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子生物学与系统生物学技术在土壤污染微生物生态研究中的应用
《土壤学报》 2013年03期
收藏 | 投稿 |
论文排版
分子生物学与系统生物学技术在土壤污染微生物生态研究中的应用
涂晨 骆永明 马露瑶 章海波 滕应 李振高 开通知网号
【摘要】:综述了当前国内外应用于土壤污染生态研究中的各种分子生物学和系统生物学技术,包括核酸杂交和DNA指纹图谱分析技术以及宏基因组学、宏蛋白质组学和代谢组学等"组学"技术。阐述了这些技术方法的原理、应用以及各自的优势和局限性,并对这些新兴生物技术在土壤污染生态学中的应用前景作一展望。
下载App查看全文
下载全文 更多同类文献 个人查重>> 个人AIGC检测>> 文献综述>>
(如何获取全文? 欢迎:购买知网充值卡、在线充值、在线咨询)
CAJViewer阅读器支持CAJ、PDF文件格式,AdobeReader仅支持PDF格式
【引证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安丽荣;卞文新;刘宝华;申天琳;环境胁迫对氨氧化菌群的影响研究进展[J];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2021年03期 2 李政;顾贵洲;低温地区陆地泄漏原油的生物降解研究进展[J];石油化工高等学校学报;2018年02期 3 肖欢;曹宏;翟建青;韩燕;王志东;高美须;汪兴海;陈秀兰;地方特色卤鸭掌优势腐败菌的鉴定[J];核农学报;2017年01期 4 肖欢;韩燕;翟建青;陈以博;叶浩;盖玉芳;汪兴海;曹宏;地方风味卤鸭掌辐照综合保鲜技术[J];江苏农业学报;2017年03期 5 吴云当;李芳柏;刘同旭;土壤微生物—腐殖质—矿物间的胞外电子传递机制研究进展[J];土壤学报;2016年02期 6 袁志辉;王健;杨文蛟;吴永尧;土壤微生物分离新技术的研究进展[J];土壤学报;2014年06期 7 沙月霞;污染土壤微生物多样性研究方法的比较[J];宁夏农林科技;2014年03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米紫绮;基于激光诱导击穿光谱的细菌种类识别研究[D];山西大学;2023年 2 王靖菡;典型林地土壤中抗生素对微生物群落结构多样性的影响[D];中国石油大学(北京);2022年 3 闫越;不同土壤类型对微生物及水稻产量的影响[D];湖南农业大学;2021年 4 赵素霞;三唑酮降解菌SM3的降解特性及其在污染土壤中的应用[D];安徽农业大学;2022年 5 叶壮;丙硫菌唑降解菌的筛选鉴定及其降解特性研究[D];安徽农业大学;2021年 6 李博星;浆水发酵种子液菌相组成及相关特性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7年 7 孙丹;基于宏基因组学的青藏高原微生物生态研究[D];上海海洋大学;2020年 8 刘畅;铅锌尾矿污染土壤有机碳异常下的微生物群落特征解析[D];桂林理工大学;2017年 9 孙曦;离子液体[C_8mim]BF_4和[C_8mim]NO_3对土壤微生物群落多样性的影响[D];山东农业大学;2017年 10 高崇;三种溴化咪唑类离子液体对土壤酶活性及微生物群落多样性的影响[D];山东农业大学;2016年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贺纪正;袁超磊;沈菊培;张丽梅;土壤宏基因组学研究方法与进展[J];土壤学报;2012年01期 2 张晶;林先贵;刘魏魏;尹睿;土壤微生物群落对多环芳烃污染土壤生物修复过程的响应[J];环境科学;2012年08期 3 吕意华;田蕴;郑天凌;生物组学在污染环境微生物修复研究中的应用[J];微生物学报;2011年05期 4 贾仲君;稳定性同位素核酸探针技术DNA-SIP原理与应用[J];微生物学报;2011年12期 5 骆永明;污染土壤修复技术研究现状与趋势[J];化学进展;2009年Z1期 6 王雪峰;林建群;韩梅;林建强;细菌铜抗性机制研究进展[J];湖北农业科学;2009年01期 7 钟文辉;王薇;林先贵;尹睿;申卫收;核酸分析方法在土壤微生物多样性研究中的应用[J];土壤学报;2009年02期 8 张玲妍;白玉兴;杨雪莲;李凤梅;郭书海;荧光原位杂交技术对土壤石油降解菌的检测[J];生态学杂志;2009年06期 9 郭茹珍;谢春娅;微生物区系的功能基因组研究方法学[J];安徽农业科学;2009年16期 10 于仁涛;高培基;韩黎;黄留玉;宏蛋白质组学研究策略及应用[J];生物工程学报;2009年07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涂晨;骆永明;马露瑶;章海波;滕应;李振高;分子生物学与系统生物学技术在土壤污染微生物生态研究中的应用[J];土壤学报;2013年03期 2 林谷音;冯煦;陈雨;系统生物学方法在中药品质形成机制研究中的应用[J];中药材;2023年07期 3 申敏;蔡良良;钱莉;系统生物学在中药成分抗肝纤维化中的研究进展[J];中国医药科学;2024年10期 4 段绍杰;姚树坤;魏润杰;陈佳良;程钰;系统生物学——中西医结合的桥梁[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19年12期 5 李虹;不忘初心,勇攀系统生物学研究高峰[J];科学新闻;2020年02期 6 李晓强;闫小宁;基于系统生物学的研究新策略在中医皮肤科的应用[J];中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杂志;2019年05期 7 吸烟可以改变DNA甲基化[J];开卷有益-求医问药;2017年06期 8 张林;洪飞腾;朱海娟;犬类研究的新角度——系统生物学[J];中国工作犬业;2011年08期 9 “癌症与系统生物学”国际研讨会[J];华西医学;2010年02期 10 卫婕;周曾同;系统生物学技术在口腔癌诊断中的应用[J];临床口腔医学杂志;2010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学军;系统生物学对药物发现的影响[A];新观点新学说学术沙龙文集23:新药发现——寻找维护人类健康的武器[C];2008年 2 张莉;系统生物学与新药发现[A];新观点新学说学术沙龙文集23:新药发现——寻找维护人类健康的武器[C];2008年 3 叶立国;系统生物学范式:中西医结合路径探讨[A];全国中医学方法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4 刘良;周华;系统生物学技术在中医药研究中的应用[A];第五届全国中医药免疫学术研讨会——暨环境·免疫与肿瘤防治综合交叉会议论文汇编[C];2009年 5 蒋华良;化学能为系统生物学与合成生物学贡献什么?[A];第十一次中国生物物理学术大会暨第九届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摘要集[C];2009年 6 唐赟;程飞雄;李卫华;基于系统生物学的化合物-蛋白相互作用网络研究[A];中国化学会第28届学术年会第14分会场摘要集[C];2012年 7 孙际宾;合成生物学与代谢工程及系统生物学[A];新观点新学说学术沙龙文集40:合成生物学的伦理问题与生物安全[C];2010年 8 吴宗贵;系统生物学与中医药研究[A];江西省第六次中西医结合心血管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3年 9 张嗣良;庄英萍;储炬;发酵过程的多尺度问题及系统生物学研究[A];代谢工程和工业生物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10 Liu Zengrong;系统生物学[A];第三届全国复杂动态网络学术论坛论文集[C];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明明;基于系统生物学的方法挖掘拟南芥盐胁迫风险因子[D];东北林业大学;2018年 2 向书念;mRNA m~6A位点预测及其功能的系统生物学研究[D];清华大学;2017年 3 刘辉;miRNA靶标预测的系统生物学方法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09年 4 YAHAYA KUDUSH KAWA;砷严重污染土壤中参与砷氧化还原反应的微生物群落和功能基因多样性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2019年 5 徐辉;放射性污染土壤中钚的赋存形态及去污技术研究[D];清华大学;2017年 6 卢光华;冶金工业汞、砷重毒性污染土壤高效修复的应用基础研究[D];北京科技大学;2019年 7 李蕊;有机污染土壤的低温等离子体修复方法及机理研究[D];东华大学;2017年 8 张颖;石耳目、科、属表基系统生物学及其对普通系统生物学的意义[D];山东农业大学;2012年 9 兰晓玲;铅污染土壤对植物生长固土机制及力学特性的影响[D];山西农业大学;2016年 10 段盛文;红麻韧皮脱胶微生物多样性及其蛋白质差异表达[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芸涛;生物学研究方法的系统趋向[D];华东师范大学;2017年 2 谢文传;基于系统生物学途径探究拟南芥花模式建成的分子机制[D];中山大学;2013年 3 陈凤鸣;不同类型污染土壤中重金属及微生物群落分布特征研究[D];南华大学;2021年 4 张杰;生物炭固定化高效解磷菌对铅污染土壤的修复研究[D];西北大学;2019年 5 张建;电动力耦合渗透反应墙修复铀污染土壤试验研究[D];南华大学;2019年 6 唐裴;固定剂对锶、铯污染土壤的钝化效应及两种相关数据库的建设[D];西南科技大学;2018年 7 王旭旭;铅锌矿区废渣对苦楝叶绿素荧光特性的影响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19年 8 郜雅静;耐铅菌联合生物炭对铅污染土壤的修复研究[D];山西大学;2019年 9 刘雪薇;生物炭—铁锰铈复合材料调控土壤砷有效性的机制研究[D];沈阳农业大学;2019年 10 白欣欣;Tween80淋洗修复菲污染土壤及其UV/PDS再生技术的研究[D];武汉大学;201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中科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中国寿星佬登《细胞》子刊封面[N];科学时报;2011年 2 潘锋;用系统生物学方法研究中医药[N];科学时报;2010年 3 本报记者 李浩鸣 通讯员 王亚楠 李思敏;系统生物学将揭开后基因组时代新篇章[N];科学时报;2010年 4 本报记者 李蕴明;板蓝根二次开发觅径系统生物学[N];医药经济报;2016年 5 本报记者 欧慧敏;中药研究关乎系统生物学[N];医药经济报;2012年 6 黄辛;用系统生物学研究中医药潜力巨大[N];中国中医药报;2007年 7 本报驻华盛顿记者 张孟军翻译;解读系统生物学[N];科技日报;2001年 8 记者 骆红初;专家展望系统生物学[N];上海科技报;2005年 9 陈竺;系统生物学[N];文汇报;2005年 10 通讯员 单泠 记者 张冬素 ;中英科学家共同研讨系统生物学[N];浙江日报;2005年
相关知识
土壤生物与土壤污染研究前沿与展望
土壤污染生态修复实验技术
淋洗技术在土壤污染修复中的应用与挑战
土壤污染治理与植物修复方法研究
浅析土壤污染与修复技术
生态修复理论与技术.docx
微生物技术在土壤重金属污染修复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土壤污染与微生物修复技术:守护大地的绿色希望
生物治理土壤污染的五大前沿动态
生态修复技术在园艺中的应用
网址: 分子生物学与系统生物学技术在土壤污染微生物生态研究中的应用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3556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