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第十届梁希林业科学技术奖”评奖结果公布,由我校“园艺植物栽培与品种改良服务科技特派员团队”研发的“杜鹃花新品种多目标选育与高效培育关键技术”项目获科技进步奖二等奖。这是我校首次获该奖项。
▲吴月燕教授团队与毕业生一起合影
该项目研究团队由生物与环境学院党委书记吴月燕教授负责带队,生物与环境学院、设计艺术与建筑学院的三位党员教师贾永红、李平、谢晓鸿以及企业研发人员组成核心成员。该团队为宁波市科技特派员团队,成员们积极为慈溪、北仑、镇海、海曙等地的花卉种植大户、合作社等提供服务,解决栽培过程中优良品种选配、育苗、栽培管理、果品安全生产等涉及产业链中的关键问题。
▲吴月燕教授团队与农户交流
该项目在杜鹃花种质资源挖掘、濒危野生种群的保护、多目标优良品种选育、花期调控等方面创新性明显。建立了高水平的育种技术平台,定向开展新种质创制和多目标新品种选育,已获得优良种质100余个。育成44个适合本地盆栽室内观赏为主和露地园林绿化为主的优良品种,研发轻基质和组织培养快速育苗、高品质盆栽花生产、精准设施环境和肥水调控以及造型等关键技术。三年来累计推广新品种新技术3万亩次,总销售18亿余元,利润近8.9亿元,研究成果优化我国杜鹃花品种布局,提高杜鹃花产业化水平。并极大促进城市和乡村生态环境建设,产生了较好的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在国内产生较大影响。
▲吴月燕教授团队与农户交流
“梁希林业科学技术奖”是经国家科学技术部批准面向全国的林业科学技术奖,主要奖励在林业科学技术进步中做出突出贡献的集体和个人。每年评审一次,分设一等、二等、三等奖,其目的是鼓励林业科技创新,充分调动广大林业科技工作者的积极性、创造性,促进林业科技事业的发展,加快实现林业跨越式发展。
第十届梁希林业科学技术奖获奖名单
(只展示部分)
科技进步奖
(同一等级奖项排名不分先后)
项目名称
项目
完成人
主要
完成单位
获奖
等级
东北天然次生林多目标经营理论与关键技术
赵秀海;张春雨;张忠辉;牛健植;黄华国;王娟;高露双;范春雨;赵敏;赵亚洲;何怀江;姜俊;陈贝贝;程艳霞;范秀华
北京林业大学;吉林省林业科学研究院;南京加林系统工程技术有限公司;北京农学院
一等
油茶源库特性与种质创制及高效栽培研究和示范
陈永忠;苏淑钗;袁军;陈隆升;王开良;左继林;叶航;彭邵锋;谭晓风;王瑞;徐林初;马锦林;温玥;许彦明;张震
湖南省林业科学院;北京林业大学;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江西省林业科学院;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亚热带林业研究所;广西壮族自治区林业科学研究院
一等
大熊猫野化放归关键技术研究
张和民;张志忠;杨旭煜;杨志松;李德生;黄蜂;黄炎;吴代福;古晓东;张晋东;张玲;周晓;张明春;周世强;何流洋
中国大熊猫保护研究中心;四川省野生动物资源调查保护站;西华师范大学;四川栗子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处;中国野生动物保护协会
一等
木质活性炭绿色制造与应用关键技术开发
蒋剑春;孙康;左宋林;刘军利;缪存标;汤海涌;邓先伦;卢辛成;许伟;王傲;孙昊;陈超;方世国;项桂芳;朱光真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产化学工业研究所;南京林业大学;福建元力活性炭股份有限公司;木林森活性炭江苏有限公司
一等
建筑与交通用竹纤维复合材料轻量化增值制造关键技术
王戈;费本华;陈复明;程海涛;张双保;郭文静;马欣欣;覃道春;邓健超;俞先禄;唐道远;陈林碧;邵健;潘国立;李德月
国际竹藤中心;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木材工业研究所;北京林业大学;福建和其昌竹业股份有限公司;安徽森泰木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福建省有竹科技有限公司;福建省松溪县威耐机械有限公司;扬州超峰汽车内饰件有限公司
一等
昆虫行为干扰及生长调节剂研发与应用技术
严善春;孟昭军;宇佳;严俊鑫;王琪;关桦楠;林健;周艳涛;姜礅;刘英胜
东北林业大学林学院;森林生态系统可持续经营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二等
北京市多尺度绿色空间演变机制及绩效评估
李雄;郑曦;李方正;胡楠;林辰松;马嘉;戈晓宇;李运远;姚朋;黄槟铭
北京林业大学
二等
江苏沿海海滨锦葵等耐盐观赏植物选育技术集成与应用
宰学明;李玉娟;何林池;葛金涛;金雅琴;马艳;张焕仕;王春彦;朱丽梅;郝振萍
金陵科技学院;江苏省沿江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连云港市农业科学院;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南京野生植物综合利用研究所
二等
桂花种质资源保育创新关键技术研究与产业化应用
胡绍庆;沈伟东;陈伯翔;李寿仁;周子贵;顾其祥;陈徐平;陈丽华;赵宏波;朱铨
浙江理工大学;杭州市园林绿化股份有限公司;杭州市萧山区农(林)业技术推广中心;浙江农林大学;杭州市林业科学研究院(杭州市林业科技推广总站);嘉兴市园林绿化工程公司
二等
杜鹃花新品种多目标选育与高效培育关键技术
吴月燕;谢晓鸿;贾永红;马永鹏;徐翠霞;沃科军;李修鹏;沃绵康 ;李平;何云芳
浙江万里学院;宁波北仑亿润花卉有限公司;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宁波市林特科技推广中心;宁波植物园
二等
苔草种质资源收集评价与创新利用
武菊英;范希峰;滕文军;杨学军;滕珂;岳跃森;张辉;温海峰;袁小环;韩朝
北京草业与环境研究发展中心;北京方达康生态科技有限公司
二等
南方主要松树材脂新种质创制及良种产业化关键技术
郭文冰;黄少伟;何波祥;赵奋成;蔡燕灵;刘天颐;林昌明;罗敏;王金榜;吴惠姗
广东省林业科学研究院;华南农业大学;台山市红岭种子园;信宜市林业科学研究所;英德市林业科学研究所;乐昌市龙山林场;广东大唐农林科技有限公司
二等
自然保护区监测与评估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
温亚利;徐基良;李俊清;刘霞;李晓松;张岩;吴红梅;冯骥
北京林业大学;中国科学院遥感与数字地球研究所
二等
杨木改性材实木家具制造关键技术及产业化示范
吴智慧;熊先青;杨子倩;李荣荣;陈于书;关惠元;徐伟
南京林业大学
二等
结构用高性能竹重组材关键技术创新与产业化
李海涛;张齐生;魏冬冬;苏靖文;王正;熊振华;林海青;许斌;刘红征;周春贵
南京林业大学;江西飞宇竹材股份有限公司;杭州大索科技有限公司;赣州森泰竹木有限公司;杭州润竹科技有限公司
二等
高性能木质素基阻燃建筑保温材料工业化生产关键技术
胡立红;唐晓君;张猛;孙志武;薄采颖;周永红;贾普友;刘承果;冯国东;潘政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产化学工业研究所;营口象圆新材料工程技术有限公司;山东北理华海联合复合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二等
密云水库流域森林植被恢复与结构调控技术
余新晓;杨晓晖;刘晶岚;马红;樊登星;贾国栋;谷建才;李皓;朱建刚;李瀚之
北京林业大学;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北京市林业碳汇工作办公室;河北农业大学;河北师范大学
二等
平原防护林效益评价及现代经营技术研究
毕广有;张玉柱;崔琳;王力刚;俞冬兴;曹志伟;毕宇;李青;于桂花;高震寰
黑龙江省森林与环境科学研究院
二等
东北森林碳源汇演变优化模拟及归因分析技术
范文义;毛学刚;于颖;杨曦光;温一博;李明泽;刘国良;李玉堂;李芳;李巍
东北林业大学;沈阳农业大学;河北农业大学;黑龙江科技大学;黑龙江工程学院
二等
西北天然林林分状态评价与经营技术研究
赵中华;胡艳波;惠刚盈;张弓乔;刘文桢;袁士云;王宏翔;万盼;王鹏;李春兰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业研究所;甘肃省小陇山林业实验局林业科学研究所
二等
彩叶乡土树种种质资源收集、选育和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推广
王春;陈岗;郑勇平;王越;尹庆平
浙江森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三等
百合等三种花卉高效生产及生态循环关键技术集成与示范
朱建军;陈家龙;陈功楷;蒋加勇;徐建信
温州科技职业学院(温州市农业科学研究院);温州逢左花卉园艺有限公司;平阳县舒卉园艺有限公司
三等
榉树新品种选育、高效繁育及园林应用关键技术
金晓玲;刘海龙;胡希军;汪灵丹;张日清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广西壮族自治区林业科学研究院
三等
上海市森林综合监测体系建设与应用
韩玉洁;李明华;李琦;肖舜祯;彭志
上海市林业总站;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华东调查规划设计院;上海交通大学
三等
雁鸭类经济野生动物种质资源高效开发利用关键技术创新与应用
黄晓凤;韩卫杰;涂飞云;黄小春;高璜
江西省林业科学院
三等
大熊猫真菌多样性及致病性与防治
李德生;马晓平;王承东;凌珊珊;古玉
中国大熊猫保护研究中心;四川农业大学
三等
北斗/GPS 野生动物追踪器研究与应用
徐正刚;赵运林;周立波;黄田;王双业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湖南城市学院;湖南环球信士科技有限公司
三等
一审| 孙盈盈
二审| 王若男
三审| 潘可欣
资料来源 | 浙江万里学院
责任编辑:
相关知识
关于我校成果拟申报第十届梁希林业科学技术奖的公示
北京:快速高质绿化技术应用项目获第十四届梁希林业科学技术奖科技进步三等奖
祝贺!我校彭成教授团队荣获“四川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
花卉界两项成果获2018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
首届兰花奖颁奖典礼在北京举行 天津茱莉亚波利希获终身荣誉奖
我校1项科研成果荣获2024年度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科学技术奖二等奖
江苏省林业局 省内要闻 缤纷木本花卉 扮靓美丽中国——国家林草科技创新团队:江苏省农业科学院 花卉创新团队
果树花卉研究中心
广东省农村科技特派员风采③
蔬菜害虫防控技术研究团队
网址: 万里聚焦 | 我校团队特派员首次获“梁希林业科学技术奖”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334798.html
上一篇: 从盐碱地到“金河滩” 东营黄河三 |
下一篇: 花卉腐烂的七种治疗土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