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分享 > 白桦成花计时基因的研究

白桦成花计时基因的研究

白桦成花计时基因的研究

【摘要】: 实验旨在利用RT-PCR技术克隆白桦(Betula platyphalla)的成花计时相关基因,从而为揭示强化条件下白桦提早开花结实的基因调控机理奠定基础。 实验探讨了克隆成花计时基因最佳的取材时间是,每年的5月末到6月初,顶端分生组织向花原基转变时的一个星期内集中进行,具体时间随每年温度变化做适当调整。 克服了常规方法和试剂盒无法提取出富含酚类化合物、多糖和一些尚无法确定的次级代谢产物的白桦花芽组织RNA的障碍,提出了3种白桦雄花芽组织RNA的提取方法:CTAB、CTAB-DNA酶消化法和SDS-DNA酶消化法。对这3种方法比较后,确定本实验采用CTAB-DNA酶消化法和SDS-DNA酶消化法提取白桦雄花芽组织的总RNA。 建立白桦花芽组织RNA的逆转录体系。通过优化扩增体系和扩增程序后,初步建立了克隆白桦成花计时基因的RT-PCR技术体系。 利用生物信息学的技术和相关软件,共设计出7对克隆白桦成花计时基因的简并引物。经过筛选,1号简并引物较合适(PS 5’—ARAARGCNCAYGARAT,PA 5’—RCATCCANGGNGGCAT)。 对1号简并引物扩增出的3条特异性条带进行了回收、克隆和测序;与国际核苷酸数据库进行了同源性比较,对特异性片段的功能进行初步的分析和确定。结果发现分子量最大的片段(长675bp)与成花计时基因同源性较低,而与植物发育过程中的果胶酶基因具有80%同源性,而且局部片段对比分值达184;通过蛋白质三维结构预测发现,它具有明显的功能结构域。据此,可初步确定此片段是白桦果胶酶基因的部分片段。其它两条片段测序时出现信号重叠,需做进一步分析和研究。

【学位授予单位】:东北林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2


1234187246572142592

1 瞿礼嘉,张毅,李春升,刘美华,王金玲,黄葆英,李志英,王石平,顾红雅,陈章良对水稻MADS-box基因M79的表达模式和功能的分析[J];中国科学(C辑:生命科学);2001年01期 2 魏建华,赵华燕,卢善发,王台,马庆虎,宋艳茹毛白杨COMT基因cDNA的克隆、序列与特异性表达分析(英文)[J];植物学报;2001年03期 3 赵大中,雍伟东,种康,谭克辉高等植物开花研究现状简述[J];植物学通报;1999年02期 4 白素兰,孙敬三光温外界信号、植株状态与成花决定[J];植物学通报;1999年04期 5 种康,雍伟东,谭克辉高等植物春化作用研究进展[J];植物学通报;1999年05期 1 张蒙蒙;王永清;严娟;陶炼;枇杷成花基因研究进展[A];第五届全国枇杷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11年 2 彭抒昂;罗充;梨成花过程中钙与核酸的动态研究[A];中国科协第3届青年学术年会园艺学卫星会议暨中国园艺学会第2届青年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1998年 3 李天来;须晖;杨延杰;孙红梅;蔬菜成花生理研究进展[A];中国园艺学会第九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1年 4 陈国保;2008年初极端寒冷天气对荔枝龙眼成花的影响[A];中国气象学会2008年年会极端天气气候事件与应急气象服务分会场论文集[C];2008年 5 张维;生物信息学在新基因克隆中的应用进展[A];贵州省中西医结合学会2007年消化系病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7年 6 刘晓华;张英杰;陈丽娜;吴沙沙;焦雪辉;吴锦娣;吕英民;观赏植物成花基因研究进展[A];中国观赏园艺研究进展2011[C];2011年 7 杨传平;白桦遗传改良研究进展[A];遗传多样性:前沿与挑战——中国的遗传学研究(2013-2015)——2015中国遗传学会大会论文摘要汇编[C];2015年 8 杨传平;白桦强化育种技术研究[A];持续发展,再创辉煌——中国林学会林木遗传育种分会第五届年会文集[C];2002年 9 高福玲;姜廷波;白桦AFLP遗传连锁图谱的构建[A];第六届全国林木遗传育种大会论文集[C];2008年 10 黄有军;陈芳芳;周秦;郑炳松;王正加;夏国华;黄坚钦;山核桃成花分子机理研究[A];第六届全国林木遗传育种大会论文集[C];2008年

1289887717202591744

1289887145204383744

相关知识

成花基因研究进展
高等植物成花基因的研究
植物FT成花基因表达的分子生物学研究.pptx
成花基因FT
观赏植物成花基因研究进展
植物MADS盒基因与花器官的进化发育
成花基因iFTTFL1i基因家族br及其对植物成花转变遗传改良的研究进展.pdf
我国科学家成功克隆竹子成花基因
荷花成花相关基因NnAP1的克隆与表达
线上科普|植物园里的观察课——白桦的四季

网址: 白桦成花计时基因的研究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326845.html

所属分类:花卉
上一篇: 桃枝枯病花前田间化学防治效果研究
下一篇: 研究生态位通常要研究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