活性物质毒力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6年 7 付丽青;粘虫C型凝集素的鉴定与分析[D];安徽农业大学;2021年 8 李黄开媚;三种植物挥发物组分鉴定及对粘虫的引诱作用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7年 9 程李莉;保幼激素在飞行促进粘虫生殖中的功能及其调控机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7年 10 贾瑞新;环境因子对粘虫幼虫的黑化、蛹重和食物利用率的影响[D];山西师范大学;2017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记者 赵瑞华;农业部发出紧急通知 要求做好粘虫防控工作[N];粮油市场报;2013年 2 龙新;切实做好粘虫防控各项工作[N];农民日报;2013年 3 王柏涛 记者 于宁;监测成虫动态 掌握最佳防期[N];吉林日报;2012年 4 本报记者 彭科峰;粘虫危机突显农业防灾危局[N];中国科学报;2012年 5 本报记者 高长安;迁徙粘虫暴食河北近千万亩农田[N];中国科学报;2012年 6 记者 韩勋;防治玉米粘虫要抓住时机[N];西安日报;2011年 7 龙新;农业部部署玉米粘虫防控工作[N];农民日报;2015年 8 记者 张继红;强化组织领导 坚决打赢打好二代粘虫防治收官战[N];四平日报;2015年 9 本报记者 王晓雁;粘虫危机拷问农灾监控能力[N];法制日报;2013年 10 记者 阎红玉;吉林省严防“三代粘虫”[N];农民日报;2013年

相关知识

粘虫的发生规律与防治技术
三种常见地下害虫发生规律及防治技术
春季园林养护管理--春季主要园林害虫发生规律和防治技术-有害生物防治
葡萄叶蝉发生规律与综合防治技术
上海地区花卉主要害虫发生规律与控制技术
园林主要病虫害发生规律及防治措施
花生主要病虫害发生规律及规范化防治技术(实用应用文)
红宝石海棠锈病发生规律和防治技术
球根花卉主要病害发生规律与防治措施
浅谈设施栽培草莓病虫害发生规律与综合防治

网址: 粘虫的发生规律与防治技术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326162.html

所属分类:花卉
上一篇: 设A为m×n矩阵,x、b均为m维
下一篇: 职业病诊断与鉴定管理办法第十一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