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7日,我校植物保护学院抗病遗传与病原致病机制研究团队时华/王莫课题组在植物科学一区Top期刊《Plant Journal》(IF5=7.1)上在线发表了题为“The chloroplast-localized casein kinase II α subunit, CPCK2, negatively regulates plant innate immunity through promoting S-nitrosylation of SABP3”的研究论文。该研究发现了一个叶绿体定位的植物免疫负调控因子CPCK2,通过磷酸化调控水杨酸结合蛋白SABP3的S-亚硝基化,从而负调控植物免疫反应的新机制。该研究在植物中首次报道了磷酸化修饰能够促进蛋白S-亚硝基化水平。
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叶绿体不仅仅是光合作用的场所,其在植物免疫反应中也发挥着重要作用。本研究发现叶绿体定位的酪蛋白激酶II (CK2)复合体α亚基CPCK2的编码基因突变后植物体内抗性激素水杨酸(salicylic acid , SA)含量明显增高,植物对病原菌的抗性显著增强,表明CPCK2是植物免疫的负调控因子。进一步研究证明CPCK2与水杨酸结合蛋白(SA-binding protein 3, SABP3)相互作用并磷酸化SABP3,促进其S-亚硝基化,降低其活性和对水杨酸的亲和力,从而抑制SABP3在抗病反应中的功能。综上,该研究揭示了叶绿体定位的CPCK2蛋白负调控植物免疫的分子机制,进一步证明了叶绿体在植物抗病反应中具有重要功能。
我校为论文第一署名单位,植物保护学院时华/王莫为论文通讯作者。该研究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云南省农业联合专项等项目资助。
相关知识
学校作物抗病遗传与病原致病机制研究团队在植物免疫研究中取得新进展
生物互作卓越中心在植物免疫机制研究中取得新进展
植物免疫机制研究取得进展
前沿科技 | 中科院科学家在植物免疫机制研究方面取得进展
植物免疫研究与抗病虫绿色防控:进展、机遇与挑战
植保学院作物抗病遗传与病原致病机制团队在水稻抗性基因生物学功能解析方面取得重要突破
植物免疫研究领域的重大突破:发现抗病小体
我室研究团队在作物真菌病害绿色防控研究领域取得新进展
园林学院研究团队在月季和黑斑病菌互作机制方面取得新进展
植物免疫研究重大突破!我国科学家发现植物抗病小体
网址: 我校作物抗病遗传与病原致病机制研究团队在植物免疫研究中取得新进展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362157.html
上一篇: 基因调控植物花器官发育的研究进展 |
下一篇: 生命科学学院孙博实验室揭示植物S |