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分享 > 封建束缚遭受冲击、女性自我意识觉醒,谈明清时期的女性择业现象

封建束缚遭受冲击、女性自我意识觉醒,谈明清时期的女性择业现象


在中国古代由于受到封建礼教的束缚,女性在择业就业方面受到很大影响,处于一种极为劣势的地位。但是到了明朝中叶以后,随着商品经济的迅速发展,女性逐渐参与到社会工作当中。同时,政府政策的调整以及社会观念的转变都使得明清时期女性的日常生活在这个由传统保守向近代社会过的特殊历史时期发生改变。女性能够更多地参与到经济生活,在农业、工商业、服务业等多个行业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实现女性的自我价值。

一、 封建束缚遭受冲击,女性自我意识觉醒

在以种植业为主的封建社会,尤其是我国古代的小农经济形势下,劳动对体力和力量有着很高的要求,因此男性在生产活动中的优势地位得到凸显,在经济地位的影响下使得男性的政治地位和社会地位普遍高与女性。尤其是在宋朝,程朱理学提出了“饿死事小,失节事大”“三从四德”等一系列封建伦理观念,逐步将男尊女卑的思想推向极端

虽然在封建礼教的束缚下,明清时期女性地位进一步沉落,女性遭遇严重的歧视和迫害,社会地位低下。但是明清两代的社会环境十分独特,经济方面,资本主义经济开始萌芽,商品经济得到发展;思想方面,出现了李贽等一大批批判程朱理学,反对封建礼教束缚的思想家;西方传教士在传教的同时也传播了西方的女权思想以及男女平等的社会观念。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尽管女性的社会地位没有得到根本改变,但是女性自我意识有所解放和觉醒,这为明朝中后期女性参与经济社会生活奠定了基础。


二、 商品经济与政策调整的双重影响

1、 商品经济发展,推动女性就业

明朝中后期,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江南地区手工业分工和专业化发展很快,出现了专门从事某一行业的手工作坊,手工业部门开始出现资本主义萌芽现象。以苏杭地区为例,当时的苏杭地区出现了以丝织为业的作坊主——“机户”,他们通过开设机房雇佣机工进行生产经营。“机户出资,机工出力”,这种早期带有资本主义性质雇佣关系的出现为当时的女性提供了众多的就业机会,推动女性就业

同时,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商品经济的发展以及资本主义经济的萌芽,都对人们的思想意识和社会理念造成了一定的冲击,这也为解放人们的思想,使女性走出闺房进行经济活动提供了条件。

2、 政策调整、经商观念盛行, 就业机会增多

明末清初时期的思想家黄宗羲当时就提出了“工商皆本,反对重农抑商”的思想主张,这对于当时政府推行的经济发展理念具有一定的冲击作用。清朝雍正年间推行“摊丁入亩”的赋税制度改革,解除了工匠的人身依附;乾隆年间政府采取恤商利商的便民政策, 尤其是产业开放民营, 放松对民众的束缚。这些政策都有利于人口的自由流动,有助于加强地区以及城乡之间的联系, 促进工商业繁荣发展。这一系列的政策调整和思想观念的解放为当时女性广泛参与经济生活提供了有力的社会土壤。

三、 行业种类繁多,职业需求多样化

明清之际,社会经济发生较大的变化,尤其商品经济迅速发展,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再加上官府政策的调整、社会观念的转变以及明清时期女性文化素养和劳动技能的提高,使得众多女性参与到经济活动当中。她们根据自身的条件,从事着多样化的社会职业, 遍布农业、手工业、商业、服务业以及文化产业等多个行业领域。


1、 种植结构调整,劳动力有所剩余

明清时期,原产于南美地区的马铃薯、花生、玉米等大量高产作物引种到我国,在满足了当时百姓对粮食的需求之余大量投入市场。同时,棉花、茶叶等大量经济作物的种植也到了进一步推广。在这一农业经济商品化的时代背景下,随着农作物种植结构的调整促使更多女性参与到经济生产中来,当时沿淮地区女性广泛的参与到社会经济的发展当中,凤阳府地区的女性在农业生产中发挥的作用甚至已经超过了男性劳动力。在种植业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农副产品加工业,如丝、棉纺织业的发展为女性提供大量就业岗位。

史书记载:吴江县“小家妇女多以纺织为业”;松江妇人“善织者率日成一匹,有通宵不寐者”。明清女性利用农闲时间从事农副产品加工业,增加了家庭经济收益的同时,也为市场提供货源,,增加社会财富。

2、 手工作坊涌现,雇佣关系兴起

明清时期,手工业的分工日渐扩大,带来了城镇经济的繁荣,各种行业的增加为当时的女性提供了更多新的就业机会。以苏杭地区为例,当时的苏杭地区涌现出大量的手工作坊,众多女性纷纷凭借自身的技能优势从事纺织、刺绣缝纫等多样化的社会劳动。当时的苏州吴江县地区因棉花大量种植使得纺织业迅速发展,吸引众多女性劳动者投入其中

《醒世恒言》中记载当地从事纺织业的女性“勤谨络绎,机杼之声,通宵彻夜”。更是有诗句为证:“美人抽绎沾唾香,一经一纬机杼张。咿咿轧轧谐宫商,花团锦簇成匹量。”

随着以市场为导向的纺织业不断发展,有些织布技艺高超的女织工赢得了良好的声誉,甚至创立出自己的品牌。清朝初期上海地区的丁娘纺织出了一些新样式的布广受市场欢迎,因此得名“丁娘布”。不仅仅是纺织行业,刺绣等行业也均有此类现象。例如明万历年间的上海女子顾名世收徒传授刺绣技艺,被誉为“顾绣”。史书记载“顾绣作花鸟、人物、香囊等物,刻画精巧。而其价也最贵,尺幅之素,精者值银几两。”吸引了城中众多妇女学习顾绣技法,以此赚取家庭收入。


3、 商业贸易兴起,女性投身“商海”

明中叶以后,随着商品经济的迅速发展,一些以工商业为主的中心城镇也随之兴起并日益发展。受商业利润的诱惑,越来越多的人投入到经商大潮中。在经济利益的驱动下,原来被束缚于家庭的妇女纷纷突破社会限制,为了生计而抛头露面,投身到追逐利益的商业“浪潮”中。当时的许多女商贩会携带珠宝首饰出入豪门富宅,为那些门身处闺中不便出门的女子提供饰品,深受闺阁女性欢迎,这在明代陈铎的《卖婆》中就有所记载。

清朝中后期,一些颇有能力,具备经商才能的妇女还会走出当地村社,到其他地方挑运贩卖,进行商品贸易。史书记载,嘉庆时期的淞南地区“妇女贩盐, 网开一面。健者能肩重担, 自奉贤越南汇而至上海,日行百里。”

还有一些从事商业贸易的女性甚至会结成贸易团体,相互照应,以此应对在外进行贸易期间的突发意外事件——“村妇肩担贸易, 聚而成市, 强徒俱不敢侮。”再者,民间常有“三姑六婆”之说,这个词虽然带有一定的贬义,但是在明清时期就有很多从事这些职业的女性,其中“六婆”代指从事牙婆、媒婆、师婆、虔婆、药婆、稳婆这六种职业的女性。


4、 商品经济催生出的服务行业

在商品经济的带动下,明清时期城市的服务职能业得到不断拓展, 推动了饮食、住宿、交通、娱乐等行业发展。这些适合于女性工作就职的行业进一步拓宽了明清时期女性的职业范围。明代盛鸣世的《题岳阳酒家壁》中就记录了当时的女性经营饮食店铺和酒店服务行业的风貌:“巴陵压酒洞庭春, 楚女当垆劝客频。”由此可见当时店中卖酒的女性在招呼客人和劝酒时表现的非常殷勤

而且有些特殊职业也只有女性才能胜任,例如奶妈这一职业。明清时期建有育婴堂,会专门雇佣奶妈,有些刚怀孕生育的女性就会供职于此。史料记载:“送婴女来堂者, 给予腰牌, 按月领钱六百文, 并给以衣裙绵絮。”皇室以及一些富贵人家还会专门聘请奶妈哺乳孩子。崇祯间,被选入皇宫担任奶妈的人“每口日给米八合, 肉四两, 由光禄寺支领”,而且人们已能够入选而感到骄傲。

商品经济的发展促进了人口流动,很多在外经商的商人都会到消费娱乐场所进行游玩消遣,这使得一些色情服务行业在商业繁华的地区得到催生、发展。明代时期的秦淮河畔“珠帘画舫,皆青楼中人”;嘉庆年间的福建省城南门外“人烟幅辏, 泊舟甚多,大半妓船也。”由此可见,在商品经济不断发展的影响下明清时期的娼妓行业十分发达,有很多年轻女性凭借自身的姿色优势从事这一行业

5、 书画创作繁多,文化产业兴盛

明清时期的文化娱乐活动很是丰富, 商品经济促使文艺作品趋向商品化,一些女画家就以卖画为生。明朝时期的江浙名妓李因擅长画花卉、山水, 丧夫后就依靠卖画赚取收入。再有,受封建礼教的影响,皇室、官宦、以及富贵人家的年轻女子往往被限制在闺阁绣楼之内, 但由于闺阁女性对文化的需求往往会聘请一些女性的塾师,因此出现了闺塾师这一职业,人们所熟知的柳如是就曾做过闺塾师


四、 总结

由此可见,明清时期商品经济的发展为当时的女性就业提供了新的就业空间和众多的就业机会。女性劳动者开始逐渐走出家庭,广泛的参与到社会劳动当中,从业人数不断增多,而且从业形式多样,职业角色多样化。女性参与到经济社会生活在增加家庭收入,提高自己经济地位的同时,更是对封建礼教的冲击,是女性自我意识觉醒的体现。

参考文献:

1、《女性就业歧视及应对措施》

2、《从女性意识的萌动看明代中后期妇女地位的提高》

3、《明清女性的职业选择》

相关知识

《末路狂花》中的主角形象,对女性地位有何积极作用
饮酒踏青打吊牌,赏花吃冰玩相扑:宋代女性受理学束缚缺少娱乐?
舒莱轻养护|想女性所想,为女性提供夏日一站式护理
“一枝春”:宋代女性的仿真花饰品风尚
南宋女性服饰的花卉纹装饰时尚探析
彩笔生“花”——当代女性油画花卉主题的研究.pdf
《朝鲜时代女性诗文集全编》中的花卉意象研究
女性艺术中的花意象浅析
纪昌兰|​“一枝春”:宋代女性的仿真花饰品风尚
试论东乡族女性家庭地位

网址: 封建束缚遭受冲击、女性自我意识觉醒,谈明清时期的女性择业现象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345216.html

所属分类:花卉
上一篇: 调整种植结构 助农增收
下一篇: 花生种植老产区下滑,新产区崛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