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捕捞业的碳汇功能
《渔业科学进展》 2013年01期
收藏 | 投稿 |
论文排版
海洋捕捞业的碳汇功能
张波 孙珊 唐启升 开通知网号
【摘要】:海洋捕捞业是碳汇渔业之一,人类通过收获渔获物将食物链/网传递的海洋植物光合作用固定的碳移出水体,在海洋碳汇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根据对海洋捕捞业碳汇功能的评估方法,得出1980~2000年间渤海捕捞业的年固碳量是283~1008万t,黄海捕捞业的年固碳量是361~2613万t。尽管加大捕捞产量增加了从海洋生态系统移出浮游植物的固碳量,但随着捕捞业的高速发展,其碳汇功能却被削弱了,黄渤海捕捞业的年固碳量最大分别减少了23%和27%。而且由于资源量的下降,封存于水体和海底的碳减少,不利于捕捞业发挥可持续的碳汇功能。渤海2009年增殖放流的中国对虾使捕捞业增加1.66万t的固碳量,因此,需要采取包括增殖放流在内的一些措施来恢复和增强海洋捕捞业的碳汇功能,最终形成资源养护型的捕捞业。
下载App查看全文
下载全文 更多同类文献 个人查重>> 个人AIGC检测>> 文献综述>>
(如何获取全文? 欢迎:购买知网充值卡、在线充值、在线咨询)
CAJViewer阅读器支持CAJ、PDF文件格式,AdobeReader仅支持PDF格式
【引证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铭昊;山东省碳汇渔业现状及发展问题研究[J];甘肃畜牧兽医;2023年06期 2 李源;李田慧;梁金水;李发祥;刘长发;辽宁省海洋渔业碳收支及驱动因素分析[J];中国生态农业学报(中英文);2023年02期 3 刘锴;马嘉昕;中国海洋渔业碳汇的时空演变及发展态势[J];资源开发与市场;2023年07期 4 谢宇阳;苏洁;邵魁双;樊景凤;海洋渔业碳汇计量与评估方法研究进展[J];河北渔业;2023年06期 5 成圆;陈新军;赵奇蕾;中国近海海洋渔业绿色发展探析——基于资源经济学视角[J];海洋湖沼通报;2022年02期 6 张继红;刘毅;吴文广;王新萌;仲毅;海洋渔业碳汇项目方法学探究[J];渔业科学进展;2022年05期 7 薛素燕;毛玉泽;李加琦;蒋增杰;方建光;钩虾对大型海藻的摄食选择及其潜在的碳汇分析[J];渔业科学进展;2022年05期 8 张波;唐启升;中国近海渔业生物捕捞群体碳汇评估[J];渔业科学进展;2022年05期 9 李雪;刘子飞;赵明军;徐乐俊;孙慧武;我国水产养殖与捕捞业“双碳”目标及实现路径[J];中国农业科技导报;2022年11期 10 张樨樨;郑珊;余粮红;中国海洋碳汇渔业绿色效率测度及其空间溢出效应[J];中国农村经济;2020年10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杨波;养马岛附近海域生源要素的生物地球化学研究[D];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烟台海岸带研究所);201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玉环;山东省海洋渔业碳中和能力因素分解及脱钩分析[D];山东财经大学;2023年 2 李梦迪;石雀滩海洋牧场典型岩礁鱼类碳储量评估方法对比及其价值核算研究[D];浙江海洋大学;2023年 3 马嘉昕;中国海洋渔业碳汇的时空演变及影响因素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23年 4 魏颖;中国海洋碳汇渔业发展影响因素研究[D];上海海洋大学;2023年 5 温瑞;养殖贝类固碳计量与价格核算及对策研究[D];自然资源部第三海洋研究所;2021年 6 刘刚强;基于陆海统筹的海岸带保护与利用研究[D];山东建筑大学;2021年 7 陈武;中国海洋碳汇渔业发展对碳效益的影响研究[D];吉林大学;2021年 8 吴杭纬经;东极养殖海域碳通量计算及扩增碳汇研究[D];浙江海洋大学;2019年 9 王九江;大亚湾增殖放流生态与经济效果评价[D];浙江海洋大学;2019年 10 马欢;柘林湾海洋牧场生态系统综合效益评估[D];上海海洋大学;2018年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李忠义;王俊;赵振良;周军;吕振波;董婧;刘茂利;金显仕;渤海中国对虾资源增殖调查[J];渔业科学进展;2012年03期 2 孙军;海洋浮游植物与生物碳汇[J];生态学报;2011年18期 3 张波;吴强;牛明香;金显仕;黄海北部鱼类群落的摄食生态及其变化[J];中国水产科学;2011年06期 4 程济生,俞连福黄、东海冬季底层鱼类群落结构及多样性变化[J];水产学报;2004年01期 5 孙军,刘东艳,钱树本浮游植物生物量研究 Ⅰ.浮游植物生物量细胞体积转化法[J];海洋学报(中文版);1999年02期 6 唐启升海洋食物网与高营养层次营养动力学研究策略[J];海洋水产研究;1999年02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波;孙珊;唐启升;海洋捕捞业的碳汇功能[J];渔业科学进展;2013年01期 2 张雅薇;王允磊;韩启峰;石晓龙;碳达峰碳中和背景下提升新疆森林碳汇功能的思考[J];温带林业研究;2023年04期 3 黄凯旋;“双碳”背景下森林碳汇功能及展望[J];辽宁林业科技;2024年01期 4 范振林;“自然资本中和”提升碳汇潜力的路径思考[J];中国土地;2021年04期 5 李洁华;广东林业碳汇探索与实践[J];花卉;2017年16期 6 张迎春;创建青海碳汇功能区探讨[J];青海金融;2013年07期 7 高晋丽;宋艳宇;宋长春;宫超;马秀艳;高思齐;刘桢迪;北方泥炭地氮素有效性的变化及其对碳汇功能的影响[J];应用生态学报;2022年10期 8 吴友芳;碳汇造林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解决策略探究[J];南方农业;2017年33期 9 高明森;刘娜;建立青藏高原碳汇功能区是实现协调绿色共享发展的有效途径[J];柴达木开发研究;2016年04期 10 于贵瑞;朱剑兴;徐丽;何念鹏;中国生态系统碳汇功能提升的技术途径:基于自然解决方案[J];中国科学院院刊;2022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唐寅智;碳汇认购:生态环境替代性修复方式再拓展[A];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地方实践(2022卷)[C];2024年 2 王森森;陈丽卿;郭鑫;董风霞;陈悦龙;卢琦瑶;黄举;竹林碳汇计量方法研究[A];中国造纸学会第二十一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24年 3 张慧鸣;碳汇的概念及几种典型碳汇发展概况[A];中国环境科学学会2023年科学技术年会论文集(一)[C];2023年 4 李静;李林轩;动态平衡理论视角下“认购碳汇”措施差异化适用之理性思辨及规制路径[A];人民法院服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与刑事法律适用问题研究——全国法院第34届学术讨论会获奖论文集(下)[C];2022年 5 刘淑敏;乐艳艳;郭睿;王军鑫;幸福林带城市绿地碳汇效应与优化策略研究[A];人民城市,规划赋能——2023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12风景环境规划)[C];2023年 6 郭婷婷;邵锋;付彦荣;章银柯;碳汇视角下的园林绿地营建和管理[A];中国风景园林学会2021年会论文集[C];2021年 7 董克库;米晓琴;李英;李忠有;浅谈设立宁夏六盘山地区碳汇功能区的重要性[A];宁夏林学会第二届林业优秀学术论文集[C];2011年 8 李德亮;张婷;肖调义;王红权;陈开健;刘安民;李祖军;大通湖软体动物碳汇功能初探[A];渔业科技创新与发展方式转变——2011年中国水产学会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11年 9 郎平;张文;赖长鸿;唐才富;汪晖;代丽梅;谭欣悦;四川林业碳汇造林发展潜力分析[A];四川省森林可持续经营学术研讨会2017论文集[C];2017年 10 刘玮;王文杰;孙伟;崔崧;东北人工林不同林分土壤呼吸及其碳汇功能研究[A];第三届全国植物生态学前沿论坛第三届全国克隆植物生态学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王媛媛;大小兴安岭森林植物组成与生物量碳汇功能耦合机制解析[D];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2021年 2 齐清;苔草草丘湿地景观—结构—碳汇功能变化对水文条件的响应[D];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2021年 3 陈遐林;华北主要森林类型的碳汇功能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0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田惠玲;广东省基于林农的林业碳汇交易研究[D];华南农业大学;2017年 2 徐英明;南亚热带不同造林模式碳汇林碳积累与碳汇功能研究[D];华南农业大学;2018年 3 李昊;基于InVEST模型的五华县不同碳汇林碳汇能力研究[D];华南农业大学;2018年 4 张静娉;碳汇林经营风险识别及生成原因研究[D];华南农业大学;2017年 5 古强;跨区域草原碳汇管理协同研究[D];内蒙古工业大学;2019年 6 吴杭纬经;东极养殖海域碳通量计算及扩增碳汇研究[D];浙江海洋大学;2019年 7 袁辰;基于演化博弈的黑龙江省林业碳汇利益共享体构建的影响因素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19年 8 张冬阳;基于树盘图像数字化北京松山主要树种碳汇能力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8年 9 吕斯涵;山东省农业净碳汇时空演化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分析[D];西北师范大学;2019年 10 王青;中国碳汇政策文本研究[D];广东省社会科学院;201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赵杰 陶乐;专家认为:内蒙古应注重发挥草原碳汇功能[N];中国经济时报;2010年 2 本报记者 岳宝彩;发展海洋碳汇渔业 助力生态文明建设[N];中国海洋报;2016年 3 本报记者 曾惠娟 马佳;应对减排压力海洋碳汇大有可为[N];国家电网报;2017年 4 本报记者 陈慧;种植碳汇林 “卖空气”挣钱[N];河南日报;2017年 5 记者 张瑛;我区开启对贺兰山自然保护区森林碳汇功能研究[N];宁夏日报;2011年 6 记者 胡海林;精准提升林草质量 充分发挥碳汇功能[N];辽宁日报;2022年 7 内蒙古自治区农牧厅厅长 郭健;开发草原碳汇功能 转变牧区发展方式[N];农民日报;2010年 8 主持人 本报记者 白峰哲 嘉宾: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研究员 李胜功 河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 万师强;草原建设应重视碳汇功能[N];农民日报;2010年 9 记者 高琳;致公党中央培育草原碳汇功能应对气候变化[N];中国气象报;2010年 10 通讯员 铁铮 记者 肖国忠;发挥森林碳汇功能与工业节能减排同抓并举[N];光明日报;2010年
相关知识
海洋捕捞业的碳汇功能
海洋“碳汇渔业”研究述评
海洋碳汇研究
科学认识森林的碳汇功能
海洋碳汇研究团队
时代需要创立西藏区域碳汇功能区
碳汇及森林的碳汇功能
焦念志院士:海洋碳汇未来将纳入CCER市场,可建立海洋碳汇交易平台!
推动碳汇功能建设 提高农牧民权益
认识碳汇/森林碳汇 /碳汇交易
网址: 海洋捕捞业的碳汇功能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3043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