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麻黄黄化丛枝病的研究
《植物病理学报》 1989年04期
收藏 | 投稿 |
论文排版
木麻黄黄化丛枝病的研究
容向东,张景宁 开通知网号
【摘要】:通过电镜观察、传毒试验及抗菌素处理,首次摸清了木麻黄黄化丛枝病的病原为类菌原体(MLO)和类细菌(BLO)复合侵染;传病虫媒为菱纹叶蝉(传播MLO)和短头叶蝉(传播BLO)。
下载App查看全文
下载全文 更多同类文献 个人查重>> 个人AIGC检测>> 文献综述>>
(如何获取全文? 欢迎:购买知网充值卡、在线充值、在线咨询)
CAJViewer阅读器支持CAJ、PDF文件格式,AdobeReader仅支持PDF格式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容向东,张景宁木麻黄黄化丛枝病的研究[J];植物病理学报;1989年04期 2 王静;梁德明;张景宁;吴福荣;木麻黄黄化丛枝病治疗试验小结[J];广东林业科技;1987年05期 3 张景宁;容向东;一种新的危险性病害——木麻黄黄化丛枝病[J];广东林业科技;1982年06期 4 叶清华;家乡的木麻黄[J];今日海南;2024年06期 5 储薇;王炎炎;郭玥;彭艳晖;吴则焰;林文雄;木麻黄根际促生菌的筛选及对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J];应用生态学报;2024年08期 6 杨际伟;张福山;陈玉珍;陈杰;陈为雄;木麻黄种质资源信息智能管理系统设计与开发[J];现代农业科技;2022年24期 7 朱炜;吴惠忠;李茂瑾;苏亲桂;沿海风口木麻黄基干林带防风效能研究[J];防护林科技;2023年02期 8 苏亲桂;3个木麻黄品系不同混交模式在海岸退化防护林修复中的应用研究[J];防护林科技;2023年06期 9 孟景祥;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热林所专家撰写的专著《木麻黄研究与应用》出版发行[J];林业科技通讯;2023年04期 10 江职宏;刘勤明;古拙苍劲 轩昂若松——木麻黄盆景从养护到造型(上)[J];花木盆景(盆景赏石);2022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何学友;黄衍庆;木麻黄酚类、单宁及基本营养化学物质与抗病性的关系[A];新世纪 新机遇 新挑战——知识创新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下册)[C];2001年 2 黄慈英;黄锋;木麻黄杂交育种、杂种优势的选择、利用[A];全国林木遗传育种第五次学术报告会论文汇编[C];1986年 3 杜棣芬;木麻黄的无性育种和造林[A];全国林木遗传育种第五次学术报告会论文汇编[C];1986年 4 仲崇禄;白嘉雨;施纯淦;王维辉;K.Pinyopusarerk;我国木麻黄引种及种源试验[A];持续发展,再创辉煌——中国林学会林木遗传育种分会第五届年会文集[C];2002年 5 李蕾;李慧敏;王璇;不同林龄木麻黄林地特有微生物代谢产物及其化感潜力[A];中国第八届植物化感作用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17年 6 梁洁;严重玲;李裕红;张瑞峰;朱珠;木麻黄生理生态特征对NaCl胁迫的响应以及钙盐调控[A];中国植物学会七十周年年会论文摘要汇编(1933—2003)[C];2003年 7 谢银燕;毛子翎;单体江;木麻黄病害及其防治研究进展[A];中国植物病理学会2018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8年 8 王海生;不同林龄木麻黄林地特有微生物代谢产物及其化感潜力[A];中国第八届植物化感作用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17年 9 叶功富;张木清;罗俊;水分胁迫下木麻黄小枝叶绿素荧光动力学研究[A];新世纪 新机遇 新挑战——知识创新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下册)[C];2001年 10 李东栋;何韶衡;中国广东地区木麻黄花粉变应原蛋白质组分的双向电泳分析[A];中华医学会第二次全国变态反应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宪钊;热带海岸木麻黄人工林近自然经营模式研究[D];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2011年 2 王一涵;丛枝菌根真菌增强粗枝木麻黄耐盐性机制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22年 3 李裕红;木麻黄质膜转运系统对酸雨胁迫的响应及调控[D];厦门大学;2004年 4 李振;短枝木麻黄花粉和种子散布及子代遗传多样性研究[D];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2021年 5 张立华;短枝木麻黄小枝单宁形成的环境效应[D];厦门大学;2009年 6 胡盼;短枝木麻黄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研究[D];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2015年 7 郝振帮;木麻黄人工林林分质量遥感分析[D];福建农林大学;2022年 8 姜清彬;细枝木麻黄再生体系及农杆菌介导遗传转化研究[D];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2011年 9 陈灿;木麻黄、湿地松防护林土壤有机碳空间变异及环境响应[D];福建农林大学;2012年 10 张勇;三种木麻黄的遗传改良研究[D];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201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昭;肯氏相思与木麻黄人工林养分生物循环研究[D];福建农林大学;2012年 2 梁欣雨;毛姆《木麻黄树》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23年 3 黄国宁;海南省岛东林场木麻黄退化人工林补植模式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15年 4 黄文明;木麻黄海防林改造更新造林成效调查分析[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14年 5 程分生;沙质海岸不同林龄木麻黄人工林细根养分吸收机制研究[D];福建农林大学;2022年 6 王悦;木麻黄组织对青枯病菌早期侵染的诱导机理探究[D];浙江农林大学;2021年 7 林微微;两种化感物质胁迫下内生真菌对短枝木麻黄幼苗根系形态和生理特性的影响研究[D];福建农林大学;2020年 8 余微;华南沿海短枝木麻黄无性系的鉴别及其遗传多样性评价[D];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2019年 9 石文华;广东省木麻黄沿海防护林综合效益评估[D];北京林业大学;2010年 10 罗美娟;短枝木麻黄种源群体遗传多样性与遗传变异规律研究[D];福建农林大学;2005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记者 李君光;木麻黄,守护涠洲岛岸线的绿色卫士[N];北海日报;2021年 2 本报记者 黄如飞 萧镇平 白志强 通讯员 林华艺 殷琪;木麻黄还在讲述他的故事[N];福建日报;2018年 3 谢汉杰 殷琪;木麻黄下诉相思[N];闽南日报;2018年 4 本报记者 赵鹏;防风固沙木麻黄[N];人民日报;2015年 5 本报记者 何金 通讯员 张鹏 曾志刚;木麻黄的故事[N];福建日报;2014年 6 本报记者 范敏;木麻黄“绿化卫士”形神兼备[N];中国花卉报;2011年 7 记者 范南虹;国际木麻黄研讨会在海口举行[N];海南日报;2010年 8 本报记者 林东升;沙岸先锋木麻黄[N];农民日报;2005年 9 本报记者 邱丹燕 通讯员 林瑞雪 陈明红;漳州:“木麻黄式”计生协会小组长在行动[N];闽南日报;2024年 10 ;木麻黄抗逆境良种选育研究[N];广东科技报;2011年
相关图书
海关稽查的理论和实
“八五”普法学习案
金融法理论与实务(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微信支付 支付宝 银行卡 知网卡 在线购卡 更多>> 免费送卡上门 银行汇款购卡 400-819-9993 010-62982499 010-62783978 常见问题 在线咨询 阅读器下载 充值中心 知网卡 新手指南
订卡电话 400-819-9993
在线咨询 https://help.cnki.net
京ICP证04044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0475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062-8866
举报邮箱:jubao@cnki.net
©2022中国知网(CNKI)
相关知识
花叶病、黄化病的识别与处理
长春花黄化植株植原体株系的复合侵染
盆栽花卉黄化病的实用防治方法
林木病害的症状有哪几类?
桃、梨和葡萄园丛枝菌根发育与土壤微域环境研究
丛枝菌根真菌:草原土壤中的“宝藏级”微生物
归纳各类病原物所致植物病害的症状特点
归纳各类病原物所致植物病害的症状特点.
丛枝菌根真菌对杜鹃花耐热性的影响
桃枝枯病花前田间化学防治效果研究
网址: 木麻黄黄化丛枝病的研究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3386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