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分享 > 古代传统母亲花,不是康乃馨,曰“忘忧”

古代传统母亲花,不是康乃馨,曰“忘忧”

立夏已过,五月的第二个星期日——母亲节,即将来临。

一百年前,现代母亲节倡议人安娜.贾维斯提出用白色康乃馨来表达对母亲的爱。

她觉得康乃馨的洁白能代表母爱的真诚、宽广;也认为康乃馨花瓣不会一片片掉落,而是往中心环绕的特质,就像一位妈妈抱着孩子。

如果说康乃馨是现代意义上的母亲花,那么中国古代的母亲花则是——萱草。

其实我们对萱草这类多年生宿根草本植物并不陌生,市面上常见的可食用黄花菜就属于萱草花的一种。在被称为“母亲之花”前,萱草最初的意象其实是“乐而忘忧”。在古代,它还有个广为流传的别名——忘忧草。萱草忘忧的说法,早在《诗经‧卫风‧伯兮》中就有记载:“焉得谖草?言树之背。”谖的意思是忘记,谖草即萱草。这句话的意思是:“我到哪里弄到一支萱草,种在后庭院,使我忘忧?”

《寿萱图》明 陈洪绶(局部)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说文》中也记载到︰“藼,令人忘忧草也。或从宣。”藼,在古代同「萱」。古人认为萱草嫩苗为蔬,食之令人昏然如醉,可以使人忘忧,所以称萱草为忘忧草、忘忧物。诗人白居易曾写过一句颇为白话的诗:“杜康能解闷,萱草能忘忧”,也可作为萱草乐而忘忧的佐证。

《花蝶图》明 文俶(局部)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古时母亲思念游子、妻子思念远行的丈夫,都会种植萱草,希望能够“忘记惦念,忘记忧思”。渐渐的,除了“乐而忘忧”,萱草这一意象也和“家人的惦念、忘忧的希冀”联系在了一起。唐代以后,萱草与母亲的联系愈发紧密。古人开始用“萱”来象征母亲,萱草花也因此多了一个“母亲花”的称呼。唐朝诗人孟郊在《游子》中写:“萱草生堂阶,游子行天涯;慈母倚堂门,不见萱草花。”诗中的母亲因为惦念远行的游子,连屋前种的忘忧草也顾不上了。可见母亲对孩子的眷眷之心,亦可见游子对母亲的思念之深。

作为古代一种非常独特的植物意象——萱草,用绽放的花朵勾连起了母亲与子女间的相互惦念。在古代,母亲可被称为“萱亲”,为母亲祝寿叫“萱寿”,母亲的生日是“萱日”,母亲的居室可称为“萱堂”,即“北堂”,古代居室中主妇居处。很多古诗有时也会将“北堂”与“萱草”这两个意象并用。唐代诗人牟融在《送徐浩》一诗中,更是并用了“椿萱”两个意象:“知君此去情偏切,堂上椿萱雪满头。”用椿代表父亲,萱代表母亲。

《椿萱图》明 沈周
安徽博物馆藏

宋朝诗人苏东坡曾有诗:“萱草虽微花,孤秀能自拨,亭亭乱叶中,一一劳心插”,这里的劳心指的不是别的,正是母亲的惦念之心。

古人常常将“萱草”赠与母亲,以表祝愿。元代王冕在《偶书》中写:“今朝风日好,堂前萱草花。持杯为母寿,所喜无喧哗。”

“种萱孝母”、“种萱祝寿”、 “萱草寿石”这种题材也常常出现在古代各类画作中。比如,明代画家陈淳在《萱草寿石图》上题诗:

幽花倚石开,花好石亦秀。为沾雨露深,颜色晚逾茂。愿母如花石,同好复同寿。

明代 陈淳《萱草寿石图》
上海龙美术馆藏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每年春至夏季,萱草花于原野间竞相绽放,散发出丝丝清雅花香,它恬淡、温柔、蓬勃、美丽、坚韧,它是中国古代的母亲之花......

《花蝶图》明 文俶(局部)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相关知识

【乡村振兴】塘湾村萱草的故事:带你了解中华母亲花
“中国的母亲花”,你不知道的“萱草”冷知识:春晚还误用了?
康乃馨是母亲花,其实是个误会,真正的中华母亲花,应该是它
杭州花道培训班︱母亲节送了这么多年康乃馨,其实它才是中国的母亲花!
中国也有代表母亲的花,不是康乃馨而是“黄花菜”
母亲花(名词)
康乃馨、萱草—母亲花
母亲节别再送康乃馨啦!它才是正牌“中国母亲花”
中国的母亲花是啥花
比康乃馨还深情,中国传统的母亲花其实是它!

网址: 古代传统母亲花,不是康乃馨,曰“忘忧”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326743.html

所属分类:花卉
上一篇: 家庭养花如何布置摆放
下一篇: 爱的传递:乘客送司机康乃馨 司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