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全球变暖问题日益引起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而实现碳中和目标的重要路径之一就是海洋渔业的固碳增汇能力,因此如何科学准确地测算海洋渔业碳汇能力并研究其空间效应对缓解全球气候变化尤为重要.论文根据2007-2021年中国9个沿海省份贝藻养殖面板数据,利用"可移出碳汇"模型对中国海洋渔业碳汇能力进行测算,并运用空间模型对其空间效应进行分析.研究结果显示:(1)中国海洋渔业碳汇能力时间上呈现整体上升态势、空间上表现分布不均的特征.(2)莫兰指数表明海洋渔业碳汇能力具有空间正相关性,但空间聚集程度具有不稳定性.(3)通过空间杜宾模型分解后得出海洋渔业养殖产量、科技投入、科技推...
关键词:
碳中和海洋渔业碳汇能力空间效应
分类号:
F062.2(经济学分支科学)F307.4(农业经济理论)
资助基金:
辽宁省教育厅高等学校基本科研项目 ( LJKR0259 )
论文发表日期:
2024-05-01
在线出版日期:
2024-05-08 (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页数:
6 ( 118-123 )
英文信息
相关知识
碳中和目标下景观系统碳汇的设计策略研究
海洋“碳汇渔业”研究述评
碳中和背景下的森林碳汇及其空间溢出效应
“双碳”目标下的农业低碳发展研究:现状、误区与前瞻
LA专题 | 李倞 吴佳鸣 汪文清 | 碳中和目标下的风景园林规划设计策略
开发蓝色碳汇助力实现碳中和
森林碳汇对经济增长影响的溢出效应研究
温带森林碳汇增加的中国贡献
城市绿地碳汇能力研究
海洋捕捞业的碳汇功能
网址: 碳中和目标下中国海洋渔业碳汇能力及其空间效应研究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341631.html
上一篇: The Innovation G |
下一篇: 自然资源行业标准《岩溶碳循环调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