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分享 > 黑龙江省观赏向日葵的优质栽培技术论文

黑龙江省观赏向日葵的优质栽培技术论文

黑龙江省观赏向日葵的优质栽培技术论文(精选9篇)

篇1:黑龙江省观赏向日葵的优质栽培技术论文

摘要:根据黑龙江省的气候特点和观赏向日葵特性,从选地整地、品种选择、播种、水肥管理、整株除草、病虫害防治、花期调控、采收储存等方面总结了多年的试验和推广经验,提出了黑龙江省观赏向日葵优质高产的栽培技术,为推广观赏向日葵提供参考。

关键词:观赏向日葵;景观营造;栽培技术

观赏向日葵(HelianthusannuusL.)为菊科(Asteraceae)向日葵属(Helianthus)一年生草本植物。观赏向日葵株型高大,枝叶茂盛,花色鲜艳,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观赏向日葵的茎秆能作良好的隔音板,可以代替木料,经化学加工后,还可作人造纤维或造纸原料,燃烧后是优良的钾肥和钙肥,可直接作肥料;向日葵花盘含有粗蛋白,青贮或粉碎后可用作猪、奶牛的饲料,为养殖产业提供优质饲料;舌状花可入药或提取黄色素;子仁对缓解神经衰弱、降低胆固醇有一定的疗效[1]。观赏向日葵原产于北美地区,具有抗逆性强、适应性广、耐旱、耐盐碱、耐瘠薄的特点,同时生育期短,切花产量高,种植观赏向日葵不但可有效利用和改造中低产田,还具有较高的经济效益。近年来,随着市场需求的逐年扩大,观赏向日葵已广泛应用于盆栽、切花、景观及园林绿化等,具有较大的应用前景。根据近年观赏向日葵新品种推广示范经验,提出了黑龙江省观赏向日葵优质高产的栽培技术,供生产者参考。

1.选地整地

观赏向日葵虽然耐贫瘠,但在土壤肥沃、疏松地块生长则更繁茂,花枝多且花朵大,不易种植在低洼、易涝地块及前茬施用长残效除草剂的地块,容易产生药害。前茬以小麦、玉米等禾谷类及棉花为好,忌豆类、菊科茬及向日葵连作地块。深翻有利于根系生长,减轻地下害虫为害。

2.品种选择

2.1效果营造

应优先选择观赏性好、花期长、抗性强、符合国家相关标准且子粒饱满的品种,同时也要充分考虑植株高矮、花期长短、花色差异的合理搭配,可起到良好的营造效果。在植株高矮搭配上选择不同株高的品种使群体高低错落有致;在花期搭配上可选择不同花期品种种植,使群体的观赏时间更长,如果选择同一品种也可采用错期播种的方法延长开花期,选择分枝型品种也可达到延长开花期的效果;在花色的搭配设计上,不同花色品种有序搭配,能使群体具有层次感、观赏性[2]。

2.2品种选择

目前,适应黑龙江省种植的观赏向日葵品种主要为龙赏葵系列,其中龙赏葵1号为黑龙江省选育的第1个观赏向日葵品种,该品种具有分枝且无花粉,花期长,舌状花菊黄色,管状花紫色。单秆型品种与分枝型品种有较大差别,单秆型只有一朵花,但花盘较大,花型整齐;分枝型品种主头与分枝的花盘均较单秆品种小,但分枝陆续开花,花期较长。

2.3产量表现

2015年参加黑龙江省观赏型向日葵区域试验,龙赏葵1号花枝数为20个,比对照月影多2个;花瓣数为36个,比对照月影多3个;平均每hm2子实产量1106.7kg,比对照月影增产21.97%。2016年续试,龙赏葵1号花枝数为26个,比对照月影多7个;花瓣数为39个,比对照月影多4个;平均每hm2子实产量900.0kg,比对照月影增产20.52%。2年平均比对照月影增产21.25%,综合性状表现好。

3.播种

3.1播种期

观赏向日葵喜温暖、阳光充足的环境,气温达到15℃左右、地温13~14℃时即可播种,黑龙江省一般在5月上旬达到播种条件,具体播种时间主要由开花观赏期决定。观赏向日葵开花时间与播期、栽培条件有关,一般播种后50~80d开花,开花期25d左右。

3.2合理密植

原则是高大分枝型品种宜稀;矮秆分枝型及单秆型品种宜密。矮秆分枝型或单秆型品种株型较小,株行距可以采取30cm×60cm;高大分枝型品种,株行距可以采取60cm×60cm,如果地力较好,株行距还可以适当增大,保持通风可减少病害发生。

3.3播种方式

观赏向日葵栽培可以采取直播方式,深度2cm为宜,还可以采取点播或条播方式,播种前可通过晒种来提高芽势,通过药剂拌种预防病虫为害。为保证出苗整齐,控制开花期,可以在温室或大棚育苗,育苗20d后即可移栽。

4.加强田间管理

4.1间苗定苗

为确保苗期生长快,防止幼苗徒长,应在1对真叶期间苗,2对真叶期定苗。

4.2水分控制

在不同生育期,观赏向日葵的水分需求差异很大。播种至现蕾期应适当控制水分,利于根系生长并增强植株抗性;当光照强、气温高时,应及时浇水,以防叶片萎蔫,影响生长。现蕾期和开花期是需水高峰期,缺水将对产花量及花叶色泽产生影响;若水肥过大,容易徒长并导致基部叶片发黄。

4.3合理追肥

观赏向日葵需肥量大,应施足底肥,结合整地每hm2施有机肥30t及适量速效化肥,同时施入药剂可预防地下害虫。除在整地时施入基肥以外,应分别在现蕾期及开花期进行2次追肥,每hm2追尿素150kg。整个生育期要防止过量施肥,以避免生长过盛造成花期缩短、花瓣数减少,影响切花品质[3]。

4.4植株管理

在多风的季节,植株高大且多分枝品种应立支柱拉网支撑,以防倒伏。及时除去过密枝、弱枝、底叶,有利于剩余植株和花枝发育,避免病害发生。

4.5科学除草

可以进行播种前翻耕掩埋除草,如果杂草顽固、较多,可覆地膜抑制杂草。第1次除草结合定苗进行,第2次除草结合中耕追肥进行,中耕时应培土防止倒伏。向日葵生长中后期植株长势旺盛可以抑制杂草生长。尽量不要使用除草剂,以免影响种子出苗,并在植株生长过程中产生药害,如果必须使用除草剂,需在1周之后再播种,豆磺隆、莠去津、草甘膦等类型除草剂不适用于向日葵。

5.防治病虫害

病虫害防治应以防为主、以治为辅,防治措施以清除病株集中烧毁为主,一旦发生病虫害,应立即进行防治,以免病虫为害影响花枝产量和品质。观赏向日葵主要病害有菌核病、锈病、黑斑病、褐斑病等。菌核病每hm2选用五氯硝基苯25~40kg,加湿润的细沙土130~200kg,拌匀后撒在地面上即可抑制菌核病,也可选用50%腐霉利可湿性粉剂1500~2000倍液,或40%菌核净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或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喷雾防治。锈病选用15%三哇酮可湿性粉剂800~1100倍液,或50%硫磺悬浮剂300倍液喷施。黑斑病选用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或50%异菌脲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喷施。褐斑病选用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或50%苯菌灵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均匀喷洒。以上药剂均7~10d喷1次,连续喷2~3次。观赏向日葵的虫害主要有蚜虫、向日葵螟、黑绒金龟甲等。蚜虫选用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或20%啶虫脒可湿性粉剂2500~3000倍液喷雾防治。向日葵螟选用2.5%溴氰菊酯乳油1000倍液喷雾防治。黑绒金龟甲选用2.5%敌百虫粉剂处理[4-6]。

6.花期调控

观赏向日葵花期一般为15~45d,其最佳观赏期约10~30d。可以通过错期播种的方法延长花期,即第1次播种后隔7d左右播种下一茬,连续错期播种2次,也可以只错期1次,但应间隔15d左右,这样能保证在第1批花未开败的情况下,第2批已经开花,而且不影响整体效果。根据不同品种类型,单秆品种可适当缩短错期间隔时间,而分枝品种可适当延长间隔时间。对于分枝型品种也可以考虑去除主花,具体做法:主头开花后,去掉主花,促发侧枝,同时补充肥水,侧枝会连续开花。但这种方法费时费力,而且花期延长时间不长。

7.采收贮藏

应在舌状花露色时采收切花,花头用软纸包裹,以利于运输,叶片应保持充盈饱满,无黄叶及萎蔫叶。采花后应立即进行预处理,一般用0.02%洗洁精配合杀菌剂浸泡15~30min,以保证储运时间及插花寿命。采花后及时预冷可减少乙烯释放量,防止花茎弯曲,有利于排出有害物质,也能起到延长贮运时间及瓶插寿命的目的。一般花枝的最适保鲜温度为0~1℃,相对湿度为90%~95%,同时要避免与水果、蔬菜等乙烯释放量大的物品一同存放。包装前,应按照不同级别分类,花茎直立,叶片饱满,无损伤、无病斑的花枝为优等。一般可按10~12支一捆扎把,花茎留50~70cm长为宜,并保留顶部1~2片叶,基端用含保鲜剂的海绵或脱脂棉捆扎,并用塑料膜包裹[7]。

参考文献

[1]王文军,李彩凤,黄绪堂,等.油用向日葵龙葵杂7号的特征特性与产业化前景[J].黑龙江农业科学,2011(11):87-89

[2]吴建设,钟淮钦.观赏向日葵景观营造种植技术[J].福建农业科技,2016(9):52-54

[3]吴建设,黄敏玲.福建观赏向日葵新品种及栽培[J].中国花卉园艺,2012(16):12-13

[4]赵光英,陈泰教,陈冠铭.热带地区盆栽观赏向日葵栽培技术[J].热带农业科学,2011,31(8):20-21

[5]邓向君,丘熙祥,李礼聪,等.观赏向日葵HK306栽培技术[J].中国园艺文摘,2013(5):171,180

[6]邹江腾,刘胜利,陈寅初.观赏向日葵的应用及种植技术[J].新疆农垦科技,2013(6):18-19

[7]孙伟.观赏向日葵鲜切花栽培与采后保鲜[J].保鲜与加工,2008(2):55-56.

篇2:黑龙江省观赏向日葵的优质栽培技术论文

观赏向日葵栽培历史不长,但发展很快。从单瓣的向日葵,很快选育出矮生种、橙色重瓣种和分枝性强的小花类向日葵,使观赏向日葵挤进了广阔的切花市场,成为新颖的切花材料。如今,株高30厘米的大笑、重瓣的玩具熊、褐红色的红普拉多和米黄色舌状花具黑心盘的情人节均相继上市,使观赏向日葵向盆栽观赏推进了一大步。

1、生物学特性。观赏向日葵原产北美。喜温暖、稍干燥和阳光充足环境。

观赏向日葵的生长适温,白天为21―27℃,夜间为10―16℃。温差在8―10℃时对茎叶生长最为有利。如早春温度偏低,植株生长迟缓,直接影响开花时间。生长期若温度超过30℃,温差过小,茎叶容易徒长,花期缩短。

露地栽培时,根系比较发达,耐干旱,春季浇水不多,初夏气温升高、水分蒸发量较大时,才需补充浇水。而盆栽观赏向日葵,棵大盆小,生长期要及时浇水,否则叶片容易脱水凋萎。但不宜过湿,湿度过大,基部叶片容易发黄。

观赏向日葵为喜光性花卉,整个生长发育期均需充足阳光。茎叶生长健壮,花色鲜艳,舌状花有光泽。如阴雨连绵或长期在半阴环境中生长,茎干不挺拔,叶片柔软、下垂、呈黄绿色,花盘小而不整齐。

土壤以疏松、肥沃的`壤土为宜,盆栽用培养土、腐叶土和粗沙的混合土。

2、繁殖方法。

主要用播种繁殖。根据应用需要全年均可播种。若5月用花,2―3月播种;10月用花,8月播种。观赏向日葵种子大,每克种子25―50粒,发芽适温为21―24℃。露地常用穴播,播种盘用点播,播后7―10天发芽。发芽率为80%―90%。以盆栽矮生种为例。从播种至开花需50―60天。

3、栽培管理。

观赏向日葵根据地上部冠幅的大小选用10―15厘米盆。生长期每旬施肥1次,或用“卉友”15-15-30盆花专用肥。若花坛观赏,可摘心1次,分枝可产生4―5朵花。盆栽不分枝,以单花为好。高秆品种发芽后20天可用0.25%―0.4%比久溶液喷洒叶面来控制植株高度。观赏向日葵在露地栽培,光照时间长,往往开花略早;而冬季在温室内栽培,光照时间短,开花延迟。重瓣品种不易结实,在开花时需进行人工授粉,可提高结实率。

4、病虫害防治。

主要有白粉病和黑斑病危害观赏向日葵叶片,除用等量式波尔多液喷洒预防外,发病初期可用50%托布津可湿性粉剂500倍液喷洒防治。虫害有盲蝽和红蜘蛛危害,可用40%氧化乐果乳油1000倍液喷杀。

5、产后处理。

观赏向日葵大花种显得傲慢自大,小花种典雅动人,重瓣种活泼可爱。盆栽点缀家庭小庭园、窗台,呈现欣欣向荣的气氛。用它成片摆放公共场所和配置景点,圆圆的盘花,展现出喜气洋洋的景象。切花观赏在花朵几乎完全开放时采切,在水中或保鲜剂中瓶插寿命可达7―10天,切花在2―5℃下可贮藏7天左右。

向日葵栽培技术要点

一、合理轮作,选好茬口。向日葵不宜连作,也不宜在低洼易涝地块种植,对前茬选择并不严格,除甜菜和深根系牧草外,其他作物均可作为向日葵的前茬,向日葵的适应性较强,最适宜土层深厚、腐殖质含量高PH值6―8的砂壤土或壤质土壤种植为好。

二、选优良种,进行处理。选择产量高、质量好、品质佳、商品性好、抗叶部斑病、耐菌核病、空瘪率低、发芽率高、发芽势强的优良品种,并进行种子处理,充分发挥“种尽其用,地尽其力”的作用。

三、施足底肥,夯实基础。向日葵是需肥较多作物,据调查,每形成100千克子实,需从土壤中吸收氮6千克,磷26千克,钾86千克,播种前施足底肥,并做到有机和无机结合,每公顷施入腐熟、发酵的有机肥30至40立方米(最好是灰土粪),施磷酸二铵150―200千克和尿素100―150千克。施足底肥是夯实向日葵生长发育的基础。

四、抢前抓早,适时早播。适时早播,可防止或减轻叶部斑病和菌核病的发生,对向日葵的产量和质量影响很大。向日葵生育期比较短,播期选择余地比较宽,在5月上、中旬播种,因此油料型品种应适当晚播;食用型品种应适当早播,以防止贪青晚熟而减产。

五、合理密植,有利通风。向日葵秆高、茎粗,要合理密植,有利于通风透光,提高光合作用。原则是高秆大粒品种,宜稀;矮秆及小粒品种,宜密;油料型品种每公顷保苗25000―30000株,食用型品种18000―0株为宜。

六、加强中耕,适时追肥。早疏苗、早定苗,当幼苗长到二对直叶时,进行定苗,出苗到现蕾期,进行2―3次中耕除草,最后一次应深耕培土,防止倒状,但应该注意的是不能伤根。追肥既要适时,又要合理,向日葵现蕾至开花期,每公顷追尿素150千克,沟施或穴施,盛花期喷施0.2%―0.4%的磷酸二氢钾,看长势而定,追一次或二次。

七、根据长势,及时打杈。在现蕾至开花期,向日葵常有分杈发生,一旦发现,立即除杈,减少水分和养分的消耗,保证主茎花盘对养分和水分的需要。

八、因地制宜,科学灌溉。在向日葵花盘形成阶段,开花期和灌浆期,应适时、适量的科学灌水,尤其遇到干旱,应及时灌溉,满足向日葵在生长发育阶段对水分的需要。

九、预测预报,防病灭虫。要搞好病虫害的预测预报,一旦发生,立即防治,力争做到治早治小治了。当气温达到18―20℃时,每公顷用五氯硝基苯30―45千克,加湿润的细沙土150―230千克,拌匀后撒在向日葵的地面上,抑制菌核病的萌发,15天后再撒一次药,8月上旬,向日葵螟幼虫发生期,可喷洒90%敌百虫500倍液,防治2―3次。

篇3:黑龙江省观赏向日葵的优质栽培技术论文

关键词:观赏向日葵,观赏性,适应性,应用,重庆地区

观赏向日葵(Ornamental Sunflower)为菊科(Compositae)向日葵属(Helianthus)一年生草本植物[1]。我国20世纪50年代开始从欧洲引种,至80年代末才引起人们的关注。因其花朵硕大,鲜艳夺目,逐渐赢得了人们的青睐,越来越多的城市公园引种观赏向日葵,现今已经成为一种时尚、高雅的观赏花卉[2[2,3,4]4]。在国内其他省市已经有很多关于观赏向日葵的研究,如北京李勋等人通过延庆县观赏及食用向日葵品种的性状表现,对其做出评价,筛选出适应当地种植的品种;福建吴建设等人通过多年对观赏向日葵的研究,已经选育出适应福建地区栽植的“闽葵1号”“闽葵3号”“闽葵4号”等优良品种[5[5,6,7]7]。湖南省森林植物园对所引种的观赏向日葵进行了盆栽和地栽试验,为观赏向日葵在长沙地区乃至湖南各地的推广展示提供参考[8]。但在重庆地区还很少有关于观赏向日葵的研究,我们于2015年5—8月引进31个观赏向日葵品种进行试验观察,旨在筛选适应重庆地区种植的品种,推动观赏向日葵在重庆地区的推广与育种工作。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地点

试验地选在重庆市九龙坡区白市驿镇。白市驿镇地处中梁山与缙云山脉之间,介于东经约106.36°、北纬约29.49°之间,海拔高度约180 m,常年平均气温18℃,极端最高气温42℃,全年无霜期340 d,属典型的亚热带湿润季风型气候区,雨量充沛,湿度适宜,土地肥沃。

1.2 试验材料

试验材料为活力、满天星、黑天鹅、金海星、出水芙蓉、柠檬碧翠、金富贵、深秋、丰收乐、月影、好运多、玫瑰情、金拥碧翠、莫奈、绿波仙子等31个观赏向日葵品种。

1.3 试验方法

观赏向日葵宜夏季或冬季播种,本试验播种时间是5月3日。选择籽粒饱满的种子播种于50孔穴盘中,以泥炭、培养土和沙混合作为播种基质,基质疏松,保水性良好,无菌。播种前将已配好的基质装进育苗穴盘中,打透底水方可开始播种。每穴放1粒种子,播种后覆盖,浇透水保持基质湿润。

选择土层深厚,质地良好,保水保肥,排水良好的土地作为供试土地。定植前深耕翻土,翻土深度以20 cm左右为宜,并混入适量基肥。要求播种前土块细碎,地面平整。

待幼苗长到具2片真叶时,定植到长57 m×宽15m供试土地中,每个品种定植100株,每行25株,共4行。活力等22个品种定植株行距60 cm×40 cm,醉云长等9个品种定植株行距60 cm×60 cm。定植后注意田间管理,查田补苗,中耕除草,抗旱防旱。

1.4 观测内容

物候特征:记录各个品种的播种期、出苗期、现蕾期、开花期和成熟期。

生长性状:在成熟期每个品种随机选取10株定量测定株高、冠幅、花径、盘径,取其平均值;定性评价田间整齐度、花瓣颜色、花盘颜色。

2 结果与分析

2.1 观赏向日葵的物候表现

观赏向日葵各个品种的物候特征观察结果见表1。从表1可知,观赏向日葵播种后一般3~5 d出苗;播种到现蕾一般50~66 d,金拥碧翠、金富贵、金海星、桃之春、满天星等品种现蕾较早,玫瑰情、乐翻天、黑天鹅等品种现蕾较晚,最晚的品种为深秋,与最早现蕾的金拥碧翠相比,晚16 d;花期一般在12~22 d,金海星、活力、满天星、欢乐火炮竹、月影、好运多、三阳开泰等品种花期相对较长,在19~22 d,柠檬碧翠、丰收乐、金吉祥、出水芙蓉等品种花期较短,最短的LD5009仅有12 d。

2.2 观赏向日葵的性状及应用分析

观赏向日葵各个品种的生长性状测定结果见表2。从表2可见,植株最矮的品种为帕蒂小葵、仅48.6cm,最高的为醉云长、达190.8 cm;花径最大的品种为LD5009、达24.1 cm,最小的为绿天使、仅9.3 cm。定性分析花型和花色,活力、满天星、金海星、丰收乐、好运多、金吉祥、三阳开泰等品种表现较好;柠檬碧翠、金拥碧翠、莫奈等品种则较为普通;除深秋、玫瑰情、醉云长、黄钻、绿天使、帕蒂小葵以外,长势都比较整齐。

针对不同品种的生长特性对其应用进行分析可知,做向日葵切花,可以选择活力、满天星、金海星等花序较多的品种;盆栽种植,可以选择活力、金海星、金富贵等株型矮壮且着花较多的品种;做向日葵植物墙,可以选择株高较高且株型茂密的品种,如醉云长、黑天鹅、玫瑰情等。

3 结论与讨论

(1)观赏向日葵总体说来从播种到开花时间较短,花期较长,而且花色艳丽,极具观赏价值。

(2)重庆地区观赏向日葵如果在5月播种,播种后一般3~5 d出苗;播种到现蕾一般50~66 d,现蕾最早的是金拥碧翠、50 d,现蕾最晚的是深秋、66d;花期一般12~22 d,花期最长的是金海星、22 d,花期最短的LD5009仅有12 d。

(3)综合评价较好,适应重庆地区大面积种植的观赏向日葵品种有活力、金海星、满天星、欢乐火炮竹、月影、好运多、三阳开泰、玫瑰情、绿波仙子、桃之春、丽日、金色莫妮卡、金富贵等13个。

(4)观赏向日葵在实际栽培中的应用非常广泛,我们可以根据不同品种的生长特性来合理规划种植方案。比如要做向日葵切花,可以选择活力、满天星、金海星等花序较多的品种;盆栽种植,可以选择活力、金海星、金富贵等株型矮壮且着花较多的品种;做向日葵植物墙,可以选择株高较高且株型茂密的品种,如玫瑰情;多个品种也可以组合栽培,但是要根据各个品种的株高来合理布置;观赏向日葵也可以和其他植物搭配种植,其观赏效果更佳。

参考文献

[1]蒋利媛,向光锋,颜立红,等.观赏向日葵在长沙地区的栽培试验[J].湖南林业科技,2012,39(6):20-23.

[2]刘春贵,包建忠,陈秀兰.观赏向日葵引种栽培试验[J].安徽农业科学,2000,28(6):790-803.

[3]张剑亮,周以飞,潘大仁,等.观赏向日葵的适应性研究[J].福建农林大学学报,2004,33(4):419-422.

[4]吴建设,黄敏玲.切花向日葵栽培技术[J].福建农业科技,2003(2):11.

[5]吴建设,钟淮钦,黄敏玲,等.观赏向日葵新品种“闽葵1号”的选育[J].热带作物学报,2012,33(11):1930-1936.

[6]吴建设,黄敏玲,钟淮钦,等.无花粉观赏型向日葵新品种“闽葵3号”的选育[J].福建农业学报,2011,26(4):577-582.

[7]吴建设,黄敏玲,钟淮钦,等.无花粉观赏向日葵新品种“闽葵4号”[J].园艺学报,2014,41(1):199-200.

篇4:黑龙江省观赏向日葵的优质栽培技术论文

关键词:波斯菊;观赏向日葵;播种期;生物学性状

中图分类号: S344.1文献标志码: A文章编号:1002-1302(2015)11-0260-03

收稿日期:2014-11-03

基金项目:江苏农林职业技术学院科技项目(编号:苏农林2013kj017)。

作者简介:杨宝林(1965—)男,江苏句容人,硕士,教授、高级农艺师,主要从事农业教学和农业推广工作。E-mail:ybl65@163.com。波斯菊别称秋英、秋樱、大波斯菊,原产墨西哥,喜光,耐贫瘠土壤,忌肥,忌炎热,忌积水,对夏季高温不适应,不耐寒,需疏松肥沃和排水良好的壤土,是国外常用景观花草种类之一[1]。近几年,波斯菊已成为我国一些城市秋季的主要景观植物,并逐步往长江流域扩展。由于波斯菊品种群中既有较长日照条件下开花的类型,也有短日条件下开花的类型,花期有长有短,株型有高有矮,所以在景观培养时可根据不同目的灵活选择。波斯菊花朵轻盈艳丽,开花繁茂自然,有较强自播能力,成片栽植有野生自然情趣,可成片配置于路边、草坪及林缘或作花境、花篱、花丛,也可作为地被、切花。因此,近年来波斯菊广泛应用于城市园林绿化,是城市绿化、花化的重要园林材料之一。

观赏向日葵,原产于北美,因其既可作为鲜切花,也可用于园林布置而在欧美花卉市场久负盛名,目前作为一种新兴的观赏植物,在我国已经实现本土化栽培[2-4]。此外,向日葵还具有很强的CO2吸收能力,对城市环境净化也有非常好的作用[5]。因其花朵鲜艳夺目、鲜切花保花时间长而倍受消费者的青睐,现已成为一种时尚、高雅的观赏花卉。至今,观赏向日葵新品种不断引进,生产规模逐年扩大,已广泛应用于景点和环境布置中,并取得了较理想的景观效果[6]。

在我国,虽然波斯菊和观赏向日葵的栽培技术及单花种植观赏价值研究已经取得了一定成就,但二者的轮作栽培技术及该技术所能够产生的特色美化、彩化空间环境立体观赏价值方面的研究仍是空白[7]。因此,本研究着眼于波斯菊和观赏向日葵轮作栽培,通过不同的播种时间来调配2种观赏植物的生长时期,以达到最佳的观赏效果和最长的观赏时间,为今后景区的花卉轮作栽培技术提供实践支持。

1材料与方法

1.1供试材料

试验用波斯菊品种为目前栽培较多的121-E,早期从日本引进[7],是波斯菊众多品种之中比较早熟的品种,花色为桃红色单色花,试验用种子由江苏农林职业技术学院农学园艺系保存。

试验用观赏向日葵品种为金色莫妮卡,是金黄色的大花品种,是一种新颖的切花材料,也是目前国内常用的观赏向日葵品种,种子由江苏农林职业技术学院农学园艺系保存。

1.2试验方法

1.2.1试验地点基本情况本试验在江苏茶博园试验基地(江苏句容)进行,试验地的土壤是黄壤土,土壤的肥力中等,适合波斯菊和观赏向日葵生长。

1.2.2播种与栽培管理波斯菊播种:本试验采用直接播种的方法,播种之前将地进行深翻,整地,波斯菊根系较浅,整地深度一般控制在20~30 cm。波斯菊的种子比较小,可采用撒播法与条播法相结合,先以20 cm沟距挖环沟,为防出苗过密,可以按10 ∶1比例掺入细沙与种子搅拌后一起播入。种子播后覆盖一层细土,可保护种子,不易被水冲走,又可保水保温利于种子萌发[8-10],覆土的厚度,以见不到种子为宜。在4月15日至7月30日,每15 d播种1次,共7个播种期。齐苗后如果苗太密,要进行间苗,确保株行距适宜。波斯菊喜光,种植时尽量选择阳光充足处,2 d浇水1次。生长期间进行整枝、除草、施肥、病虫害防治。

观赏向日葵播种:向日葵播种时间为春季3次,夏季3次。春季从3月10日播种每隔20 d播种1次,共播种3次。夏季从6月20日播种,每隔20 d播种1次,一共播种3次。播种方式采用大田直接播种,矮生品种播种间距为12 cm×12 cm,大花型、大株型要适当加大株行距,苗期土壤不宜太湿,子叶长出后每周用百菌清或甲基托布津1 000倍液喷施,连续2~3次,防猝倒病。期间根据植株的生长势,追施肥料,及时除去过密枝、弱枝、底叶及小花蕾,保留1花1蕾,使花朵发育大而丰满。

1.2.3田间数据记录波斯菊和观赏向日葵定植后分别观察记载以下数据:(1)观察记载不同的播种时期对波斯菊和观赏向日葵观赏性的影响。分别记录初花至盛花天数、单株分枝数、单株开花总数、可观赏天数、不开花单株比例、平均株高、平均单株产量、平均叶面积。(2)观察记载不同播种期对波斯菊和观赏向日葵的生育特征的影响。分别记录出苗期、初花期、盛花期、凋谢期、全生育期、花期等生育特征相关数据。

2结果与分析

2.1不同播种时期对波斯菊和观赏向日葵观赏性的影响

不同的播种时期对波斯菊和观赏向日葵的观赏性有很大的影响,对二者的生长性状也有很大影响。通过观察记录可以发现,对于波斯菊而言,播种期在5月15日左右,观赏性最佳。5月15日播种的波斯菊初花期至盛花期只有11 d,明显比其他时期播种的天数短;而花的观赏天数达到45 d(图1),明显长于其他时期播种的观赏天数。也就是说在5月15日左右播种波斯菊,既能够缩短初花期至盛花期天数,又能够延长花的观赏期。从开花和生长情况(表1)来看,5月15日播种的波斯菊单株分枝数以及单株开花总数也均高于其他时期,而且此时播种开花率达到100%,植株也不会出现徒长现象,植株长势正常。因此,对于波斯菊而言,在5月15日播种可以达到最佳的观赏效果。

nlc202309020107

观赏向日葵播种一般分为春播和夏播,将春播和夏播分别设了3个不同的时间点,结果表明不同的播种时间对观赏向日葵的生长特性以及观赏性都有较大的影响。从数据表现结果来看,观赏向日葵在4月20日播种效果较好。初花期至播种期时间较其他播种期短,而可观赏天数在所有播种期中最长,达到27 d(图2)。从开花和生长情况(表2)来看,4月20日播种后,单株分枝数以及单株开花总数也均高于其他时期,而且此时播种开花率达到100%,植株长势适中,不会出现徒长现象。因此,对于观赏向日葵而言,在4月20日播种可以达到最佳的观赏效果。

2.2不同播种时期对波斯菊和观赏向日葵观品平均单株产量的影响

种植波斯菊和观赏向日葵时,不仅要有最佳的观赏效果,而且要有最大的种子产量。考虑到未来的种子需求,还要看种子产量是否达到要求,本研究分别取了不同播种期的10株波斯菊和观赏向日葵的种子称质量,得到平均单株产量。

结果表明,不同播种时期对波斯菊种子的产量影响比较大。其中5月15日播种的波斯菊种子的平均产量最高,可以达到1.6 g(图3),明显高于其他几个时期。而播种期越晚、种子产量越低,可能是由于播种期晚,花期和种子形成期正好处于夏季高温时期,而高温不利于波斯菊种子发育和形成,因此,播种期越晚,种子产量越低。

不同播种时期对观赏向日葵种子的产量影响也比较大。其中4月20日播种的观赏向日葵种子的平均产量最高,可以达到25 g(图4),明显高于其他几个播种时期的种子产量。与波斯菊相同的是,观赏向日葵也表现出播种期越晚,种子产量越低的现象,但是相比波斯菊,观赏向日葵播种期晚虽然种子产量有一定的减少,但是减少的程度没有波斯菊大,可能是因为观赏向日葵比较耐高温。因此,从种子产量来看,可以发现观赏向日葵在高温下种子的发育和形成虽然受一定的影响,但是观赏向日葵耐高温的能力是优于波斯菊的。

2.3不同播种时期对波斯菊和观赏向日葵生育期的影响

不同播种期对波斯菊和观赏向日葵的的生育特性有很大的影响。不同的播种时期不仅影响开花时间,而且对花期长短也有较大影响(表3、表4)。通过播种后的观察记录可以发现,波斯菊在5月15号左右播种,观赏向日葵在4月20号左右播种都是比较合适的播种时间。在这2个时期播种的波斯菊和观赏向日葵的全生育期以及花期都比较长,花的观赏期也最长,而且二者的盛花期可以交替出现,能够营造出最佳的观赏效果,选择这2个时间播种,可以将波斯菊和观赏向日葵进行轮作栽培。因此,在栽培波斯菊和观赏向日葵时,可以选择5月15号左右播种波斯菊,4月20号左右播种观赏向日葵,这样就可以延长景观的观赏时间,打造出最佳观赏效果(图5)。

3讨论与结论

本研究结合目前国内波斯菊和观赏向日葵的栽培现状,对不同播种时期的波斯菊和观赏向日葵的生长特性和观赏性

进行了观察记录。结果表明,不同的播种时期对波斯菊和观赏向日葵的开花时间以及生长性状都有很大的影响,本试验结果和之前许多研究者的研究结果[9-10]是相一致的。但是具体的播种时间有所区别,可能是由于所选品种不同以及试验的具体地点环境气候有所差异所致。本试验结果表明,在江苏茶博园区4月20号左右播种观赏向日葵,5月15号左右播种波斯菊,2种花卉均能够有最佳的观赏效果。

通过对波斯菊和观赏向日葵全生育期的统计还能够确定,能够在江苏茶博园内进行波斯菊和观赏向日葵的轮作栽培,通过波斯菊合观赏向日葵不同播种时间的搭配,可以提高二者的观赏效果和观赏价值,也能够延长观赏时期,为提升“茶叶福地、科技洞天”江苏茶博园的旅游休闲功能,在茶博园进行波斯菊栽培技术及适应性研究,并探索选择合适的观赏向日葵品种与波斯菊轮作,建立茶博园波斯菊-观赏向日葵轮作观赏体系,对园区旅游业的发展及花卉栽培观赏价值的提升都具有非常积极的意义。

江苏茶博园既是江苏省名优茶产地、江苏省科普教育基地,也是一个独具魅力的旅游胜地。为提升茶博园的旅游休闲功能,在园内进行波斯菊栽培技术及适应性研究,并探索选择合适的观赏向日葵品种与波斯菊轮作,建立茶博园波斯菊-观赏向日葵轮作观赏体系,为园区旅游业的发展及花卉栽培观赏价值的提升提供一定的实践依据。

参考文献:

[1]刘燕. 园林花卉学[M]. 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3:122-123.

[2]张剑亮,潘大仁,周以飞,等. 不同播期观赏向日葵生育期与生物学性状的相关性分析[J].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2007(6):948-952.

[3]张剑亮,周以飞,潘大仁,等. 观赏向日葵的适应性研究[J].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33(4):419-422.

[4]杨志玉. 观赏向日葵的栽培要点[J]. 西南园艺,2004,32(2):34,44.

[5]林丽平. 浅谈波斯菊的露地栽培与管理[J]. 福建热作科技,2013,38(2):53-54,52.

[6]亢福仁,彭克敬,崔 渊,等. 北京市区观赏用向日葵大面积种植试验初报[J]. 中国农学通报,2005,21(1):255-256,344.

[7]华夏. 波斯菊花木盆景[J]. 花卉园艺,2003(5):18.

[8]景艺风. 波斯菊景观的培养和管理技术[J]. 花卉园艺,2001(3):16-17.

[9]姚悦梅,潘跃平,毛忠良,等. 播种期和光照时间对波斯菊生长发育的影响[J]. 江苏农业科学,2008(1):123-125.

[10]潘耀平,毛忠良,吴国平,等. 播种期对波斯菊开花结实的影响[J]. 江苏农业科学,1996(3):57-58.李诗佳,王崑,么迪,等. 一种新的审美方式——“量化留白”在园林景观设计中应用的可行性[J]. 江苏农业科学,2015,43(11:263-267.

篇5:观赏向日葵种植防止空壳的方法

向日葵的空壳,其实是一种常见的现象。

向日葵的这种现象,发生的原因是比较多的。如果向日葵的外圈出现了空壳,其实主要就是授粉不良所导致的。如果是向日葵的中心部分出现看空壳,则是水肥不足导致的营养不足,使其出现了空壳的现象。

向日葵出现了这种情况,其实是比较危险的,因为空壳会导致向日葵减产,甚至是绝收,所以对于向日葵的空壳,一定要做好预防。

要预防向日葵看看,首先是要保证向日葵有充足的水肥供应,其次就是要人工进行授粉。

预防措施

一是要加强水肥管理。在养殖向日葵的时候,一定要有充足的水肥条件,浇水要适量,肥力也要充足,但是不要过量。基本上,在养殖向日葵的时候,充足的水肥可以降低向日葵的空壳率,并提高产量。

篇6:控制观赏向日葵营养枝方法

2对真叶必须完成定苗和第一次中耕除草,最后一次中耕必须在苗高50公分前完成。

(2)合理施肥。

向日葵营养不良或营养失衡是导致营养枝出现的主要原因之一,根据当地的土壤肥力,在科技人员的指导下施肥,对于严重贫瘠的耕地,不但要施基肥或种肥,还要进行追肥。一般生产100公斤向日葵子实大约需要N:4.57公斤,P2O5:3.14公斤,K2O:10.55公斤,可作为施肥量的主要技术参数。

(3)灌水。

主要注意8片真叶至现蕾期间不能严重干旱,10厘米耕层的水份不能低于该土壤最大持水量的40%,低于该标准必须灌水。

(4)其他。

篇7:向日葵优质高产栽培技术

1.1 晋葵10号

该品种由山西省农科院经济作物研究所选育, 2009年通过山西省品种委员会审定。晋葵10号株高258 cm, 茎粗2.4cm, 盘径23.5cm, 叶25片, 籽粒长2.3cm, 种皮颜色为黑白相间条纹, 百粒质量14g, 复播生育期97d, 耐旱、耐盐碱、耐菌核病。经农业部油料检测中心检测分析, 籽实粗脂肪含量25.3%, 籽仁粗蛋白含量26.2%, 籽仁率51.0%。2007年参加区试, 全省9个点, 8个参试材料, 晋葵10号平均产量为220 kg/0.067 hm2, 比对照增产19.2%;2008年区试, 平均产量160kg/0.067hm2, 比对照增产14.9%。该品种适宜在全区境内春播及平川地夏播。

1.2 经葵6号

经葵6号由山西省农科院经济作物研究所最新选育。其茎干粗壮, 叶片浓绿、宽大、肥厚, 株高1.5m, 盘径24cm, 生育期78d, 单株产量0.132kg, 折合产量237.6kg/0.067hm2。籽粒长2.2cm, 宽0.8cm, 颜色黑白相间, 商品性好。该品种抗旱、抗逆性好, 不早衰, 生育期短, 可进行麦后复播。

1.3 YS809 (食用)

该品种由山西省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选育。其植株较低, 株高220 cm左右, 叶色浓绿, 叶片心形, 有较小叶翼, 叶缘锯齿不规则, 间隔较大, 花柱与花粉呈黄色, 花萼60片左右。成熟时盘面微凸, 盘颈弯曲, 呈5级倾斜 (盘面向下) 。盘径17.3cm, 籽粒饱满, 呈白底黑条纹, 大小均匀, 籽粒长2.0cm, 宽0.7cm, 商品性好。该品种早熟, 个别植株有隐性分枝, 田间叶斑病较重, 并有白粉病。可进行麦后复播。

1.4 同葵杂1号

2006年通过山西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同葵杂1号生育期105~110 d, 株高180~205 cm, 叶33片;籽粒长1.7 cm, 籽粒为长黑花籽, 盘径18 cm, 茎径2.8 cm, 百粒质量8.5 g。该品种耐菌核病, 抗锈病及黑斑病。经农业部油料及制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测试, 籽粒粗脂肪含量为20.02%, 粗蛋白含量为31.83%。适宜春播。

2 栽培技术

吕梁地区地形复杂, 气候、降水量差异较大, 因此要针对不同气候和地理条件, 因地制宜选择适合的栽培品种及相应的栽培技术, 并要充分考虑品种的适应性。经过多年实践, 总结出“一个优化、两个合理、三个适时、促进结实”的技术措施。一个优化, 就是选用相适应的优良品种;两个合理, 就是合理密植、合理中耕除草;三个适时, 即适时播种、适时间苗、适时追肥浇水;促进结实, 即采取放蜂或人工辅助授粉措施来提高结实率。

2.1 品种选择

选择适合当地栽培的优质、高产、抗病虫害和籽粒饱满的食用型向日葵品种。特别是丘陵沟壑地应选择耐旱、耐瘠的中晚熟品种;病虫害高发区应针对性选择抗病品种。

2.2 合理施肥

基肥的施用主要根据土壤肥力水平、肥料质量来确定, 一般应深施充分腐熟的优质农家肥1.5~2.0m3/0.067hm2。向日葵生物产量高、需肥量较大, 单靠基肥不能满足现蕾后对养分的需要, 所以追肥更为重要。当向日葵顶部出现直径1cm的星状体 (俗称现蕾) , 是其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并进时期, 也是整个生育期中最旺盛的阶段, 这时的向日葵需肥、需水最多, 占总需肥、需水量的40%~50%, 是追肥的重要时期。追肥量一般为施尿素10kg/0.067hm2左右。但在干旱情况下, 过多施用氮肥反而会减产, 应氮、磷、钾配合施用。追肥方法可分条施和穴施2种, 以穴施为主。另外, 在开花时喷施质量分数0.2%~0.4%的磷酸二氢钾一二次, 或在现蕾和开花期喷施质量分数0.4%~0.5%的磷酸二氢钾溶液各1次, 增产效果显著。

2.3 播种及苗期管理

播前应晒种2~3d, 以增强种子内部酶的活性, 提高其发芽势和发芽率。同时, 用质量分数40%辛硫磷150 m L, 兑水5.0~7.5kg, 拌种25~30kg, 可防地下害虫和鸟害。播期的选择应根据当地自然环境条件、选用品种的特性、病虫及降雨规律等多种因素综合加以考虑。当土壤10cm深的温度连续4~5d稳定在7℃~10℃时即可播种。播期的选择要尽可能使向日葵开花授粉期避开降雨高峰期, 这样有利于其授粉结实, 减少空壳、秕子率, 提高产量和品质。在幼苗1对真叶期即可间苗, 同时对缺苗地块进行补栽;幼苗二三对真叶时及时定苗, 淘汰病弱株和杂株, 留大小一致、生长健壮的幼苗。如果地下害虫严重, 可适当推迟定苗时间, 但最晚不要超过4对真叶时。

2.4 种植密度

平肥地适宜稀植, 山坡薄地适宜密植;水分充足的湿润地区适宜密植;雨水稀少、经常发生干旱的地区适宜稀植;病虫害严重地区宜稀植, 较轻地区宜密植。一般中等肥力地块, 行距70cm, 株距50~60cm, 留苗量1600~1900株/0.067hm2。

2.5 中耕锄草

在向日葵生育期间, 一般应中耕锄草3次。第1次中耕锄草结合间苗进行, 尤其要锄净幼苗周围的杂草;第2次中耕锄草在定苗后7~10 d进行;第3次中耕锄草在封垄前进行, 培土起垄以预防倒伏。

2.6 辅助授粉

向日葵是典型的虫媒异花授粉作物, 主要依靠蜜蜂等昆虫来传递花粉。在盛花期进行蜜蜂或人工辅助授粉可提高结实率。一般来说, 1箱蜜蜂能覆盖0.33 hm2向日葵的传粉。人工辅助授粉一般在盛花期进行二三次, 每天上午9时—11时进行, 可大大降低空秕率, 提高结实率。

2.7 常见病虫害的防治

2.7.1 菌核病

菌核病又称盘腐病、烂头病, 使叶片枯死, 在连作不倒茬的情况下更易发生。常见有根腐型、茎腐型、叶腐型、花腐型4种症状, 其中根腐型、花腐型危害重。

防治关键: (1) 与禾本科作物实行五六年轮作, 避免种在豆茬上。 (2) 深翻土壤, 使地面上菌核翻入深土中而不能萌发。 (3) 种植耐病品种。 (4) 清除田间病残体, 发现病株立即拔除并烧毁。 (5) 适当晚播, 增施磷钾肥。 (6) 种子处理, 用35℃~37℃温水浸种7~8 min, 并不断搅动。菌核吸水下沉时, 捞出上层种子晒干。若种子内带菌, 采用58℃~60℃恒温水浸种10~20 min灭菌。

药剂防治:用种子质量0.32%的质量分数50%的腐霉利, 或40%菌核净可湿性粉剂拌种;花盘期喷洒质量分数40%纹枯利可湿性粉剂800倍~1 200倍液, 或50%农利灵可湿性粉剂1 000倍液、50%腐霉利可湿性粉剂1 500倍~2 000倍液、70%甲基硫菌灵1 000倍液、60%防霉宝超微可湿性粉剂1 000倍液防治, 重点保护花盘背面不受害。

2.7.2 霜霉病

该病侵染幼苗、子叶、真叶, 呈现淡黄色病斑。随着病斑扩大, 幼苗生长受阻, 植株矮化, 叶片皱缩, 节间缩短。

防治措施: (1) 彻底拔除病株并烧毁; (2) 秋收后清除田间向日葵残体, 以减少田间越冬菌源; (3) 向日葵不能连作; (4) 适时播种, 可使种子早发芽、快出土, 减轻发病。

种子处理:播前用质量分数50%福美双以种子质量的0.5%拌种, 或采用58℃~60℃温水浸种10~20 min, 均可杀死病菌。

2.7.3 向日葵螟

向日葵螟是向日葵主要虫害, 每年发生2代。第1代危害较大, 成虫在7月中、下旬开始出现, 在花盘上产卵, 形成幼虫, 蛀食种子。

防治措施: (1) 种植皮壳中带有硬壳层的品种; (2) 秋翻冬灌可使幼虫死亡, 减少虫源; (3) 于8月初用敌敌畏熏蒸, 或用生物农药“BT”乳剂 (0.15 kg/0.067 hm2) 防治。

2.7.4 向日葵列当 (兔子拐棍)

一般寄生在向日葵根部, 致使植株矮小、瘦弱, 不能形成花盘, 最后全株枯死。

防治措施: (1) 严格检疫, 引种时要严防把带有列当的种子传入; (2) 加强中耕管理, 及时除草。在列当出土、未开花期多铲、多趟, 铲断和拔除列当; (3) 实行六七年以上的轮作。

摘要:针对吕梁地区向日葵种植分布比较散乱、种植户观念落后、品种选择不科学、自繁自留种子比较普遍、品种混杂退化严重、迎茬比较普遍, 以及导致病虫害发生频繁等问题, 吕梁市农业技术站结合多年对向日葵品种和栽培技术推广的实践经验, 总结出向日葵优质高产栽培技术, 供农民朋友参考。

篇8:黑龙江省观赏向日葵的优质栽培技术论文

然而长期以来,向日葵在黑龙江省多种植在中低产田的盐碱旱薄地上,管理粗放,广种薄收,而且品种更新意识较差,造成目前品种混杂、退化严重等问题,导致黑龙江省食用向日葵品质下降、产量降低、商品价值较差,严重影响了黑龙江省食用向日葵产业的健康发展。在2013年4月国务院正式确定黑龙江省为“现代农业综合配套改革先行试点”的有利形势下,规范化、标准化以及可持续发展已成为黑龙江省现代农业的基本要求,提高产量和效益对稳定黑龙江省向日葵生产具有重要意义。该文根据近几年食用向日葵新品种栽培推广经验和多年来院县共建取得的丰硕成果,提出黑龙江省食用向日葵标准化综合高产栽培技术,供生产者参考。

1 选择优良品种

向日葵在黑龙江省种植面积较大,播种优良的品种是提高作物单产的重要因素,适宜的种植地区应选择具有优质、高产、抗逆性强等特点且籽粒饱满、色泽纯正的良种。建议不要购买未审定或未登记的向日葵品种,尤其是未经登记的国外杂交种。黑龙江省是向日葵菌核病和黑斑病的重灾区,使用未经审定或登记的向日葵品种包括国外杂交种非常容易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目前,黑龙江省审定或登记的品种有“龙食葵”“龙食杂”“甘葵”“丰葵”等系列品种和适宜的国外杂交种。

2 合理选地、轮作倒茬

向日葵适应范围广,具有较强的耐盐碱、耐干旱、耐瘠薄的特性,对土壤要求不严格,在苏打盐碱土上全盐含量为0.3%~0.4%,氯化物盐土上全盐含量不超过1%时都能正常生长[3],几乎在各种土地都能种植且有相应的收成,但要达到高产应选择土层深厚、腐殖质含量高,pH在5.7~8.5的平坦地块,不宜选择低洼易涝地种植。向日葵不宜连作,连作会使土壤养分尤其是钾素过度消耗,应实行轮作,避免因连作苗弱导致病害发生严重,土壤养分偏失,影响今后植株的生长。黑龙江省向日葵轮作周期必须在3~5 a,盐碱地区更应严格实行轮作。向日葵对前茬作物的选择并不严格,除了甜菜和深根系牧草外,其它作物均可作为向日葵前茬。

3 精细整地,合理灌溉

精细整地能有效改善土壤的理化性质,为向日葵生长提供更良好的水、肥、气、热等环境条件。向日葵具有庞大的根系,扎根深、范围广,主根能垂直钻入土壤,深达地下1.5~2.0 m,一般要求活土层25~30 cm[4],向日葵种植必须深耕,并结合精细整地。深翻整地一般深度超过25 cm,盐碱地块深度要达到30 cm以上[5],能有效改善土壤的物理性质,并加深土壤的耕作层,有利于蓄水保墒,为作物高产奠定基础。

向日葵为双子叶植物,出苗前需要的水分较多,若遭遇春季干旱土壤墒情不好,要播种前灌水造墒,无灌溉条件的地区可“坐水”种。播种前进行发芽试验,播种用籽要达到90%以上的发芽率,并在播种前选择晴朗天气晒种2~3 d,剔除杂粒、虫蚀粒,筛选饱满种子,用冷水或20℃左右的温水在室温下浸种8~12 h,可有效改善或缓解底墒不足的问题,提高出苗率[6]。

4 科学施肥

向日葵植株高大,需肥量较大,需要较多的氮、磷、钾元素,钾肥尤其多,钾与作物光合作用、蛋白质运输及抗病力等都有密切关系。但黑龙江省作为我国向日葵的主产区,多数地区大田土壤营养成分表现为缺钾,而传统的向日葵耕作方式以添加氮、磷肥为主,农田施钾肥不足,微量元素肥料施用更为稀少,由此导致向日葵种植地块土壤营养失衡,氮、磷肥普遍存在超标,钾肥、微量元素肥料施用面积、施用量不足。长此以往,必将导致大面积单产下降的现象,建议在缺钾的地块施用硫酸钾500~700 kg·hm-2[7]。

微量元素(硼、钼)在向日葵体内含量微小却对其生长发育起到重要的作用,硼能促进光合作用产物葡萄糖的运输、合成,有助于氮、磷进入体内,促进花器官的正常形成、籽实成熟;钼参与作物体内硝酸还原过程,促进氮代谢,有利于蛋白质的形成;微量元素(锌、锰)对向日葵油分的形成过程产生有益影响。有条件的地区应采用测土配方,适时补充微量元素,以提高向日葵抗逆性、促进植株代谢合成及干物质形成。在严重缺乏某种微量元素的情况下,采取叶面喷肥有利于作物快速、有效地吸收和利用微量元素,在花期或灌浆期喷施锌、硼、锰、钼溶液对向日葵有较好的增产效果。国内向日葵测土配方施肥规范化管理刚刚起步,已往的盲目施肥现象还普遍存在,目前测土配方施肥的推广,重点在于改变农户的施肥管理认识,所以大面积的推广示范田和高产田对农业规范化、现代化种植意义重大。

根据向日葵对肥料的吸收特点、土壤性质、降雨情况等,总结黑龙江省高产典型经验,要保证向日葵高产,必须利用基肥、种肥、追肥三管齐下,有机肥和化肥相结合。播种前施足基肥,一般施用农家肥4.5万~7.5万kg·hm-2,或者施用磷酸二铵150~300 kg·hm-2[8],过磷酸钙与氮肥混合使用增产效果更为明显。向日葵出苗后,以种肥快速补充幼苗养分,应及时适量施用氮磷复合肥料。食用向日葵现蕾期进入生长的快速期,每日可增高4~8 cm,急需养料补充,未施基肥的更需提早追肥。追肥应在现蕾期前,以氮肥为主配合中耕,施用尿素150~225 kg·hm-2,深施10 cm效果更佳[8]。

5 适时播种,合理密植

向日葵播期的确定要根据当地气温而定,播期选择的范围较宽,春播适宜的地温为5 cm土层连续4~5 d稳定在8~10℃。可根据当地的气候特点,在保证向日葵有效生育期范围内,通过调整播期可避开发病高峰期,减轻菌核病、叶斑病和向日葵螟虫的危害。黑龙江省受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影响,春季升温快,大风多,蒸发量大,降水偏少,黑龙江省各地区均有不同程度的干旱情况,且占耕地77%的地区完全依赖自然降水,农田土壤水分循环年季间不稳定性高,春季播种极易受到干旱的危害。因此选择合理的耕作保墒是保证作物顺利出苗的关键,耕作保墒的重点是选择适合的耕作时间,黑龙江省食用向日葵一般在5月中旬前后播种为宜,第一、二积温带也可在5月下旬播种。种植密度主要根据土壤性质、气候条件和品种特性等条件确定,应遵循肥地宜稀,薄地宜密的原则。一般行株距(67~70)cm×(70~80)cm,最佳密度21 500~18 750株·hm-2[9],播种量为6~12 kg·hm-2,每穴3~4粒种子,播深3~4 cm,适当密植能有效增加产量及籽实含油率。注意耕、耙、压、锄等环节的配合,播种后踩墒并耙地覆土。

6 加强田间管理

加强田间管理是向日葵丰产的一个重要环节。及时定苗、中耕除草、松土、防治病虫害,都是为了保苗、壮苗及提高产量。向日葵具有苗期生长快、发育早的特点,多粒穴播的耕种方式造成出苗后一穴多苗的现象,幼苗间互争养分,限制了作物的正常营养生长。出苗后出现1对真叶立即间苗,在2~3对真叶期进行定苗效果最好,每埯留1株壮苗,淘汰病弱株及混杂株。

中耕除草不仅可以疏松土壤,流通空气,有益于向日葵的根系发育,还能清除田间杂草,减少虫害。必须做到三铲三趟,结合间苗进行第1次中耕,用小锄浅锄1遍,深3~4 cm;定苗7 d后进行第2次中耕,深锄8~10 cm;在封垄前进行第3次中耕,深锄8~10 cm,并结合培土防倒伏。总之,中耕除草要做到土壤疏松,无杂草、无缺苗,为向日葵生长创造良好的土壤环境。

在实际生产中发现,有些品种现蕾后在叶腋部长出分叉,结出弱小、发育不良的花盘,不仅品质差、商品价值极低,又限制了主茎花盘的正常生长,所以在花盘形成期要及时打杈,做到“枝杈一冒,立即打掉”,使营养集中供应给主茎花盘,保证籽粒饱满。

向日葵是异株、异花授粉作物,自交结实率极低,人工辅助授粉可提高结实率,显著增加产量。辅助授粉时间应安排在全田70%植株开花后2~3 d,共需授粉2~3次,时间在晴朗天气9∶00~11∶00时,以及15∶00时以后。辅助授粉的方式有两种:一是人工辅助授粉,包括粉扑授粉和花盘接触授粉。粉扑授粉即自制软布或棉花粉扑,正面轻触花盘蘸取花粉后,将花粉依次轻拍另一花盘,此方法要求动作轻柔,以免伤害雌蕊柱头,花盘接触法就是将相邻的两行间花盘逐对轻按,从而起到授粉作用;二是蜜蜂辅助授粉,一般3~5 hm2地块放置1箱蜜蜂,大约10 000只蜜蜂,分四批蜂配置,将蜂箱布置在地块中央,在现蕾期7 d后进行授粉[10]。

7 灾害防御

7.1 减轻盐碱危害

首先应选用耐盐性较强的向日葵品种,如三道眉、大马牙和派列多维克等,用温水浸种,浅播并加大每穴种量;配合秋季深耕,播种前耙地、整平土壤、减少碱斑,严格实行轮作。黑龙江省盐碱地轮作方式一般为:向日葵-谷子-玉米-大豆-高粱、向日葵-杂粮(或大豆)-高粱-谷子-玉米;出苗后2对真叶期适时灌水,溶解土壤表层结晶盐。

7.2 减轻干旱危害

土壤墒情不好时,播前灌水造墒,无灌水条件可“坐水”播种。整个生育期,注意现蕾期、开花期和灌浆期3次灌水,实践证明这也是保证高产的关键。合理施用微量元素如硼、铜,控制氮肥的施用,都可提高作物抗旱性。秸秆及地膜覆盖也有利于涵养土壤水分,抑制水分蒸发,减轻干旱症状。如作物短时间内遭遇严重干旱,可以喷施醋酸苯汞、羟基磺酸和脱落酸等,阻止叶片水分散失。

减轻洪涝灾害,洪涝灾后立即开沟排水,清除田间杂草,加速表土干燥,改善通风、透光条件,促进作物生长。对倒伏植株及时扶正、培土,就近几株捆扎一起互相支撑增强抗灾能力。连续几天降雨后,往往造成土壤板结,应尽早中耕、松土、高培土。洪涝过后,土壤湿度大、温度高,再加上作物生长受抑、抵抗性差,容易发生病虫害,应注意病虫害监控和调查,如有必要施用低毒农药。

7.3 防御冷害

选择适合当地积温条件的耐寒品种,避免越区种植。提倡多铲多趟、深铲深趟、放秋垅以及冻前浇水,这些管理措施能有效提高地温、促进早熟,又能蓄水保墒,促进土壤养分转化,有利于作物发育。加强播种到开花阶段水肥管理,可促进向日葵生长发育加速,花期提前。种子成熟期加强水肥管理可以提高植株光合速率,加快籽粒灌浆速度、提高籽粒油分含量,使种子在秋霜前完全成熟,对减轻低温冷害的影响有很大作用。

7.4 防治病虫害

向日葵菌核病俗称白腐病,是向日葵最主要的病害之一。黑龙江省又是我国向日葵菌核病发生最为严重的地区,一般地块发病率在20%~50%[11],严重地区甚至导致绝产。防治菌核病要特别注意:(1)实行间作、轮作。与豆类植物(如菜豆、大豆、杂豆等)实行间作,一般行数比为2∶4,即2行向日葵,4行豆类,也可实施4∶4,间作种植或进行条状、带状种植,只要间作合理,田间管理得当,均比平作向日葵增产;与小麦、玉米、高粱等轮作,轮作周期5 a以上。(2)清除病株残体。收获后一定要将菌核清除干净,彻底焚烧或就地深埋。(3)喷施药剂。采用稀释倍数为500倍液的菌核净、乙烯菌核利和速克灵,在向日葵开花结束和开花结束后10 d进行2次花盘喷药[12]。向日葵列当俗称兔子拐棍,在全国向日葵种植区均有发生,最高减产率可达到67%。防治方法除了及时铲除、进行轮作外,还可用0.2%的2,4-D丁酯喷施列当植株和土壤表面[13]。向日葵螟虫是向日葵生产的主要害虫之一,危害花盘、萼片和籽粒,被害花盘率高达60%,甚至绝产,严重降低向日葵产量和品质。防治方法:黑龙江省的授粉季节一般在7月下旬至8月中旬,期间放置赤眼蜂2~3次,或于晚间20∶00~21∶00时喷80%的敌敌畏烟雾剂[14]。

8 及时收获

篇9:黑龙江省观赏向日葵的优质栽培技术论文

生产中, 观赏向日葵常采用播种繁殖, 种子播种后, 易受病虫危害, 造成观赏向日葵发芽率和成活率较低。鉴于此, 以玩具熊品种为试验材料对观赏向日葵进行播种试验, 分析不同处理对观赏向日葵发芽的影响。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供试品种为花仙子品牌观赏向日葵玩具熊 (北京南无科贸有限责任公司) ;播种基质为有机袋装营养土5kg·袋-1 (四川省阿坝州营养土生产基地) 。

1.2 方法

1.2.1 试验设计

试验于2012年4~6月在成都农业科技职业学院实训中心进行。试验设5个处理, 即处理1 (基质消毒处理) :0.3%KMnO4溶液对播种基质进行消毒处理;处理2 (基质药剂处理) :百菌清+辛硫磷混合药液对播种基质进行药剂处理;处理3 (温水浸种+催芽) :将待播种子放入55℃温水中, 用玻璃棒不断搅拌, 直至水温降到30℃, 浸种2~3h, 放置恒温箱25℃催芽24h, 胚根2~3mm;处理4 (药剂+催芽) :百菌清+辛硫磷混合药液对播种基质进行药剂处理, 55℃温水浸种、恒温箱25℃催芽24h;处理5 (对照CK) :播种基质、种子均不进行任何处理。

采用营养钵点播, 每穴播1粒, 播后覆盖1~2cm基质, 每处理设3次重复, 每个重复100株。

1.2.2测定项目与方法

播种7d后, 统计种子发芽株数、发芽率等指标。待苗高5cm左右定植在15cm的塑料花盆中, 7d后统计成活株数、计算成活率, 分别测量苗高、株高、花朵直径, 记录初花期及盛花期等, 并计算日生长量, 分析各处理对其生长指标的影响。日平均生长量即开花期时每株向日葵株高的和除以总株数 (开花期成活总株数) 与生长时间 (从播种到开花) 的积;初花期指5%的观赏向日葵开花;盛花期指50%以上观赏向日葵开花;平均花径即每株花朵的花径之和除以总株数。

1.2.3 数据处理

利用SPSS (11.5) 软件进行单因素方差、LSD和相关性分析 (P≤0.05) 。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处理对观赏向日葵玩具熊成活率的影响

由表1可以看出, 与对照相比, 4种处理均对观赏向日葵玩具熊的成活率有影响, 并且可不同程度提高向日葵成活率, 与对照差异显著。处理1和处理3、处理2和处理4之间分别差异不显著;处理4与处理1、处理3之间差异显著。处理2与处理1、处理3之间差异显著。分析结果表明, 播种前对观赏向日葵玩具熊的种子和播种基质进行处理可以提高观赏向日葵的成活率, 对观赏向日葵从播种到定植的发芽、生长影响很大。对照成活率较低, 可能是观赏向日葵种子香味吸引害虫为害所致;基质药剂消毒可以对基质中的病菌、虫害有良好的抑制作用, 从而避免种子遭受害虫危害, 大幅提高成活率。

注:表中小写字母表示差异显著性 (P≤0.05) 。Note:The lowercase letters indicate significant difference at0.05level。

2.2 不同处理对观赏向日葵玩具熊生长指标的影响

由表2可以看出, 玩具熊成活后, 与对照相比, 4种处理对其生长速度、株高、开花期、花朵直径等均无明显影响, 说明观赏向日葵玩具熊从定植到开花生长发育阶段与种子、基质是否处理没有直接关系。同时, 4种处理之间亦无显著差异, 说明4种处理主要影响观赏向日葵玩具熊从播种到幼苗期的生长。

3 结论与讨论

试验结果表明, 不同处理对观赏向日葵玩具熊的播种发芽、成活均有影响, 与对照相比, 4种处理都可以提高观赏向日葵玩具熊的成活率, 但基质消毒效果不明显;药剂+催芽处理对玩具熊品种的成活率效果最明显, 基质药剂处理、温水浸种+催芽处理对观赏向日葵玩具熊的成活率的效果比较明显。

从观赏向日葵玩具熊成活苗的各项生长指标分析, 与对照比较, 4种处理对其日平均生长量、平均株高、初花期、盛花期、平均花径等生长发育的影响不明显, 4种处理之间差异亦不显著。因此, 就观赏向日葵生产栽培而言, 提高成活率至关重要, 对播种基质、种子进行处理是十分必要的。

有研究表明, 壳聚糖是一种植物生长调节剂, 可调节植物的根、茎、叶和花的生长发育, 目前, 在农业上的应用日渐增多, 但在向日葵种子的应用较少[9,10]。该试验未使用壳聚糖等植物生长调节剂对种子进行处理, 壳聚糖处理的种子播种在经过药剂处理的基质中的效果如何, 有待进一步研究。

观赏向日葵生育期受温度的影响较大, 各品种从播种到始花期为37~55d, 大多数为40~50d[11], 试验过程中, 没有考虑天气、人工播种对观赏向日葵成活率的影响。因此, 试验结果中可能存在人为因素如播种深度不一致等因素导致成活率有一定误差。建议采用花卉工厂化播种育苗, 减少人工播种对试验的影响。

参考文献

[1]杜传秋.观赏向日葵栽培[J].农民致富之友, 2011 (17) :4.

[2]曹翔翔.观赏向日葵的栽培方法[J].安徽农业, 2003 (6) :16.

[3]崔会平.观赏向日葵的栽培[J].中国花卉园艺, 2007 (12) :13-15.

[4]刘春贵, 包建忠, 陈秀兰.观赏向日葵引种栽培试验[J].安徽农业科学, 2000, 28 (6) :790, 803.

[5]张剑亮, 周以飞, 潘大仁, 等.观赏向日葵的适应性研究[J].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4, 33 (4) :419-422.

[6]亢福仁, 彭克敬, 崔渊.北京市区观赏用向日葵大面积种植试验初报[J].中国农学通报, 2005, 2l (1) :255-256.

[7]赵亚静, 李勋, 孙峰, 等.切花向日葵新品种筛选试验初报[J].中国花卉园艺, 2009 (8) :72-75.

[8]李勋.向日葵新优品种 (上) [J].中国花卉园艺, 2010 (20) :48-50.

[9]胡玉文, 吴娇莲.壳聚糖的性质和用途及其在农业上的应用前景[J].植物生理学通讯, 1994 (4) :294-296.

[10]赵惠芝.壳聚糖对向日葵种子萌发及幼苗生理特性的影响[J].河北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学报, 1999 (2) :37-39.

注:本文为网友上传,旨在传播知识,不代表本站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iwenmi@163.com

相关知识

黑龙江省越冬温室草莓栽培技术
花卉栽培技术—智慧树网
黑龙江省野生宿根花卉观赏与利用
向日葵品种介绍
观赏向日葵品种与栽培技术
2014花卉优质高产高效标准化栽培技术交流会.doc.doc
园林绿化中花卉栽培技术的应用分析论文
花卉栽培技术论文
花卉植物栽培技术论文
2014花卉优质高产高效标准化栽培技术交流会.doc

网址: 黑龙江省观赏向日葵的优质栽培技术论文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348226.html

所属分类:花卉
上一篇: 园林花卉学课程教学大纲(本科).
下一篇: 花卉植物进行轮作的目的是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