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30年来,我国鲜花产业走过了一条渐进、借鉴的发展之路。如今在市场消费升级的带动下,在互联网新技术的推动下,中国鲜花产业正进入跨越式发展快车道,市场潜力巨大。这两年,中国鲜花产业发生的变化与整个花卉消费市场的发育有很大关系。
2013-2024年中国花卉市场规模及预测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一、鲜花销售现状
现阶段我国鲜花主要消费场景主要分为礼仪消费,如生日等各种纪念日、看望病人、婚庆、葬礼等消费用花;节日消费,如情人节、七夕节、春节、三八妇女节、5.20、劳动节等消费用花。
城市越大,仪式感越强,接单量遍地开花。一二线城市接单量多且稳定,占到鲜花消费的60%左右。其中深圳、广东、北京、上海、成都上榜接单量城市TOP前5,单天接单最高花店接了1982个订单。
虽与大城市相比,小城市在鲜花购买力上差距较大。但从往年的趋势 中可以看出,小城市的消费量和需求量在逐步上升 ,部分城市异军突起,不容小觑。
接花店地区排名前十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从鲜花购买销量的环比增速来看,宁夏排名第一(983%)、甘肃第二(849%)、贵州第三(615%)。从前三名的地域分布来看,可见西北地区的人越来越懂得浪漫。
鲜花销售环比增长前十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与去年相比,客单价出现小幅增长,平均客单价为180元。虽近三年,一直保持增长态势,但增长速度也开始变缓。
与之相辅相成的是,精致的小花束、小提篮的转单量增多。说明随着客户日渐年轻化,对精致与设计感的东西更偏爱,尤其是女性群体,因此老板要打破以往的思维定式,不要以为客户觉得多=好,大=好。
当然在精力有限的前提下,花店老板要在订单上做好取舍。什么都接,什么都舍不得放弃,最终的结果很可能就是累死忙死,但却没赚到什么钱。
客单价增速趋势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七夕节花束占比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和往年一样,今年七夕畅销的产品依然是以玫瑰为主的传统花束,其次抱抱桶和花篮。 其中,红玫瑰、香槟玫瑰、粉玫瑰、紫玫瑰占比依次递减,玫瑰混搭花束大幅上涨。
同时与以往不同的是,消费向差异化和个性化方向的发展趋势明显,对于每个节日都送玫瑰花有所审美疲倦,反而满天星、向日葵等花束在七夕节中的占比上升。
从订单来源渠道看,外卖团购渠道、天猫京东渠道、B2C网站渠道占据前前三甲,对鲜花行业的影响已经越来越大。尤其是外卖团购订单出现大幅增长,订单量惊人。
2019年鲜花市场却是迎来了开门红,订单与消费者一路高歌猛进,春节花市一片红红火火。而紧随的情人节档期也乐得“花枝乱颤”,据调查数据显示,今年消费订单猛增69%,其中玫瑰订单大涨220%、郁金香等高端花品意外杀出,销量高攀130%,成为年轻人最时髦花品选择。
鲜花消费性别占比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女性不仅是日常鲜花的消费大军,在情人节这样“男性舞台”上,居然也一举抢占C位。据淘宝数据显示,2017年,情人节鲜花消费中70%为男性;而仅仅过了2年,今年情人节鲜花消费群中有60%的女性。没有恋人,自己也能过节,女性悦己文化正在日渐昌盛。难怪,有网友评论:如今不是男性不浪漫,而是女性敢独立。
不同年龄阶段节日鲜花订单占比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从时间上来看,情人节消费已经提前到4、5天开始,其中一线城市消费鲜花占比25%、二线城市则占比32%。具体到城市排名上,上海、北京、深圳牢牢占据前三,杭州表现亮眼,跻身第四。成都、武汉、苏州、南京等二线城市纷纷上榜top10。
不同城市情人节鲜花消费占比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相比二三线城市消费喜欢提前预定鲜花,一线及省会城市消费者则更加偏爱“同城配送”,享受“当天下单,当天送达”服务。据调查数据显示,南方城市消费者远远比北方城市更偏爱这项服务,订单量居于前五城市皆为南方城市,例如上海、广州、杭州、深圳、苏州。
鲜花消费前八城市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50后、60后的妈妈们也要节呀。”据调查数据显示,2019年情人节前夕,有近40%女性消费者选择购买鲜花送母亲,实实在在把情人节过出了母亲节的味道来。
江浙沿海一带的消费者最喜欢购买粉色、明黄色玫瑰作为情人节选择,而中部西部城市消费者则更加偏爱传统红色玫瑰,紫色玫瑰亦在偏好之类。尽管红色玫瑰仍然挑情人节大梁,但相比去年,红色玫瑰的销量已经下滑近5%,粉色、紫色、白色、香槟色开始冒头,增幅均超过1倍。其中,以花语为“朋友之间的安慰玫瑰”的黄色玫瑰在沿海地带也广受欢迎。
相比年轻人热衷购买玫瑰为礼,据调查数据显示,已婚35岁以上消费人群则更加注重实用性。相比玫瑰,他们更加偏好百合、洋桔梗这类花期更持久的花品,寓意百年好合。
由于我国在鲜花专利品种的保护上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因此许多新鲜花品种尤其是玫瑰新品种进入中国市场。根据数据显示,2017年玫瑰新品种在昆明花拍中心的交易量只有7179.81万支,2018年上升到1.80亿支,占拍卖市场总交易量的15%;2017年新品种专利费收入845.21万元,2018年上升到1484.16万元。
2018年玫瑰专利品种专利费收取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二、趋势
智研咨询发布的《2020-2026年中国鲜花行业市场现状及前景战略分析报告》数据显示:电商助推鲜花消费升级。随着公众对生活品质的要求进一步提高,以及电商在大众生活中的进一步渗透,鲜花电商的用户群体进一步扩充,市场规模在不断扩大。数据显示,自2016年以来,中国鲜花电商的市场规模保持稳定增长,2018年为371.6亿元,预计2019年将达到645.1亿元,2020年将达到876.6亿元。
2018-2020年我国鲜花电商行业市场规模及预测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随着我国消费者消费习惯的变迁和电子商务应用的深入融合,新的业务模式的进一步涌现,鲜花消费的个性化和定制化是必然的发展趋势,鲜花电商也将会迎来飞速发展的良机,向着更深层次和更广阔的领域延伸,市场空间不断扩大。
随着居民消费水平和收入的提高,鲜花消费将会成为一种新型绿色的时尚生活装饰方式,而未来鲜花市场新的增长极有望聚焦在家庭鲜花消费市场。
产业配套服务能力更强。如设施设备、生产物资、物流运输、人才培养、技术培训、种业等配套完备。
随着“互联网+鲜花”的普及,鲜花电商已经正在改变传统鲜花零售格局。未来,线上鲜花销售占比将超过线下花店,互联网渠道必然成为鲜花发展的总基调和主旋律,O2O、B2B和B2C等新兴的盈利业务和模式将会进一步推广。
随着工业4.0时代的到来,鲜花上游的生产方式将会实现革新和发展,无土栽培的温控大棚生产未来还有巨大的发展空间。
市场的辐射范围更大,市场竞争加剧。如品种竞争、品质竞争、品牌竞争、技术竞争、管理竞争、成本竞争等,从全国的竞争辐射到全球的竞争。
文章转载、引用说明:
智研咨询推崇信息资源共享,欢迎各大媒体和行研机构转载引用。但请遵守如下规则:
1.可全文转载,但不得恶意镜像。转载需注明来源(智研咨询)。
2.转载文章内容时不得进行删减或修改。图表和数据可以引用,但不能去除水印和数据来源。
如有违反以上规则,我们将保留追究法律责任的权力。
版权提示:
智研咨询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对有明确来源的内容注明出处。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稿酬或其它问题,烦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与您沟通处理。联系方式:gaojian@chyxx.com、010-60343812。
相关知识
2021鲜花电商行业发展现状及前景分析
2021年中国花卉电商产业现状与趋势分析,鲜花需求持续上升,线上趋势推进「图」
2021年中国花卉电商产业现状与趋势分析,鲜花需求持续上升「图」
艾媒咨询|2022-2023年中国鲜花电商市场发展研究报告
鲜花消费从礼品趋于日常 鲜花电商行业发展前景分析
中国鲜花电商发展:“互联网+鲜花”推动传统鲜花零售方式的改变
2023年中国花卉肥料市场现状及趋势预测:花卉电商推动零售市场,提升花肥需求
艾媒咨询|2024-2025年中国鲜花电商市场分析报告
2022年中国花卉电商行业发展现状与市场规模分析 花卉电商交易额整体较低
2022年中国花卉电商发展现状与消费者行为分析 周期性订阅的装饰花束成为消费主流
网址: 中国鲜花市场节日需求、鲜花电商发展现状及趋势分析:预计2020年电商鲜花市场规模达876.6亿元[图]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35588.html
上一篇: 《春江花月夜》中的民族艺术特色 |
下一篇: 华住特色化服务迎“五一”:多地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