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分享 > 两步培养法测定真菌产孢营养需求(英文)

两步培养法测定真菌产孢营养需求(英文)

《菌物学报》 2009年01期

收藏 | 投稿 |

论文排版

两步培养法测定真菌产孢营养需求(英文)

孙漫红   高利   刘杏忠   王金利   开通知网号

【摘要】:生防真菌产孢条件的测定一般都是通过连续培养方法,即在同一种限定培养基上完成其生长和产孢过程。文中我们提出分离真菌的生长和产孢阶段,测定产孢营养需求的两步培养新方法。6种生防真菌首先在平板上进行营养生长,然后转移至营养成分和浓度确定的新鲜培养基中继续产孢过程来测定菌株产孢阶段实际营养需求。通过与连续培养方法比较,发现只有淡紫拟青霉Paecilomyces lilacinus、金龟子绿僵菌Metarhizium anisopliae二者产孢条件一致,而厚孢轮枝菌Pochonia chlamydosporia、球孢白僵菌Beauveria bassiana、蜡蚧轮枝菌Lecanicillium lecanii、绿色木霉Trichoderma viride菌株产孢的营养条件存在显著的差异。基于这一方法,确定了绿色木霉最佳产孢条件,即起始碳浓度2gC/L,碳氮比10:1,最佳碳氮源组合纤维二糖和酵母浸膏,为真菌生防制剂生产调控提供了依据。

下载App查看全文

下载全文 更多同类文献 个人查重>> 个人AIGC检测>> 文献综述>>

(如何获取全文? 欢迎:购买知网充值卡、在线充值、在线咨询)

CAJViewer阅读器支持CAJ、PDF文件格式,AdobeReader仅支持PDF格式


1234187246572142592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孙漫红;高利;刘杏忠;王金利;两步培养法测定真菌产孢营养需求(英文)[J];菌物学报;2009年01期 2 刘静;李中元;王军娥;刘晓魁;陈异;丝状真菌产孢机制及其相关基因研究进展[J];贵州农业科学;2009年04期 3 汪金莲,邱业先,张宗华,罗友强培养条件对桃褐腐病菌生长和产孢能力的影响[J];江西农业大学学报;2000年04期 4 陆宁海,徐瑞富,吴利民,邵刚锋,李贵圆长蠕孢菌产孢条件的研究[J];微生物学通报;2005年05期 5 兰波;李湘民;杨迎青;何烈干;孟凡;稻瘟病菌产孢技术研究[J];江西农业学报;2012年02期 6 侯红漫,吴怡莹,杨彬,张苓花K氏酵母与清酒酵母产孢率的研究及原生质体制备[J];大连轻工业学院学报;1994年02期 7 王飞;胡成成;刘波;李少杰;孙宪昀;粗糙脉孢菌无性产孢过程中增量表达基因的功能分析[J];菌物学报;2017年03期 8 桑红;张彩云;烟曲霉无性产孢的调控机制研究[J];中国真菌学杂志;2015年05期 9 李惠萍,冯明光温度与光照对安徽虫瘟霉产孢格局的影响[J];菌物系统;2000年03期 10 柴阿丽;杨红敏;王少骅;赵昆;高苇;石延霞;谢学文;李磊;范腾飞;李宝聚;湿度调控设施黄瓜棒孢叶斑病菌产孢和释放规律及防治技术[J];中国农业科学;2023年1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娜娜;陈笑瑜;潘磊;葛慧远;唐庆华;朱小琼;可可毛色二孢菌:一种引起榴莲叶斑病的病原[A];中国植物病理学会2024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24年 2 洪建农;刘洪生;陈杜满;黄耀坚;粉拟青霉的产孢和保存[A];中国虫生真菌研究与应用[C];1991年 3 张俊;孙占斌;李世东;孙漫红;粉红螺旋聚孢霉67-1产孢内参基因的筛选[A];植保科技创新与农业精准扶贫——中国植物保护学会2016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6年 4 徐均焕;冯明光;光周期对飞虱虫疠霉离体培养的生物量及其产孢节律的影响[A];面向21世纪的科技进步与社会经济发展(下册)[C];1999年 5 马新;史娟;苜蓿假盘菌产孢与非产孢菌落超微结构观察[A];中国植物病理学会2018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8年 6 张裕君;彭友良;梨孢菌产孢基因MgCON1及其作用机理的研究[A];中国植物病理学会2006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7 王维香;孙静;彭友良;梨孢菌中一个新的细胞周期调控蛋白为该菌产孢所必需[A];中国植物病理学会2005年学术年会暨植物病理学报创刊50周年纪念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8 王维香;孙静;彭友良;梨孢菌中一个新的细胞周期调控蛋白为该菌产孢所必需[A];中国植物病理学会2005年学术年会暨植物病理学报创刊50周年纪念会论文集[C];2005年 9 黄世文;余柳青;A.K.Watson;稗草病原菌Alternative alternata和Curvularia lunata的产孢特性研究[A];面向21世纪中国农田杂草可持续治理——第六次全国杂草科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1999年 10 冯胜泽;赵洁;刘星晨;赵立卿;郑亚男;巩校东;韩建民;谷守芹;董金皋;玉米大斑病菌分生孢子产生条件的分析及产孢机制初探[A];中国植物病理学会2016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李华祥;樟芝无性孢子介导的高效循环发酵策略及其产孢分子机制解析[D];江南大学;2017年 2 魏玮;盾壳霉产孢和生长相关基因的克隆及功能验证[D];华中农业大学;2013年 3 李朝闯;蝗绿僵菌C2H2锌指蛋白MaNCP1的功能及其调控产孢方式转换的分子机制[D];重庆大学;2021年 4 樊改丽;转录因子FgHtf1调控禾谷镰刀菌产孢途径研究[D];福建农林大学;2016年 5 周夏芝;绿僵菌热应激响应的转录组分析及金属蛋白酶功能研究[D];安徽农业大学;2018年 6 马海杰;柑橘褐斑病菌硫氧还蛋白与谷氧还蛋白系统及组蛋白乙酰化修饰家族基因功能分析[D];浙江大学;202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郑雅情;寡孢节丛孢产孢相关基因VosA、VelB和Acy的功能研究[D];云南大学;2018年 2 甄政毅;寡孢节丛孢钙离子/钙调素依赖性蛋白激酶(CaMKs)功能的研究[D];云南大学;2019年 3 韩晶晶;组蛋白H3K14乙酰化调控紫色紫孢菌生长和产孢的机制研究[D];云南大学;2019年 4 张晨晨;紫色紫孢菌营养胁迫诱导产孢的H3K9表观遗传学机制研究[D];云南大学;2019年 5 李杨;苜蓿假盘菌(Pseudopeziza medicaginis)产孢与非产孢子实体超微结构观察及差异蛋白质组学分析[D];宁夏大学;2018年 6 宋东旭;MaCreA参与蝗绿僵菌产孢方式的功能研究[D];重庆大学;2018年 7 陈迷;紫色紫孢菌产孢通路核心调控基因功能研究[D];云南大学;2018年 8 谢雪钦;蛹虫草液体产孢条件优化及其侵染过程的初步研究[D];福建农林大学;2007年 9 刘丽丽;酿酒酵母1450产孢培养基的筛选及单倍体的分离[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8年 10 吴婷婷;短小芽孢杆菌产孢培养技术的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3年

相关知识

防治紫花苜蓿真菌病害的有益菌筛选
葡萄孢属植物病原菌真菌病毒研究
第二节观赏植物病害的病原—真菌
真菌培养是什?真菌培养是什么 爱问知识人
真菌培养的临床意义
植物病原真菌
甘肃省观赏植物二种真菌新病害
怎么进行真菌培养
真菌培养方法四个步骤 怎么进行真菌培养
真菌的培养方法

网址: 两步培养法测定真菌产孢营养需求(英文)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342000.html

所属分类:花卉
上一篇: 霍山石斛与内生真菌共培养体系的建
下一篇: 兰花种子萌发与真菌共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