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分享 > 立体纸艺教案

立体纸艺教案

立体纸艺教案(精选7篇)

篇1:立体纸艺教案

如何折南

1、把纸折成两半,再沿对角线对折,沿此折痕叠成三角形。再次整齐地压折好三角形。

2、取纸外侧四边的任意一边,向开口边的中心对折。将所折边后面的边,向刚形成的新开口边的三分之一处对折。翻过来,以同样的方法再折一次。以新折好的一侧边为中心线对折,拉出下侧折纸。翻过来。上面的四个角都沿斜边方向折。

3、将纸的尖角顶点向上折,使与上方的水平开口边重合。翻过来。果实制作完成。

4、准备一张大小约为果实折纸四分之一的折纸。对折再对折。打开一端,把两侧向折痕对折。再对折,在下面四分之一处向上折,芯就做好了。把果实和芯组合起来,南瓜就完成了!

如何折小蘑菇

1、第一步:将正方形左右角对折,打开,再将左右两边对齐中线对折。

2、将纸翻个面,沿着上面三角形的底边先将下面部分向上折,接着再向下折。

3、沿着中线和右边的顶角为折线,将右边向下折,然后打开。左边也同样折法。

4、沿着第三步留下的折痕,将两边向中间压。

5、将下面的角往上折,再将上面的三个角分别向中间折一些。最后翻个面,一个小蘑菇就这好了。

如何折苹果

1、将纸白色面朝上,沿对角线对折,展开。

2、将相邻两边沿折痕翻折,可超过对角线一点。

3、将顶部的角向下翻折。

4、将底部的角向上翻折,使角超出上边的平线。将超出部分向后偏右翻折一小部分。

5、将左右两侧的角各向中间翻折一小部分。

6、将左右底部的角各向中间翻折一小部分。将纸翻转,这样,一个可爱的苹果就完成啦!

如何折菠萝

1、将纸白色面朝上,沿对角线对折,展开。

2、将相邻两边沿折痕翻折。

3、将纸翻转。将纸的上办部也向对角线翻折。将底部的角向上翻折。

4、用剪刀将上半部分剪开,大约剪至离顶部2/3处。

5、将上一步剪开形成的两个三角向两边翻折。

6、将三角形沿顶角向回折。

7、将三角形向上翻折。

8、将纸翻转,用笔画上菠萝的花纹,这样,一只可爱的菠萝就做好了。

如何折桃

1、将正方形上下边对折,打开,留下折痕。

2、翻个面,折出正方形的两条对角线,打开,留下X折痕。

3、沿着折痕,将正方形压折成一个三角。

4、将上方两边可活动的角向中线折,折的时候不要对齐,留出少许距离,折出两个长的三角形。

5、将两个长三角形的下边对齐长边折。

6、将下角分别向上折,角朝外。

7、翻个面,重复4-6步,得到这样一个形状。

8、对准口吹气,这样一只桃就折好了。很简单吧!

如何折银杏叶

1、将纸的一面朝下。将纸沿对角线对折一次,展开。

2、将一组邻边向对角线翻折。

3、将纸翻转。将直角一端向下翻折。

4、将纸上部两端中间撑开,压平。

5、将尖角部分向上翻折一大部分。再向下回折一大部分。

6、将尖角两边向中间翻折,竖起的部分压平。

7、将上边六边形的两个底角向上翻折。

8、将最上边中间两个长方形的里边向上翻折一小部分。将纸翻转,一枚银杏叶就做好了。

您知道吗?是树中的老寿星。在山东省日照市莒县浮来山的定林寺内有一棵大银杏树,相传是商代种植的,已有4000多年历史了。

如何折树叶

1、准备一张正方形纸,白色面朝上,角对角对折后展开,留下对角线。

2、另一条对角线也对折,留下对角线。

3、将其中一个三角形进行16等分,注意匀称等分。打开。

4、沿对角线向上对折,将下面的三角形按角平分线等分。

5、沿角平分线向上对折下面的三角形。

6、将右边的小角沿角平分线向上对折。

7、右边的小角再一次沿角平分线向下对折。

8、打开到正方形状态,白色面朝上,按先凹后凸的方法把之前的16等分折成扇子状。

9、折完后的三角形向里对折,下面的三角形重复4-7步。

10、把叶柄再一次修细,折成弯状,拉开树叶完成。

您知道吗?日本冈山大学研究员发现,桉树叶子的培养细胞能够有效消除有害化学物质双酚A的毒性。

折纸之燕鱼

1、取正方形纸,折好一个双三角形

2、将前面两角沿虚线向里折,压实折痕。

3、将纸翻面,用水笔画上眼睛和花纹,就完成了一条燕鱼。

折纸之母鸡

1、取正方形纸,进行对角折,并将上层向左对边折。

2、将纸向后折,并拉开。

3、将前端的纸向上折,背面折法相同。

4、将纸翻面,上角向下进行对边折,背面折法相同。

5、将纸翻面,然后头部压折,尾部翻折。

6、将左边两角向里折,并用水笔画上眼睛,一只母鸡就完成了。

篇2:立体纸艺教案

设计理念:

通过本课学习,在观赏,制作仿真花的过程中,培养学生观察和动手操作的能力,从中发现、创造生活中的美。教学目标:

1.通过教学,培养学生观察和动手操作能力。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立体形象思维能力,用简易材料制作出富有美感的作品。2.通过做仿真花使学生能够运用灵巧的双手,聪明的头脑,去发现、创造生活中的美。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热爱劳动的思想感情。教学重点:了解花的基本结构及折制的步骤,技能。教学难点:折花的造型。并能制作出一朵仿真花。教具准备:彩纸、牙签、多媒体课件。学具准备:彩纸、牙签 教学流程:

一、导言引入

花瓶里的花看起来像真的一样,其实,它是用纸折出来的纸花,用这种材料可以做各种各样的花,(首先拿出玫瑰)这是什么花啊?,老师通过自己辛勤的劳动,把美丽的花朵留在了我的身边,那么同学们你们愿意通过你们辛勤的劳动,把美丽的花朵留在自己的身边吗?(愿意)这节课咱们就一起来研究学习仿真纸花的制作。

二、引出课题:《纸艺玫瑰花》

三、教学生制作 第一步:取一张正方形彩纸,我们要折出个米字型。

第二步:根据折线向里折会出现个正方形,把一面的两个角向里对折。

第三步:然后拉开如下图,另一面照做。

第四步:其中一面翻到另一边,把中间的小三角向下折,再把刚才翻过去的那面翻回来。

第五步:把一个角拉向垂直的方向,再把另一个角也拉直出现个星星的形状。

第六步:翻过来把四个角向内折,再翻到另一面。第七步:把上面的折全都拉起来,捏住中间旋转。第八步:我们再用牙签把花瓣的角角棱棱都卷一遍。

四、开始制作

师:小组可以合作完成,由组长分配合作任务。

五、评讲

师:大家基本上都已经把花插好了,真美啊!百花齐放,万紫千红。老师都看得眼花瞭乱了。现在我们大家一起来评一评,哪一组的花,最美。

生:

1、我喜欢这一块,因为它色彩美。

2、我喜欢这一块,因为它设计新颖,有特点,与众不同。

3、我喜欢那一块,因为它的花做得好,有立体感。

七 彩 课 堂 活 动 教 案

——纸 艺 兴 趣 组

辅导教师:高海霞

徐俊秀

篇3:浅谈纸艺立体装饰画的新形式

装饰画的制作材质非常多, 但是用“纸材”作为材质的现象还是很少的, 本篇文章研究的对象就是以纸作为原材料的装饰画, 能够呈现出一种三维立体的美感。希望给艺术界或者艺术爱好者提供一定的借鉴。

(一) 衍纸装饰画

衍纸又被称作是卷纸, 在纸艺的大家族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也是一门非常古老的手艺, 受到大家很大的欢迎。

衍纸可以被制作成各种不同形状的卷纸, 从而形成不同的形象, 将雕塑和绘画二者用纸来表现出来。这种画的手法主要采用的是专门的工具将纸圈卷起来, 以作为备用, 然后用这些小的备用衍纸组成我们想要的各种作品。由于纸材很容易操作, 具有很好的回复力以及弹性, 可以很好地切割, 所以充分利用纸的这一特定, 将会更好地使成品扩及到立体世界[1]。

卷纸画就是充分运用点、线、面的结合, 将一个个长纸条圈曲成圆组成的点, 也可以弯曲成线或者是面。当卷纸工艺融入到装饰画中, 就可以突破原来二维空间, 达到立体的效果。

(二) 纸浆装饰画

纸浆装饰画是对一些废旧的纸进行加工, 首先将其浸泡, 然后纹碎加上白胶混合颜料而成。在制作的过程中, 将颜料填进之前设计好的图案中, 注意纸浆填的要立体饱满, 方能显现出美感。纸浆工艺也是一种比较新颖的制作手法, 不但可以使画面的机理效果更加明显, 还可以让画面的颜色更加明亮, 使其具有浮雕的效果。纸浆的质地很软, 操作性能强, 颜色上, 在填浆的时候要注意颜色的渐变;创意构思上, 还可以采取抽象装饰画的方法, 从平面化转变到立体化。

(三) 纸雕装饰画

纸雕也是装饰画的一种新的手法, 它是用纸作为素材, 运用工具进行塑形的一种技艺, 形式多样, 据有独特的艺术美。

将纸雕运用到装饰画上, 作为纸材运用的新形式, 不仅具有观赏性, 而且还开辟了装饰画的新形式。它采用的是切、剪、折、卷、叠、粘等手法进行制作, 一定程度上流露出了自然之美[2]。充分利用快面和线条的变化, 能够堆叠出流畅的线条, 让人不禁沉醉在这魅力世界中。值得注意的是, 当在做人物纸雕的时候, 人的脸部一定要分解成两个快面, 来增强立体效果。

二、制裁元素中装饰画的创新

(一) 传统技艺与现代元素的结合

纸艺立体装饰画的元素基础大多是西方元素, 但是也不能忽视中国的元素的运用, 在制作的过程中要注意适时融进中国的元素。剪纸艺术是中国民间广为流传的镂空艺术, 样式千姿百态, 深受广大人们的喜爱。在衍纸图案的造型时, 可以借鉴民间的这种剪纸艺术, 比如将鲤鱼、灯笼或者是图腾等图案当今装饰画中。可以使本来就很美的装饰画增添色彩。然后给这些原本很是单一的颜色配色, 在通过卷曲的方式让他们呈现出三维的立体形象, 给人以无限的想象空间, 呈现出一种悦动的灵感。

(二) 时尚的色彩搭配

色彩在装饰画中起到非常重要的点缀作用, 起到增加装饰画美感的作用。色彩的使用会直接影响到装饰画的效果。纸材的色彩不能像颜料那样随意调和, 但是也能利用鲜活、明亮的色彩起到突出其装饰的效果。在纸艺立体装饰画的色彩使用方面, 设计者的灵活性更高, 可以将自己的主观意识加进来。这里主要讲求的是色彩的形式美和个人的主观意识的结合, 强调个性的认识和感受, 注重于画面感和效果, 吸引人眼球, 给人以视觉上的良好享受。

(三) 纸材元素的三维空间模式

立体化的装饰画改变以往平面化的方式, 给人一种耳目一新的感觉。纸张立体化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第一是对纸张的表面进行加工, 使其具有立体感的平面式空间形态, 第二是对纸张进行立体化的变形加工, 使其呈现出真实立体空间的形态。我们所说的立体装饰画, 主要是对纸材进行不断的变化, 经过不断的堆积、折叠或者是卷曲的一系列变形工序之后, 使画面达到一定的厚度, 这种细微的变化会使整个装饰画更充满美感。这种装饰画的“立体化”表现形式能够有效地促进装饰画的发展, 为装饰画的发展开创了一个新的天地。

结语

纸材所创造出来的立体装饰画, 在表现形式上能够突破原来的平面化的理念, 实现三维立体化的美感。这种立体化极大促进了装饰画的发展, 为装饰画的发展提供了一个更大的平台, 对以往平面化的装饰画产生了巨大冲击。这种依附与材质进行的装饰画堪称是杰出的美术作品, 可以用来美化我们身边的环境, 改善人们的生活空间质量, 让生活和艺术融为一体, 提高人们的审美情趣, 希望在此创作的基础之上, 我们聪明的国人还能够创作出更加优秀的艺术作品来。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人们思想的不断进步, 人们的审美情趣也得到很大的提高, 对装饰画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相应装饰的领域也越来越大, 发展出了具有各种风格的装饰绘画。本篇论文针对当下的流行趋势, 改变了原来的平面化的装饰手法, 以立体化的表现形式进行详细地研究, 希望能够对现今社会装饰画的发展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装饰画,立体化,纸艺

参考文献

[1]金弋文.材料对装饰画制作的作用[D].辽宁师范大学, 2012年.

篇4:探析立体纸艺在书籍设计中的应用

纸艺概述

纸艺是指以“纸”作为原材料,人们根据纸张所特有的柔与刚并存的特性对其进行手工制作的剪、刻、折、撕、叠、编织或机器作业的印刷、特种工艺等加工手段而制作完成的立体或是平面的艺术品或工艺品。因纸本身可塑性极高,人们将创意和想法应用到制作手法中来,便可通过对纸的色彩、空间、形态和肌理进行再造组合,从而创造出富有极高审美价值的纸制艺术品。

纸艺的分类如果从空间的维度来划分的话,可大体概括为平面纸艺和立体纸艺两种。平面纸艺就是指二维空间中所表现出来的较为平整的工艺手法,例如我们所熟悉的剪纸工艺。而立体纸艺就是具有三维立体效果的纸艺术,包括了折纸、浮雕、卷纸等艺术形式。本文所主要阐述的应用在书籍设计中的纸工艺是立体纸艺。

立体纸艺应用于书籍设计的新领域

立体书属于书籍出版物的专门领域,其在书籍设计领域具有特殊性,它要求任何书籍设计师必须对立体纸艺的基本原理有一定的了解和认识。设计师应当对立体纸艺的原理熟练掌握,并将其巧妙地运用到书籍设计中来。无论是儿童文学故事类书籍还是科学教育类教材书,都可以妥善的运用立体纸艺的形式让书籍的内容更加生动活泼有趣起来。如果要把一部纯属虚构地故事设计成为立体书,书籍设计师必须要与故事的原作者和插画师合作,在故事内容中理出立体架构。立体纸艺设计师不仅要掌握所设计这本书的整体概念和当中的立体构成,还要与作者和插图师协调任务和工作。将立体纸艺运用到书籍设计中本身是一件十分耗工耗时的工作,需要设计师不断地尝试,经历一次次失败教训,再加上反复地动手切纸、折纸,做出许许多多地样本之后,最终才能得到最为理想地视觉和三维效果。唯有通过经验地累计和对立体纸艺逐渐地了解熟悉掌握,才能看懂将三维立体造型平摊成平面地结构拆解展开图。想要成功的做出立体纸艺的书籍,必须在繁复精巧的立体造型与现实制作条件有限之间取得良好的平衡;组造零件与粘合点越多,对拥有特殊技术的专门印刷加工业者而言,制作每一页立体书所耗费的时间就会越久,成本也越高。

立体纸艺应用在书籍设计中的几种形式

立体纸艺运用在书籍设计中的形式并不是单一的,下面介绍几组基本组造原理。立体书运用的基本纸艺可大致分为四大类:竖起90°的立体造型;翻动180°的立体造型;通过操控拉杆在纸页表面营造移动效果;在纸页面平面基础上制造转动效果。其中竖起90°直角可分为独立式和外接式。

1.从底页折出90°直角造型

这是最简单的立体纸艺造型,因为所有的折线与切割都是直接在底页上进行的,并且不需要黏贴。应用在书籍设计上是在相连的两个书页面上经由几道割线并将其向一定的方向折叠,平面的页面就能够形成90°直角竖起的立体造型。具体有四方平行褶式、短面配长面褶式、小角配大角褶式等。

除了从一张纸上折出直角,也可以通过外接其他零件来完成。通过由底页上的粘合点与外接零件的结合,摊平页面时便会翻成180°的立体造型。此设计需要依靠书页与书页之间跨过书籍订口的贴合零件的固定而活动。具体有三角拱形或等边山脊式和立柱褶与扶壁褶。

2.运用180°褶式组造立方体或圆柱体

180°褶式可以在书页上形成立体几何形态。这些立体几何造型全都需要组建若干个别模切纸型,有的可直接黏贴在底页上有的则需要穿过底页上的切缝贴在底页背面。具体有圆柱体、立方体、半圆形桥拱等立体造型。

3.页面上的转轮与滚动效果

页面上的转动物件可让隐藏的内容透过页面上的模切洞眼显露出来。需要注意的一点是页面上的印刷文字与插图的规划,要保证在转动时不会遮挡住这些内容,移动和静止的两方面在转动的过程中完美配合是要点。

4.拉柄

拉柄因为穿越书籍订口便无法运作顺畅,所以只能在单页中制作。拉柄一般位于前切口处,从而控制页面中物件移动。它的功能主要有:掀起平面物件、开启隐藏的图案、转动某个图形等。

结语

一翻书页仿佛跳出了一整座微型舞台,立体纸艺让书籍插画像一幅幅演出的剧目,书页是舞台,通过平面到立体、二维到三维的转化使得书籍内容更有视觉冲击力和触动感,为书籍的内容增强了趣味性并加深对文字内容的理解。同时立体纸艺还增强了书籍设计的立体感和层次感,同时强化了插图的渲染力度,更趋于真实的视觉和触觉体验,使读者能直观的阅读,更加触动人心深处。

书籍设计长期束缚于传统的思维方式中,将立体纸艺的原理应用于书籍设计中可以对书页的空间进行延伸。具备三维、动态形式的书籍设计,是书籍设计的新思路和新发展,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立体纸艺为书籍设计的表现形式开辟了新空间,在这个电子新科技统领的时代,书籍设计的新奇创新和趣味对于纸质书籍的未来有着至关重要的促进作用。如何突破书籍“平面”设计的束缚、如何让立体纸艺在页面上与内容呈现和谐共存且相得益彰的效果,是设计师不断探索的方向与重点。

篇5:二年级下册纸艺教案

教学目标

加强对立体造型的理解和掌握。培养学生的色彩搭配能力。

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教学重点

鲸鱼的身体和尾巴的大小比例准确的表现出来。教学难点

鲸鱼的的身体由粗到细的表现出来是关键。教学工具

蓝纸、橘黄纸、白纸、剪刀、双面胶、油性笔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师:同学们,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一位好朋友,出示小鲸鱼图片。今天我们就来一起制作一下纸质的小鲸鱼。首先请大家注意观察鲸鱼的外形——由粗到细,尾巴变尖。

二、教授过程

(一)师生一起欣赏学生优秀作品,激发学生的创作欲望。

提问:这些作品与我们看到的照片有什么不同?(学生自由发表见解)

师总结:这种不同就是装饰变形的结果,经过形的变化使鲸鱼的特征更突出,造型相对夸张一些,外形也就更加概括了。

(二)示范制作方法: 1.构思:我想做一条什么样的鲸鱼?身体以什么颜色为主?颜色搭配是什么样子的?怎样来装饰一下更美观呢?(在心中有一个大体的轮廓)

2.制作过程:

(1)先将一张蓝纸对折,在用铅笔在蓝纸上画出鲸鱼的外形。(2)拿剪刀在对折的蓝纸上剪出鲸鱼的形状。

(3)在一块白纸上剪出水花的形状,再在橘黄纸上剪下个圆形。(4)用双面胶将橘黄色圆片粘在鲸鱼脸上,做红脸蛋。拿油性笔画眼睛。

(5)最后,将白色的水花粘在鲸鱼的头上。

三、学生制作,教师巡视指导

提示学生在剪红脸蛋的时候要注意,不要剪得太大。

四、作业评比

(一)学生评出认为最好的小鲸鱼,并说出理由。

(二)哪些小鲸鱼存在问题,如何改进?

(三)教师点评:运用鼓励性的语言,肯定学生的进步。优秀作品给予奖励。

课后拓展

鼓励学生课下大胆尝试用不同的材料制作好看的小鲸鱼。

教学目标:

初步接触纸艺花卉作品,基本能明白纸艺花卉DIY的涵义;

能通过欣赏,了解纸艺花卉的发展历史,体验学习纸艺花卉的乐趣,激发学习愿望。

教学准备:

红色、绿色和橘黄色的卡纸、剪刀、水彩笔、双面胶 教学过程:

一、设置情境

1.带领同学们参观一个美丽的地方——纸艺花卉馆。教室呈现的纸艺实物,让学生为之惊喜,集中他们的注意力,并对此产生兴趣。可让学生近距离观赏,触摸感受。让学生用语言自由表达观赏纸艺花卉作品的感受。

师总结:这种不同就是装饰变形的结果,经过形的变化使荷花的特征更突出,颜色更加鲜艳。今天我们就来一起做一下纸艺荷花。

二、教授新课

(一)构思:我想做一朵什么样的荷花?颜色搭配是什么样子的?怎样来装饰一下更美观呢?(在心中有一个大体的轮廓)

(二)教师演示制作过程

1.在绿纸、红纸和橘黄纸上分别画出荷叶形、荷花花瓣形和圆形。2.用红色水彩笔在半圆形的中间,再画出一个半圆。3.再把画在红纸和橘黄纸上的图形剪下来。

4.把剪下的红纸的一端用手捏一下,使花瓣变得有立体感。5.将红色花瓣按照荷花的生长方式,粘在荷叶上。6.粘好花瓣后将黄色的花心放在花瓣中间。

三、学生制作,教师巡视指导

提示学生在剪花瓣的时候要注意圆滑,剪刀要利索,不能拖泥带水。

四、作业评比

(一)学生评出认为最好的荷花,并说出理由。

(二)哪些荷花存在问题,如何改进?

(三)教师点评:运用鼓励性的语言,肯定学生的进步。优秀作品给予奖励。

课后拓展

鼓励学生课下大胆尝试用不同的材料制作漂亮的荷花。

教学目标

加强对色彩搭配的理解与应用。

能够运用不同材料制作出生动形象的作品。锻炼同学们剪、画、粘等动手能力。教学重点

将贝壳的壳身做好。教学难点

教学工具

橘黄彩纸、粉红纸、双面胶、剪刀、铅笔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能骑的动物有哪些?生:马、骆驼。师:你们的小脑袋真聪明。师出示各式各样的骆驼图片。激发起同学们制作的兴趣。请同学们仔细观察骆驼包括哪些部分,(头、颈、身体和背上的驼峰、腿、尾巴)今天我们就来一起做一做小骆驼。

二、教授过程

(一)师生一起欣赏学生优秀作品,激发学生的创作欲望。

提问:这些作品与我们看到的照片有什么不同?(学生自由发表见解)

师总结:这种不同就是装饰变形的结果,经过形的变化使骆驼的特征更突出,颜色更加鲜艳。

(二)示范制作方法: 1.构思:我想做一只什么样子的骆驼?身体以什么颜色为主?怎样来装饰一下更生动形象呢?(在心中有一个大体的轮廓)

2.制作过程:

(1)取一张橘黄纸,将它对折。

(2)用铅笔在对折的橘黄纸上画出骆驼的造型。(3)用剪刀把橘黄纸上画好的骆驼形状剪下来。

(4)把骆驼脖子的下方剪出小锯齿,再把橘黄色的长方形卷成圆筒。

(5)将圆筒塞到两片黄纸中间,用双面胶粘好。

(6)用剪刀剪出橘黄色耳朵、粉红色脸蛋和橘黄色尾巴,再用双面胶粘在骆驼上。最后,用油性笔画上眼睛和嘴巴。

三、学生制作,教师巡视指导

提示学生使用刻刀时候要小心点,不要伤到手。

四、作业评比

(一)学生评出认为最漂亮的骆驼,并说出理由。

(二)哪些骆驼存在问题,如何改进?请提出你的意见。

(三)教师点评:运用鼓励性的语言,肯定学生的进步。优秀作品给予奖励。

课后拓展

鼓励学生课下大胆尝试用不同的材料制作漂亮的骆驼。

小熊面具

教学目标

加强对色彩搭配的理解与应用。

能够运用卡纸制作出生动形象的作品。锻炼同学们剪、画、粘等动手能力。教学重点

将面具的各部位剪得大小匀称、粘贴的位置恰当。教学难点

剪得过程中要干脆利索是关键。教学工具

绿纸、黄纸、铅笔、剪刀、双面胶。教学过程

一、导入

带同学们走进花的海洋(郁金香),同学们观察郁金香的特点:花瓣合拢,叶子细长。今天咱们就来一起制作一朵纸质的郁金香。师出示各式各样的纸质郁金香图片。激发起同学们制作的兴趣。请同学们仔细观察面具包括哪些部分?(花瓣、叶子、花茎)

二、教授过程

(一)师生一起欣赏学生优秀作品,激发学生的创作欲望。

提问:这些作品与老师制作的有什么不同?(学生自由发表见解)师总结: 这些作品和老师制作的颜色、形状都不同,但有一个共同点你们发现了吗?(以郁金香为造型,经过变形夸张,制作出来的)

(二)示范制作方法:

1.构思:我想做一个什么样子的郁金香?以什么颜色为主?怎样来装饰一下更生动形象呢?(在心中有一个大体的轮廓)

2.制作过程:

(1)在黄纸和滤纸上分别剪下几个郁金香的花瓣和叶子。再在绿纸上剪一个长方形的条和一个圆形。

(2)将剪好的叶子对折,是他更加有立体感。(3)用铅笔在黄色的花瓣上画出一些弧线

(4)按照在花瓣上画好的弧线做出折痕,再把绿色的长方形条卷成圆柱。

(5)拿固体胶将几片折好的花瓣粘在一起。

(6)把绿色的圆形剪成条状,用来做花托。再把花朵、花托、花茎和叶子组合起来。

三、学生制作,教师巡视指导 提示学生使用剪刀时候要小心点,不要伤到手。可以制作不同颜色,不同造型的郁金香。粘的时候要粘正。

四、作业评比

(一)学生评出认为最漂亮的郁金香,并说出理由。

(二)哪些郁金香存在问题,如何改进?请提出你的意见。

(三)教师点评:运用鼓励性的语言,肯定学生的进步。优秀作品给予奖励。

课后拓展

鼓励学生课下大胆尝试用不同的材料制作漂亮的郁金香。

教学目标

加强对色彩搭配的理解与应用。

能够运用卡纸制作出生动形象的作品。锻炼同学们剪、画、粘等动手能力。教学重点

将鹦鹉的各部位剪得大小匀称、粘贴的位置恰当。教学难点

剪得过程中要干脆利索是关键。教学工具

红纸、蓝纸、黄纸、白纸、双面胶、美工刀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师:同学们,你们平时攒零用钱吗?那都放到哪里呢? 生:储钱罐、抽屉、钱包……

师出示各种各样的钱包,同学们观察特点:颜色鲜艳、分为几层、外形多种多样、花纹等装饰非富多彩。今天咱们就来一起制作一个纸质的钱包。师出示各式各样的纸质钱包图片。激发起同学们制作的兴趣。请同学们仔细观察钱包包括哪些部分?(内层、外包装纸、装饰花朵、按扣)

二、教授过程

(一)师生一起欣赏学生优秀作品,激发学生的创作欲望。

提问:这些作品与老师制作的有什么不同?(学生自由发表见解)师总结:这些作品和老师制作的颜色、形状都不同,同学们可以发挥想象,设计一下自己想制作什么样的。

(二)示范制作方法: 1.构思:我想做一个什么样子的钱包?以什么颜色为主?怎样来装饰一下更漂亮呢?(在心中有一个大体的轮廓)

2.制作过程:

(1)将长方形的蓝纸反复对折。

(2)拿出一张白纸,对折起来,裁成和蓝色纸等宽度的长方形。(3)将裁完的白纸像折扇一样折起来。(4)把折好的白纸塞到蓝纸的两侧。

(5)在外面包一张红纸,然后用双面胶粘贴好。

(6)用黄纸剪几朵小花贴在钱包上做装饰。再剪一个黄色的小圆片贴在钱包上。

三、学生制作,教师巡视指导

提示学生使用剪刀时候要小心点,不要伤到手。折蓝色部分的时候要折整齐,可以制作不同颜色,不同造型的钱包。粘的时候要美观。

四、作业评比

(一)学生评出认为最漂亮的钱包,并说出理由。

(二)哪些钱包存在问题,如何改进?请提出你的意见。

(三)教师点评:运用鼓励性的语言,肯定学生的进步。优秀作品给予奖励。

课后拓展

鼓励学生课下大胆尝试用不同的材料制作漂亮的钱包。

教学目标

加强对色彩搭配的理解与应用。

能够运用卡纸制作出生动形象的作品。锻炼同学们剪、画、粘等动手能力。教学重点

将灯笼的八个面身体剪得大小匀称、粘贴的位置恰当。教学难点

剪得过程中要干脆利索是关键。教学工具

绿纸、红纸、筷子、油性笔、剪刀、直尺、透明胶。教学过程

一、导入

带同学们走进灯笼的世界,观赏各种样式的灯笼,同学们观察灯笼的特点:红色的居多、形状多种多样。今天咱们就来一起制作一只纸质的灯笼。师出示各式各样的纸质灯笼图片。激发起同学们制作的兴趣。请同学们仔细观察灯笼包括哪些部分?(灯笼杆、连接线、灯笼罩、灯笼穗)

二、教授过程

(一)师生一起欣赏学生优秀作品,激发学生的创作欲望。

提问:这些作品与老师制作的有什么不同?(学生自由发表见解)师总结:这些作品和老师制作的造型不同,但也有共同点(色彩鲜艳、造型独特)

(二)示范制作方法: 1.构思:我想做一个什么造型的灯笼?以什么颜色为主?怎样来装饰一下更生动形象呢?(在心中有一个大体的轮廓)

2.教师演示制作过程:

(1)用直尺和油性笔在一张绿纸上画出八个等腰梯形,并用剪刀剪下来。

(2)比着梯形的小边画出两个正方形,做灯笼的底和盖。(3)把每两个绿色的梯形的底边用透明胶对粘好。

(4)接下来,把做好的图形粘在一起,组成灯笼的样子。

(5)将相对粘着的梯形按照粘好的缝向后折起来,然后,把红色的小正方形粘上做灯笼底。

(6)拿红纸剪出八个小梯形,粘在绿纸上。然后把灯笼整理成立体的,粘好,系在筷子上。用黄纸剪些细条用线固定上,做灯笼穗。

三、学生制作,教师巡视指导

提示学生使用剪刀时候要小心点,不要伤到手。灯笼的造型、颜色可以在老师制作的基础上自己添加上自己的设计。

四、作业评比

(一)学生评出认为最漂亮的灯笼,并说出理由。

(二)哪些灯笼存在问题,如何改进?请提出你的意见。

(三)教师点评:运用鼓励性的语言,肯定学生的进步。优秀作品给予奖励。

篇6:立体纸艺教案

执教者:何珠英 授课对象:五年级 授课时间:2018.10.8 【教学目的】

1、认识中国民间纸艺,了解折纸艺术;

2、掌握千纸鹤(折纸)的制作方法,了解千纸鹤的美好寓意;

3、锻练孩子动手、识图能力;

4、培养孩子对生活、世界的热爱,鼓励孩子们通过爱心改变世界。【教学重点】千纸鹤(折纸)的制作方法。【教学难点】了解纸艺的象征寓意。

【教具】《千纸鹤折纸》视频、图片、方形彩纸、黑色水性笔一支等。【学具】方形纸张3张、黑色水性笔一支。【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引导学生有秩序的入座,检查学具准备情况。

二、导入

教师:我们经常在电视里看到“放河灯”这个镜头(出示图片),请问:“你们知道‘放河灯’是什么意思吗?”(学生自由回答)以前,老师也不懂,后来,我在网上搜索发现,原来“放河灯”是一项非常古老而传统的民间活动,是用以悼念逝去的亲人,祝福活着的人们。大家猜猜,这里的“河灯”使用什么材料制作而成的?(学生自由回答)

三、新授

1、教师:在中国,像这样的“纸艺术”作品还有很多,如:玫瑰花、菠萝、衣服、金鱼、蝴蝶、灯笼等(师出示图片)

2、师过渡,出示“千纸鹤”图片,引入主题

3、提问:在生活中,“千纸鹤”(折纸)有什么寓意呢? 教师:是啊,“千纸鹤”寄托了人们不同的美好愿望和祝福。大家想不想自己动手来折一只“千纸鹤”呢?

4、观看折纸视频,并按视频展示步骤折千纸鹤;

5、利用手中的纸张自己独立完成一只“千纸鹤”的制作,师进一步指导生折千纸鹤。

6、鼓励在折纸制作过程中,掌握较好的孩子对提出帮助的孩子进行指导、帮助。

篇7:立体纸艺教案

设计者:徐敏娟

设计意图:

剪纸是最能体现中国传统民间艺术的一种艺术种类。它具有源渊的文化和悠久的历史。但对于现代的孩子来说了解的很少。逢年过节、喜庆婚宴,人们都喜欢用剪纸的形式进行装饰美化。在幼儿园中,剪纸也是大班幼儿较喜欢的活动之一。我班的孩子们个个聪明活泼,对各种各样的活动都有浓厚的兴趣。在小、中班,他们已经练习过短直线、长直线、弧线、曲线的剪法,大部分幼儿掌握了剪刀的基本用法,在剪纸过程中,孩子与剪纸零距离的接触,通过看一看、说一说、剪一剪等活动,全身心的去体验这门独特的传统民间艺术,从小培养幼儿对本民族艺术的兴趣和爱好,感受到剪纸艺术与众不同的美感,提高了幼儿使用剪刀的技能,特设计此活动。活动目标:

1、用对称的方法,尝试剪出不同形状的小树,并在小树身上探索剪出镂空的连续花纹。

2、在打扮小树的过程中体验剪纸的神奇与快乐。活动准备:

1、剪刀、彩纸。

2、小松树头饰、音乐、背景图。

3、幼儿事先准备好人手一棵小树。活动过程:

一、小松树过生日。

——师戴上头饰,进行自我介绍:嗨!你们好,我是小松树,今天是我的生日,看我的树朋友穿着她自己设计的衣服来了,你们觉得她的衣服怎么样啊?”

二、我帮小松树请朋友。

1、出示老师的剪纸作品,引导幼儿观察连续镂空花纹的特征。——师:你看到我的树朋友身上有什么特别的地方?

——师:原来我的树朋友身上的这些镂空花纹都是有规律排的。——(引导幼儿讨论)师:那这样有规律的花纹是怎样剪出来的呢?

2、探索镂空的连续花纹的剪法。

(1)师:请帮你的树朋友也设计一件这样既特别又漂亮的衣服吧!

(2)幼儿探索镂空的连续花纹的剪法。

(3)展示幼儿作品,引导幼儿比较总结镂空的连续花纹的剪法。(预设请一个成功的幼儿讲述,请一个失败的幼儿讲述)

——师:评一评今天来参加舞会的哪棵小树打扮得最别致。——师:小树身上这么多镂空的连续花纹你是怎样设计出来的呢? ——师:怎么折可以让连续花纹的变得越来越多呢? ——师:设计衣服的时候要特别注意些什么?

三、我给小松树送礼物。

1、装饰礼物盒。

——师:小树们都穿上漂亮的衣服,他们还要带什么来参加生日宴会? ——师:对,带上礼物!你会把礼物包成什么形状?

——师:这么多形状的礼物盒里肯定装了各种各样不同的礼物,好期待啊!我们来一起装饰礼物盒子吧!就用“镂空连续花纹”,让花纹连续得越多越好……还要小心不要剪破哦!

2、幼儿剪不同形状的礼物盒并运用镂空连续花纹装饰礼物盒。

3、送礼物。

——师:你觉得谁的礼物包装得最别致?

四、小松树的生日舞会。

——师:小松树家真热闹,你们想去吗?

——师:欢迎你们,我的朋友,舞会现在正式开始。随着音乐和小松树一起跳舞。

大班剪纸教案《五瓣花》

设计者:包佳敏

设计意图

剪纸艺术,在我国有着深厚的传统基础,她体现了中华民族最基本的审美观念和生活情趣,具有鲜明的民间特色。而大班幼儿在使用剪刀上已有一定的技能,而且在学会了三瓣花剪纸后,更是对剪纸活动情有独钟。于是我设计了这样的剪纸活动:一来让孩子们传承中国的民族文化;二来让孩子们掌握剪花瓣系列的方法后去表现美、创作美、欣赏美。

(一)活动目标

1.在学习六瓣、八瓣花的基础上,用折、剪、累加的方法制作五瓣花。2.感受剪纸花朵带来的美。

3、训练孩子们的眼和手,刺激了孩子们大脑和神经的发育。

4、提高了孩子们的手工剪纸图解能力,使孩子们从中锻炼提高,成长进步。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学会剪五瓣花

难点:能看懂示范,用正方形纸对折成三角形,一只小角由连边中心向上折在两小角之间的五分之四位置,再对折上的三角形对折,剩下的三角形盖上,剪刀在尖三角上剪弧线。

(三)活动准备 实物投影、范例

(四)活动过程

一、导入 出示范例

师:我们学会了四瓣、八瓣花的制作。看,今天老师带来的花是什么样子的? 幼:五瓣花瓣的花朵。

二、基本部分 1.示范折叠、剪

师示范用正方形纸对折成三角形,一只小角由连边中心向上折在两小角之间的五分之四位置,再对折上的三角形对折,剩下的三角形盖上,剪刀在尖三角上剪弧线。最后用累 加组合的方法装饰。2.请个别幼儿上前尝试

师重点指导折叠的时候必须在五分之四的位置上。

三、结束部分

继续把花种在“花园”

师:请你把花朵种在我们的花园里吧!神奇的纸浆画《春夏秋冬花朵展》

设计者:黄洁

设计思路:

《纲要》中指出:“教育应适应孩子,而不是让孩子适应我们的教育;教学内容应源于孩子的生活;教师要注意观察孩子,发掘孩子的兴趣。”神奇的纸浆画这个活动,主要是让幼儿在玩纸浆过程中体验乐趣,感受纸浆的神奇效果,培养孩子对纸浆艺术的兴趣和热爱,同时也激发孩子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一、教学目标:

1、学习制作纸浆的步骤,激发对纸浆画的兴趣。

2、培养动手能力,发展想象力和创造能力。

3、体验活动的乐趣,培养合作意识。

4、活动准备:颜料、白乳胶、卫生纸、牙签、硬纸板、铅笔、橡皮等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如何制作纸浆画 难点:纸浆画作品的灵活应用

三、教学过程与设计

(一)导入:小朋友,今天老师带来了一些漂亮的花朵,看一看是用什么画的?是笔吗?(引导幼儿谈论,展示范画)

(二)教学开展:

1.教师请欣赏若干作品展,发掘和以前的画用的材料有哪些不一样,同时看看画面和色彩处理。(让幼儿思考1-2分钟)请幼儿回答,再教师小结进而引入概念什么是纸浆画?顾名思义用纸做为主要的材料所制作出来的作品。2.教师介绍纸浆画的制作过程:

1)在色卡纸或者其他材料上先画好外轮廓。

2)将准备好的碎纸屑拌上白乳胶,并调入所需的颜色,作为纸浆等待备用。3)用镊子取出纸浆粘贴在事先准备好的色卡纸再上颜料。3.制作的过程中要幼儿注意的事项:

A 注意色彩的搭配,冷暖色和明暗色的处理。

B纸浆不要过多,粘时不要过厚;纸浆要覆盖整个画面。

C 粘贴的过程中一定要让纸浆和底板充分粘接,以避免干后作品的脱落.D 粘贴的过程中不要将纸浆表面压平,从而失去纸浆本身的表面肌理效果。

E 粘贴的过程中各种颜色之间的衔接一定要严实,使各色纸浆相互形成一个整体。

(三)幼儿操做,教师巡视指导。

(四)活动结束,教师小结 大班剪纸活动连续纹样

铃儿响叮当

设计者:朱琳洁

设计意图:

剪纸是我国古老的民间艺术之一,它用材简单,形态各异,剪法多种多样,再加上花纹的变化,完成后有相当的成功感和美的愉悦体验,也是幼儿所喜爱的一向活动之一。在活动之前幼儿已学会了剪对称松树的剪法,为了增加难度,我在圣诞节来临之际,我以装饰教室过圣诞节来提高幼儿学习剪纸更加浓郁的兴趣,我设计了《铃儿响叮当》这个活动来让幼儿学习连续纹样。并培养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活动目标:

1、从教师和同伴传递的信息中尝试学习二方连续纹样的折剪方法。

2、通过设计单独纹样,培养幼儿创造美的能力。

3、感受创造学习的快乐,体验剪纸活动带来的乐趣。活动准备:

1、连续纹样的剪纸作品若干张。

2、长方形白纸、彩色长条纸每人2—3张,剪刀、水彩笔人手一份,纸篓每组一个。活动过程:

1、音乐《铃儿响叮当》导入,引起幼儿兴趣。

师:小朋友,听到这个音乐你们想到了什么节日呀?(圣诞节)师:圣诞节除了有圣诞老人还有什么呀?(圣诞树)师:马上要圣诞节了我们一起剪一些圣诞树来装饰一下我们的教室吧。

2、变魔术,再次激发活动兴趣。

(1)、师:小朋友,我们刚说了圣诞节有圣诞树,那你们会剪圣诞树吗?会剪连在一起的圣诞树吗?现在老师要来变个魔术。

(2)、出示白纸。师:瞧,这是什么?(长方形纸)闭上眼睛,我要变魔术了。看,变出了什么?(圣诞树)几棵圣诞树?(1棵圣诞树)好,再请小朋友闭上眼睛,又要变了。这次变出了几棵圣诞树?(四棵圣诞树)这四棵圣诞树怎么样?(连在一起的)谁来猜猜这四个连在一起的圣诞树是怎样变出来的?

3、引导幼儿探索四棵圣诞树的制作方法。(1)、幼儿讨论。

(2)、幼儿自由探索四棵连续圣诞树的制作方法

(3)、根据幼儿的操作结果分析、讨论正确的制作方法。(4)、幼儿再次操作。

4、教师小结连续纹样的概念

师:今天我们 自己开动脑筋,探索、尝试,学会了一个新本领,会剪连续纹样了。像这种由一个基本的图案(圣诞树)向左右或上下两个方向有规律地重复而组成的纹样,叫连续纹样。叫什么?(连续纹样)。

5、设计并制作连续纹样。

(1)、电话铃响,教师接到熊猫先生的电话。

师:熊猫先生打电话来说它的服装店明天开张,可还有一批衣服没完成,因为没有好看的图案装饰,他很着急,怎么办呢?

师:我们用刚学的新本领来帮助它,剪一些连续纹样装饰在衣服上肯定很漂亮,好吗?(2)、欣赏教师作品

师:可以设计一些什么纹样呢?我们先来看一下。这是人物纹样,这是动植物纹样,还有简单的几何图形纹样。

师:看过这些,你想设计什么纹样? 幼儿自由发表。

(3)、幼儿制作连续纹样。

6、作品展示,集体评价。大班立体纸艺教案:纸杯花

设计者:丁菲菲

设计意图:

在课题背景下,我们大(3)班的孩子从中班开始就积累了很多纸艺经验。老师根据幼儿的兴趣点共同收集了各类纸盒、瓶盖、烟盒等废旧材料,让幼儿做做玩玩,培养了幼儿的创造力又让孩子们体验了成功的快乐。

本次活动,我利用废旧材料“纸杯”制作纸杯花,其造型简单、颜色鲜艳适合大班幼儿操作,更能使大班幼儿在美工活动中体验到合作、成功与快乐,我选择了本次美观漂亮、而且简单易学的《纸杯花》手工活动。活动目标:

1.尝试用不同的分割方式将纸杯变形、涂色、装饰,制作出纸杯花。2.体验变形所带来的快乐,并能耐心地进行创作活动。3.初步培养幼儿的环保意识。活动准备:

1.一次性纸杯若干,油画棒、彩纸等装饰材料,双面胶,剪刀等。2.自制范例:纸杯花 3.课件:纸杯花 活动过程:

一、交流信息,引入课题 1.出示纸杯:

2.师:小朋友们,我们都用过这样的纸杯吧。那么,喝完水后你会怎样处理它?(扔掉)

3.创设情境,揭示课题(1)师:你看小纸杯多伤心呐!它觉得自己还有用处呢。我们小朋友帮忙想一想:用过的纸杯还能做什么呢?

(2)幼儿出主意,开阔思路,教师随机评价。

(3)师:看,老师把纸杯变成了绿色礼品,是什么呀?(出示实物纸杯花)

二、鼓励幼儿探索纸杯花的制作方法。

1.纸杯花又环保,又漂亮,你们喜欢吗?我们一起看看用了哪些材料? 2.一次性纸杯怎么才能变成一朵美丽的花呢?播放动画课件。

请幼儿示范用剪刀把纸杯剪成花的过程:从杯口沿直线剪到杯底,相隔一段再从杯口沿直线剪到杯底,直到将杯身全部剪开,用手将剪开的长条状花瓣向外打开即变成花。

3.欣赏更多的纸杯花

三、幼儿尝试不同的分割方式,并运用各种材料或涂色制作纸杯花。

1.提出要求:先用剪刀从杯口往下剪,要是直线,一直剪到杯底,相隔一段再从杯口沿直线剪,接着把剪好的花瓣向外翻,涂色,剪形状(或者先剪形状后涂色),然后画花心,再贴到纸上,最后用笔画上花茎和花叶。

2.幼儿动手操作(师巡回指导)

四、展示评价

1.时间到,每个小组 举起你的作品,没做完也没关系,让大家看看你的设计。师:谁想下来展示?

颁发最佳制作奖。2.教师小结:今天我们一起做了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情,把废旧的物品利用起来,来装饰我们的生活,你们真棒!小小的纸杯还有许多用处,下次我们把它制作成更多的绿色礼品送给弟弟妹妹,大家一起做环保小卫士,好吗? 活动简评:

在整个活动当中,小朋友们的积极性都很高,包括几个调皮的孩子都做得非常认真 仔细,看来我一开始的担心有点多余了,在剪的过程中,虽然有的孩子剪的宽细不一样,但涂上颜色,也显得别有一番色彩。有几个孩子也做了带卷的,他们的想象力还真丰富,说像妈妈的卷发。活动结束了,孩子们展示着自己的作品,一个个爱不释手,我看着他们的作品,创意新颖、制作精美,真像一件艺术品。为了鼓励幼儿的积极性,我让他们把成果带回家,送给自己的妈妈,并对妈妈说一句祝福的话。孩子们可得意了,有的孩子说:“我不只要送给妈妈,回家后我要多做几只纸杯花,送给爸爸还有爷爷奶奶。”

看着孩子们举着纸杯花,在花心上露出的笑脸,心里也感到了一点小小的成就感,同时这节课也增强了孩子的自信心,提高了他们对活动的兴趣。幼儿的创作热情和动手能力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让幼儿充分体验到了成功的快乐。

】 大班折纸活动——小鸟的家

设计者:高甜甜

设计意图:

在幼儿园教学活动中,折纸活动不仅可以促进幼儿手、眼、脑的协调能力,而且能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探索精神、丰富想象等。传统的折纸方式都是老师带领幼儿看图示折纸,老师折一步,幼儿跟一步,在折的过程中幼儿完全失去了自主学习的机会,这种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方法,幼儿不仅没有真正获得动手操作和表现能力的机会,而且限制了幼儿的学习兴趣和积极主动探索精神的发挥。而多媒体教学手段的出现,摒弃了陈旧的教学方法,拓宽了教学内容,活跃了学习气氛,提高了教学效率。我深刻认识到电化教学的优越性,重视起电化教学在教学中的运用。我把折房子步骤做成简单的PPT,让幼儿自己看图示折纸,这样不仅能充分发挥了孩子学习的自主性,还能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活动目标:

1、运用多媒体课件,引导幼儿理解折纸图示。

2、鼓励幼儿根据图示尝试折房子,激发自主学习的欲望。

3、培养幼儿关心、帮助他人的情感。活动准备:

1、ppt课件《小鸟的家》

2、彩色正方形纸、双面胶、剪刀等。活动过程:

一、导入活动,激发兴趣。

教师:“小鸟的家给坏人破坏了它们真可怜,今天我们一起来帮助它,为它折一座房子吧!”

二、基本部分

1、出示课件,引导幼儿理解图示。

教师:“这就是折房子的图示,请你看一看、想一想你会折哪一步?”

2、交代要求,幼儿尝试折纸。(1)幼儿观看折房子视频。

(2)幼儿结合视频和图示尝试折房子。

3、分步指导折房子的步骤。

教师:“小朋友刚才在折的时候遇到了困难,我们跟着电脑老师一起再来学一学。”

4、结合课件幼儿再次折房子。

三、结束部分

师生共同布置“小鸟的家”背景图。

活动反思:

在幼儿园教学活动中,折纸活动是幼儿深受喜爱的一项手工活动,一张张纸经过着、翻、剪变成一个个可爱的造型。折纸活动不仅可以促进幼儿手、眼、脑的协调能力,而且可能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探索精神,丰富想象等。传统的折纸方式都是老师带领幼儿看图示折纸,老师折一步,幼儿跟一步,在折的过程中幼儿完全失去了自主学习的机会,这种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方法,幼儿不仅没有真正获得动手操作和表现能力的机会,而且限制了幼儿的学习兴趣和积极主动探索精神的发挥。

折纸活动《小鸟的家》的教学活动过程中,为了让幼儿清楚的看到图示的每个步骤,我利用放大技术,多媒体技术突出折纸活动的重点和难点在折纸的过程中,幼儿也改变了以前“老师,我不会折”的懒惰思想,认真的看图示尝试起来。在遇到困难的时候,我并没有马上给他们正确的答案,我利用更直观、更形象的图示积极引导幼儿展开讨论,并请孩子帮孩子解决其中的困难,给孩子一个自我展示的机会,把孩子的积极性调动起来,孩子对折纸的兴致更加的高。

但是幼儿在发展水平、能力、经验等方面存在差异,折纸活动中的表现也各不相同。所以要求我们老师做一个敏锐的观察者,及时关注幼儿在活动中的表现和反应,敏感地察觉他们的需要,给予适时的帮助。如在本次活动中,A幼儿已经完成了自己的作品,我应从不断创新的高度予以启迪,促使其再创新。如启发幼儿:你试试,能变成其他的物体吗?此时,教师对于幼儿的创造应给予充分的肯定,鼓励并引导幼儿把自己的折纸过程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达出来;我想这样有利于幼儿的主动学习,同时也让幼儿获得极大的成功感。

我觉得在折纸活动中应注重幼儿间的相互学习和交流。通过相互交流,孩子可以从同伴那里得到许多新信息、新经验,会发现和重新认识同伴的许多长处和价值;通过交流可以对原有的经验进行综合、丰富和充实,同伴的不同看法和解决问题的不同方式能促进幼儿不断思考,完善自己的想法或构建新观点。手工制作:会说话的小青蛙

设计者:华夏

设计意图:

1、结合班级的主题活动选择了这样既符合季节特征和培养幼儿动手能力的教学内容。

2、班级里幼儿喜欢动手做做玩玩,如果做出一些又简单又好玩的小制作,既满足了幼儿的兴趣需要,又能培养他们有先有后地做好一件事情。培养良好的习惯要从日常的小事抓起。

3、美工活动离不开感知、模仿、练习、创作这几个基本环节。在这节活动中,也是通过先感知观察作品的形状、材料,然后让幼儿去思考探索制作的步骤,最后去尝试操作,教师起到启发、引领的作用,把幼儿作为学习活动的主体。

4、在美工活动中重视幼儿语言能力的提高。在美工活动中不仅要会观察、会思考,会操作,还要会说话。所以起这个名字——会说话的小青蛙其实是一语双关的意思。

活动目标:

1、在活动中探索制作小青蛙的顺序,培养幼儿对自制玩具的兴趣。

2、发展幼儿在美工活动中的探索和操作能力。

活动准备:纸筒(半成品);浆糊;青蛙头像(舌头)人手一份;图示;毛巾等 活动过程:

一、导入活动

1、今天,老师请来了一位小客人。它在哪儿呢?它在老师的口袋里。会是谁呢?我们大家拍手欢迎。“我来了,我来了”教师出示作品并唱歌:“呱呱,我是一只小青蛙”。(引起幼儿关注的兴趣。)

2、大家喜不喜欢这只小青蛙?为什么?(因为这只小青蛙很可爱;会说话...........)滕老师知道你们一定很喜欢做这只可爱的会说话的小青蛙。

二、思考和讨论

1、我们先来想一想,做一只小青蛙需要一些什么材料呢?(幼儿观察后回答)

2、小朋友观察的真仔细,对了,我们制作小青蛙就需要这些材料。那么,材料都有了,我们就要开始制作了。

3、但是每做一件事情都是有先有后的,所以我们想一想先做什么,再做什么呢?(幼儿讨论)(老师把小朋友讨论的结果用图画按顺序表示出来)

三、尝试操作

1、对,先拿一个纸筒,要把这个纸筒折成什么形状呢?(M型)

2、要折成这个形状,是怎样折成的,大家一起来试一下。

3、大家折好了吗?老师请一位小朋友来说一说,她是怎么折的?你们和她折的方法是否一样的。把小手伸进去试一试,能不能一张一合的。

4、青蛙的大嘴巴已经做好了,接下去应该做什么呢?小朋友们一定要一边看好图示,一边摆一摆,想好了,再粘贴。看看谁做的小青蛙最可爱。

5、注意粘贴的时候浆糊不要粘太多,要涂均匀。

四、体验成功

1、小朋友来试一试手里的小青蛙会说话吗?(呱呱)

2、如果你是一只小青蛙,你会是一只怎么样的小青蛙呢?(幼儿回答)小青蛙们再来说一说美丽的春天。

五、延伸活动

1、春天真美丽,小青蛙出来玩了,看看还有那些动物也来了?(出示其他的小动物制作)

2、这些小动物和刚才做得小青蛙有什么一样的地方?

3、原来它们的嘴巴都可以一张一合,好像会说话。回去再做更多会说话的小动物,这样表演故事的时候就可以派上用处了。大班剪纸教案:青蛙

设计者:蒋杏英

活动目的:

一、通过学习,让幼儿知道剪纸是一种民间艺术。并进一步掌握剪纸的基本技能,培养幼儿对民间美术的兴趣。

二、重点掌握青蛙的折剪方法.提高幼儿正确、灵活使用剪刀的技能,促进幼儿思维与动作协调发展。

三、在动手剪纸的活动中丰富知识,让幼儿了解青蛙的生活环境和主要特征。

四、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及创造力。活动准备:

范例、浆糊、录音机、故事带、小剪刀和蜡光纸若干。活动过程:

一、猜谜游戏

1、小朋友们,你们喜欢猜谜语吗?(喜欢)夏老师说一个谜语大家猜一猜是什么小动物?请听:“水边有个歌唱家,一天到晚呱呱呱,身上披着绿大衣,伸出舌头把虫抓。”(青蛙)对了。青蛙是我们人类的好朋友,现在我们就扮成可爱的小青蛙,到池塘边做游戏好不好?(幼儿听音乐作模仿动作进教室)

2、请幼儿说出青蛙的生活习性和特征。

(绿色身体,两只大眼睛,四条腿,一张大嘴巴,生活在池塘边,它能在水中游泳,也能在陆地上捉虫,是两栖动物。它天天捕捉害虫,是人类的好朋友。)

二、示范讲解

1、教师出示剪纸范例《小蝌蚪找妈妈》引起幼儿学习剪纸的兴趣,讨论这幅图的制作方式。并告诉幼儿剪纸是我国民间艺术的一种形式。今天我们学习对称纹样剪纸法。

2、教师按步骤示范讲解剪纸青蛙。

(1)与幼儿共同讨论这个剪纸青蛙的特点。(对称的)(2)提问:对称图形应该怎样折纸。(对边折)

(3)为了更好的把握住青蛙的形象特征,在剪纸前,先将青蛙用笔轻轻的勾出来,然后再用剪刀依据轮廓线剪下。(4)最后剪出眼睛、背部与腿部镂空部位。要重点讲解。

(5)教师边讲解边示范。重点部分重点讲解多次示范。(先整体在部分)。

三、实践操作

1、灵活幼儿手指,做手指操。(小手拍拍手指点点,眼睛眨眨头儿摇摇,我的小手多么灵巧我用手指玩。一二三四五个手指,六七八九十个手指,一二三四五个手指,六七八九十。)

2、幼儿与老师一起念儿歌:小剪刀,手中拿,卡嚓卡嚓剪青蛙,先折纸,在划线,按照轮廓细细剪,剪个青蛙蹦水中,呱呱呱呱捉害虫!

3、教师提出要求:(1)、幼儿选择图案剪纸。

(2)、保持桌面地面的清洁,注意安全。

4、幼儿剪纸,教师巡回指导。

四、欣赏联想

1、小朋友们,你们想一想,青蛙小时候是什么样子的。(大脑袋,小尾巴,青蛙小时候叫蝌蚪)

2、听故事《小蝌蚪找妈妈》

五、品德教育

小青蛙是捕捉害虫的能手,我们小朋友要爱护青蛙,保护青蛙。

六、情景游戏 欢乐的池塘

幼儿动手用作品在大白纸上布置出小蝌蚪找妈妈的情景图。幼儿扮成可爱得小青蛙在欢乐的池塘里嬉戏,玩耍,捉虫等自然结束本课。活动延伸:

幼儿回家后教爸爸妈妈剪青蛙,亲子户动共同制作剪纸画《快乐的池

剪纸是中国最为流行的民间艺术之一,它用材简单,形态各异,剪法多种多样,再加上花纹的变化,完成后有相当的成功感和美的愉悦体验。新《纲要》提出幼儿艺术教育的价值在于激发情趣、激发兴趣,赋予幼儿满足感和成就感。我选的内容非常符合新《纲要》的精神,也适合大班幼儿的年龄特点,让幼儿剪剪玩玩中动脑、动手,提高剪、折 的技能,所以我选择了这一内容。

从上课情况看,大班幼儿随着年龄的增长,知识面的拓宽,逐渐地对一些民间艺术很感兴趣。剪纸的对称、形态各异的特征、生动有趣的美深深吸引了幼儿,他们非常乐于探索,而且知道了利用小小的彩纸可以美化自己的生活,装扮自己的窗户、小房间等,可以给幼儿带来很多的乐趣。本节课我首先利用了幼儿喜欢的猜谜活动自然引入本课,激发了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用听音乐模仿青蛙动作的方式入场,让幼儿了解了青蛙是怎样走路的;看图片说青蛙的样子,训练了幼儿的观察能力、表达能力,让幼儿对青蛙的外形特点有进一步的了解。然后我再让幼儿欣赏各种剪纸图案,去感受剪纸美,培养幼儿对剪纸的欣赏情趣,激发了幼儿创作的积极性,并明白剪纸是我国民间艺术的一种形式。再和幼儿观察探讨,让他们明白什么是对称纹样,再一步步通过观察、展示、讲解让孩子明白了剪纸的三大步骤:折、剪、画。最后我再让幼儿做手指操,再进入实践操作环节,幼儿尝试剪剪纸,运用尝试体验法,让幼儿获得初步的经验认识。本节课教师始终耐心地观察,恰当的运用表扬、鼓励等手段,引导幼儿追求克服困难的愉悦心理。并提醒了孩子注意三点:①把碎纸扔到筐里,保持桌面地面干净,培养幼儿良好的卫生习惯。②注意使用剪刀的安全③如果剪不出来,可以去拿老师剪的看一看、折一折、想一想。最后再为幼儿创造了一个分享成果、表现自我、体验自己和他人成功的喜悦的情境,激励幼儿继续探究新的问题。

剪青蛙有难度,还让幼儿剪青蛙,目的是让幼儿进一步认识青蛙,让幼儿明白青蛙是我们的好朋友,要保护他们,不要伤害他们。作为一名老师,我抓住一切有利挈机对孩子们进行思想教育。大班美术《有趣的剪纸》

设计者:赵倩

活动重点与难点:

1、活动重点:激发孩子对剪纸作品的兴趣。

2、活动难点:能够大胆创作进行剪纸。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初步感受剪纸的特点、生动的形象和夸张变形的造型等。

2、了解剪纸是中国特有的民间特色,激发幼儿的民族自豪感。

3、鼓励幼儿大胆创作。活动准备 : 课件、剪刀、剪纸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

孩子们,你们看,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什么?——出示课件。

二、欣赏剪纸:

1、好多的剪纸阿,我们一起来看看分别有哪些剪纸。(引导幼儿了解剪纸的种类)。

2、你最喜欢哪一个剪纸,引导幼儿说出剪纸作品的名称、用途,以及为什么喜欢这个作品。

3、这么多漂亮的剪纸,你知道它们是怎么来的吗?——播放课件

三、欣赏故事:

1、剪纸是怎么来的?那些艺人为什么剪纸?

2、于是,人们学习、研究更对的剪纸方法,剪出各种各样的种类。——播放课件。

3、剪纸要用到哪些工具呢?——播放课件。

4、我们怎么用这些工具才能剪出一幅漂亮的剪纸呢?——引导幼儿说出剪纸的步骤。

四、播放剪纸过程的课件:

1、我们来看一下是不是这样。并提问:纸是怎么折得,要至少折几次?剪纸之前要先在纸上画上图案或线条,在剪的时候要遵循什么顺序?把剪好的纸在打开时要?

2、你想不想也来剪纸?

五、幼儿操作——剪纸

1、老师在后面给你们准备好了纸和剪刀,现在请小朋友到后面找个地方做好。

2、观察并剪纸:你们看,在盒子里有很多,老师已经折好并画好图案的纸,请小朋友随便拿一个,你们看看你拿到的这张纸是怎么折——请2个不同折法的小朋友说说。仔细观察纸上画的,你猜猜剪出来是什么呢?——幼儿自由发表意见。我们剪的时候要先剪哪个地方的?——先剪中间再剪边缘。

3、请小朋友拿起剪刀,认真、仔细的进行剪纸。

4、点评作品:把剪好的粘贴到黑板上,我们来一起看一下。

5、教师小结:有的小朋友非常的认真、细心,所以完成的作品非常好,有的小朋友一不小心把有的地方剪断了,相信再小心点也能完成的非常好。

六、鼓励幼儿大胆创作:

1、刚才是老师给你们把纸折好并画好,你们只是剪的,现在老师给你一张纸,你能不能把它变成一幅漂亮的剪纸。

2、折纸:我们要先怎么样?——折纸。可以怎样折?——对角折和对边折(幼儿说着,老师拿纸示范。)

3、给幼儿分发纸。折好后请小朋友相互检查,看折的是否正确。

4、我们再在上面画上你想剪的图案或花纹。

5、画好了的小朋友,拿起小剪刀开始剪吧!注意:先剪中间的再剪边上的。

6、请把你的剪纸拿到前面,和大家说说你剪的是什么。——幼儿说完后教师给予点评并把作品粘贴到黑板上。

七、活动延伸:

注:本文为网友上传,旨在传播知识,不代表本站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iwenmi@163.com

相关知识

《纸艺花卉DIY》第一讲教案
《纸艺花卉DIY》第一讲 教案.doc全文
手工立体折纸花朵制作方法 手工折纸大全
纸艺花卉
手工纸艺
美术课花教案 花艺课教案(十四篇)
超可爱的立体纸艺花手作教程 手工制作花卉指南 手工折纸参考教程 手作花装饰花diy自制教程 布艺纸艺花制作培训 立体折纸造型书籍
纸艺花束的制作方法 漂亮纸艺手工花束DIY
康乃馨的教案
折纸大全简单又漂亮花立体 手工折纸大全

网址: 立体纸艺教案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348587.html

所属分类:花卉
上一篇: 一本现代人“不配”拥有的“中国最
下一篇: 纸艺花全书:栩栩如生的纸艺花制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