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分享 > 公园绿色景观设计范例6篇

公园绿色景观设计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公园绿色景观设计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公园绿色景观设计

公园绿色景观设计范文1

1.1城市公园景观设计应做到“人化”与“物化”的统一

人类设计是体现一定时期人们对审美、道德、历史文化以及伦理情感因素的行为活动。唯物主义论称之为物的人化或者是造物的人化。但人类的意识、情感和文化必须要通过一定的物质形式来体现,而人类设计作为人类生活方式的载体在一定程度上也承担人类精神的表达,这可称之为人类精神的物化或者是人的物化,物化和人化构成了人与设计作品的互相联系的关系,物化和人化是统一结合体,二者是相辅相成,不可分割的有机统一体。[4]我们从这个层面也应该明白设计中的人性化是人类自身就拥有的特质,而不是空穴来风。对城市公园景观设计只是将人化和物化有机相融合,达到人与物融为一体的过程,即所讲的人性化景观设计过程。古时也有天人合一之说,从辩证的角度分析,城市公园景观设计应遵循人性化的理念,达到人与景观统一的效果。

1.2城市公园景观设计中的安全性与实用性

城市公园景观设计的目的是为了广大的市民群众提供良好的公园景观环境,为人们营造一个充满人文特征的,人性化的满足人们需求的设计作品。如果景观设计过程中未将人性化理念作为设计思路,而是沿着传统的公园景观设计理念和方式进行设计,过多的束缚思想将难以给人们打造具有时代气息和人文气息的公园景观作品,难以满足人们的物质需求和精神需求,换句话说,这样的设计作品只不过是现代城市建筑中的摆设品而已,毫无实际作用。此外,在城市公园景观设计中应严格从人性化的角度考虑设计内容,比如,在设计过程中要考虑设计结构的合理性和安全性,尽可能地在城市公园的构造物中少设带有尖锐棱角的景观物体,台阶高程尽可能地低,这样的设计思路主要是为老人和儿童着想,使每一位使用者人身安全都有保证。这是城市公园景观设计的基本要求也是关键要求,如果做不到这点,即使公园景观装点的华丽无比,也谈不上人性化设计。

1.3城市公园景观设计中的地域文脉传承

城市公园景观具有地域性特征,也就是说不同区域的人文风情、生活习惯和不同对城市公园景观的要求不同;在城市公园景观设计中,作为设计者应充分认识到地域文脉的差异性,针对不同区域城市的公园景观采取不同的设计思路,将各个地域的文脉得以体现和传承。具体分析,作为公园景观设计者在景观设计中应注意以下几点:第一,在同一文化背景下,人们普遍对事物的认知存在相似性,历史遗留下的建筑或者其他事物能引发他们相似的情感共鸣,勾起他们相同的回忆,因此在景观设计中应注重将多数人认同的景观事物融合到设计作品中。第二,在景观设计中应深度发掘该城市的历史文化,将最具该座城市历史文化的元素融合到设计中,使设计作品具有较强的识别性和唯一新,将城市的历史文化魅力展现得淋漓尽致,使公园景观使用者享用者因处于富有历史文化底蕴的景观环境中倍感自豪和荣耀,提高使用者对公园景观的归属感和认同感;只有深刻认识城市的历史文化背景,将最有地域特征的体现城市文化底蕴的元素深挖出来并融合到设计中,才能创作出优秀的城市公园景观设计精品。

1.4“绿色”的城市公园景观设计

随着人们保护环境、珍惜资源意识的不断提高,作为城市公园景观设计者应将“绿色”、环保、低碳的理念融入城市公园景观设计中。坚持走人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的道路,达到设计出的城市公园景观作品既能满足当代人生活需求和精神需求,又不对后代人的发展需求造成影响的效果,使人、环境及社会的发展达到和谐统一。

二、结语

公园绿色景观设计范文2

关键词:主题公园;景观设计;文化表达

主题公园景观设计过程中,充分融入文化的元素就比较重要,这是对城市化发展的重要促进力量,在文化融入下能丰富城市的文化内涵。主题公园的景观设计涉及到的内容也比较多,在具体化的设计中就要从不同角度进行考虑分析,在景观设计的多样化层面要能加强,只有在这些基础层面得到了加强才能真正有利于设计目标的实现。

一、主题公园的特征以及景观设计建设重要性分析

1、主题公园的特征体现分析

主题公园自身的特征比较突出,在集仿性的特征层面就比较鲜明的呈现,也就是能够让游客在主题公园中欣赏到不同景物以及主题,在主题公园的建设中,会对一些有着代表性的建筑进行模拟建设,所以能够在集仿性方面的特色上充分体现。在主题公园的主体性特征层面也是比较突出的,这也是主题公园的灵魂所在,是公园的自身个性的展现[1]。再者,主题公园自身的特征还体现在教育性层面。主题公园的比较重要的特色就是有着寓教于乐,这是和一般公园有着不同的地方。在主题公园的观赏下,能够带给游客轻松愉快的感受,并能够从中对丰富的文化内涵加以体会,对地域的风情能得到充分的领会学习等。在主题公园的独立性特征上也比较突出,也就是在主题公园的建设方面和车市环境有着很大差别,这样就形成了独立性的特征。除此之外,主题公园的特征还体现在参与性的特征上,在主题公园的建设应用中,游客的参与度也会加强,在一些互动性的设计层面,对游客的主动参与情绪有着调动。

2、主题公园景观设计建设重要性分析

主题公园的建设是对城市生态环境的改善以及对城市休闲娱乐需求的满足,人的生存发展适合生态环境有着紧密联系的,在主题文化公园的建设下,就能对城市的生态环境得以积极改善,对城市的主体休闲娱乐需求得以有效满足。对主题公园景观设计建设是对城市文化宣传以及认知需求的满足,文化作为城市的灵活所在,主题公园的景观设计过程中,充分注重文化的表达,就能对城市文化的传承以及传播[2]。主题公园能够对城市文化以及民俗文化等进行全面的呈现,对城市的认知度进行有效增加,从而起到文化宣传的作用。

二、主题公园景观设计文化表达的原则和具体的方法实施

1、主题公园景观设计文化表达的原则分析

主题公园景观设计中,对文化的表达要充分注重相应原则的遵循,只有如此才能真正有利于设计的科学性。在整体性的规划以及统一协调的设计原则方面要加强重视,公园景观的设计中,要注重整体性的把握,对景观设计的文化表达要能综合性的考虑,在整体布局上能科学化呈现。主题公园景观设计文化表达的地域性原则要充分重视。不同的地域在文化层面也是有着不同的,而主题公园的景观设计中的文化表达,就要和当地的地域文化紧密结合,注重地域性原则的遵循。持久魅力的文化在主题公园景观设计中的融入,才能提高景观设计的文化内涵,在特征上才能鲜明呈现。主题公园景观设计中的文化表达,要能充分重视可持续原则以及创新性原则的遵循。在景观设计中要注重可持续性,将文化价值能充分的融入利用,发挥文化价值作用,注重文化内容的创新性运用[3]。在这些原则的遵循下,对主题公园景观设计的科学性才能有效保障。

2、主题公园景观设计文化表达方法实施

主题公园景观设计中文化表达的方法实施,要充分重视方法的科学化应用。笔者结合实际对文化表达的方法进行了探究,在这些方法应用下,就能有助于景观设计的科学性。1)注重主题公园景观设计地域文化的融入。随着城市化的大发展,对主题公园的建设需求也有着增加,主题公园的景观设计中,充分注重地域文化的融入就显得比较重要,在不同的区域以及文化的主题公园建设也有着不同的作用发挥,有的主题公园景观设计是时尚文化为主的,而有的是历史文化为主的[4]。在具体的景观设计中文化表达,就要充分注重和当地的地域文化优势紧密结合,对地域文化要能充分的挖掘,将当地的历史文化以及民俗文化和科技文化等综合性应用,在设计中在每个景观设计的环节和文化内容的结合上科学化呈现,展现当地的文化特色和优势。2)加强主题公园景观设计文化形象展现。在对主题公园的景观设计过程中,文化的表达要注重文化形象的良好树立,在文化的独特性层面能充分重视。主题公园的设计中,景观设计是重要的内容,景观设计质量的优劣和文化表达的方式以及表达的内容有着直接联系。一方面景观设计是主题公园的重要特色呈现,另一方面在设计中的文化表达层面也是城市文化的集中体现[5]。所以在文化形象的良好树立层面就比较重要,在景观设计中要将当地的特色文化以及经典文化和大众文化的关系得以妥善处理,在景观设计中错落有致的呈现。3)主题公园的景观设计文化表达,在传承和创新层面要注重方式应用。传统的景观设计有着其独特之处,可以在景观设计中加以借鉴应用,古典园林景观设计中对小中见大以及精在体宜有着重视,在对借景以及框景等设计手法方面比较有特色。将古典园林的景观设计方法应用在主题公园景观设计中,也是比较重要的,这对文化表达也有着积极意义。通过历史场景的再现以及文学诗歌的物化等,能够将景观设计的人文性增强,对人的美的享受也有着积极意义。在对象征以及隐喻的手法应用下,对文化进行表达也是比较重要的方式,通过空间环境的联想以及意象化呈现,对不同文化的精髓呈现就会对人产生共鸣。

三、结语

综上所述,主题公园的景观设计中文化表达,要充分注重方法的科学应用,由于主题公园的景观设计和一般的公园设计有着不同,在设计的复杂程度上有着增加,以及在对设计的要求上也比较严格,在对文化的表达过程中,就要和多种设计方法相结合,充分展现主题公园的景观文化功能,促进设计的科学性。

参考文献

[1]何昕.城市公园景观符号设计[J].中外建筑.2016(08)

[2]姚罗昕.浅析都市农业文化主题公园的景观营造——以长沙市隆平中央公园为例[J].花卉.2016(12)

[3]张云龙.城市文化主题公园景观营造[J].现代园艺.2016(08)

[4]丁丽娟.浅谈旅游景观设计[J].明日风尚.2016(08)

公园绿色景观设计范文3

【关键词】城市公园景观;主题设计;文化内涵;设计理念

1导言

现代城市公园景观代表着整个城市的形象,在规划城市公园的过程中融入文化内涵,不仅可以使得城市公园达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优美境界,更能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希望每一位园林景观设计师,都能多拿出一份严谨与认真,让设计出的城市公园景色如画,让漫步在城市公园中的人们流连忘返。

2城市公园景观设计理念分析

公园景观设计与公园的主题、功能等有很大关系.例如,综合性公园就要突显公园的综合功能,有林地、绿地、活动场地等,以满足不同人群的不同需求。而专题公园则要突出其专题特色,风景名胜公园要结合其历史文化底蕴进行开发;植物公园要结合其植物特点进行开发等。不同类型的公园,其设计理念上有很大的相似性,但设计元素的差别却较显著,这样才能突出公园设计的特色,满足当代大众的个味、求异心理。针对于大众不断提高的精神生活要求,如何树立科学理念,进行公园景观的创新设计,是提高当前公园景观建设的关键。一方面,设计理念为公园景观设计、建设提供了思想支持,为公园的景观注入了更多的思想和文化色彩。另一方面,设计理念有效的将公园景观建设的各个元素统筹起来,更充分的挖掘了公园景观建设各个元素的潜力,增强了公园建设的境界价值和生态价值,使公园建设更好的融入整个城市的建设,成为城市文明、文化的窗口。

3现代城市公园景观规划的设计要素

3.1 山水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有“仁者乐山,智者乐水”,山与水构成了中国艺术精神中最具代表性的符号系统,阳刚如山,阴柔如水。在园林规划中,山和水是重要组成部分。山可作为主景、前景、隔景、碍景。水是是园林规划造景的重要因素之一,山因水而活,树木因水而茂,亭榭因水而媚,空间因水而阔。水体使得园林产生了活泼生动的景观,造就了开阔的透镜线和空间,园林规划中,较大的水面可改良城市气候,同时也可开展多项水上运动,如划船、游泳、钓鱼等。静水使人感到平和安详,动水使人感到活泼欢快。因此在现代园林规划中,要合理规划山水的应用。

3.2 地形

地形是外部环境的地表因素,是园林规划的载体和基础,构成了园林骨架,起到组织和分隔园林空间作用,影响着游览的视线、路线和速度,并且能改善局部小气候。园林地形包括台地、山丘、斜坡、水池、溪涧等,不同的地形、地貌体现了不同的景观特征,影响了园林的风格与布局。在现代园林规划中,地形的塑造不仅要师法自然,同时也要体现源于自然、高于自然、“天人合一”的造景内涵。

3.3 植物

在现代园林建设规划中,植物是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具有生命有机体的园林植物,以丰富的色彩、优美的姿态、沁人的芳香为园林创造了独特的意境。园林植物的搭配设计遵循四季常绿、三季有花的设计原则,营造春夏秋冬四时之景可使得园林产生繁花似锦的春、绿荫暗香的夏、霜叶似火的秋、翠绿常延的冬的美丽景观,体现季节变换的自然魅力。

4公园景观的设计理念

4.1景观功能结构与空间布局

公园作为划分城市功能结构与空间布局的结构单元,随着城市不断地扩张开发、结构的调整,城市公园的功能作用越来越重要。在公园建设中,要善于利用城市原有的地理地貌、人文景观、水系和植被等客观条件,使公园景观与城市各个空间相互融合渗透、优势互补、和谐统一。所以,在设计中要充分考虑景观的空间结构特点,尽量创造一种让人心旷神怡、豁然开朗的意境。此外,在公园的景观设计中,还要提倡景观与周围建筑的协调一致,通过垂直层次的植物群落和衬托出地势的变化,使其成为整体景观的一部分,同时还可以借助于建筑的颜色基调丰富景观空间上的色彩,使得整个景观充分体现了自然和谐的设计主题,创造公园新空间。在公园景观设计中,还要注重景观设计与城市的良好的互动关系,公园是个开放的多层次、多方面的熔炉,而不是一个固步自封建筑小品,景观设计必须关注公园与周边街区在空间方面的开放、功能设施方面的共享和文化取向方面的一致,从而在最大限度上提高公园的使用价值、观赏价值,与城市建设、历史文化基调相呼应。在城市不断发展可谓是寸土寸金的今天,城市公园作为一个对外开放的空间,在景观设计中要合理利用城市可以利用的道路、站台、排水沟、集市等空间,使其成为公园景观可以利用的一部分。综上所述,城市公园作为城市开放空间,与传统公共空间构成要素相比,其外向型的空间风格和生活化公共空间之间的综合化、多样化将吸引尽可能多的使用者,并随时代变化而不断更新。

4.2体现地方特色及历史文化特色

每座城市都有其特定的地域性和独特的历史文化背景,因此,在进行公园景观设计的时候注重城市地域特点和历史文化背景的再现,将富有地方特色的民俗文化风情、、历史古迹等融入景观设计之中,突出公园景观的地域文化主题,使其彰显独特的个性与魅力。把握城市历史文化发展的主流方向,重视对景观的建设与城市旅游开发的结合,以自然生态、历史文化为基调,将城市“和谐可持续的发展”主题融入公园景观设计中,从而将城市打造成具有独特历史文化和艺术氛围的旅游景点。

4.3体现人性化

在景观设计中,突出人性化是公园景观设计的一个趋势,社会的进步推动着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不断发展。当今社会,人们越来越重视城市公园景观环境对人们生活的重要作用,对公园景观建设也提出了更高要求,因此,在公园景观设计时,必须突出“人”的价值,全方位、多层次的从人性化角度入手,整体上考虑城市公园景观设计中包含的各种问题充分分析和研究,使得景观设计和人们生活节奏和需求向协调,让人们在欣赏景观的时候感觉更加舒适,还能陶冶情操、缓解压力。还需要考虑人们不同年龄、不同文化程度、不同生理特点,设置明确的功能分区,构建多层次动静结合的空间结构,从而更好地满足居民需求,为人们提供更多的服务。此外,在园林景观设计中,还要顾及人的感官理性评价。充分利用景观设计出来能引起人们思维变迁情景,让人们的意境在公园的景观徜徉中得到升华,满足人们更高层次的精神需求。

4.4突出“绿色”景观

一个优秀的公园景观设计应提倡绿色环保、低碳的设计理念,不单单能满足当前人们和城市发展的需求,还要着眼于长远利益考虑。最起码不会对人类资源再生和可持续发展产生影响,是为人们赖以生存的环境负责,也是为城市的发展、社会的进步负责。

5结论

在公园景观设计中将对自然、对社会的情感充分体现出来,应用景观设计理念,结合不同的景观设计元素,使大众与设计者产生情感、精神世界的共识,使公园景观建设能更好的服务大众、服务社会,成为展现城市的窗口,成为人类文明史上的艺术杰作。

参考文献

公园绿色景观设计范文4

关键词:后工业景观公园;工业废弃地;景观改造

Abstract: facing the city more and more derelict industrial land, after the industrial landscape design is to solve the associated environmental and social problems effective means. This paper focus on industrial landscape park after the representative works of summary commonly used gimmick landscape change.

Keywords: post-industrial landscape park; Derelict industrial land; Landscape transformation

中图分类号:[TU242.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一、背景及定义

随着后工业时代的到来,世界各国的经济结构发生巨大的变化,产业布局调整,传统工业逐渐衰落,在城市中留下了大量的工业废弃地,带来一系列的环境和社会问题。后工业景观是用景观设计的方法对工业废弃地进行改造、重组与再生,使之成为具有全新功能和场所精神的新景观,在促进资源可持续性合理利用、延续城市记忆与文化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依托后工业景观,将场地上的各种自然和人工环境要素统一进行规划设计,组织整理成能够为公众提供工业文化体验以及体闲、娱乐、体育运动、科教等多种功能的城市公共活动空间,即为后工业景观公园。后工业景观公园发端于20世纪60年代~70年代欧美发达国家,成熟于20世纪90年代的德国。

二、经典作品

在德国杜伊斯堡市北部的北杜伊斯堡风景公园里,你会看到人们自由融合在充满后现代工业痕迹的场景之中:在绿色成荫和原有钢铁厂设备的背景中,摇滚乐队在炉渣堆上的露天剧场中高歌,游客在高炉上眺望,登山爱好者在混凝土墙体上攀登,市民在庞大的煤气罐改造成的游泳馆内锻炼娱乐,儿童在铁架与墙体间游戏,夜晚五光十色的灯光将巨大的工业设备映照得如同节日的游乐场。

这个场所原是一座钢铁厂,是1989年纳入到德国鲁尔工业区改造“国际建筑展埃姆舍公园”计划“绿色框架”主题下的景观公园系统竞赛中。设计师彼得•拉茨赢得国际竞赛一等奖,承担设计任务。

三、设计手法

1、功能组织

在后工业公园景观设计中,设计师遵循开放设计的理念,运用现代艺术新思路,充分利用工业符号和工业建筑自身的特点,合理搭建改造目标与原有建筑物间共通的桥梁,视情形采取完全保留、部分保留或构筑物保留的手法,加以功能、形势、形态改造,适当大胆运用鲜明色彩,表达特定主题。

空间上,厂房等大空间可以改造成音乐厅、剧场,储料仓改造成花园、儿童活动区,设备用房改造成餐饮、服务空间,办公楼改造成旅馆。

表1 工业设施公园化改造设计途径

2、生态治理

后工业景观公园设计蕴涵着生态学的思想,尽可能地循环利用场地上的物质和能量,这也贴切场地的历史氛围。

(1)废料处理。场地上的废料如果对环境没有污染,可以采取就地取材、就地消化的原则进行使用或加工。例如钢板熔化后铸造其他设施或广场铺装,砖或石头磨碎后当作红色混凝土骨料,焦炭、矿渣加工后作为植物生长的介质等。如果是污染环境的,这样的废料要经过技术处理后再利用。污染严重时,要对污染源进行清理,污染物外运。

(2)利用绿色能源。在北杜伊斯堡景观公园中,彼得•拉兹将工业水渠改造成自然河道,利用冷却槽、沉淀池构建水循环系统,在水渠岸边相应设置风塔,利用风能构建水循环的竖向流动环节。而通过生态技术手段,利用植物、动物或微生物的活动来处理污水、污染土壤也是重要措施之一。

3、保留植被,打造生态景观

废弃地上的野生植被是适应污染土壤顽强生存下来的,对废弃地生态恢复有着重要意义,应加以保护。北杜伊斯堡景观公园的野生植被有450多种,在厂区与周围环境的边缘地带,有大面积的原生生境,成为多种植物生长和鸟类栖息的场所,同时形成了乡趣浓郁的植物景观视觉。

后工业公园景观设计和营造包含了生态演化进程,是展现长期的循序渐进的自然演化过程,例如北杜伊斯堡景观公园金属广场铁板的持续腐蚀、受污染土壤上植被的生长等问题,伴随着项目的逐步实施,彼得•拉兹一直在充满激情地持续地优化他的设计。

4、艺术生成

后工业景观设计作品具有一种特殊语言的力量,设计师从形式和构图上将现代艺术设计思想运用到工业废弃地这种粗狂、充满力量和历史遗韵和生活回忆的载体上,使得工业废弃地甚至城市的文脉有着美好延续。

构成主义认为,工程技术建造所应用的材料、所造就的场地肌理、所塑造的结构形式,与如画的风景一样打动人心。达达艺术认为任何存在的即使丑陋的也是艺术,生锈的高炉、废弃的厂房、停产的设备、荒芜的土地都可以提升为艺术。极简主义追求抽象、简化、几何秩序,采用现代机器生产中的技术和加工过程来制造作品,崇尚工业化的结构,具有工业文明的时代感。大地艺术作为一种大尺度的艺术形式,对后工业景观设计影响最为深远,在一些艺术家和设计师看来,废弃地上的工业遗迹就如同大地艺术,是工业生产在大地上留下的艺术品。

四、小结

长期以来,在国家、政府的政策引导下,或引进社会投资,集规划、环保、建筑、景观等多专业合力研究探索解决城市工业废弃地问题,已获得一定成效。在当前面临高速发展的城市化进程而对土地资源利用提出了更高要求的形势下,如何采取合适的改造途径,恢复生态平衡、实现社会及经济效益的可持续性增长,还需进一步探索。

参考文献:

[1]王向荣,任京燕:从工业废弃地到绿色公园——景观设计与工业废弃地的更新,中国园林,2003(3).

公园绿色景观设计范文5

关键词:城市公园 景观生态 城市规划

异质性原则

景观异质性导致景观复杂性与多样性,从而使景观生机勃勃,充满活力,趋于稳定。因此在对文华公园这种以人工生态主体的景观斑块单元性质的城市公园设计的过程中,以多元化、多样性,追求景观整体生产力的有机景观设计法,追求植物物种多样性,并根据环境条件之不同处理为带状(廊道)或块状(斑块),与周围绿地融合起来。

多样性原则

城市生物多样性包括景观多样性,是城市人们生存与发展的需要,是维持城市生态系统平衡的基础。文华公园的设计以其园林景观类型的多样化,以及物种的多样性等来维持和丰富城市生物多样性。因此,物种配置以本土和天然为主,让地带性植被——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等的建群种,如假萍婆、秋枫、樟树、白木香等作公园绿化材料的主角,让野生植物、野草、野灌木形成自然绿化,这种地带性植物多样性和异质性的设计,将带来动物景观的多样性,能诱惑更多的昆虫、鸟类和小动物来栖息。例如,在人工改造的较为清洁河流及湖泊附近,蜻蜓种类十分丰富,有时具有很高的密度。而高草群落(如芦苇等)、花灌木、地被植被附近,将会吸引各种蝴蝶,这对于公园内少儿的自然认知教育,非常有利。同时,公园内,景观斑块类型的多样性的增加,生物多样性也增加,为此,应首先增加和设计各式各样的园林景观斑块,如观赏型植物群、保健型植物群落、生产型植物群落、疏林草地、水生或湿地植物群落。

景观连通性原则

景观生态学名用于城市景观规划,特别强调维持与恢复景观生态过程与格局的连续性和完整性,即维护城市中残遗绿色斑块,湿地自然斑块之间的空间联系。这些空间联系的主要结构是廊道,如水系廊道等。

除了作为文化与休闲娱乐走廊外,还要充分利用水系作为景观生态廊道,将园内各个绿色斑块联系起来。滨水地带是物种最丰富的地带,也是多种动物的迁移通道。要通过设定一定的保护范围(如湖岸50米的缓冲带)来连接整个园内的水际生态与湖水景观的保护区。

在园内,将各支水系贯通,使以水流为主体的自然生态流畅通连续,在景观上形成以水系为主体的绿色廊道网络。在设计的同时,充分考虑了上述理想的连续景观格局的形成。一方面,开敞水体空间,慎明渠转暗,使市民充分体验到“水”这一自然的过程,达到“亲水”的目的。另一方面,节制使用钢筋水泥、混凝土,还湖的自然本色,以维护城市中难得的自然生境,使之成为自然水生、湿生以及旱生生物的栖息地,使垂直的和水平的生态过程得以延续。同时,亦可减少工程造价。

转贴于

生态位原则

所谓生态位,即物种在系统中的功能作用以及时间与空间中的地位。文华公园设计充分考虑系统构成名植物物种的生态位特征,合理配置选择植物群落。在有限的土地上,根据物种的生态位原理实行乔、灌、藤、草、地被植被及水面相互配置,并且选择各种生活型(针阔叶、常绿落叶、旱生湿生水生等等)以及不同高度和颜色、季相变化的植物,充分利用空间资源,建立多层次、多结构、多功能科学的植物群落,构成一个稳定的的复层混交立体植物群落。景观整体优化原则从景观生态的角度上看,文华公园即是一个特定的景观生态系统,包含有多种单一生态系统与各种景观要素。为此,应对其进行优化。首先,加强绿色基质。由于文华公园独特的自然环境,生态条件以及佛山市民对生态、自然景观空间的重视与追求,使得公园内绿地面积超过总用地面积85%(含湖面水体)。公园绿地作为景观基质(面积占73%),设计将所有园路种上树冠宽大的行道树或草皮,形成具有较高密度的绿色廊道网络体系。其次,强调景观的自然过程与特征,设计将公园融入整个城市生态系统,强调公园绿地景观的自然特性,优先考虑湖面、河涌的无完整性与可修复性,控制人工建设对水体与植被的破坏,力求达到自然与城市人文的平衡。

缓冲带与生态交错区原则

作为公园内湖泊、河涌的缓冲区,湖滨湿地景观设计将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按水流方向,在紧临湿地的上游提供缓冲区,以保障在湿地边缘生存的物种的栖息场所与食物来源,保持景观中物种的连续性。

第二,在湿地中建立走道来规范人类活动,防止对湿地生态系统的随意破坏。

公园绿色景观设计范文6

关键词:国学;文化;城市公园;设计

中图分类号:TU98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9944(2017)07-0102-02

1 引言

在相对有限的城市用地中,通过有效结合绿地的观赏性和实用性,整体优化景观系统的功能,将国学文化融于园林景观中,以弘扬民族文化、加强国学传承、推进素质教育为景观设计指导思想,通过各种元素,营造浓厚的国学文化氛围,同时体现生态设计理念,将绿地与传统文化、国学精髓、运动场所、健身休闲、娱乐活动空间有机地融为一体,充分发挥绿地在改善生活质量中的作用,使人、自然、环境之间的关系更趋协调和谐。通过合理的规划布局,将国学“礼之规范、善之品格、和之境界”的精髓融入到景观设计里,承袭国学传y,形成了亲善、和谐的自然境界。并为公众提供了一个健身休闲的生态环境,让人们在公园里能够获得一种别致的体验,感受国学文化的熏陶。

2 项目概况

中山市汇景东方位于东区东,总占地面积达到1600亩(约106.7万m2),西距主城区约2.8 km,东距火炬开发区约3 km,项目东北角为中炬高新用地。该项目是中山政府重点打造的高品质现代化生态新城,区内规划集教育、商业、文化、娱乐、生活为一体的新城区,以中山轻轨站场为依托,形成一个开发强度高的新城市商务核心。

本项目位于汇景东方G1地块,总面积约为30290 m2。景观规划为国学公园,集游览、学习、休闲、运动于一体的特色公园,为汇景东方居住区为附近主业提供休闲娱乐的配套设施。

3 景观构思

在该项景观设计构思中,将通过休闲舒适的活动空间、活力时尚的运动空间、古朴典雅的人文景观、宁静悠远的空间氛围来展现。

(1)休闲舒适的活动空间。以“阳光、空间、交流”为空间营造目的,景观注重实用性、多样性、延续性。通过简洁的设计手法规划时尚而富有情趣的休息活动空间。

(2)活力时尚的运动空间。活力、时尚、动感的户外运动场,为居民提供一个优雅舒适的体育运动环境,增加了景观的实用性又活跃了整个空间的景观氛围。

(3)古朴典雅的人文景观。传统文化与时代精神相融合,展现现代中式风格特征,运用各种国学文化传统元素,融入到景观细节当中,营造“简约、古朴、典雅、深远”的情致。

(4)宁静悠远的空间氛围。无论漫步于碧绿湖畔或是驻足于休息平台,都能充分感受宁静悠远的景观氛围,淡化都市的繁华,除去喧哗的侵扰,让人们拥有一份精神上的享受。

4 文化内涵

国学文化博大精深,深沉内敛,从儒学文化、道教文化、佛教文化、茶艺文化到琴棋书画、中医、佛教、武术等都集中体现中国文化精神所在。本项目景观注重“师法自然,养心化境”的精神追求,结合国学文化内涵,遵从国学“礼之规范、善之品格、和之境界”的精髓。通过对传统元素的艺术性的诠释,深入浅出地展示国学文化的知识,重构带有古典意蕴的现代公园景观,推广“国学赏园”,使得公园具休闲、娱乐、游览、国学熏陶于一体,既具有时代气息,又具有中华民族独特烙印的特色景观。

5 设计原则

5.1 人性化原则

在公园景观中需要充分的“绿量”和适当的活动、休闲空间,同时注重空间开放性和私隐性、观赏性和参与性的不同特点,满足不同年龄层人们的不同需求。

5.2 文化性原则

景观注重文化精神的塑造及传承的形式的展现。无论在园区整体规划或是细节刻画上,都应充分考虑国学公园独特的文化内涵精神所在,并使其和谐地融入到景观当中,最终使得公园既能传承中华文明、弘扬国学精髓,又达到推广经典教育,普及传统文化的目的。

5.3 和谐统一原则

景观作为公园重要的有机组成部分,景观的各个区域部分也是有机联系的。因此要用系统、整体的观点看待景观设计。从公园功能需求考虑景观的文化内涵和形式,从景观序列角度出发,串联景观各区域,综合安排各种造景元素,使景观、建筑和人成为一个有机整体。

5.4 经济性原则

设计充分考虑了工程造价投入及日后养护管理的费用。在设计过程中,寻求合理地利用各种景观资源,做到尽可能少的投入人力物力财力,而获得最大的景观效果,主要表现在施工材料的选择与节约,选择合适的乡土树种,日后绿地养护管理的节约等方面。

6 景观元素及功能分区

景观元素包括书法、照壁、雕塑、图案拼铺、文化景墙、石刻、地花等。

项目根据不同空间的功能定位及人群的活动需求,将公园划分为七大景观区域:分别为景观湖区、国学文化广场、青年活动区、儿童老人活动区、体育运动区、生态停车场及综合商业区。每个分区景观相互融合过渡,相互渗透,形成一个统一的整体。

(1)景观湖区(浮光掠影,风韵清逸)。人行主入口主要凸显昭示性,通过自然式人工湖泊的设置,形成一个开阔的景观视野,给人以绿色苍翠的入口印象。

人行主入口广场通过韵律古朴的铺装,结合主入口标识景石,给人以典雅深刻的第一印象。入口延伸空间为景观湖区,顺畅的环湖路将湖区观景平台、亲水木栈道、亲水平台等各个景观节点有序地连接起来,开合有序,步移景异,营造多层次的自然生态湖景。

(2)国学文化广场(墨舞芳华,暗香疏影)。国学文化中心展示区域,通过各种形式,凸显深厚的国学文化底蕴,传承国学文化精髓。国学文化广场为公园景观打造的重点区域,以国学传统文化为景观内涵,通过对传统元素的艺术性的诠释,如特色景观廊架,文化景墙,古朴地花,孔子雕塑等,深入浅出地展示国学文化的知识,塑造一个富有文化韵味的景观空间,使得休闲、游览、国学熏陶荣誉于一体,具有时代气息,又具有东方独特烙印的特色景观。

(3)青年活动区(艺术时尚,意趣盎然)。以艺术现代的形式设置青年活动区,为年轻人提供一处意趣的活动场所。

(4)儿童老人活动区(休闲舒适,活泼跃动)。针对儿童及老人体育活动的特征进行规划,满足不同人群的活动需求。活泼的娱乐空间,舒适的休闲平台,不同空间给人们带来丰富的空间感受。休闲活动空间由太极广场(老年人活动空间)及儿童娱空间、青年滑板运动空间组成,根据不同年龄人群的活动的特点,考虑空间的布局及活动器材的设置。同时通过绿化及文化景墙进行一定的围合,形成各个相对独立的活动空间,满足不同年龄人群的活动需求,舒适惬意而富有活力,充分体现人性化的设计原则。

(5)体育运动区(激情活力、健康时尚)。解决体育运动区、综合商业区及园区基本的交通功能。充满活力与激情的户外运动空间,作为社区居民配套的运动区域,通过篮球场、羽毛球场、网球场、乒乓球场等的设置,为人们提供一个绿色休闲户外运动场所,大大增强了景观的实用性,也活跃了空间景观氛围。

(6)综合商业区(热烈缤纷,流光溢彩)。营造热烈的商业空间氛围,同时设置相应的休息平台作为餐饮及休息的活动空间。

(7)生态停车场的设置,满足体育运动区、综合商业区及园区基本的交通功能,且充分体现景观设计的生态性原则。商业空间景观则通过灯光和铺地饰面材料的颜色、纹理变化等来体现商业空间的特色,打造热烈缤纷的商业氛围,最大化展现整个商业空间的热烈缤纷是商业气息。

7 结语

以国学传统文化为景观内涵,依托国学深厚的文化底蕴,采用现代的景观设计手法,融合独具东方神韵的国学元素,渲染富有中国传统文化内涵的诗情画意,营造出别具一格的国学主题新中式园林高雅大境。通过合理地规划各个功能空间区域,包括景观湖区、国学文化广场、青年活动空间、儿童老人活动空间、体育运动区、生态停车场及综合商业区等,并由顺畅的回环绿道贯穿整个公园的场地,引导人们的活动并且把不同功能和形式的空间组合起来,开合有序,虚实相接,构筑生态性的,舒适而丰富的景观序列空间,并最终打造成富有国学内涵、集游览、学习、休闲、运动于一体的国学特色公园。中山市东方国学公园项目的景观设计,综合商业区景观规划建议:根据R4区建筑规划图,R4区地块沿街界面均规划为商业空间,因此,在设计时从景观功能及园区整体性上进行考虑,建议取消园区综合商业建筑,将规划的商业空间改为休闲绿化空g,使得整个公园地块形成一个统一的整体。

参考文献:

[1]黄东兵.园林绿地规划设计[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

相关知识

公共绿地景观设计范例6篇
花艺景观设计范例6篇
绿色庭院设计方案范例6篇
公园绿色景观设计范文
公园绿色景观设计(精选5篇)
生态园林景观设计案例范例6篇
城市生态园林景观设计范例6篇
公园绿色景观设计样例十一篇
绿色设计景观案例范例6篇
古典园林景观设计范例6篇

网址: 公园绿色景观设计范例6篇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360781.html

所属分类:花卉
上一篇: 绿色光伏景观太阳花
下一篇: 绿色设计景观案例(精选5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