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南昌2月14日电(记者袁慧晶)今年的西方情人节恰逢传统元宵节,一些年轻人创新地过起了“玫瑰汤圆节”。专家认为,这一现象反映了节俗变迁,代表着东西方文化的交融;但不管节庆形式如何变化,过节本身是图个乐。
“玫瑰花瓣尽量选择花肉厚,色泽浓的。”早在前几天,唐女士就开始在网上搜索玫瑰汤圆的做法。唐女士说,每逢元宵在家吃汤圆是中国传统,情人节吃烛光晚餐是西式浪漫;今年双节合璧,她和老公决定在家以吃元宵的方式庆祝。手工制作的玫瑰汤圆就是她为老公预备的“惊喜”。她也相信,老公不会忘记准备情人节的玫瑰。
公务员小张刚认识女友不久,还不到见家长的时机。于是他决定下班后先陪父母在家吃汤圆过元宵节,再陪女友去赏元宵彩灯。小张说:“这种做法比较能求全,玫瑰和元宵,女友和家人,二者兼顾。”
网友“朱民进”说,今年双节喜相逢的巧合,年轻情侣可以过一个中西合璧式“玫瑰元宵节”。当大红灯笼挂起来时,玫瑰花的火红与香气会使节日气氛更活跃更浪漫。
“‘玫瑰汤圆节’所反映的节俗变迁,符合社会发展规律。”江西省民俗与文化遗产学会会长余悦认为,新的过节形式是东西方文化交融的体现,年轻一代对于西式文化的接纳和对传统文化的眷恋,达到了良性互动。
元宵节在中国历史悠久,过元宵讲究一个“闹”字。除了吃汤圆、赏花灯外,不少地方还有耍龙灯、耍狮子、踩高跷、板凳龙、打太平鼓等活动。但如今,元宵节的户外全民性活动比较少见。
余悦认为,城镇化建设、快节奏的生活方式、日益丰富的娱乐活动、传统民间技艺的遗失、西式文化的流入,都是造成元宵节“冷清”表象的原因,但“冷清”并不意味着传统文化的没落。
“民俗本身有继承性,其沉淀还应顺其自然。传统文化最终将沉淀为一种象征符号,就像元宵的汤圆、冬至的饺子。节庆的形式在变,但其蕴含的‘和谐、团圆’韵味不会改变。”余悦认为。
(来源:新华网)
相关知识
花卉与中西方文化 (2)
花卉与中西方文化.docx
[花卉和中西方文化]花卉文化
花卉与中西方文化浅涉
中西方花文化的差异.docx
中西方花文化的差异
[花卉与中西方文化]花卉文化
花木之乡,自然与文化的交融,花木之乡,自然与文化的和谐交融
中西方文化交际中的花卉禁忌PPT教案
中西方花文化的差异.doc
网址: “玫瑰汤圆节”:中西方文化的良性交融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342647.html
上一篇: 玫瑰花是什么颜色 |
下一篇: 威海玫瑰花文化节,5月29日盛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