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市、县(区)农业农村局、赣江新区社会发展局:
据预测,2022年全省水稻、蔬菜、柑橘等主要农作物病虫害呈偏重发生态势,严重威胁农作物生产安全。为贯彻落实江西省农业农村厅关于印发2022年江西省“两增两减”虫口夺粮促丰收行动方案的通知要求,科学有效防控农作物重大病虫鼠害,实现“虫口夺粮”保丰收,我厅制定了2022年江西省主要农作物重大病虫鼠害防控技术要点。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切实抓好落实。
附件:1.2022年水稻重大病虫害防控技术要点
2.2022年柑橘重大病虫害防控技术要点
3.2022年蔬菜重大病虫害防控技术要点
4.2022年茶叶重大病虫害防控技术要点
5.2022年油菜重大病虫害防控技术要点
6.2022年农区鼠害防控技术要点
7.2022年草地贪夜蛾防控技术要点
2022年2月23日
附件1
2022年水稻重大病虫害防控技术要点
2022年水稻病虫害防治以二化螟、稻飞虱、稻纵卷叶螟、纹枯病和稻瘟病“三虫两病”为重点,抓住防治关键期落实好绿色防控综合治理措施,打赢打好防病治虫保苗战和保穗战,为水稻稳产增产提供有力技术保障。
一、防控策略
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绿色控害、减药增效原则,突出重大病虫、重点地区和关键时期,优先应用生态控制、理化诱控、生物防治等绿色防控技术,推行科学安全用药,推进专业化统防统治,努力将病虫为害损失控制在5%以内,确保水稻生产安全。
二、防控重点
早稻重点防治二化螟、稻瘟病和纹枯病,中晚稻重点防治稻飞虱、稻纵卷叶螟、二化螟、稻瘟病、稻曲病和纹枯病。赣南和赣中南部稻区早稻穗期要注意防治稻飞虱和稻纵卷叶螟,中晚稻苗期要注意防治稻瘿蚊和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赣中北部和赣北稻区早稻苗期要注意防治根结线虫,中晚稻苗期要注意防治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
三、防控技术
(一)绿色防控技术。深入推进绿色防控示范区建设,全面落实耕沤灭螟、种子处理、秧田送嫁药等预防措施,集成推广应用生态调控、理化诱控、生物防治等非化学的绿色防控技术。
1.耕沤灭螟。春季越冬代螟虫化蛹期统一翻耕冬闲田、绿肥田,灌深水浸没稻桩7-10 天,赣南、赣中在4月1日前、赣北在4月5日前全面完成耕沤,降低虫源基数。早稻收割后及时耕沤稻田,减少螟虫虫源。
2.选用抗(耐)性品种。因地制宜选用抗(耐)稻瘟病、稻曲病、褐飞虱、白背飞虱的水稻品种,淘汰抗性差、易感病品种,及时更换种植年限长的品种。
3.种子处理。用药浸种,早稻主要预防稻瘟病和恶苗病,中晚稻主要防预稻瘟病、稻飞虱、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和稻蓟马。
4.秧田送嫁药。秧苗移栽前2-3天施用内吸性药剂,早稻主要预防二化螟和稻瘟病,中晚稻主防二化螟、稻瘟病、稻飞虱、稻蓟马和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示范推广氨基寡糖素等植物诱抗剂,提高水稻抗逆防病能力。
5.性诱剂诱杀。在各代二化螟和稻纵卷叶螟成虫羽化始期,连片挂放性诱剂诱杀成虫。每亩稻田插挂1个干式飞蛾诱捕器,内置二化螟或稻纵卷叶螟性诱剂诱芯1个,诱杀雄蛾,减少田间有效卵量。水稻移栽前至分蘖期诱捕器下端应离地面0.5-0.8米,拔节后诱捕器下端应低于水稻叶面20厘米,诱芯更换时间按照产品使用说明执行。还可每3亩设置一套二化螟高剂量信息素智能喷施装置,傍晚至日出每隔10分钟喷施1次。
6.灯光诱杀。在集中连片500亩以上的水稻种植区,每30-50亩稻田安装1盏杀虫灯,灯底部距地面1.5米,4-10月上旬每天夜间开灯,诱杀螟虫、稻纵卷叶螟、稻飞虱等害虫的成虫。
7.保护利用天敌控害。田埂、路边、机耕道旁种植大豆、芝麻、波斯菊、硫华菊、紫花苜蓿等显花植物,田间插花种植茭白,为天敌提供食料、替代寄主和庇护场所,涵养和保护寄生蜂、蜘蛛等天敌,提高天敌控害能力。有条件的地方,于二化螟、稻纵卷叶螟蛾始盛期释放稻螟赤眼蜂,每代放蜂2-3次,间隔3-5天,每次放蜂10000头/亩,每亩均匀放置5-8个点,蜂卡放置高度以分蘖期高于植株顶端5-20cm、穗期低于植株顶端5-10cm为宜,高温季节宜在傍晚放蜂。
8.种植诱虫植物。在道路、沟渠、田边种植香根草、苏丹草等多年生植物,丛距3-5米,诱杀二化螟。
9.物理阻隔育秧。在中晚稻秧苗期,采用20~40目防虫网或15~20克/平方米无纺布全程覆盖,阻隔稻飞虱,预防病毒病。
10.稻鸭共育控害。水稻秧苗移栽后15-20天,放入20日龄雏鸭,按每亩5-7只、每群鸭500-600只、控制80-100亩稻田的规模,放养至水稻齐穗期结束。雏鸭放入前在喂食点圈养喂食一天,以后每天早晨不喂食,赶入田中自由觅食,下午定时召唤喂食。通过鸭子取食活动,减轻田间杂草和稻飞虱、纹枯病等病虫危害。
(二)科学安全用药。药剂防治可参照《全省主要农作物病虫害防治科学安全用药指南》,在落实预防措施和绿色防控技术的基础上,对达到防治指标的田块适时选用取得农药登记的高防效、高活性、高含量和低毒性、低残留、低污染的农药防治病虫害,重点抓好孕穗末期至破口抽穗期用药预防。
(三)推进统防统治。推广植保无人机、自走式喷杆喷雾机等现代高效植保机械,推行全程专业化统防统治。
1.选好专业防治组织。选择登记注册、管理规范、人员专业、装备先进、服务高效、信誉良好的专业防治组织实施全程统防统治。
2.选择高效植保产品。选择符合国家行业或地方标准、取得认证的植保无人机、自走式喷杆喷雾机等现代高效植保机械,选用取得登记的绿色防控产品。
3.推进统防统治与绿色防控融合。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绿色防控示范区由种植大户、合作社或专业防治组织承接建设和统一落实绿色防控措施,专业防治组织在统防统治服务时优先选用生物农药等绿色防控产品。
(四)注意事项
1.耕沤灭螟、性诱剂和灯光诱杀、稻鸭共育、保护利用天敌等技术,应大面积连片应用。
2、不能将不同害虫性诱剂置于同一诱捕器内。
3.生物农药应比化学农药提前2-3天用,确保药效。
4.稻蛙(鱼、蟹、鳖、虾)等种养结合区、桑蚕种养区及其邻近区域,应慎重选用药剂;水稻扬花期慎用新烟碱类杀虫剂,减少对授粉昆虫的影响;破口抽穗期慎用三唑类杀菌剂,避免药害。
5.提倡不同作用机理药剂合理轮用与混配,避免长期、单一使用同一药剂。提倡使用高含量单剂,避免使用低含量复配剂。禁止使用含拟除虫菊酯类成分的农药,慎重使用有机磷类农药。
6.严格执行农药使用操作规程,遵守农药安全间隔期,确保稻米质量安全。
附件2
2022年柑橘重大病虫害防控技术要点
2022年柑橘病虫害防治以柑橘木虱、红蜘蛛、潜叶蛾、树脂病、溃疡病为重点,抓住冬季清园、梢期和幼果期防治等关键环节,科学有效经济安全控制病虫为害。
一、防控策略
预防为主,综合防治。集成推广柑橘病虫害全程绿色防控技术模式,保障柑橘生产安全和果品质量安全。
二、防控技术
一是冬季清园。采果后至来年1月份进行清园。结合修剪,清除病虫枝叶,清理黄龙病、衰退病、裂皮病病株,带出桔园集中销毁。对柑橘主干进行刷白,减少病虫发生。刷白剂用硫磺粉、食盐、生石灰、水按0.3:0.2:1.5:5的比例加少许动物油配制。
二是健身栽培。选用经过检疫合格的无病苗木。施足充分腐熟的有机肥,N、P、K合理搭配,及时补充微量元素,注意排渍抗旱,增强树势,提高柑橘抗逆性。统一放梢、抹梢、控梢,减轻溃疡病、潜叶蛾、蚜虫、粉虱、凤蝶等病虫为害。
三是灯光诱杀害虫。4-11月利用杀虫灯诱杀吸果夜蛾、卷叶蛾和金龟子等害虫。每30亩桔园挂一盏杀虫灯,灯高离树冠1米左右。
四是色板诱杀害虫。在粉虱、蚜虫成虫盛发期,每亩挂放20-30块可降解黄板,黄板高出树冠30厘米,20-30天换一次。
五是性诱剂诱杀害虫。在柑橘潜叶蛾、吸果夜蛾、橘小实蝇等害虫成虫发生期,每亩挂放4-5个诱捕器,诱杀雄虫,干扰成虫正常交配,减轻为害。
六是食物诱杀害虫。用红糖、醋、酒糟、敌百虫、水按1:4:1:1:10的比例配制糖醋液,盛于盆中,每亩桔园5盆,每周换一次糖醋液,诱杀吸果夜蛾、金龟子、独角犀等害虫。也可把水果、西瓜或煮熟的红薯放入1%敌百虫药液中,浸泡8-10小时,放到橘园地面上,每亩5-10堆,2-3天后更换。
七是以螨治螨。在树龄5年以上、长年留草的橘园,于4月中下旬、8月下旬至9月上旬挂放巴氏新小绥螨,每株树在树干中部挂放一盒,防治柑橘红蜘蛛。放螨前用药清园,将红蜘蛛密度控制在每叶1-2头。释放巴氏新小绥螨后15天内不喷施农药,30天内尽量少施药。如红蜘蛛虫口上升快,虫口超过3头/叶以上,可选用阿维菌素喷施叶片正面或挑治中心虫株。放螨橘园留草,杂草过旺时,间行割草,如遇秋旱或伏旱应及时灌水,增加橘园湿度。选择对巴氏新小绥螨杀伤力小的药剂防治其他病虫害,如阿维菌素、噻嗪酮、吡虫啉、啶虫脒等,不宜使用矿物油。
八是生态调控。桔园周边种植防护林或蓖麻、丝瓜,园内留草或间种豆类、绿肥等作物或藿香蓟,改善橘园生态环境,保护捕食螨等天敌。橘园养鸡,捕捉害虫。
九是科学安全用药。在害虫低龄幼虫期、病害初发期用药,可参照《全省主要农作物病虫害防治科学安全用药指南》使用农药。重点抓好嫩梢和幼果期防治,注意交替用药。柑桔黄龙病发生区,应重点抓好梢期柑桔木虱统防统治。
附件3
2022年蔬菜重大病虫害防控要点
2022年蔬菜病虫害防治以霜霉病、枯萎病、疫病和夜蛾类、菜青虫、红蜘蛛、瓜实蝇为主攻对象,抓住关键时机,落实预防控制措施,减轻危害损失,保障蔬菜质量安全和有效供给。
一、防控策略
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绿色控害。突出主要蔬菜、重大病虫和主害时段,上半年主防病害,下半年主防虫害,集成应用生态调控、理化诱控、生物防治、科学安全用药等绿色防控技术,实现有效控害保安全。
二、防控技术
一是生态控制。选用抗(耐)病品种和嫁接苗,蔬菜种子需经检疫合格。实行避雨栽培,落实科学管水、平衡施肥、高温闷棚、合理轮作和清洁田园等措施,减少病虫源,增强蔬菜抗病性和抗逆性。
二是理化诱控。蔬菜生长期间,使用40目防虫网防止小菜蛾、斜纹夜蛾、瓜绢螟等害虫进入棚内为害。在成虫发生期,应用杀虫灯(诱杀多种害虫)、性诱剂(诱杀斜纹夜蛾、小菜蛾、甜菜夜蛾、瓜实蝇)、色板(诱杀蚜虫、粉虱、斑潜蝇)以及食物(诱杀金龟子、地老虎等)等,诱杀成虫或干扰成虫交配,减少田间落卵量,减轻幼(若)虫为害。
三是保护利用天敌。作物间套种和种植天敌诱集带,保持菜地生物多样性,保护利用瓢虫、草蛉、捕食螨和寄生蜂等天敌。释放丽蚜小蜂、小花蝽等天敌防治粉虱类害虫,释放巴氏新小绥螨控制红蛛蛛等害螨,释放瓢虫、草蛉、蚜茧蜂等天敌控制蚜虫。
四是科学用药。在害虫低龄幼(若)虫高峰期和病害发病初期,可参照《全省主要农作物病虫害防治科学安全用药指南》使用农药,发生严重的7-10天再施药一次。注意轮换和交替使用农药,严格执行农药合理使用准则和农药安全间隔期规定,确保蔬菜产品质量安全。
附件4
2022年茶叶重大病虫害防控技术要点
2022年茶叶病虫害防治以茶小绿叶蝉、茶尺蠖、炭疽病为重点,推行全程绿色防控模式。
一、防控策略
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集成推广全程绿色防控技术,尽量减少使用化学农药,提高生物多样性,保障茶产品质量安全和茶园生态环境安全。
二、防控技术
一是农业防治。结合修剪和深耕施肥,清理茶园残存病虫枝叶。捡除茶尺蠖蛹茧,减少虫源基数。及时摘除有虫芽叶、害虫卵块和虫苞,减轻茶小绿叶蝉等害虫为害。
二是理化诱控。在成虫发生期,采用灯光诱杀、性诱剂诱杀、色板诱杀等方式,诱杀茶尺蠖、茶小绿叶蝉、茶毛虫、黑刺粉虱等害虫的成虫。
三是天敌控害。茶园适当留草,改善茶园生态环境,保护利用瓢虫、草蛉、盲蝽、寄生蜂、蜘蛛等天敌。有条件的地方可释放捕食螨,控制茶园害螨。
四是科学用药。防病在发病初期,治虫在虫量达到防治指标时,适时适量参照《全省主要农作物病虫害防治科学安全用药指南》使用农药,尽量选用生物农药。
附件5
2022年油菜重大病虫害防控技术要点
2022年油菜病虫害防治以菌核病、霜霉病为重点,落实关键措施,提高防效,保障油菜生产安全,。
一、防控策略
预防为主,统防统治。集成应用生态控制、理化诱控、生物防治等绿色防控技术,主防菌核病和霜霉病,达标防治蚜虫,使用对蜜蜂等授粉昆虫安全的高效低风险农药,控制病虫为害,实现油菜生产提质增效。
二、防控技术
一是合理轮作。实行稻油轮作或油菜与非十字花科作物轮作,减轻油菜菌核病发生为害。
二是选用抗(耐)病品种。因地制宜选择产量高、品质好、抗(耐)病品种,播种前筛除种子中的大菌核,用10%盐水选种,清除上浮病种和小菌核。
三是健身栽培。合理密植,开好“三沟”,降低田间湿度。平衡施用氮磷钾肥,增强植株抗逆性,花期追施硼肥,防止花而不实。及时摘除病、黄、老叶,带出田外销毁或集中沤肥,减少病菌蔓延。
四是科学用药。参照《全省主要农作物病虫害防治科学安全用药指南》使用农药,重点是在初花期至盛花期防治菌核病,注意选用对蜜蜂安全的高效低风险农药。
附件6
2022年农区鼠害防控技术要点
坚持“春季灭鼠保播种、秋季灭鼠保归仓”原则,针对农田重点发生区域,抓住春秋季灭鼠时机,以安全高效药物灭鼠为主,协调应用生态、物理、生物防治技术,实现“防灾、防病、保粮、保安全、保生态”的目标。
一、抓住防控重点。重点区域是粮改经等种植结构调整地区、稻鱼(虾)等稻田综合种养区以及沿江(河)流域、湖区、库区、山区(半山区)等鼠害栖息地。重点时段是春季(3-4月)、秋季(9-10月),掌握在尚未造成危害或只有轻微危害时进行灭鼠。重点鼠种是黑线姬鼠、褐家鼠、小家鼠、黄毛鼠等。
二、加强鼠情监测。采用鼠夹法监测、物联网智能监测或TBS监测。鼠夹法(夹夜法),采取直线形按5×50米(或10×20米)布夹,鼠夹灵敏度控制在4-5克(这句话什么意思?),每次布100-150夹,晚放晨收,记录捕获害鼠数量和鼠夹数量,计算夹夜率。鼠害物联网智能监测,将物联网设备沿着田埂下(靠边、无水)、地边,在鼠活动明显的鼠道摆放,进出口需与田地垄沟或地平面平行,怎么调查计数?TBS监测,选择区域面积300-500亩的连片田地2处,每处沿田边单侧设置 1个直线形TBS围栏(围栏长60米、金属网孔径≤1cm),根据地块特点和田间管理便利需求,在适合的田块边缘(田埂)位置按直线方式固定围栏,沿围栏边缘埋设捕鼠桶。TBS监测设备放置时间为作物播种前10天至收获后1个月,怎么调查计数?。
三、实施统一灭鼠。按照“统一组织领导、统一筹集资金、统一宣传培训、统一鼠药供应、统一配投毒饵”的“五统一”模式组织实施,重点推广“毒饵站”灭鼠技术。用竹筒、PVC管站、矿泉水瓶、瓦筒等制作毒饵站,选用第一代(敌鼠钠盐、杀鼠醚、杀鼠灵)或第二代(溴敌隆、溴鼠灵)抗凝血杀鼠剂与新鲜的小麦或大米(稻谷)或玉米混配成毒饵。投放毒饵时,用铁丝将毒饵站固定于田埂或沟渠边,根据鼠密度每亩放置1-2个,每个毒饵站投放毒饵20-30克,放置3天后根据害鼠取食情况补充毒饵。一般连续置放2-3个月,不用时回收留待再次重复使用。
附件7
2022年草地贪夜蛾防控技术要点
草地贪夜蛾是跨国界、远距离迁飞的重大害虫。我省是草地贪夜蛾的迁飞过渡区和长江流域监测防控带,按照“全面监测、及时预警、抓早抓小、压前控后”策略,采取综合防控措施控制为害,阻截其北迁扩散。
一、加强监测预警
按照全国农技中心《草地贪夜蛾测报技术规范(试行)》要求,增设测报网点,加密布设高空测报灯、性诱等监测设备,虫情信息实时共享,全面掌握成虫迁入动态和田间消长动态。以玉米为重点,加强系统观测和大田普查,掌握田间卵量、幼虫密度、被害株率,明确重点防控区域和关键防控时期,及时发布预警防控信息,确保监测全面系统,预警及时准确,防控科学有效。
二、巩固阻截防线
全省各玉米种植区要加强防控,最大限度控制草地贪夜蛾为害。承担草地贪夜蛾监测防控任务的县要及时采购和应用相关监测设备,完善监测防控带,扑杀迁飞过境成虫,控制幼虫危害,压低虫源基数,阻截北迁为害。
三、综合防控措施
一是生态控制。玉米等禾本科作物与非禾本科显花(蜜源)作物间作套种,保护农田自然环境中的茧蜂、瓢虫等寄生性和捕食性天敌,发挥天敌控害效果。
二是理化诱控。在成虫发生期,应用高空诱虫灯、性诱捕器以及食物诱剂等诱杀成虫,减少交配产卵。
三是生物防治。在卵孵化高峰期至低龄幼虫期,应用球孢白僵菌、绿僵菌、甘蓝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苏云金杆菌等生物制剂防控幼虫,促进可持续治理。
四是科学用药。对虫口密度高、集中连片发生区域,抓住低龄幼虫期实施统防统治和联防联控;对分散发生区实施重点挑治和点杀点治。推广应用乙基多杀菌素、茚虫威、甲维盐、虱螨脲、虫螨腈、氯虫苯甲酰胺等药剂,注重农药的交替轮换使用和安全合理使用,延缓产生抗药性,提高防控效果。
江西省农业农村厅办公室关于印发2022年江西省主要农作物重大病虫鼠害防控技术要点的通知.doc
相关知识
将乐县农业农村局关于印发《2024年将乐县农作物重大病虫害监测预报和有害生物预警与防控实施方案》的通知
彭泽县农业农村局关于印发《2019 年彭泽县水稻重大病虫害防控技术方案》等 7 个农作物重大病虫鼠害防控技术方案的通知,彭泽县人民政府,法定主动公开内容,文件/通知
江西省农业农村厅 推广服务 蔬菜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
湖南省植保植检站关于印发《2024年中央农业防灾减灾(农作物重大病虫害防控)资金实施方案》的通知
市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南通市外来农作物病虫害入侵防控应急预案的通知
恭农字〔2022〕16号恭城瑶族自治县农业农村局关于印发 《2022年恭城瑶族自治县农作物重大病虫害防控方案》的通知
江西省农业农村厅 推广服务 十字花科作物根肿病绿色防控技术
信阳市农业农村部门积极开展小麦重大病虫害监测防控工作
关于印发《2024年乐清市农作物病虫害专业化统防统治与绿色防控融合推进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
防农发〔2022〕57号防城港市农业农村局 关于印发防城港市2022年农作物重大病虫害防控方案的通知
网址: 江西省农业农村厅办公室关于印发2022年江西省主要农作物重大病虫鼠害防控技术要点的通知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342619.html
上一篇: 黑龙江省建立高效病虫疫情监控体系 |
下一篇: 关于印发《湖南省2021年粮食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