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兴瑞硅材料有限公司,湖北宜昌443300
摘要:近些年,随着城市化建设的快速发展,城市建筑及人口分布越来越密集,使城市的花草、植被等生态植物分布、土壤及下垫面的性质结构和自然水循环发生较大的改变,不但造成严重的城市污染和生态危机,而且会改变城市的气流流动、湿热状况等,引发城市热岛效应,从而形成城市微气候效应。基于此,文章对园林植物的选择与配置对微气候的影响进行了研究,以供参考。
关键词:园林植物;微气候;影响分析
1园林植物景观与微气候的关系
(1)园林植物景观设计决定微气候的形成。在城市园林设计中,通过合理的园林植物景观规划,可以形成对环境非常有利的微气候特征。(2)微气候影响植物生长及人的舒适度。合理的植物群落分布、植物品种选择,对形成环境有利的微气候和提高人们的愉悦度具有重要的影响。一旦园林植物分布和设计不合理,则会形成对大环境不利的微气候,造成局部气温过高、湿度过大、遮挡率低等问题。一方面,温度过高,容易造成人们中暑、热衰竭等高温病症的发生;另一方面,局部的高温和高湿条件还会导致植物的生长环境恶化,造成植被的枯萎和病变,从而进一步恶化城市植物的生态环境,加剧微气候的不利影响。(3)通过植物群落对温度影响的分析可知,植物群落达到明显降温效果并不是看植物群落面积有多大,而是看植物形成浓密树荫面积有多大。要想达到较好的降温效果,树荫最好大于1000m2。植物群落下堑面最好有较厚的草坪,对地面温度升高有明显抑制作用。除选择叶片较厚、宽阔、颜色较深的树种外,还要选择叶片表面具有蜡质层或有绒毛即具有一定遮光效果的树种。
2植物配置与微气候调节研究
2.1植物配置的重要性
植物配置在城市园林的设计和管理中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对微气候的调节和城市生态系统的功能发挥至关重要。植物配置影响着城市园林的热舒适性。通过选择不同类型、高度和密度的植被,可以调节城市园林的温度和湿度,创造出更为宜人的气候条件。植物的阴凉效应可以为市民提供清凉的避暑场所,降低酷热天气对人们的不适感。
它对城市的生态平衡和生物多样性具有重要影响。不同类型的植被可以吸引和滋养各种野生动植物,促进城市生态系统的多样性。植物配置还可以帮助维持城市的自然生态循环,净化空气和水质,降低城市的污染水平。
植物配置也与市民的心理健康和生活质量密切相关。绿色植被的存在可以提高人们的幸福感和生活满意度,减轻城市生活的压力和紧张感。人们在绿树成荫的环境中更容易放松身心,享受大自然的美好。它还在城市规划中发挥了重要的美学和文化价值。通过合理的植物配置,城市园林可以成为文化和艺术的表达,丰富城市景观,增强城市的文化底蕴和吸引力。植物配置是城市园林规划和管理中不可或缺的要素,它不仅影响着城市的微气候和生态系统,还关系到市民的生活质量和城市的可持续性。因此,在城市发展中,科学合理的植物配置策略应当得到充分重视和应用。
2.2植物种类的选择与布局
植物种类的选择与布局在城市园林设计中具有重要意义。这不仅关系到城市园林的生态功能,还直接影响了城市微气候的调节效果和美学价值植物种类的选择应考虑城市的气候和生态环境。不同地区的气候条件和生态特点差异巨大,因此需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适应性强的植物种类。耐旱、耐寒、耐盐碱等特性的植物在干旱或者盐碱地区可能更为适宜。同时,一些本土植物的引入和保护也有助于维护当地的生态平衡。植物的布局同样需要考虑到城市的绿地结构和功能需求。例如,树木的种植可以形成树冠覆盖,提供丰富的阴凉和氧气,同时可以用于城市的景观美化。而地被植物如草本植物则可以覆盖土地,减少土壤侵蚀,提供野餐和休闲的场所。因此,不同类型的植物需要合理搭配和布局,以满足城市不同功能区域的需求。植物的选择也与城市园林的美学和文化特色相关。一些花草树木的花期和颜色可以为城市增色添彩,创造出宜人的视觉效果。同时,一些具有文化或历史价值的植物也可以融入城市园林的设计,弘扬当地的文化传统。植物种类的选择与布局需要综合考虑生态、功能和美学等多个因素,以实现城市园林的多功能性和可持续性。科学合理的植物配置不仅有助于改善城市微气候,还能提升城市的生态环境和市民的生活质量。因此,在城市规划和设计中,对植物的选择与布局应当谨慎而细致地进行规划和管理。
2.3植物布局对微气候的影响分析
城市园林中的植物布局对微气候和环境的调节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植物在城市环境中既是美化城市景观的元素,又是生态系统的一部分,承担着调节气温、湿度、净化空气等多重功能。植物通过蒸腾作用可以减少城市的气温,吸收有害气体,释放氧气,改善空气质量。植物还为城市提供了众多生态服务,包括提供庇护和食物,促进生物多样性,减轻洪水风险等。植物的位置和布局方式对这些功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例如,高大的树木可以为城市街道和公园提供阴凉,减少地表温度,而低矮的灌木和植被可以在城市建筑中创造微气候差异,影响局部温湿度。在城市规划中,合理配置不同类型的植物可以有效地降低城市热岛效应,提高市民的生活质量。植物布局还可以根据城市的气候条件进行调整。在寒冷地区,落叶树种和矮生灌木可以减少雪的融化速度,降低雪暴对城市的影响。而在干旱地区,选择适应干旱的植物可以减少用水需求,降低城市用水压力。城市园林中的植物布局是城市规划和设计的关键因素,对微气候、环境和生活质量产生深远的影响。通过深入研究植物布局与微气候的关系,可以更好地引导城市发展,实现可持续的城市生态系统。例如,夏季,竹类植物群落与对照点相比,日平均空气温度、相对湿度及光照强度之间的差异均达到了显著差异。竹类植物群落与对照点日平均不舒适指数差异极显著,乔木状竹类植物相比于对照点,竹类植物都能降低一定的不舒适指数,不同的竹类植物降低不舒适指数率的差异达到了显著性水平,即说明不同树种对热舒适度具有不同的调节效果。研究表明,竹类植物能有效地改善微气候效益,也具有理想人格和精神追求等中华文化特质,是一类独特的园林植物。不同冠层结构的竹类植物也有不同强度的微气候效益,在植物景观规划设计中,宜根据场地条件和营造需求有机地选择竹类植物。如在竹主题迷宫中,则宜选择刚竹、窝竹等,这类竹叶面积指数和冠层盖度高,比其他竹类植物能较好地降温增湿同时其隔离性也相较于其他竹类植物强;在康复主题花园中,则宜选择孝顺竹、凤尾竹等,其在夏季相对于其他竹种能较好地降低不舒适度,且其高度适中,在小尺度中不觉压抑;在竹林主题中,宜选择毛竹等,其温湿度日变幅相对较高,与外界环境交流强,同时其高度和枝下高相对其他竹高,在林下更有空旷之感。
结语
综上所述,通过研究可以得知,园林植物对于微气候具有一些列重要影响,以此为基础,可以基于园林植物的微气候效益,对园林植物的选择提供科学依据,进而有效提升园林植物配置的科学性与合理性。同时,还能有效保证园林工程的整体效能,并为城市建设的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赵晓龙,李国杰,赵文茹.风景园林规划设计优化城市微气候综述[J].低温建筑技术,2014(10)
[2]彭历,王予芊.城市游憩绿地小气候适应性设计策略解析[J].华中建筑,2017(1):71-77.
[3]王明月.基于微气候改善的城市景观设计[J].南京:南京林业大学,2013.
相关知识
园林植物景观设计对微气候环境改善的3个研究
城市绿地中的植物配置对微气候调节的影响分析
半干旱区城市广场树木形态对微气候的影响研究
屋顶花园对建筑微气候的影响
【研究综述】垂直绿化对城市微气候影响研究综述
城市生活性街道绿化景观对微气候的影响研究
关于园林植物景观设计对微气候环境改善.doc
不同景观要素对城市公园微气候的影响研究
城市微气候对室外空间亲和力影响的研究.doc
绿化工程对改善城市微气候的影响研究.docx
网址: 园林植物的选择与配置对微气候的影响研究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356052.html
上一篇: 黔西北的地理气候环境与花卉布局研 |
下一篇: 如何在日内瓦养活花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