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脉通编辑撰写,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导读:南方饮食、现代饮食、肉类饮食习惯的特点分别是什么?对健康的影响又是怎样的?
中国健康与营养调查调查(CHNS)是一项由中国疾控中心开展,启动于1989年,并于1991、1993、1997、2000、2004、2006、2009、2011、2015和2018年进行随访的持续的纵向研究。CHNS使用多阶段随机聚类过程抽取了15个人口、地理、经济发展和公共资源各不相同的省份的样本,此次分析采用的样本即来自CHNS的数据。
探寻饮食模式对肥胖的作用
随着中国经济社会的发展,超重和肥胖带来的公共卫生负担越来越大。根据中国国家卫生与健康委员会发布的《2020年中国居民营养和慢性病状况报告》,超过一半的成年人存在超重或肥胖的情况,各年龄组的患病率继续快速上升。超重和肥胖是由多种生理,环境和行为因素驱动的能量失衡。其中,饮食因素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而当前的中国正处于营养转型阶段,近几十年来饮食模式日趋西化。了解不同饮食模式轨迹随时间的健康结果至关重要。
肉类饮食模式更易导致超重/肥胖
研究选取了9,299名18岁以上成年参与者数据,其中至少具有3波完整的饮食数据和体重指数(BMI),并且排除了孕妇或哺乳期妇女,以及能量摄入量明显不合理(男性每天6000 kCal,女性4000 kCal)和明显不符合实际的数据。
研究者对这些数据利用因子分析得出了三种饮食模式(表1):
因子1的特点是以大米、蔬菜、猪肉、鱼/海鲜为主要食物来源,被命名为南方饮食模式;
因子2的特点是大量摄入水果、乳制品和加工食品,被命名为现代饮食模式;
因子3的特点是内脏肉、家禽、猪肉和其他牲畜肉的摄入量高,因此被命名为肉类饮食模式。
表1 三种饮食模式
依据每个模式中的轨迹变化,确定不少于3个轨迹组(图1):
图1 1991年至2018年饮食模式评分轨迹组:(a) 南方饮食模式评分轨迹组:(b) 现代饮食模式得分轨迹组:(c) 肉类饮食模式评分轨迹组。
结果表明,南方饮食模式和现代饮食模式与超重/肥胖的相关性较低,而肉食模式与超重/肥胖的联系则有明显的正相关关系(表2)。
表2 各饮食模式轨迹组超重/肥胖的相对风险
不同饮食模式影响肥胖风险的机制推测
红肉和加工肉类是最常导致不健康饮食模式的食物。与许多其他国家不同,新鲜红肉是中国肉类总量的主要组成部分,其中富含脂肪的新鲜猪肉占红肉摄入量的大部分。适量的肉类是健康均衡饮食的重要组成部分,可提供优质蛋白质和许多微量营养素,但大量食用会对健康产生不利影响。而本次的研究结果也同样表明,长期坚持肉类饮食模式可能会增加超重/肥胖的风险。
而本研究中另外的两个饮食模式——现代模式和南方模式则表明与超重/肥胖风险无明显正相关。
现代模式主要包括零食,包括水果、乳制品和加工食品。现代模式的保护作用可能是由于水果、乳制品和坚果的好处。先前有研究提出,增加每日水果摄入量与体重减轻有关。一项荟萃分析表明,食用乳制品可能与肥胖风险降低有关。其他相关研究还表明,将坚果纳入饮食不会导致体重增加,并且可能有助于维持体重。相比之下,流行病学证据表明,加工食品(通常具有较高的钠、脂肪和碳水化合物)的存在会导致超重/肥胖的发生,所以现代饮食模式下,较为健康的成分可能会抵消加工食品的不利影响,这似乎是合理的。
而南方模式代表了中国南方的传统饮食习惯,人们更倾向于以米饭为主食搭配菜肴。对于南方模式与超重/肥胖的风险较低相关,一种可能的机制是,这种饮食结构似乎是饮食多样性的标志,从而导致了较低的肥胖风险;另一种解释是,大米和蔬菜可能具有预防肥胖的作用。
医脉通编译整理自:Zhang J, Wang H, Wang Z, et al. Trajectories of Dietary Patterns and Their Associations with Overweight/Obesity among Chinese Adults: China Health and Nutrition Survey 1991–2018[J]. Nutrients, 2021, 13(8): 2835.
相关知识
花卉1991
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
花药培养与分子标记辅助选择相结合快速选育抗条纹叶枯病晚粳稻新品系的技术探讨
花卉学讲义
植物花色遗传机理
园艺植物病害的微生物防治机制及生物农药的开发.docx
多花蔷薇花净油化学成分研究
干热河谷林地燥红土固碳特征及“新固定”碳表观稳定性
王百合雄性不育突变体无性系花蕾花药的生化分析
【声优系列】林原惠美补番目录!
网址: 1991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349586.html
上一篇: 健康饮食顺序是什么?喝白粥会引起 |
下一篇: 刚刚!2023版“ADA糖尿病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