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灿灿的油菜花、绿油油的苕子田……阳春三月,在兴宾区田间地头随处可见一片片春意盎然的景象,这些不仅是吸引游客的花草,更是美化环境、改善土质、增加肥力的环保绿肥植物原料。
在大湾镇绿肥种植核心示范区,近千亩的油菜花竞相绽放,连绵的花海仿佛一块金色毛毯铺在田野上,引来不少游客前来打卡。该示范区目前是兴宾区最大的绿肥种植基地,种植绿肥品种较多,为兴宾区绿肥研究提供了有利价值。
“大湾镇在冬闲田内撒播了1.06万亩绿肥种子,品种有苕子、油菜花、紫云英等,目前绿肥长势良好。所种植的绿肥在次年整地时将全部翻压还田,待绿肥腐化分解后,能有效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提高土壤肥力。通过实践,每亩水稻可减少化肥使用量15公斤左右,稻谷产量增产23公斤,每亩可增收110元,全镇可增收100万元。”大湾镇人大主席权胜介绍道。
近年来,兴宾区围绕绿色发展理念,持续开展化肥减量增效行动,大力推广“绿肥+”农业产业发展模式,在“精”字上下功夫,在“提”字上做文章,在“新”字上求突破,积极推进耕地质量建设,以个别乡镇为试点,以点带面推广绿肥种植,目前已普及到辖区各乡镇。
兴宾区结合自身气候特点,利用冬季闲置耕地进行土地培肥,既解决了“冬闲田”的资源浪费问题,又为来年春耕土质提升做好养地备耕准备。据了解,兴宾区利用“冬闲田”大力实施广西退化耕地治理项目,通过绿肥种植、增施有机肥等技术模式治理退化耕地4.29万亩,让酸化耕地土壤PH值增加,提升耕地土壤酸的缓冲容量。经多年测产,绿肥鲜草产量每亩约1500公斤,经过翻压还田、过腹还田后,每亩减少化肥用量7~15公斤,平均亩增产可达25公斤。
此外,兴宾区还创新培肥技术,大力推广“秸秆还田+绿肥种植”循环利用模式,2023年共推广绿肥种植12.32万亩,并试点推广果园绿肥种植1.5万亩,实行绿肥全覆盖种植,以肥控草,既能避免清耕管理带来的土壤侵蚀、地力下降、增加除草劳动成本等问题,还可调节土壤水分,防止或减少水土流失,提高土壤保水、保肥力,提高果品和产量。
相关知识
保黑治酸排碱 提升耕地质量都有哪些新进展?
关于开展土壤修复提升耕地质量的建议
南阳市高标准农田土壤改良耕地质量提升观摩会
人大代表万连步:关于推进土壤改良修复工程 全面提升耕地质量的建议
我市超27万亩耕地实施轮作休耕 走出绿色发展之路 耕种强度做“减法” 质量效益做“乘法”
什么是耕地轮作休耕制度?
金正大集团与农业农村部耕地质量监测保护中心联合启动土壤改良示范田项目
团风解困耕地酸化之殇
建好生态田 吃上放心粮——专家谈耕地保护数量、质量、生态“三位一体”管理
粮食质量安全追溯系统是什么意思
网址: 推广“绿肥+”模式 提升耕地质量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360687.html
上一篇: 全球发展和南南合作基金在乌干达实 |
下一篇: 新增耕地土壤有机质提升技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