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分享 > 魏晋南北朝隋唐美术

魏晋南北朝隋唐美术

 一、道释人物画家与作品

隋唐人物画继承和发扬了南北朝传统,隋代统一之后,南北画家会集京师,增进了道释人物画家的交流。盛唐以后产生了“吴家样”和“周家样”这样的道释人物画新样式,唐代的人物画坛呈现名家辈出、流派纷呈的繁荣气象。

1.阎立本与初唐人物画

阎立本(约601年~673年),雍州万年人,著名的营造学家和画家。

(1)他工于写真,尤擅故事画,取材多是贵族、官宦以及宫廷历史事件。

主要作品有《秦府十八学士》、《步辇图》(宋摹本)(图3- 7)、《历代帝王图》(宋以前摹本)(彩-13)、《凌烟阁二十四功臣像》、《职贡图》及《永徽朝臣图》等。

2.尉迟乙僧与西域画风

尉迟乙僧,于阗人,约与阎立本同时,以擅画佛像和外国人物著称。

(1)他的技法也不同于中原传统,用色沉着。这种铁线描、设色侧重晕染的方法,使人们耳目一新,对唐代吸取西域于阗画风有很大影 响。

(2)主要作品《朝僧图》、《番君图》、《龟兹舞女图》等。

3.吴道子及传派

吴道子(约680年~759年),唐朝著名画家,汉族,阳翟(今河南禹州)人。

(1)他是中国山水画的祖师,被后人尊称为“画圣”,素有“吴带当风”的美誉,他的人物绘画更是“冠绝于世”。

(2)在唐代,吴道子独创的宗教图像样式,称为“吴家样”。

(3)主要作品有《地狱变相图》、《明皇受篆图》、《十指钟馗图》、《孔雀明王像》、《托塔天王图》、《大护法神像》等。

4.张萱、周防与仕女画

仕女画早在初唐就受到重视,已有高水平作品出现。新疆吐鲁番阿斯塔那张礼臣墓(702年)出土的《仕女乐舞屏风》(图3-8)和西安李仙蕙墓(706年)中的《宫女图》高度体现出了仕女画的创作水平。

(1)张萱

张萱,盛唐画家,曾为画直,实即宫廷画家。

① 擅长人物画,尤工仕女题材,常以宫廷游宴入画,题材有贵公子、鞍马、屏帏、宫苑等。

② 其作品有《贵公子夜游图》、《宫中七夕乞巧图》、《按乐仕女图》、《虢国夫人游春图》(彩-12)和《捣练图》(图3-9)等。

(2)周防

周昉,字景玄,官至宣州长史,是唐代最具有代表性的画家之一。

① 他刻画的人物形象准确,而且能通过画笔揭示出人物的心理和情性。

② 主要作品有《挥扇仕女图》(彩-11)、《明皇骑从图》、《杨妃出浴图》、《宫骑图》、《游春仕女图》等。

二、山水画家与作品

山水画在南北朝时所显现的独立趋势,到盛唐时,出现了画法工致、赋色浓丽和笔迹豪放、水墨简淡等不同流派,山水画由此启立门户,形成中国古代绘画独特的发展体系。

展子虔、李氏父子的青绿山水

(1)展子虔

展子虔(约545~618),汉族,渤海(今河北河间)人,北周末隋初杰出画家。

① 他的人物画画法属细密一体,可为唐画之祖”。

② 他擅长山水画,他的山水画在中国绘画史上,独树一帜。

③ 传世作品《游春图》。

(2)李氏父子

直接继承和发展了展子虔山水画艺术,而形成具有鲜明特色的青绿山水画派的画家是唐代的李思训与李昭道父子,人称“大小李将军”。

① 李思训

李思训(651~718年)是唐朝宗室,史称大李将军。

a.唐朝人推崇他的作品为“国朝山水第一”。b.他能通过致密的描绘,构拟出动人的意境。c.代表性作品《江帆楼阁图》(图3-10)。

 

② 李昭道

李思训之子李昭道,继承父业,同样以山水画创作享有盛名,史称小李将军。

a.他在画山水楼阁上,设色用笔稍变其父法,被认为“变父之势, 妙又过之”。

b.代表性作品有《明皇幸蜀图》(图3-11)等。

2.王维、张璪的水墨山水

盛唐期间,山水画出现重大变革,有异于青绿山水而出现了吴道子笔迹豪迈和王维水墨简淡的山水画。近年陕西富平新发现的唐墓山水壁画即反映了唐代山水画的真实面貌。

(1)王维

王维(701~761年),字摩诘,著名诗人,同时又是影响深远的山水画家。

① 王维以诗入画,创造出简淡抒情的意境。

② 他首先采用“破墨”山水的技法,大大发展了山水画的笔墨意境, 对山水画的变革作出了重大贡献。

(2)张璪

张璪,字文通,汉族,吴郡(治今江苏苏州)人。

① 技法受王维水墨画影响,人谓“南宗摩诘传张璪”,创破墨法,工松石。

② 他强调通过摹写自然山水来传达人物的主观性情。

③ 主要作品有《松石图》、《寒林图》、《松竹高僧图》等。三、花鸟畜兽画家与作品花鸟形象出现在器物和其他艺术品上的时代至少在新石器时期,至魏晋南北朝,一些著名画家以此为题材的创作见之于著录者,数量已属不少,但直到唐代才发展为独立画科并走上成熟的阶段。

1.薛稷、边鸾的花鸟画

(1)薛稷

薛稷(649~713年),蒲州汾阴人(今山西宝鼎),是最受时人称颂的花鸟画家,

① 尤擅画鹤,他在秘书省画的鹤被称为四绝之一,据说屏风画六扇鹤样就是由他创造的,一直影响到五代黄筌在孟蜀宫殿壁所画的六种不同姿态的仙鹤。

② 主要作品有《啄苔鹤图》、《顾步鹤图》、《瑞鹤图、《二鹤图》、《戏鹤图》等。

(2)边鸾

边鸾,长安人(今陕西西安)。

① 擅写活禽生卉、山花园蔬,时以牡丹第一、正面鸟雀第一、折枝第一称名画坛。

② 边鸾晚年由宫廷流徙民间,他所创的花鸟画样晚唐时在民间画工中广为流传。

③ 北京海淀区八里庄出土的王公淑墓中,保存了一幅通壁大画《牡丹芦雁图》(图3-12),其题材和样式都与记载中的边鸾画风相似。

2.曹霸、韩幹的鞍马画

(1)曹霸

曹霸(约704~约770)谯郡人,唐沛国谯(今亳州市)人,在画史中美称为曹将军。

① 他的画笔墨沉着、神采生动。

代表性作品有《九马图》、《赢马图》等。

(2)韩幹

韩幹,长安蓝田(今属陕西)人,唐代杰出画家。

① 韩干重视写生,坚持以真马为师,遍绘宫中及诸王府之名马。

② 主要作品有《玉花骢图》、《照夜白图》、《洗马图》、《凿马图》、《战马图》、《六马图》、《牧马图》(图3-13)、《八骏图》、《百马图》等。

3.韩混、戴嵩的牛画

韩混和戴嵩同以画牛著称于世。传为韩滉的《五牛图》(图3-14) 是传世品中最早的纸本作品。画中五头不同角度的牛,用线勾勒,结构略施晕染,可据此了解当时的造型能力以及笔墨技巧。

四、绘画史论著作的发展

绘画史论著作至隋唐时大量涌现,体裁更为丰富,包括品评著作、断代史、绘画著录、撰述等。到中晚唐之际,中国古代画学史论著述体例赅备,史论兼善的画学体系渐已确立。

1.裴孝源《贞观公私画录》

(1)裴孝源,初唐人,得汉王李元昌赏识,有机会看到宫廷收藏, 据以记录秘府和私人所藏的绘画290余卷,佛寺壁画47所。

(2)《贞观公私画录》于贞观十三年(639年)成书,是现存最早的一部绘画著录,它记录了画家姓名、作品名、题识、印记,并对画的来源、本别(真迹、摹本、官本)等做了简要的鉴别,初步形成了绘画著录的体制,开创了绘画史料学的先例。

2.朱景玄《唐朝名画录》

(1)朱景玄,吴郡人,曾官翰林学士。他的《唐朝名画录》对采录入书的画家,既记载画家的生平事迹、师承和画作,又对画家的艺术特点、艺术成就进行论述,所提供的许多绘画史料真实可靠,对画家的品量也能较为客观地反映唐代的绘画理论特色。

(2)朱景玄《唐朝名画录》是中国现存最早的一部绘画断代史,开创了中国绘画断代史的体例,在中国绘画史籍的编写上曾产生过深远的影响,为五代两宋乃至明清时期的列传绘画断代史的编写提供了发展的基石。

3.张彦远《历代名画记》

(1)张彦远(约815~874年),字爱宾,出身世家,官至大理卿。

(2)他有两部书画著作《法书要录》和《历代名画记》流传下来。

《历代名画记》是中国第一部体例完备、史论结合、内容宏富的绘画通史著作,在中国绘画史学的发展上具有承先启后的划时代意义。

相关知识

二月十五花朝节—花卉文化发展之魏晋南北朝时期(四)
中国古典园林简介1中国园林起源、秦汉魏晋隋唐园林
魏晋南北朝园林发展变化的包括
魏晋南北朝又出现了新的建筑类型( ).
盘花和瓶花的出现—花卉文化的发展之魏晋南北朝(一)
从先秦到隋唐,再从宋辽到民国,瓶花花艺这样发展
从刘亦菲《花木兰》中的“花黄妆”,看魏晋南北朝女子的妆面
为啥说,佛教的传入,促进了中国植物装饰纹样的崛起和兴盛?
中国花鸟画史(写意花鸟画发展史)
花瓶图像的沿革与功能

网址: 魏晋南北朝隋唐美术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334473.html

所属分类:花卉
上一篇: 网购鲜花收到了这么处理醒花
下一篇: 重大植物疫情的阻截与应急处置.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